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水利工程都造福一方,為何有些卻反覆停、建?

素有“基建狂魔”的我們,一系列的重大工程建設取得的輝煌成績和成就舉世矚目,但如果大家從歷史上來看,這一階段時間並不算太長,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很長時間裡還是默默的發展,有了足夠的積累才有了這樣的厚積薄發,無論是交通設施是這樣,還有水利建設更是這樣。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大工程建設正是從水利抓起的。

1950年的夏天,淮河流域發了大水,新中國剛成立大自然就給了一個巨大的考驗,毛主席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先後作出三次批示,要求:“除目前防救外,須考慮根治辦法,現在開始準備,秋起即組織大規模導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導淮,免去明年水患。”這個指示拉開了治理淮河的序幕,也開始了對大江大河水患的根治工作。同時,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發展農業的需要,大力建設水庫、興修水利工程成為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

在上個世紀中期,我國凡是能修建水庫和進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地方都像一個大工地。每年到了冬閒時節,就會有縣、鄉組織的民工隊伍按照上級的安排統一進行大規模水利建設,當時工程機械極其缺乏,全靠人力、畜力。在工地上紅旗招展、熱火朝天,大家喊著口號、唱著歌曲,奮勇爭先,人挑肩扛、前推後拉、不分白天和黑夜,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建設起了一系列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為新中國剛成立之後的那些年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幸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下邊,藉助於某機構在上個世紀中期的衛星地圖,來看看1970年左右我國已建成、在建、未建的幾個水利工程,一起回顧以前的歲月。

已建成蓄水的

嶽城水庫

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是海河流域漳衛河系漳河上的一個控制工程,是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重要組成部分,於1959年開工、1960年攔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


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水利工程都造福一方,為何有些卻反覆停、建?


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水利工程都造福一方,為何有些卻反覆停、建?

現狀


丹江口水庫

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1958年9月1日正式開工,來自於湖北、河南兩省的襄陽、荊州、南陽3個地區17個縣的10餘萬民工在這裡奮戰,實行三班倒,晝夜不停工。經歷了1962年因質量問題暫停施工後。1964年12月復工,1968年,丹江口水庫大壩第一臺15萬千瓦機組投產發電。1974年,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全部完成。2005年9月底,作為南水北調中線的源頭的丹江口水庫開始了大壩提升高程、擴大庫容工程,將壩體高程將從原來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到2010年3月31日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混凝土壩段最後一個壩段加高到176.6米。

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水利工程都造福一方,為何有些卻反覆停、建?

這張圖片正是丹江口水庫大壩剛剛建成,機組投產發電後不久的情況,兩側還可以看到施工的痕跡。


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水利工程都造福一方,為何有些卻反覆停、建?

丹江口水庫大壩現狀

建成後又增建,但拍攝衛星圖時未蓄水的

東武仕水庫

東武仕水庫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境內的滏陽河干流上,是一座以防洪和供水為主,兼顧灌溉、養殖、發電等多種利用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於1958年,當時是按中型水庫建設的,在1970至1974年,進行了擴建,成為大型水庫。這張圖片正是將蓄水排幹後進行擴建時的場景。


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水利工程都造福一方,為何有些卻反覆停、建?

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水利工程都造福一方,為何有些卻反覆停、建?

東武仕水庫現狀

陸渾水庫

陸渾水庫位於黃河流域伊河中游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境內,於1959年12月開工,1965年8月建成,而後又增加灌溉發電功能,在1972年2月開始,到1974年7月建成。衛星圖片正是當時將蓄水排幹後增建的場景。


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水利工程都造福一方,為何有些卻反覆停、建?

陸渾水庫增建後未蓄水時衛星圖,左下角是嵩縣縣城,可見這一帶四周環山、中間寬闊,建設水庫條件得天獨厚


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水利工程都造福一方,為何有些卻反覆停、建?

陸渾水庫現狀

還未開始建設的水庫

萬里長江建設的第一座大壩葛洲壩工程,在衛星圖片拍攝時或是還停留在紙面上,或者國家正在打算研究,還是一片空地,到1970年12月中旬,周總理才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了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有關問題,12月30日舉行了開工儀式。


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水利工程都造福一方,為何有些卻反覆停、建?

還未開工

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水利工程都造福一方,為何有些卻反覆停、建?

現狀

您瞭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