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挺聰明學習卻墊底,拉開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這項能力

假期已經過了一半了,媽媽詢問東東作業完成了多少,東東支支吾吾也說不清楚,媽媽檢查後,氣就不打一處來,怎麼才寫了那麼點兒?每天也看著東東趴在桌子上寫來寫去,就是沒有效率。聯想到東東的期末成績,媽媽更覺得憋心、難受,按說,東東也不是智力低的孩子,怎麼在學習方面就不開竅呢?寫作業拖拖拉拉,一點兒耐心也沒有。

孩子挺聰明學習卻墊底,拉開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這項能力

現在家庭條件好了,家長們考驗孩子的途徑多了,別看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在班裡中下等,但鼓搗起同學還是有許多新奇的法子。這時候,家長就會收到老師的微信提醒了,說,你的孩子又闖禍了。而家長知道事情的原委後,卻是哭笑不得,也不知孩子從哪裡想到的點子,大人們都覺得匪夷所思,就不禁納悶了,孩子的腦袋瓜子也不傻,為啥不用到學習上呢?

某些家長遇到孩子成績不佳,就懷疑是不是孩子智力上出了問題,其實未必,可能是孩子專注力不足。專注力是學習的基礎,若是專注力好,則會利用有效的時間提升學習效率,成績也就相應提高得較快了。而許多學習成績差的家長,會有一些錯誤的判斷,一起來盤點下,家長的不當認識都有哪些吧!

一、孩子學習成績差,家長錯誤的判定有哪些?

1、家長懷疑孩子智商

真是有許多家長在看到孩子的成績不理想,而懷疑孩子的智商的,還去做過智商的測試,或者去測一些身體上的某些微量元素是不是欠缺。其實,這些措施都是毫無意義的,反而對孩子有一種“貼標籤”的感覺,孩子可能會在內心產生對自己的一種懷疑心理,雖然其智商沒有問題,營養物質也不缺。

孩子挺聰明學習卻墊底,拉開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這項能力

2、家長懷疑孩子的學習時間不夠多

在家長眼中,只要孩子去玩一會兒,就會被家長看到,而孩子在學習時,總是會覺得時間不夠,因此,家長對孩子的監督和督促變得更為頻繁,尤其是身為媽媽這個角色,更加操心,極可能會因過度的監管或者嘮叨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而對學習有了厭惡之情。

3、家長覺得孩子態度不端正,偷懶

孩子的字寫得潦草了,錯題多了,家長難免會多嘮叨幾句,若是孩子有一段時間頻繁犯類似的錯誤,家長們免不了要懷疑,是不是孩子學習態度不夠端莊?會不會有偷懶的嫌疑?看著孩子是在書桌邊寫作業,是不是在偷偷地搞什麼小動作,而不是在學習?

孩子挺聰明學習卻墊底,拉開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這項能力

北京師範大學的一位教授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從2歲開始跟蹤208位普通孩子的學習和家庭情況,之後發現,所謂的“學霸”,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專注力好,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快速地完成作業,並且能夠記住、理解,而對於學習成績不佳的孩子,往往上課容易走神,或者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那麼,專注力差的孩子都會有哪些外在的表現呢?

二、專注力差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

1、生活缺乏規律性

因為孩子缺乏專注力,在寫作業上花費的時間就會多一些,而影響了孩子的休息和睡眠,缺少了睡眠,不能補充其身體需求,則第二天也不會按時起床,即便被叫起也是昏昏沉沉,上課也容易打盹或走神,如此惡性循環,造成生活不規律,又影響了專注力的保持。

孩子挺聰明學習卻墊底,拉開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這項能力

2、學習沒有規劃或目標

尤其是稍微大一些的孩子,承擔了一定的升學壓力,若缺乏了專注力,會造成其對學習目標規劃不足,有走一步學一步的節奏,除去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外,沒有自主再深入學習的主動性。

3、逃避持續性動腦的作業

解數學題是需要一定的邏輯性和時間消耗,若無法集中注意力,會對解題造成一定的影響,很容易就放棄。若是老師講過類似的解題步驟,可以按部就班地寫下來,而一旦題目有了一些改變,不能直接看出解題步驟,就不能做到持續性地攻關,造成學習上的短板。

孩子挺聰明學習卻墊底,拉開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這項能力

央視著名主持人撒貝寧曾經在某檔節目中爆料,自己也曾是個調皮搗蛋的學生,但為啥他最終逆襲上了北大呢?原因就是其有很強的專注力,只要一拿起書,外界的干擾根本不可能打擾到他。由此可以看出,專注力也是能夠培養的,那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有哪些妙招呢?

三、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以適當運動補充大腦中的多巴胺

有研究表明,孩子專注力不足,是因為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不足,而參加體育鍛煉,就可以及時補充多巴胺。許多研究也支持了這一結論,這就很好地解釋了許多知識分子專業能力很強,體育成績也不錯,比如,鍾南山院士。

孩子挺聰明學習卻墊底,拉開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這項能力

2、和孩子討論設定目標

目標是激勵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有了目標,就好像是輪船有了航向。當然,家長要逐漸幫助孩子設定學習的目標,可以先從容易實現的小目標做起,如,十分鐘寫完某項作業,並且給予適當的獎勵。慢慢地,家長引導孩子設定更大些的目標,激勵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完成。在設定目標時,一定要和孩子討論而成,要知道,沒有孩子的積極參與,目標是沒有意義的。

3、避免干擾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受到的干擾太多了,有孩子內心的,也有外界的。外界的較為好消除,手機等電子產品一定不能出現在孩子的視線中,家長也不要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頻繁進出。而孩子內心若是有干擾,就相對較為難以消除,這時候,就需要家長有些耐心,多和孩子交流,並且培養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在適當的時間內做正確的事情。

孩子挺聰明學習卻墊底,拉開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這項能力

好萊塢有一部叫做《阿甘正傳》的電影,主人公阿甘智商並不出眾,卻在自己從事過的事業上均有建樹,比如打乒乓球,還能代表國家隊,問及原因,阿甘說,只要盯著球,不要想其它的事情。儘管電影是一種藝術手段,有誇張的成分,但也說明一個問題,即使是能力偏弱的人,只要專注於某項事情,經過刻意的練習,時間長了,也是會有所成就的。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您觀察過孩子的專注力嗎?您又是怎麼改善孩子的專注力呢?歡迎您積極留言,參與討論交流您的想法和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