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戰敗國卻以戰勝國身份,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靠“大個子”


二戰戰敗國卻以戰勝國身份,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靠“大個子”

1944年8月26日巴黎解放,歷經4年屈辱的法國人終於獲得了新生,他們將掌聲和歡呼聲送給了堅持鬥爭,並領導解放法國的戴高樂。儘管巴黎幾乎完好無損地保留了下來,但大片的國土還未解放,國家滿目瘡痍,百廢待興。

維希政府的垮臺,讓戴高樂的臨時政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交通停運、上千座橋樑被炸燬,工廠的開工率僅為戰前的1/3。勞動力缺乏,物資短缺,物價飛漲。戴高樂不僅要穩定國內的混亂,而且其躋身大國行列的慾望愈加強烈。

二戰戰敗國卻以戰勝國身份,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靠“大個子”

在他看來,法國政局越穩定,越有利於被大國承認。

巴黎解放前,英、美兩國突然的“不管不顧”,從表面看給了戴高樂自由發揮的空間。但實際上,他們更想知道他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說白了,法國的混亂局面,更有利於他們插手法國政局。戴高樂十分清楚,必須儘快結束混亂局面。

首先,消除抵抗組織建立的政權。戴高樂召見巴黎游擊隊的20多個主要領導人,宣佈取消“內地軍”,抵抗戰士編入正規軍。他說:“巴黎已經解放,抵抗運動委員會沒理由作為一個行政機構繼續存在了,政府將負起全部責任。”

二戰戰敗國卻以戰勝國身份,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靠“大個子”

其次,鞏固巴黎政權後,轉向各省政權。盟軍大踏步的追擊德軍,法國尚有一半國土沒有解放,這都需要抵抗組織的50萬人去解放。但是一旦這些抵抗組織推翻維希政府,勢必出現一些“過火”的行為。戴高樂將其歸咎於抵抗運動,並趁機收權。

更為重要的是,順勢而為,轉移國內熱點問題。一個個抵抗組織的權力被收走,但其所要求的民主和社會改革,是抵抗組織將權力交給臨時政府的條件。戴高樂一一答應,並對臨時政府進行改組,但新改組的成員複雜,很難形成一個決議。

二戰戰敗國卻以戰勝國身份,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靠“大個子”

戴高樂順勢提出,在沒有公選出國民議會前,臨時政府將管理國家。他積極倡議將戰鬥進行下去,解放全法國;提高國際地位,保證法國作為大國的身份,行使對德國和國際事務的發言權。他的施政綱領得到了全體代表的熱烈歡迎。

戴高樂巧妙的將國內的矛盾熱點,轉向爭取國家獨立,不斷提高法國在國際上的威望,爭取獲得大國地位。同時,他也趁機將法國各地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到臨時政府。在他努力下,法國迅速走向正規,各行各業趨於穩定。

二戰戰敗國卻以戰勝國身份,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靠“大個子”

與蘇聯簽訂《法蘇同盟互助條約》,撬開大國集團大門。

二戰期間,法國投降這一事實,一直是國際社會鄙視和懲處法國的關鍵理由。戴高樂通過建立抵抗運動,並呼籲:法國一直在戰鬥,從未停止抵抗,並抵制維希政府,在英、美兩國面前不妥協,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二戰結束前,美、英、蘇等國承認了戴高樂的臨時政府。

然而,各大國承認戴高樂臨時政府的合法地位,並不表示法國就是一個可以主宰世界的大國,法國依舊被排除在雅爾塔和波茨坦會議之外,就是最好的證明。於是,他提出:“為了統一歐洲,必須實現蘇聯、英國、法國三國聯合”。

二戰戰敗國卻以戰勝國身份,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靠“大個子”

1944年11月,應戴高樂的邀請,丘吉爾來到巴黎。兩人就戰後的德國處置問題交換了意見,但關鍵的還是法、英兩國同盟的問題。戴高樂認為,英、法兩國都是戰爭遭到重創的國家,應該緊密團結在一起,並聯合其他歐洲小國,對抗美、蘇兩國。

但丘吉爾當即表明自己的態度,他不會為同法國結盟而削弱同美國的密切關係。在他看來,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最好是說服強者,而不是反對強者”。看來,戴高樂想借與英國結盟,提高自己大國地位的想法,宣告失敗。

二戰戰敗國卻以戰勝國身份,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靠“大個子”

這時的戴高樂內心是痛苦的。在他看來,確定法國的大國地位,可以很好解決國內矛盾,但現在的法國比任何時候都孤立,沒有大國的經濟支援,沒有處理國際事務的發言權,甚至要求派出100萬部隊加入對德作戰,英、美兩國都置之不理。

他想到了蘇聯,這個最早支持他的國家。當然,同樣受美、英等國地排擠,斯大林也希望在西方社會中擁有自己的勢力。於是,兩個“同病相憐”而又“各懷鬼胎”的人,簽訂了《法蘇同盟互助條約》,這讓法國上下為之振奮,並熱烈祝賀。

二戰戰敗國卻以戰勝國身份,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靠“大個子”

《條約》的簽訂,國內對臨時政府存疑的人們,紛紛擁戴帶領法國走向強大的戴高樂,他獲得了全法國人民的擁護。戴高樂也對此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它是“法國重新躋身於大國行列的標誌”,他終於撬開了大國集團的大門。

但是,真正幫助法國的還是丘吉爾,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在雅爾塔召開會議,戴高樂卻沒有被邀請參加。也就是說,法國依然沒有資格參加大國會議。這個消息無疑像一盆冷水澆向了戴高樂,讓他怒火中燒,他認為唯一的絆腳石就是羅斯福。

二戰戰敗國卻以戰勝國身份,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靠“大個子”

實際上,對於斯大林來說,簽訂《法蘇同盟互助條約》的目的,無非是引起美、英兩國的重視,在處理國際事務中離不開蘇聯的作用。現在目的達到了,自然對法國提出戰後擁有一塊德國佔領區的想法,和羅斯福一致表示反對。

但是,“老謀深算”的丘吉爾出於平衡歐洲政局的考慮,極力地替法國說好話。因為他知道在美、蘇兩國眼裡,歐洲是他們共同控制的,英國沒有實力插手。丘吉爾為了英國的將來,必然拉進法國,在歐洲問題上與美、蘇兩國進行抗衡。

二戰戰敗國卻以戰勝國身份,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靠“大個子”

結果“三巨頭”達成共識,不僅同意法國參加對德國的佔領,成為盟軍對德管制委員會的成員;而且同意法國加入聯合國,成為安理會成員國。這個消息,讓法國人無不歡欣鼓舞,因為這是恢復法國大國地位最實質性的一步。

羅斯福總統去世後不久,法國出席了聯合國成立大會,併成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法語也成為聯合國的官方語言之一。也就是說,法國已經可以稱之為名副其實的大國了。但隨後發生的事情,讓戴高樂再次惱羞成怒。

二戰戰敗國卻以戰勝國身份,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靠“大個子”

原來,新上任的美國總統杜魯門,繼續延續羅斯福時期的對法政策,在波茨坦會議中,再次將戴高樂拒之門外。不過,法國參加了四國外長會議,商討世界格局問題。更讓人高興的是,法國作為戰勝國參加了德國和日本的無條件投降儀式。

戴高樂終於實現了法蘭西民族復興的願望。法國由二戰的戰敗國,在戰後基本恢復大國地位,重新參與主導世界的調整,令人為之震驚。戴高樂也從隻身一人逃往海外,堅持不懈的抗爭,不僅創造了一個國家的奇蹟,也創造了其個人的傳奇。

二戰戰敗國卻以戰勝國身份,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靠“大個子”

法國如果沒有戴高樂這樣的“強硬分子”,二戰後法國的結局會怎樣?

歡迎討論和留言。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戴高樂》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