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河南燴麵走不出河南?

我就愛這廉價的快樂


應該是有一定道理的,河南人是全國最愛吃麵食的,如果到以米為主的南方,不受歡迎是可以理解的。在食麵的北方,又各有自已的特色麵食,如削麵,拉麵,炸醬麵,哨子面等,所以,其它地方不一定喜歡吃燴麵,也屬正常現象。


醉眼朦朧看天下


2007年下半年我在河南輝縣市待過三個月,協助一客戶做酒的生意,我就住在客戶家裡。這個客戶家裡每天三餐都是吃麵條,吃法也是特別:先把大白菜煮熟盛在碗裡,再用清水煮麵條,然後把麵條盛在碗裡再加白菜一攪就這麼吃,天天就這麼吃。我是湖北人吃的是大米,象現在這樣天天吃大白菜拌麵條簡直要崩潰了,於是就去街上餐館找米飯吃,所有的餐館都沒有米飯只有麵條、大餅、炒粉。餐館的燴麵分大份小份,小份的那碗比我們南方的湯碗還大,大份的碗跟最小的臉盆差不多大小。店老闆問我吃啥,我說來一小份的燴麵,店老闆說:小份的都是女人和小孩吃的,男人都吃大份的還要加一個大餅子,那餅子的直徑足有30公分,還真有男人這麼吃。我那小份燴麵一半都沒吃完,不是不好吃,實在是分量太多吃不下,店老闆還用一種瞧不起的眼光看著我。我們這裡蘭州拉麵館到處都是,武漢熱乾麵也是早餐主吃之一,前幾年有河南燴麵館後來都關門了,原因不得而知。


用戶3734644627262


我認為這樣講並不恰當,如果做的質量好,猶如鄭州街頭的燴麵味道一樣是可以被外地人接受的。

我曾經是一名軍人,退伍後經常有外地的戰友來鄭州遊玩,燴麵是我招待外地戰友的必修課目,我就說一下外地戰友對我們鄭州燴麵的認識。

外地戰友都對我們鄭州燴麵讚不絕口,他們並不是禮貌性的客套,而是發自內心。一位安徽戰友早就對鄭州燴麵很嚮往,直接要求先吃燴麵,我帶他吃的是河醫的殺人館燴麵,他竟然吃了兩碗四兩燴麵,並且一直說太好吃了。還有一位北京戰友,直接說不吃羊肉燴麵,因為有其他戰友要求吃燴麵,他就將就著說,你幫我買碗牛肉拉麵吧。這次我帶的是四廠醉仙燴麵,在其他戰友的勸說下北京戰友試探性的吃起來,結果一碗麵吃的個乾乾淨淨,連湯都沒有剩。我在北京吃過燴麵,做的太難吃了,和這個根本不一樣的東西,這個燴麵正宗湯麵味道俱佳,我今後來鄭州就吃這個。還有蘭州戰友,秦皇島戰友南京的南昌的東北的浙江的都對我們的鄭州燴麵很讚賞。


ZZ梧桐樹下


網上說燴麵館一家一個味道,有一定的道理。河南燴麵重湯味,各家的調料數量不一,所以煮出來的味道亦有差距,不像其他面類,有統一的做法標配。如在北京,我只在安定門內吃過一家還算比較不錯的燴麵,每次我都能吃完喝淨一整碗,其他家的感覺都可一般。


三兩言123


有人說,河南燴麵走不出河南,確實如此,燴麵在全國市場上並不多見。作為五大著名麵食,山西刀削麵、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四川擔擔麵以及河南燴麵,其發展的情況根本比不上蘭州拉麵、重慶小面等麵食。這也是河南人的心頭病,誰都想家鄉的美食能夠火遍全國,這樣漂泊在外,也能吃上一口家鄉飯。

中國分為南方和北方,造就了不同的飲食差異,一部分人吃米飯,一部分人吃麵食。當然除了地方差異,個人口味的不同也影響大家對於主食的選擇。而位於秦嶺淮河一線上的河南地區,少部分地區吃米飯,大部分都是吃麵食的,今天我們就瞭解一下,在河南比較火的麵食——燴麵。



那麼究其原因到底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河南燴麵之所以不火的原因包括以下3點。

第一,燴麵的獨特做法。

燴麵是由精選的麵粉,加入鹽鹼和溫水而揉成的,反覆揉捏,使其更加勁道。然後放上一段時間,擀成四個手指那樣寬,長二十公分左右,面的表面抹上植物油,然後一片一片的包裝起來。說起來做法簡單,但是要想做出口感較好,比較勁道的燴麵還是比較難的。



第二,難以做出正宗的燴麵。

燴麵最關鍵的在於湯底,熬製一鍋香濃的湯底非常重要。而河南燴麵主要以羊肉湯為主,由羊肉、羊骨加入多種中藥一起熬上五個小時製成,所以湯底非常香且濃。再加上配料,像海帶、千張及木耳等,最後加入燴麵,撒上一把香菜,一碗香噴噴的羊肉燴麵就做成了。所以,外地人很難學會湯底的熬製,即使看起來不難,但是做出一份正宗的燴麵,還是河南人最擅長。


第三,味道外地人很難接受。

河南燴麵以羊肉燴麵最為出名,在河南省基本隨處可見羊肉燴麵館,但是外地人有的不喜歡羊肉的羶味。再加上湯底還有一股中藥味,所以外地一般人不喜歡這個味道。另一個原因是,燴麵的份量基本比較大,像有的不常吃麵食的人,點一份吃不完,覺得很浪費,基本上很少去吃,這也是燴麵難以打開市場的原因。

目前,燴麵的吃法比較多。像我們吃火鍋的時候也會選擇下一份燴麵,海底撈的拉麵師傅,拉燴麵的手法特別獨到,技術高超,而且扯的燴麵也比較好吃,很是勁道。

所以燴麵是可以走出河南的,關鍵在於食用燴麵方式的選擇。火鍋加燴麵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推廣手段,關鍵是人們要掌握燴麵獨特的製作手法,創造更多吃燴麵的方法,不單單是養肉燴麵,才能讓燴麵以多種食用方法走的更遠傳的更廣。

珍惜並推廣燴麵這個美食,你知道燴麵怎麼做更好吃嗎?一起分享一下吧?


佘小廚


在北京建國門外一家正宗濃湯燴麵,地道發白羊湯不羶,燴麵麥香韌勁,三兩片醇厚羊肉,一兩粒紅枸杞點綴,海帶絲、鵪鶉蛋少許,兩碟分盛香菜、糖蒜客人自行選用。三四種配置,每碗32-36元,另有其他熟食小菜五六種可另點。寬敞潔淨商務快餐佈局,每天中午、晚上賓朋滿座。客人不單單是河南老鄉,客寓京城三兩年間,西北、東北、雲貴、京滬同事加班宵夜常吃那裡。

美食關鍵在於地道、環境乾淨整潔、上餐快捷,回頭客會越來越多。

在京也遇到其他老鄉的燴麵館,大部分口味比較地道,但餐館環境差是河南飯店的普遍現象,不如南方其他或大或小餐館都會乾淨整潔,9-12元的價格消費並不貴,也多是河南老鄉或附近建築工人是主要客人。

在滬出差,吃過兩家河南燴麵,清湯寡水,面的韌勁還在,但沒有濃香的白湯,燴麵就少了靈魂。香菜、海帶絲好像不要錢,或者是老鄉太實誠,加得太多,喧賓奪主。南方人不少人不吃香菜,可略微變通,讓客人自己添加。店堂飯點客人不多,生意估計很難長久。

每年也回河南老家幾次,鄭州、洛陽的燴麵館環境和硬件上,這五六年改變很大,口味總體讓人滿意。唯有一點,偏鹹,不符合現在少鹽的健康要求。

感覺河南餐飲缺少行業協會的統籌管理,沒有基本的標準要求。燴麵應該在材料、火候、外觀等作出基本要求,允許有地域特色差異和種類組合,但基本東西不可廢。


iceberghan


河南燴麵

第一是方城燴麵,第二是尉氏燴麵,第三才是鄭州燴麵

為什麼鄭州燴麵被省內恭維的那麼出名,請參考河南大學和鄭州大學,當然是省會效應才把整個河南燴麵拉低一個檔次。

話說鄭州加入了古都圈,所有古都的自我介紹都改成了“七大古都之一”,因為鄭州是第八大古都。


漁爾Yuer


走不出河南的原因很多,覺得最重要的還在企業本身,不僅是燴麵,河南其他餐飲品類有走出河南,佔領全國嗎?


想做大規模,就要研究企業的運營規律,不可能即守著一成不變的口味,又想著全球人都得愛吃,沒有這個道理。


看看全國的餐飲發展階段,再回看河南餐飲,你的產品適應哪些市場?不是顧客不給機會,是你們沒有研究市場,沒有根據市場來研發自己的產品。


當然,你說,這我就滿足了,沒想著做大,那是另外一說,你就守著一個或幾個店,做自己的百年老店也未嘗不可。
想做大做強,就要不斷創新,研究市場,研究顧客,走企業化路線,不要怕改變,不要怕議論,大膽走下去。


一塊兒開餐廳


飲食習慣可以隨著環境變化而改變!我們項目新來一個陝西廚師,麵食一絕是手工拉麵,配以獨特的滷料!連愛吃米飯炒菜的南方工友都搶著吃!面面相同,滷料區別。


雲嶺山川


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習俗,不同飲食習慣,很簡單,麵食種類較多大多集中在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地區,你就是跨地域開店,說實話消費者還是在外地的本省人或者北方人居多,不是所有東西都能普及的,習慣這個東西和從小生長環境很有關係,所有,既然本地特色,還是在本地比較有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