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席卷全球。大灾之年,我们应该思考得更多

一场新冠病毒肺炎在武汉爆发,让这个春节变成了战争时期,让医院变成了战场,数万人感染,几千人死亡,全国产业停摆数十天,直到现在大家还在各自的战场和病毒抗争。更可怕的是,疫情已经在全球爆发,世卫组织已宣布进入国际紧急状态。不仅如此,南极气温超20℃、澳大利亚山火、菲律宾火山爆发、加拿大暴雪等等一系列灾难,伴随着人类迈入了2020年的大门。

我们必须承认其中有些灾难是人类长期不科学活动导致的结果。我们应当再次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底如何才算和谐?人类的发展又应当何去何从?

疫情席卷全球。大灾之年,我们应该思考得更多

必须明白的两个现实问题。

1.人类生活在美好而虚幻的故事中。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人类能够构建现代社会体系依赖于虚构的故事(这里的虚构指相对于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客观规律,如宇宙射线、太阳核聚变发光发热等)。他认为超过150个体数量的团体,就不可能依靠沟通来维持团体的稳定,而需要一个大家都共同相信的“故事”来维护秩序。

人类的确和其他动物有所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大脑,自然界赋予了人类能够思考的大脑,在漫长的生存发展中,人类慢慢掌握了自然规律,并能够利用自然规律让自己能够更好的生存繁衍,并且通过虚构的“故事”,让人类文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人类可以稳定运行上万人的公司,建立几百万人的大城市,甚至是十几亿人的国家,让社会越来越稳定,越来越繁荣,个体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不得不说,这是一项奇迹。这都得益于人人相信并且遵从的“故事”,即法律、制度、信仰等等。

我们在维护人类稳定的“故事”中,是否应该对自然多一点思考?

疫情席卷全球。大灾之年,我们应该思考得更多

2.基因变异跟不上文明发展的步伐。

七万年前,一种名叫“智人”的生物开启了“智慧革命”;一万二千年前,“农业革命”让人类数量剧增;五百年前,“科学革命”开创了人类新纪元。历史文物,现代矗立的高楼大厦,地球人造卫星,月球上的“玉兔”……这一系列都是人类科技进步的象征。

我们早在农业革命时期就已经抛弃了采集的生活方式,科学的发展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大脑在现代社会的中作用,大多数人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就能解决绝大部分的事情。长辈教育晚辈“不努力读书,只有从事体力劳动”,而且不管你承不承认,“农民”一词已多少带有一点歧视,不然也不会提“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的说法。由此可见,在科技和制度进度的同时,人类思维已经进化到更倾向于从事脑力劳动。

现实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常常伴随着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近视、失眠、超重等等。各种不利于人类发展得自然现象也不断发生,然而人类也没有进化出相应的基因来应对这些变化。人类的寿命增加,也得益于科技的发展激发了人体潜能,基因并无实质性变化,人的身体依然是七万年前的身体,并不能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

疫情席卷全球。大灾之年,我们应该思考得更多

食色,性也!—人类文明依旧以生存繁衍为基础。

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渐渐没有了生存的压力,饱暖思淫欲,人类慢慢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美食、美景、美人、美文等等。在追求这些精神层面的同时,我们可能会渐渐淡忘一件最基本的事情。

全球变暖、极端气候、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人类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但是都不够重视。

否则我们不会明知空调会影响气候,却仍然生产并使用;

否则我们不会明知塑料、电池等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却仍然图方便乱扔;

否则我们不会明知野生动物携带感染人类的病毒,却仍然为了口腹之欲或彰显高贵铤而走险;

……

疫情席卷全球。大灾之年,我们应该思考得更多

我们不能过分沉溺于这虚幻的“故事”中,人依然是物质的人,是地球孕育出的一种生物,和其他物种一样是以生存繁衍为基础,也依赖于地球(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的)。我们无法改变基因结构来适应环境变化,那么我们只能通过保护环境让人类更加适合生存繁衍,否则迟早会被自然界淘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摆正位置,人类只是一种没有什么特别的生物。

纵观地球的45亿年岁月,总是伴随着的新物种的诞生和旧物种的灭绝。据科学家估算,现在的地球上已经发现的有300多万种动物、700多万种植物,物种总量达3000余万,这个数量只不过是地球上曾经存在的物种总数的1%。我们不敢保证这一数据的正确性,但是至少不会有数量级的差距。也就是说,人类只是地球生命海洋中的几十亿分之一,和地球的年龄一除,平均下来一年地球就会孕育一个新的物种。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天地是对待万物是平等的,会任由万物自生自灭,人类只是一种没有什么特别的生物而已。

摆正位置,不能解决问题,但却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平衡。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

人类在不停的发展,不知何时,人类开始侵占其他物种的栖息地,制造出大量的温室气体改变了南极气候致使海平面上升和远古病毒释放,无节制的矿山开发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水源……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原则已经显示出弊端,我们现在依靠高科技才能正常的生活下去,难以想象科技无法支撑人类基本生活的时候会是如何。

疫情席卷全球。大灾之年,我们应该思考得更多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物本一体,何必相煎太急。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人类数量达到一定数量以后,生存和发展,就如太极阴阳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历史的车轮不会倒流,人类文明只会向前走,发展的基础是生存,同时影响生存质量;不合理发展,资源会被消耗殆尽,生存问题将会凸显出来。如何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这或许才是我们以后需要探求的。

最后,我们普通人能做的有限,但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不吃野味、垃圾分类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行为,或许会形成良性蝴蝶效应,在未来的某一天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