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問道武當山

12月的冬天,還不算太冷,受趙總、馮老師之邀,赴武當山一敘。約同伴四人,驅車六小時到達十堰。

遊記—問道武當山

到達十堰時,正是傍晚時分,入住酒店後,從酒店遠望,正好一塔,塔的年份雖不是太早,但此時矗立在一片霞光裡,在遠處的群山映襯之下,頓時讓人陷入懷古的沉思中。因這種感覺稍縱即逝,我便想用手機拍下這一景象,怎奈窗子上的玻璃有很多細小的灰塵,影響圖片的美感,又或許是天意的安排,酒店的窗戶剛好打開一個縫隙,手剛剛可以伸出,有強迫症的我冒著手機掉下去的風險,把手伸出狹小的窗戶縫隙外面,拍下了我認為一張很美的圖片,從這個遠山塔影裡,開始了尋道之旅。

遠山含黛色,霞光映塔影,

華燈初上時,尋仙問道始

遊記—問道武當山

晚上老友相聚,免不了推杯換盞,酒是喝了不少,半醉半醒間做一夢,夢見在武當山山腳下,望著矗立在雲端的山峰,隱隱約約聽見美妙的聲音,煙霧繚繞中彷彿身在仙境,影影綽綽的身影好似神仙。我急急忙忙想爬上去,卻怎麼爬也爬不上去,正在捉急之間,定的鬧鐘響起,八點了,趕緊洗刷完畢,迷迷瞪瞪跟著馮老師一起上了武當山。 後來從導遊那裡得到了這張照片,原來夢裡的景象不假,武當山就是一座仙山。

遊記—問道武當山

上山的盤山公路是來回旋轉的,別的山路是十八彎,這裡的山路應該是八十一個彎,不暈車的人在左轉轉,右轉轉的過程️中,怕也是轉暈了,果不其然,從來不暈車的李兄被轉暈了,看來坐車上山也是不容易啊,好在休息了一下,並無大礙。在導遊的建議下我們是坐纜車上去的,纜車也需翻過幾個山頭才可以到達,雖然有點恐高,不過一路還算輕鬆,說說笑笑就到了。在纜車上可以看層巒疊嶂,只是可惜沒有云海。不過當聽到武當山頂前幾日剛下過大雪,心中不禁竊喜,武當雪景可是有緣的人才可遇到的,一下子為這次問道之行增添了幾許期待,說不定真的能遇到武當的仙人。

遊記—問道武當山

武當山,中國道教聖地,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武當山供奉的是真武大帝,其實無論在道教神仙系統裡,還是在民間信仰,除去那些高高在上的創始級的天尊及四御等天帝,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真武大帝。特別是在明朝時期,官方對於他的信奉超過了所有神仙的等級,大肆修建真武廟。據傳明成祖發動靖難之役坐上皇位後,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便說自己夢見真武大帝相助。後來在武當山動二十多萬人耗時十幾年修建而成,民間有了“北修故宮,南修武當”之說,自明成祖之後,武當山聞名大盛至今,雖然清代的皇室信奉的是藏傳佛教,但武當山在民間的信仰卻是從未間斷,金頂上的長明燈600年沒有滅,除了設計的巧妙之外,更多的意義在於香火的一直延續。

遊記—問道武當山

果不其然,在瓊臺之上,有虔誠的修道之人在供奉香火,雖不是旺季,但人數仍然眾多,聽導遊說,武當山除了旅遊旺季,每年的三月三,九月九,都有大量的香客前來武當山進香,在這裡會看到八方朝拜的景觀,燒香者或者拿一把香,有的手提一袋或幾袋,從他們的眼神裡的虔誠的神態,神奇地渲染著神權的威嚴,在金頂的山腳下的香爐旁,由焚燒工人一袋一袋投到香爐內,於是看到濃烈火焰衝出香爐,把周圍烤的熱浪撲面。更有虔誠者肩挑百斤香油,從山腳下一步一步登上金頂,這不僅僅是信仰的虔誠,更是心中的那份為信仰的毅力和決心,這也是金頂上的燈長年不滅的原因。

遊記—問道武當山

其實山頂上的雪已經下過了幾日,雖及不上剛剛下過時,白雪皚皚的景象,但這遺留的淺雪,也是別有一番味道,白色的渲染使得整個山的畫面,更有了層次,紅綠黃為主的建築色調多了一層白色,平添幾分聖潔和神秘,掛在屋簷上的長長的冰凌迎著陽光閃耀著光芒,化出來的水珠,晶瑩剔透,彷彿天上掉下來的甘露。 其實熱衷於古代藝術品的我,在武當山的瓊臺之上,看到的每一處,都令我心曠神怡,無論是紅牆綠瓦,還是木雕石刻,甚至是被遺棄在鐘樓裡的那口碩大的八卦龍紐銅種,雖然透過窗格子看到已是佈滿灰塵,但仍可想象到,擊之所發生的聲響,定是如雷滾滾,萬山迴響。

遊記—問道武當山

沿瓊臺而上,其實不需要多久更到達金頂,金頂是每個到武當山來的人必到之處,只有到過這裡,才是真正的到過武當山,其實金頂並不大,但坐落在天柱峰的絕頂之上,站在這裡可以感受到那種八方朝拜的意境。我們知道古代的建築大多是榫卯結構,而金頂的巧妙之處全部用銅鑄鎏金構件組裝而成。鉚榫拼焊,密不透風,銅獸分立簷脊之上。鎏金的殿頂,金光燦燦。金殿內供奉著“真武祖師大帝”的鎏金銅像,據說重達十噸。兩旁有金童拿著文簿,玉女託著寶印。這些造像絕對是藝術瑰寶。神案下面的玄武,俗稱“龜蛇二將”,藻井上懸掛一顆鎏金明珠,被人們稱做”避風珠”。傳說這顆寶珠能鎮住山風,不能吹進殿門,以保證殿內神燈長明。其實能讓這長明燈不滅的是源源不斷的香油,在神殿的下面是一個大鍋,鍋裡面滿滿的都是油。一路上我們也看到還有很多的香客在向山上背油。

遊記—問道武當山

只是可惜,我們雖然看了武當雪景,但沒有遇到升騰的雲海,導遊說,如遇雲海,只有金頂浮於雲海之上,真是讓人彷彿置身於九宵寶殿,可以想象雙腳站在雲端裡,如同騰雲駕霧一般,能置身在這樣的情景下,不是神仙又是什麼呢?聽導遊這樣說,感覺到自己的緣分還是不到,沒能體驗到這仙人的境界。

遊記—問道武當山

在讚歎古人的設計巧妙之時,我也虔誠的在神像前許了一個願,能期待下次再來,遇到這雲海升騰的景象,讓自己也圓了一個神仙的夢。但此時在金頂之上遠望群山。聽山風吹來,心中升起一種非常平靜的感覺。在人世間能保持住內心的平靜,或許就能成為生活在凡人當中的神仙吧。

拾階遠望山色沉,淺雪分染層林深,

悄登玄嶽問道人,羽化臨仙在自心。

遊記—問道武當山

下山之前,我又用手撫摸了那些被無數人盤摸過的柱子,看著那熟透的歷經滄桑的感覺,帶著些許的悵然之意,我們開始下山。

遊記—問道武當山

因為是坐索道上來的,錯過了沿途的很多美景。在導遊的再三詢問一下,我們決定步行下山,從武當的金頂到南巖,這一段路程大約需要2~3個小時,因為臺階上還有未化的積雪,走起來呢,不免有些費神。有些陡峭的地方,需要很小心的下行。真是應了那句話,上山容易下山難。路上的美景很多,也拍了很多照片,從三天門,二天門,一天門真是一步一景,因為走的可能是山的背陰面。這邊的積雪顯得更厚一些。

遊記—問道武當山

在白雪皚皚當中,那些映襯在深山裡的道觀。和廟宇。還有亭臺樓閣,若隱若現當中,彷彿一種與世隔絕的景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世外桃源的夢。而在這樣的景象下,讓我們感覺到,這就是我們想要的一種隱居的生活。或許有一天吧,真能在此終老此生,那也是莫大的福分。

遊記—問道武當山

一路上遇到了好多上山的遊客,他們有的是來遊玩,有的是來進香。但最讓我難忘的,是一個揹著一袋子水泥走走停停的一個年輕人。因為武當山上的修繕,需要很多物料。唯一能上山的就是靠人的力氣。在他那瘦小的身軀上揹負的是100斤的水泥。這靠的不僅僅是體力,而更多的是毅力。不僅讓我想起上學時學的那篇挑山工,其實挑山工也是一種精神,是人與自然一種抗爭的體現。縱觀武當山整個的修建,又何嘗不是這樣的,雖然當時是在皇權的統治之下進行的,但整個武當山的建設無不體現著人與自然的一種抗爭,但這種抗爭也是和諧的,既不破壞山的結構,又要達到建設目的,實屬困難。據傳山上的石材和木材都是從四川一帶運來的,金殿也是把構件在北京鑄好,再一路水運,陸運,搬至山上再組裝的,就是按照現代的科學和設備,對於建設這樣的工程,都不一定非常的順利。甚至有些現代人都不敢想象。在600多年前,正是我們的先民,利用他們的勤勞的雙手,非凡的智慧,高超的技藝修建了到現在都歎為觀止的武當山古建築群。

遊記—問道武當山

我們是沿著古神道下來的,一路走走停停,剛開始時還算可以,並不覺的太累,但一層又一層的臺階,數也數不清,慢慢的開始有些力不從心了。或許下山需要看著腳底下的緣故吧,在剛下山的臺階上,我居然撿拾了一片明代的青花瓷片,仔細分辨,居然是一隻肥肥的喜鵲,欣喜間,忽然感覺,在山頂許的願真的好靈驗。我決定回去把它鑲嵌一下,好好的保存,這可能是冥冥之中,註定是一種收穫吧,一個小小的瓷片見證著武當古神道上熙熙攘攘的上香人。

遊記—問道武當山

歷經兩個半小時到達和導遊約定的地點,但此時的我們已經是精疲力盡,等導遊問我們還願意不願意去另外一個景點的時候,我們確實已無力氣,感覺兩個腳如灌了鉛一般沉重。這時候我們開始體會到,導遊帶著質疑的口吻說,你們真的要步行下山嗎?其實更深的一層意思是,他怕我們下不來,好在我們堅持住了,卻不能再去看另外的一個景點南巖了。那就為這次的武當山之行留一個小小的遺憾吧,不是雲海也沒有看到嗎?我認為,有遺憾的旅行才讓人記憶深刻,等下次,將這兩項再補上,不過那要看自己的修為和緣分了。

遊記—問道武當山

回來的途中,在馮老師的建議下,我們又去了元和觀,看了一下鑄造於明代的碩大的銅造像王靈官,以及六個與真人大小的天兵天將,元和觀是一個懺悔的地方,懺悔能夠使自己內心更加的清靜,便於更好的修為。但我更讚歎的是這些碩大的造像,這也是我見過並親手觸摸到的最大的道教造像,這次武當之行真是福緣不淺。

遊記—問道武當山

回到酒店,終於體驗到了爬山後的那種感覺,兩個腿開始生疼起來,晚餐過後,再也不敢動半步了,幸好只是下山是步行的,若要全程步行的話,怕是真的堅持不住了,急忙泡個澡,倒頭便睡,這一夜睡的深沉而甜美。

遊記—問道武當山

人到中年,十有八九不能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時間,由於工作原因,需緊急反回鄭州,第二天一早,匆匆忙忙的看了趙總的龍泉寺,還有馮老師未建成的四合院,便踏上返回的途中。

遊記—問道武當山

回到家後,兩個腿是愈來愈疼了,估計恢復期得三四天,但此時的我,內心是充盈的,趁著這種充盈,寫下這篇遊記,是為紀念。

此次武當之行。隨同夥伴士慶,立忠,瑞傑,感謝趙剛,馮文,導遊靜靜~

2019年12月8日凌晨初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