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基建”重磅消息!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意見來了

3月5日,國家醫保局官網顯示,《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發佈,《意見》全文共八個部分28條。

《意見》提出,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加快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醫療“新基建”重磅消息!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意見來了

《意見》相關重點梳理如下:

1、探索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

2、做好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受理與審評,通過完善醫保支付標準和藥品招標採購機制,支持優質仿製藥研發和使用,促進仿製藥替代。

3、完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在突發疫情等緊急情況時,確保醫療機構先救治、後收費。健全重大疫情醫療救治醫保支付政策,完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探索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有針對性免除醫保目錄、支付限額、用藥量等限制性條款,減輕困難群眾就醫就診後顧之憂。統籌醫療保障基金和公共衛生服務資金使用,提高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支付比例,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有效銜接。

4、適應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互聯網++醫療”和醫療機構服務模式發展需要,探索開展跨區域基金預算試點。

醫療“新基建”重磅消息!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意見來了

5、大力推進大數據應用,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推廣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醫療康復、慢性精神疾病等長期住院按床日付費,門診特殊慢性病按人頭付費。

6、深化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制度改革。堅持招採合一、量價掛鉤,全面實行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以醫保支付為基礎,建立招標、採購、交易、結算、監督一體化的省級招標採購平臺,推進構建區域性、全國性聯盟採購機制,形成競爭充分、價格合理、規範有序的供應保障體系。

7、完善醫藥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醫用耗材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全國交易價格信息共享機制。治理藥品、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

8、加強區域醫療服務能力評估,合理規劃各類醫療資源佈局,促進資源共享利用,加快發展社會辦醫,規範“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

9、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發展。強化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功能,促進各類醫療保障互補銜接,提高重特大疾病和多元醫療需求保障水平。

10、高起點推進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統一醫療保障業務標準和技術標準,建立全國統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實現全國醫療保障信息互聯互通,加強數據有序共享。規範數據管理和應用權限,依法保護參保人員基本信息和數據安全。加強大數據開發,突出應用導向,強化服務支撐功能,推進醫療保障公共服務均等可及。

醫療“新基建”重磅消息!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意見來了

醫藥板塊迎結構性機會

這次疫情還沒結束,中央醫藥改革就來了,這是一次查漏洞,補短板!這次意見中,有兩大亮點,一是多處提及大數據,二是規範互聯網++醫療。在新冠肺炎衝擊下,大數據+互聯網+醫療站上風口,這是以後發展的重點。

A股醫療大數據概念股,主要有衛寧健康、創業匯康、思創醫惠、東華軟件、久遠銀海等;互聯網++醫療,主要有樂普醫療、魚躍醫療、和佳股份、九安醫療等,應該會藉機炒作。

至於支持優質仿製藥研發,促進仿製藥替代,算不上多大利好。大家知道,這次疫情花費是天價,接下來一段時間,可能要過緊日子,藥品、耗材集採全面實行,集中採購壓價會更狠,對仿製藥公司是利空。

但長期看,中國14億人口,國內醫藥發展的空間巨大,美股牛股最多就是醫藥股。重點關注創新藥龍頭,恆瑞醫藥、長春高新、我武生物、康弘藥業、復星醫藥。仿製藥只需要關注

華東醫藥、信立泰、通化東寶、恩華藥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