郵儲銀行貸款遲遲不放款,說是要買貴金屬才能放款,該怎麼辦?

kamakuli


郵儲銀行貸款遲遲不放款,說是要買貴金屬才能放款,該怎麼辦?

這事還真的很難辦,只有三個選擇,第一投訴,但是貸款估計就這樣那樣的原因審批不下來,第二,換個銀行,但又要走流程,耗時費力,第三接受條件,順利拿到貸款。

1、投訴

首先明確銀行的這種並沒有錯,沒有犯法,最多算是違規。根據2012年初,中國銀監會下發了《關於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範經營的通知》,被業界稱為“七不準”、“四公開”,其中信貸業務“七不準”中明確提出:

不準借貸搭售。不得在發放貸款時強制捆綁、搭售理財、保險、基金等金融產品。2018年又進一步規範,但這是一個行業規範文件,投訴的處罰大多通報批評、行政處罰、責令改正,僅此而已。而這樣的處罰沒有鳥用。

但是你的貸款申請也就大概率審批不下來了。

2、換家銀行繼續申請

銀行也千絲萬縷,且同質化相當嚴重,負責任的說,你在郵儲遇到的尷尬,在其它銀行同樣會遇到,甚至還更過分。那顯然時費時費力的事,而最後的結果還不在貸款人的掌控中,此辦法也不太妥當。

3、接受條件,順利貸款

這也是目前幾乎所有貸款人最後的選擇。從經濟的角度講,銀行也是市場經濟中一個企業法人,有權拒絕貸款申請,銀行放一筆貸款也許只需要一個理由,但是銀行有一萬種理由拒絕一筆貸款,在銀行和貸款人之間,本就不是對等的地位。況且銀行的貸款成本通常低於其它貸融資渠道,銀行搭售也在情理之中。

總之,我的觀點是大環境如此,貸款人沒有太多選擇,只有幹還是不幹,就這樣簡單。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本人從事多年信貸工作,對於這個事情,個人認為,需要先弄清楚一個問題:

貸款遲遲不能發放,主要的原因到底在答主這裡,還是銀行方面?

如果是答主這裡的問題,那肯定是申請資格上面有點瑕疵(不是很大的硬傷或者原則性問題,可以溝通的),客戶經理需要花費力氣去和審批人員溝通求情。購買貴金屬,算是給銀行創收,給予了銀行除貸款利息外的其他回報,客戶經理可以拿這個理由去說服審批,讓這筆有瑕疵的貸款通過。

如果答主這裡沒有問題,那麼問題就出在銀行的客戶經理這裡了。客戶經理出於業績壓力,為了完成任務,以貸款發放作為要挾,迫使客戶購買產品。這種情況的話,過錯方在銀行,可以投訴。


目前,有幾個建議可以給答主:

1、換銀行操作

這個要看貸款的類型。如果是房貸,目前由於實際中基本是一個樓盤只有2-3家入圍的銀行可以做,所以只能在這幾家中選擇。而且,如果是答主自身原因導致(比如徵信瑕疵),還銀行操作還是會碰到問題。如果非房貸,那選擇就相對較多,可以多家銀行對比下,就是會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去了解,效率不會高。


2、協商解決

無論是否是自身原因還是客戶經理原因,我覺得都可以協商。購買貴金屬,其實就是銀行方面為了創收,作為審批這筆貸款的一種收益。

答主可以和客戶經理商量,提出一個可以接受的總成本。貴金屬購買後,第二天就可以再次讓銀行回購,就是會損失一部分資金,這部分資金是可以計算和預計的。在總成本確認的前提下,扣除這部分損失,剩餘的是你可以接受的利率,按照這個標準去和客戶經理協商,這樣大家才是雙贏。


3、投訴

在保留好證據的前提下,直接向銀行方面投訴。這種情況屬於銀保監的“七不準”,一投訴一個準。一般來說,只要你夠強勢,做出一幅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樣子,銀行方面為了息事寧人,都會同意放款。真的不行,再去找銀監等監管部門投訴。不過,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證據需要保留,另外自身需要確認沒有什麼瑕疵問題。因為一旦投訴,就是雙方撕破臉了,銀行方面會本著一拍兩散的解決事情的態度來解決這個事情。我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其他支行同事做了答主這樣的事情,但是那個借款人自身確實有瑕疵。最後,那個經辦的同事內部處理,行裡也沒放款,找的理由是徵信有6次逾期。對監管表述,這個是員工個人行為,確實觸犯了規定,已經做了處理,但是貸款還是發放不了,主要原因就是逾期這個硬傷,非常冠冕堂皇的。監管最終也是接受這個解釋的。


4、捏鼻子認了

如果都嫌棄麻煩,而且對幾百或者1-2千塊錢不敏感,其實就直接答應這個條件,實現放款就可以了。前面已經說了,貴金屬購買後,可以讓銀行回購的,就是損失點手續費,這個金額應該在不是很大。

你這麼做了,相關的客戶經理也會覺得你比較好溝通。在後期你可以和他處理好人際關係,對於你後期的貸款申請會很有幫助。


整體來看,協商解決是最好的方法。其實銀行的工作人員也是被任務壓力逼迫,才會搞出這些事情。雙方換位思考下,就都能理解了。一味的強硬,不是妥善處理矛盾衝突的最好方法;妥協的藝術,才是解決各類問題的根本。


強言無忌


這個事太好辦了。德先生給指上一小招,聽話呀,去買貴金屬啊,但是同時要取好錄音證明啊。當貸款合同全部下來之後,貸款發放完畢,再去同郵儲銀行商議,退還貴金屬或者理財產品。如果對方不答應,就向銀保監會投訴一下唄。這是標準的194號文所指的侵犯消費者權益亂象中的一種典型行為。

在2019年銀保監會發放的194號文中,針對銀行業侵犯消費者權益亂象,其中第三大點“產品銷售方面”中的第五項明確指出:

“強制捆綁搭售侵害消費者自主選擇權,接待過程中強制消費者辦理保險信用卡,大額存單等業務或強制要求向特定第三方合作機構購買產品或服務。”

這一點明確的指出:任何在貸款過程中所搭售的其他行為都屬於違規行為,當然也包括銷售貴金屬的行為。銷售貴金屬屬於銀行的中間業務,也就是說代理業務,銀行可以在其中賺取中間費用,增加利潤。但是這種銷售必須是在客戶自主自願的過程中發生的,而不是要求買了貴金屬就可以發放貸款,設置貸款前置條件違規行為。

其實客戶在取證也非常簡單,只要用手機錄音下同銀行貸款人員的往來談話即可。在錄音中詢問此筆貸款情況,是否一定需要購買貴金屬才能發放貸款,購買貴金屬之後何時能發放?將購買貴金屬和貸款發放的關聯,詢問清楚,取好證據即可。

未來等待貸款發放完畢,客戶提款結束之後,就可以以此同郵儲銀行的貸款主管部門進行商議,先禮後兵唄。先協商是否能退歸因素,因為這是貸款發放條件之一,現在不需要此歸金屬,希望能退還銀行。如果對方不同意,那麼拿出194號文給對方知曉,這可能屬於違規行為,如果不予退還,那麼將向監管部門投訴,讓監管部門來進行識別是否屬於銷售亂象。到了這一步,基本上全部退回的。

如果真的郵儲銀行不予退還,那麼寫一個情況說明,附上錄音證據,向當地銀保監局進行投訴和舉報。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只要錄音證據取得反正基本上很快此事得以解決。同時銀行也絕不敢提前回收貸款,做所謂報復之舉。

其實可以理解銀行想多一些利潤,多一些收入。但是利用發放貸款的便利條件去搭售,肯定就是大大的違規了。如果真正能分析貴金屬的未來走勢和投資價值而客戶願意主動購買,那才是兩得利的好事呢。

郵儲銀行目前是我國第六大商業銀行,在迴歸上市之前確實想急切的增加利潤,嗯,現在已經上市成功了,估計後面的違規現象會越來越少。我們也期待這個變化吧。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點點下面廣告,讓德先生再賺點錢!


勻楓財技大兜底


其實不管是你辦理的是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還是中小型企業經營貸款,在辦理貸款過程當中不管你選擇的是哪家銀行,均是不用購買保險或貴金屬等理財產品,因為央行以及銀監會明確規定銀行在發放貸款過程當中均不可搭售保險或理財等產品,給個人以及中小企業增加融資成本,不過個別銀行營業網點在申辦人辦理某種貸款的過程當中,的確是有搭售保險或理財等產品的類似情況,給予申辦人的優惠政策是貸款利率略有下浮(最終是否合適是需要計算,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利率變化不大基本相同)。




郵政銀行貸款遲遲不放款說是要買貴金屬才能放款該怎麼辦?

如果你所辦理的是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情況下,個人建議你完全是可以不用購買這類理財產品,讓銀行儘快放款,因為你是購買者早放款一天你就提前一天還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是從放款日開始啟動計息,只要確定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已申請通過,靜等銀行資金充足後放款即可,沒有必要找關係或購買其他保險或理財產品(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發小購房辦理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選擇的郵政銀行,通過到放款用了1個月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貸款快與慢主要還是看當地銀行有沒有額度)。


如果你辦理的是企業大額貸業務,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發生這類情況的,因為在沒有額度的時候各個銀行均是不會正常審批,即便是某企業想這時候辦理銀行也不會受理,企業貸款在沒有額度的時候大多數是銀行業務做變更或調整,今後是否還有該業務尚不明確,所以在沒有額度的時候企業大額貸業務不會正常審批,自然也就不會發生類似情況。


綜上:不管是啥貸款產品只要是銀行搭售保險或理財產品均是違規,申請人是可以向央行以及銀監會進行舉報,舉報方式可通過互聯網銀監會或央行官方網站舉報入口進行舉報……

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著急使用這筆資金的情況下,根據自身情況可以考慮認購些這類產品等成功放款後可以選擇轉出便是,不著急使用靜等銀行資金充足放款即可。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全部分享與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點贊關注」哪方面有遺漏留言評論交流。本文章為本人宣傳,謝絕抄襲14:15

福星卡匯


這個問題很多人回答,沒有一個正確的。飛刀做了二十多年銀行小貸,給您正確答案。

貸款搭售金融產品違反了“銀行七不準規定”。是嚴重的違規行為。

七不準飛刀還背誦過,是銀行基本要求。具體如下……不準以貸轉存,強制設定條款或協商約定將部分貸款轉為存款;不準存貸掛鉤,以存款作為審批和發放貸款的前提條件;不準以貸收費,要求客戶接受不合理中間業務或其他金融服務而收取費用;不準浮利分費,將利息分解為費用收取,嚴禁變相提高利率;不準借貸搭售,強制捆綁、搭售理財、保險、基金等金融產品;不準一浮到頂,籠統地將貸款利率上浮至最高限額;不準轉嫁成本,將經營成本以費用形式轉嫁給客戶。

這裡就違反了借貸搭售。

咋辦呢?飛刀給你說說看!



1,電話錄音,向監管部門檢舉。

這個看起來是正確的做法,可能會對自己的放款造成影響。可能會被計入銀行內部黑名單。

2,買貴金屬,反正貴金屬投資也很棒

這個看起來沒有問題,自己被迫買貴金屬,可能心裡不高興。可能銀行未來還會讓你買理財和保險。



3,說明難處,表明自己懂行

直接跟銀行說清楚,我有證據了,希望你不要違反七不準,希望大家做好朋友。我不買貴金屬,希望儘快放款,不然大家都不好受。

飛刀覺得這個辦法最好,既沒有給他人完成傷害,又可以達成目標。

飛刀是銀行做了二十多年的老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飛刀47號


這有可能就是暗箱操作

針對題主郵儲銀行貸款遲遲不放款,說是要買貴金屬才能放款,該怎麼辦?的問題,我覺得這裡面可能有暗箱操作的可能。

貸款就是貸款

按理論來說國有新晉的第六大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不應該再貸款的時候給客戶任何附加條件的,實際上也不會有的。如果有,我覺得也是操作員自己的個人行為,因為這事情你要是吵起來,估計郵政也會認定就是業務員的個人行為,和儲蓄銀行無關。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我覺得你的情況,一方面你可以問問行長,是否郵政有這樣的貸款要求,說說你的難處。同是你可以在考慮其他銀行同樣貸款看看,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因為一旦你孤注一擲,對方可能就是吃定你的。而且現在貴金屬行情不穩定,可能轉也可能賠的。如果寬裕誰會貸款,還讓買貴金屬那就是雪上加霜了。堅決不能讓他們揩油,否則就是助長他們的作惡。

最後總結:

其實銀行本身沒問題,就是下面的員工,經常做一些損公肥私的事情。這樣讓買貴金屬就是可以完成自己的年度指標或者有什麼其他的勾當,抓住貸款人,求錢心切的心理。狠狠地宰客戶一把,而客戶卻只能打掉牙往肚裡面咽。


張敬醫


明確的說,郵儲銀行的這種行為是違規的,銀保監會有明確發文規定“七不準”,其中就有一條貸款不準捆綁銷售,你所說的要求購買貴金屬就屬於捆綁銷售。

建議你採取錄音或錄像的方式,收集該銀行捆綁銷售的證據,然後去找當地的銀保監會或者人民銀行投訴,相信我,投訴是大事,只要你揭發了他們,就會變成他們反過來求你了。

如果不想投訴,你也可以很嚴厲的跟對方說清楚有文件規定不得捆綁銷售,不過銀行方的套路也很多,不買貴金屬可能會要求你存一筆定期。總之,貸款不應該有任何附加條件,符合條件的就該放款。

不過,如果真的想撕破臉鬥爭到底的話,首先你要確定自己的貸款條件是不是夠硬,如果你的貸款資質夠好,就放心的和捆綁行為對抗到底。如果自己的貸款資質不是很好,得罪銀行的後果很可能就是銀行會名正言順的拒貸。

有時候自身條件不是太好的時候,是需要犧牲一些自己的利益去滿足銀行的任務要求,花個幾百、千把塊能夠順利放款也就算了。如果自身條件夠硬,就不需要吃這種虧,投訴到底,不能助長銀行欺負貸款客戶的氣焰。

總結

不買貴金屬就不放款這種行為肯定是違規的,至於要不要投訴或者要不要“聽話”,要參考你自身的情況,順利放款才是最關鍵的。


讀毒獨310


一、我覺得題主應該是一家企業,企業在銀行貸款實際工作中往往會被要求一些附加行為,比如月底花錢幫銀行做攬儲,或者保證金出承兌匯票等,郵政銀行讓貸款附加貴金屬就是變相的違規搭配銷售行為。

二、此種行為屬於違規行為。如果題主還可以從別家銀行貸款,那就據理力爭,表明自己立場,實在不行可以向銀保監會舉報;如果還想維護其關係的話,那就考慮下自己的利息損失大小,比如給銀行做一些其他任務行不行,或者說購買貴金屬虧錢對於企業並不太多的話就購買貴金屬滿足銀行要求。

三、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個永恆的話題,幾十年來始終改變不了的核心就是企業處於中小型,自身談判實力不夠是主因,說白了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目前的企業貸款機制並不算完善,中小企業貸款難一時並不好解決。

我是財經從業者,感謝關注和閱讀,如有不懂可私信


財經島資訊


這就是典型的店大欺客了,說白了,這不是郵儲銀行的公司行為,而更多的是某些網點,甚至某些個人的行為促使的。

因為對於現在的銀行體系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業績,這種業績壓力下放到每一個網點,每一個領導,每一個基層員工身上,最後各顯神通地忽悠客戶。

就好比,明明有靠譜的理財和定存,他們會推薦你保險,基金;

明明是有風險的收益,他們會告訴你沒有風險;

也有就像你所說的一樣,明明可以放款的,就偏要給你拖帶一些硬性配售,甚至索要一些所謂的“好處費”;

這些都是一層層剝削,一層層壓力所導致的。

我的一個親戚就碰到過這麼一個情況,在辦理定存業務的時候,硬被忽悠買了一個理財,而且當時也被花言巧語欺騙說5年保本保息,有8%的年回報率。

結果呢?5年時間過去了,雖然是保本的,但是收益僅有2.8%左右,還不如一些普通的5年期定存。

到時候也沒地方說理。

只能說,無論是理財,定存,還是買基金等,還是要有一定的知識,否則,就堅定自己的初衷,不要被人所欺騙了。

對於郵儲銀行貸款遲遲不放款,說是要買貴金屬才能放款,你是可以明確拒絕的,並且態度強硬一些,撥打市民保護熱線,他們一般都會妥協。

就是一個典型的“能忽悠則忽悠,吃軟怕硬”的結果!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博文微金融】為您解答:如果任何一家銀行在發放貸款時附加了條件,比如,要買貴金屬才能放款,這家銀行就是不聽銀保監局和央媽的話兒,是個不懂事的讓人操心的孩子。

負責管理商業銀行的監管部門,也就是商業銀行的家長,銀保監會和央媽,早就有明文規定,不允許在發放貸款時,搭售任何一種本行的產品。

就像樓主所說,貸款遲遲發放不下來,需要再買點兒貴金屬,這就是違規的行為。

銀行在為客戶發放貸款時,是不可以附條件的。比如,同時賣保險,財產保險或者人身保險,或者是其它的各種費用,產品,都不可以搭配著出售。

放貸款就是放貸款,如果還要搭售其它產品,就會給借款人增加額外的經濟負擔。

本來人家去銀行申請貸款,就是因為缺錢,現在為了得到貸款,還要額外再多拿錢,其實是不合理的。

所以,監管部門為了切實減輕借款人的經濟負擔,對銀行也是有明確要求的,不要私自搭售產品。

如果人家銀行搭售的是保險,最起碼還是有一點理由的。

比如,為了保障抵質押物的安全,上保險也不失為一種保障。但是,搭售的是貴金屬,這就和貸款本身不沾邊兒了,也說不過去。

至於樓主問怎麼辦?

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找銀行協商,告訴工作人員,你對貴金屬不感興趣,也無錢可買,要是有錢就不貸款了,哭一下窮如果能解決了問題,強似撕破臉皮去處理。

監管部門是什麼樣的政策,我想銀行經辦人員是心裡有數的。如果銀行看您沒有要買的意思,或者您態度堅決,就是不買,他們也不會把您怎麼樣,最後還是要放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