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媽媽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對爸爸發脾氣,對孩子會有影響嗎?

鞦韆上的風兒


我們大人,首先要學會剋制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還有需要注意場合,現在的孩子對事情都有自己的判斷,信息時代她們也懂得很多,不能認為她們還小。夫妻之間,還是是私下溝通最好。小孩的素養也是生活中慢慢積累的。


四川楊哥


答案肯定是有影響。父母(或者說是孩子的主要撫養人)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會潛意識裡模仿父母的言行,包括好的或者不好的。

舉個栗子,我家孩子剛學會說話的時候,老人跟我說孩子不願意跟人打招呼,帶出門特別沒面子。但我帶著孩子出門,如果碰到需要打招呼的人,比如樓道里打掃的阿姨,就會說阿姨你好,阿姨早啊之類的話,我從不去要求孩子主動跟人打招呼,但我發現過了沒多久,孩子跟我在一起時會主動跟我身邊的人打招呼了。我想這就叫潛移默化吧。

題主的姐姐當著孩子的面對姐夫發脾氣,可能她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但她忽略了孩子在看孩子在聽在感受,孩子對一個言行的好壞是沒有判斷力的,他覺得媽媽這麼做就是合理的,那麼未來孩子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很有可能就變成自己媽媽或者自己爸爸的角色,覺得婚姻中的一方可以隨便發脾氣。這是長遠的影響。比較直接的影響就是孩子可能脾氣也會變的跟媽媽一樣。

再舉個栗子,我家孩子兩歲多的時候被送到全日託班,我開始上班,因為又到帶孩子又要上班,孩子一生病我就又得請假,有的時候回到家裡看到還在打遊戲的豬隊友,真的忍不住要跟他發火。有一次託班老師跟我說,孩子最近總喜歡對著老師大叫,不開心了就大叫,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我馬上反應過來了,那不是就我對著老公發火時候的真實寫照嘛,孩子學起來真的太快了。


yoshiko3646


你好!很高興能參與進來!

我對此事情深有感觸!在家裡也會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和老婆拌嘴!不過我都是一直讓著老婆,一旁的兒子看到後就會說:爸爸原來怕媽媽啊!我就會告訴兒子我那是讓著她,作為男人不能和女人斤斤計較!然後兒子也會對他媽說:爸爸不和你吵是因為疼你啊!



完美世界張言言


如果媽媽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對爸爸發脾氣,孩子肯定會受影響。所謂教育就是言傳身教,就是父母的言行會成為孩子行為的標準。如果母親經常對父親發脾氣,孩子必然遇到不開心的事的時候,也必然會用發脾氣來表達。

我有一段時間因為工作及繁重的家務壓力非常大,經常對著我老公用吼叫的方式發洩我的情緒,然後發現我的女兒在著急時也會大吼大叫,所以我知道是我錯了,以後會稍微注意自己的言行。

其實有時候外人說什麼都沒用,還是需要看自己的想法,所謂“教的曲唱不下去”,估計你姐姐慢慢會發現孩子們脾氣很大的時候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


快樂帶娃


觀察一下孩子對爸爸的態度,你就知道有沒有影響了。如果爸爸與媽媽關係融洽、親密,對孩子來說,父親就更容易接近些,交流互動也會多。否則就會是人為拉開孩子與父親的距離。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間接通過母親起作用的。孩子與父親的聯繫倘若被阻斷、減少,父親這個角色就不會起到作用,因為母親與父親的關係出了問題。

有沒有人這樣感覺?特別是男人,作為父親在孩子三歲之前自己好像是個第三者。因為從母體共生到孩子出生後的哺乳期,基本是依靠母親哺乳和照料,父親是後來慢慢加入到孩子的認知中。學前3-6歲,孩子開始有樣學樣,不僅是對母親的依賴,還有開始對父親的崇拜,女孩會學習媽媽做女人,男孩會學習爸爸做男人。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親身上的男性特徵會給他們建立一種安全感,對他們性格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

所以,在你的孩子面前,你要記住眼前這個男人不僅僅是你的丈夫,他還是你孩子的父親,請尊重和維護好一個父親在孩子心裡的重要位置。



蓋不住的胖胖


人生的征程,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貧困,也不是厄運,而是精神上和心境處於一種無知無覺的疲憊狀態。發脾氣對於孩子來說其實就是一種語言暴力,這樣的行為和動作暴力是一樣的錯誤的行為。

如果媽媽脾氣暴躁,這個對孩子的影響是特別大的,媽媽脾氣暴躁,小孩子就會有兩種性格,一個就是特別膽小,害怕,因為媽媽脾氣暴躁,影響到孩子,還有就是,孩子也會學著媽媽一樣,脾氣也是特別暴躁。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再怎麼聰明伶俐的孩子,生活在這樣家庭裡,面對整天發脾氣的媽媽也往往會變得越來越消沉自卑,是孩子健康成長過程中的一顆毒氣彈。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十分叛逆和缺乏安全感,對所有人幾乎沒有一點信任。孩子長大之後也容易成為一個脾氣暴躁,情商很低不善於交流的人,這對孩子的成長與發展都非常的不利。

呼籲媽媽們請在寶寶面前抑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大吼大叫!甚至撕打!





我是蒙氏教師


你能聽到孩子的心聲嗎?

孩子:我的媽媽非常愛發脾氣。她經常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不僅對爸爸大聲嚷嚷,也對我大吼大叫。有時甚至還亂扔東西撒氣。每次媽媽發脾氣,我心裡都好害怕。我不知道怎樣做才能讓她消氣……

家庭是個很奇妙的地方,孩子不僅會繼承父母的外貌和性格等特點。甚至夫妻的關係怎麼樣,也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出。

媽媽經常發脾氣,會讓寶寶無所適從,性格扭曲。父母如果經常吵架的話,不管多麼愛孩子,給他買多少玩具,都彌補不了他內心受到的傷害,長期在父母爭吵中長大的孩子,內心會變得自卑,這樣不僅會影響他的性格,還會影響他的婚姻觀。

都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些童年幸運的人,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大風浪,都會想起童年的溫馨,然後堅持下去,而童年不幸的人,卻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修補童年受到的創傷。所以家長要給孩子一個溫暖有愛的家,這才是愛他最好的表現。

秀恩愛的父母,帶給孩子的直接感覺是:爸爸很喜歡媽媽,媽媽也不會經常對爸爸發脾氣,他們都很尊重對方!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有樣學樣”的過程,正因為父母給孩子做出了相敬如賓的表率,孩子才會耳濡目染,對待父母恭敬有禮。


蜀部九爺


這當然對孩子有影響!父親,原本在孩子心中就是英雄,是大山,是一家人的安全靠山,如果你經常在孩子面前對丈夫吆五喝六,發脾氣,孩子會怎麼想?“哦!原來父親並沒有什麼了不起!”這會導致丈夫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塌陷,進而失去對丈夫的信賴和尊重。這使父親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造成嚴重失效的後果,恐怕是你承受不起的!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家庭的孩子根本不聽父親的話(當然更不聽母親的),甚至打罵年老的父親,絕大部分都是因為父親在家庭中的威信和地位沒有建立起來造成的!孩子不尊重父親,這個家庭基本就完了。特別是男孩子不尊重父親,你一個女性根本管不住孩子的!不信?那你就走著瞧!


元墨香135355669


可以確定的說~有的!

父母間的交流溝通方式 是未來孩子人際關係的“模版”… 會成為孩子內射的“內化客體”… 完全的拷貝 或者反向形成~都脫不掉模印…

想想自己的成長經歷與“樣子”… 看看有多少父母的“影子”…

家長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子 請自己先做到…

家長 沒有上崗證 難免有失 建議約個家庭心理顧問~ 孩子的心身健康 意義遠遠大於“學習成績 ” “才藝”……


知心音樂心理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不論孩子是小嬰兒還是幼兒,對孩子的影響都不好。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其實在嬰兒時,小寶寶就能感受到父母爭吵帶來的痛苦。他不能表達,但身體會變得僵硬,神經收縮,長期會影響嬰兒聽知覺、視知覺發育,嚴重的還會出現感覺統合失調。

孩子長大一點,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發脾氣,因為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強,但理解能力很差,媽媽難過、生氣,他能體會到媽媽的痛苦,但不明白為什麼,更不知道該怎麼辦。很多孩子,往往把媽媽生氣的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他會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好,如果自己乖一點,是不是媽媽就不會生氣了,感覺自己像個拖油瓶,慢慢孩子不是變得格外討好大人,就是和媽媽一樣愛發脾氣。

夫妻之間生氣拌嘴很正常,為了不影響孩子,到底應該怎麼辦?

第一,最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發脾氣,有什麼事等孩子離開後再溝通,當然夫妻之間更不要冷戰。

第二,如果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了,不用太自責,學會自我同情,理解並原諒自己,然後和丈夫溝通。這裡要敲重點:和好要當著孩子的面!讓孩子明白如何解決溝通問題,同時記得安撫孩子的情緒,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

第三,把握尺度,處理好夫妻之間的關係,不要在孩子面前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敢於承認錯誤,家不是講理的地方,給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往往比我們想象的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對看到這條回答的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