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好不好,看這些就知道

心居胸中,兩肺之間,膈膜之上,圓而尖長,形似倒垂未開蓮蕊,有心包護衛於外。心為君主之官,具有主血脈、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其華在面,在體合脈,開竅於舌,在液為汗,與小腸相表裡。以五臟應五時,心氣旺於夏;以五臟分陰陽,心為“陽中之陽”。心在五行中屬於火,以火升騰溫熱的特性說明心陽為君火,具有溫煦全身的作用。

心臟好不好,看這些就知道


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脈:心主血脈包括主血和主脈兩個方面。

心主血,又稱“心行血”,是指心臟通過搏動把血液輸送到全身,以發揮血液濡養的作用,血液在脈中循環貫注,營周不休,主要依靠心氣的推動作用。《素問·五臟生成》:“諸血者,皆屬於心”。《素問·痿論》:“心主身之血脈”。

心主脈,是指心能維持脈道的通暢。脈為“血之府”,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具有“壅遏營氣,令無所避”的作用。脈道的通利與否,取決於心的功能是否正常。《素問·六節藏象論》:“心者,其充在血脈”。心、脈和血液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這個系統的生理功能都屬於心所主,並依賴於心臟的正常搏動。心主血脈的功能依賴於①心氣充沛,心氣是血液運行的動力,心氣充沛才能維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②血液充盈;③脈道通暢,脈道通暢血液才能在脈內正常運行,營養全身。

心臟好不好,看這些就知道


中醫藏象學說強調以五臟為中心、以心為主宰的整體觀,將人的精神識,思維活動不僅歸屬於五臟,而且主要歸屬於心。人的精神活動,分屬於五臟,主宰於心,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則精神神意識思維適動正常,可見精神振奮,神志清晰,思維敏捷,對外界信息的反應靈敏而正常。

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異常,則可引起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異常,出現失眠、多夢、神志不寧,甚至譫狂;或反應遲鈍、健忘、精神萎靡,甚則昏迷、不省人事等。血液是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正如《靈樞·營衛生會》:“血者,神氣也”。心主神志與心主血脈關係密切,心主血脈是心主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心血充盈,血能養神,則精神活動正常:若心血不足,血不養神,就會出現心悸失眠、多夢、健忘等現象。故(靈框,本神》:“心藏脈,脈舍神”。指出心能充養血脈,心的功能正常,則脈的功能正常;心的功能異常,則脈的功能異常。心氣不足,或血液虧虛,可見脈象細弱無力,心血瘀阻,則見促、結、代等脈象。

心臟好不好,看這些就知道

心的功能正常,則舌體紅活榮潤,柔軟靈活,味覺靈敏,語言流利。心的病證可變見於舌。例如心陽不足,則舌質淡白胖嫩;心神(血)虧耗,則舌質紅絳瘦癟;心火上炎,則舌紅,甚則生瘡,心血瘀阻則舌質暗紫或有瘀斑:心主神志的功能異常,則表現出舌卷、舌強或失語等。

心其華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顯露於面部的色澤變化。由於面部的血脈極為豐富,全身血脈皆可上達於面。且因心主血脈、所以面部色澤能夠反映心的功能。《氣旺盛,血脈充盈,則面部紅潤光澤,若心氣不足,則面色蒼白,晦暗,血虛則面色無華,血虛則面色青紫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