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還會成為超級大國嗎?

香堂風子


拿什麼變成超級大國?德國人口是負增長的,而且接納移民後亂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GDP總量始終無法超過日本,儘管日本也是混的一天不如一天了。誠然德國和日本都有比較好的工業基礎,但是也僅僅是基礎,善於民用產品的高精尖部分,但是軍用以及大規模複製能力很弱。德國軍事已經沒法看了,在軍事工業發展到空天一體的情況下,就算美帝放開對德國的軍事控制,德國的軍備要趕上中美基本上不可能。此外對於信息技術的缺席,下一輪的工業革命基本上也是和歐洲以及日本說再見了。不看好德國,但是在西歐以及日本一大堆矮子裡,德國可能是那個最不錯的。一句話,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特別是日本!


浮木於水843


德國不會成為超級大國了,因為德國沒有成為超級大國的資本,但是德國的大國強國地位是很穩固的,輕易不會衰退,所以德國在國際事務仍有一定的話語權。


要想成為超級大國,我們可以把美國堪稱範本,從各個方面來看,德國不具備美國一樣的條件,不過如果歐洲作為整體是可以與美國比較的。




人口數量上美國:3.25億,歐洲7.43億,GDP美國:18萬億美元,歐洲:19.8萬億美元,土地面積,美國:379.7萬平方英里,歐洲:393萬平方英里。

如果歐洲作為整體,理所當然會成為超級大國,甚至可能超過美國,但是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歐洲從來沒有,將來也不會統一。

無論是人口數量,領土面積還是經濟總量,德國都不可能與美國相比,何況德國作為戰敗國,國土上仍有美國駐軍,美國不會坐視德國超過自己。



即使不能成為超級大國,但是德國的強國地位十分穩固,這得益於德國的教育,在876名諾貝爾得主當中,德國有104人,僅次於美國和英國,高科技帶來了德國產業升級,德國的機械製造業飽受歡迎。

發達國家大多都有著較高的科技水平,德國的科技能力在全世界前幾位,所以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德國的經濟都大有可為。


視野新觀


沒有這種可能。所謂的超級大國指的是在經濟上與軍事上的實力都遠遠強悍於其他國家,能夠利用強悍的經濟與軍事能力對其他國家進行干涉,能夠謀求世界霸權。

那麼,就以“超級大國”在各個領域的標準來評論一下德國能否成為超級大國。

第一,遼闊的疆域與戰略縱深

曾經的大英帝國、蘇聯,還是如今的美國都擁有非常遼闊的疆域。廣闊的領土不僅提供各種必要資源,能夠實現糧食、資源等自給自足。同時,可以形成巨大的戰略縱深,其軍隊能夠在戰爭中從容的撤退、重組等。一個國家,如果缺乏戰略縱深,那麼再發達富有,在軍事上也是非常脆弱的。



德國本身也是歐洲的大國,然而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德意志失去了大部分的領土。而且即便沒有喪失,德國的疆域也並不能夠支撐起“超級大國”的定義。如今的德國面積比日本還要小一點,海岸線比較短,在歐洲屬於中部地區。

第二,軟實力因素

強悍的超級大國,必須能夠在意識形態領域形成世界性的影響力。在國際上,能夠以自身的意識去影響其他區域乃至全球的政治生態。

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的處境比較尷尬。雖然與日本不同,德國戰後的態度獲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與原諒,但是德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影響力仍舊非常有限,並不足以影響世界。

而且,即便是在歐洲地區,德國仍舊面臨法國、英國與俄羅斯的挑戰。這三個都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僅僅這一點,也是德國怎麼努力都無法相比的。

第三,經濟與科技實力雄厚

這是德國唯一符合超級大國條件的地方,也是如今德國在世界上最無懈可擊的優勢領域。二戰以後,德國迅速崛起,西德曾經是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強國,東德也是國際經濟強國。如今的德國仍舊是歐盟第一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德國製造”享譽世界。

綜合而言,德國是沒有機會成為“超級大國”的,如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就是美國,而潛在的超級大國指的是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歐盟等,德國的實力並不足以成就。



澹奕


首先德國的經濟實力是很強無奈和韓國一樣沒有自己的軍事權。

東西被俄法兩個陸權強國夾在中間,內部統一太晚一抬頭看世界,世界地圖都是英法這些老牌國家的殖民地,出海口太少海岸線太短,幾乎被海權強國英國封死。更可怕的是殖民地少就意味著資源少,整個二戰德國那點地方只有盟友羅馬尼亞還產點石油,沒石油還打什麼仗?

  其實說白了一戰二戰就是德國為了擺脫這種糟糕的出生點位而進行的戰爭,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一戰就是兩線作戰,主旨是拖住俄國擊潰法國,很可惜,最後失敗了。

  二戰通過閃電戰打死法國,可是英國還是那麼剛!只好掉頭打蘇聯,又失敗了。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精衛填海,就因為被海淹死了,精衛變成了鳥每天去填海,我感覺在歐洲,英吉利海峽就是那個海,如果拿破崙希特勒等人能變成鳥,估計他們也想把英吉利海峽填平了,英國人就這樣,天天干涉歐陸,一打輸了就回島上,氣不氣?

  如果沒有一戰和二戰,德國會成為一個大國,地區性強國,但不會成為一個世界性強國,超級大國。

  我開了個腦洞,如果二戰德國在法國那個國土上,而法國在德國那個國土上呢?

  那可就厲害了,德國有廣闊的海岸線,海軍更好操作,離西班牙那麼近想來西班牙也不敢再左右搖擺估計會加入軸心國,離蘇聯更遠,有更大的對蘇聯戰略縱深,更方便插手非洲......


三溫暖隨時隨地分享


說一句大家不喜歡聽但是又現實的話,即便是日本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也要比德國大很多。雖然多數人不願意去面對,但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不過我們先要來定義一下這個“超級”大國的概念,別讓過多的親們搞錯方向,超級大國要有兩個(實際上是三個)硬性條件。第一就是領土要大,第二軍事實力要強,這兩點並存之後就勢必會提升第三點--國際地位。那麼現在我們簡單來劃拉一下世界現任的超級強國美國、俄羅斯,包括崛起中的中國,剩下英法勉強都算不上,那麼我們姑且把它們先算上。

德國國防軍機械化部隊

有的朋友可能會抗議,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也可以算成是未來超級大國的“候選人”。這裡講一下印度完全有潛力,因為他的國家高度自治,什麼事自己說的算,外人插不上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就算了,它們受到美國及北約的“保護”,安全問題有絕對的“保障”,是不會讓他們做大的。同樣日本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要做大,先得推翻父親的管制。看看美國的後院吧,它會允許一個有潛在威脅的國家做鄰居麼,顯然不能,想像一下美俄做鄰居會出現什麼情況?

德國陸軍

那麼因此德國不能成為超級大國的前提條件就已經不復存在了,這裡我們先不討論它的經濟、科技發展如何,德國作為一戰、二戰的戰敗國不允許存在進攻性部隊,他的主要國防力量是國防軍,目的是包圍德國的自由和獨立。從2003年也開始”解除封印“,要求自己的部隊具有應付海外”恐怖勢力“的遠程作戰能力,也就是說枷鎖已經打開,並開始了海外執行軍事行動的道路。德國現在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是歐洲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也加入了歐盟、北約、聯合國等國際性組織,有一定的國際地位。

駐守在阿富汗的德國“國防軍”,(都跑到國外去保家衛國,本寶寶也是醉了)。

德國在經濟方面沒得說,國民生活水平極高,精密製造業、理學、工程技術撐起國家經濟,軍工產業又有萊茵金屬、克虜伯、HK等撐腰,完全有能力成為一個軍事強國。但是如同美國控制下的北約一個道理,它是不會允許有能力挑戰自己地位的“戰友”存在,而英法德也就是相互剋制、相互提防而已。歐盟也是如此,不會再出現一個絕對的老大來伺候,大家差不多平起平坐,有什麼事商量著來,加之德國始終有戰敗國身份,並不可能完全解除其封印。再者德國經常會有納粹勢力抬頭,這也是其他國家不得不防的原因。

二戰德軍的精銳坦克部隊

所以德國要成為超級大國的兩大條件,國土和軍事實力都被限制,因此它必定無緣。它和日本唯一的可能就是類似二戰那樣,繼續挑戰全人類,但是這得在美國倒下的前提之後。德國的遠洋作戰能力現在遠不如英法、軍事實力也不如他們,但是德國有著良好的工業和科技基礎、在前些年的綜合國力排名中僅次於美國日本,因此潛力是有的,但是機會是不可能再給他們了!世界人民也不會在同一地方磕倒三次,肯定一直壓著,也不會以身犯險。

我是軍武奇兵,歡迎您的交流與觀點,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戰武奇兵


德國現在是全球經濟強國之一,也是歐洲經濟霸主,是歐洲最大的土豪,德國是安心做他的歐洲土豪了,德國無意再稱霸歐洲,德國不可能,也沒有意願成為全球超級大國。

二戰後德國被蘇聯和美國進行軍事管制,兩德統一後,德國被美國一家進行軍事控制,在美國長期的軍事管制下,德國已經被磨滅了日耳曼民族精神,德國人的血性不再。

德國人現在完全放棄了對軍事力量的訴求,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經濟發展上,德國人從鐵血軍團的軍人變成了現在富甲天下的土豪紳士,把生意做大,做向全球是德國最大的願望,至於打打殺殺的軍旅生涯早已不是德國的考慮了。

德國在政治外交上依託美國,在國防軍事上受美國保護,德國不能脫離美國的軍事保護和軍事管制,德國就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德國現在已經沒有獨立發展軍事力量的想法了,事實上美國也不會允許德國獨立發展軍事力量的,俄羅斯更不能同意德國軍事力量的壯大。

德國的歷史定位已經形成,富甲天下的歐洲第一土豪實至名歸,德國沒有戰略緩衝,安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歐洲土豪或許是德國最好的歸宿。

德國一旦有脫離美國獨立發展軍事力量的想法,必然會被美國扼殺在搖籃之中,德國的軍事火苗不但會被美國撲滅,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的土豪還會被美國狠狠打擊,美國會帶領新歐洲國家波蘭等瓜分德國的經濟果實,對德國進行大土豪,分田地的革命運動。

德國安心做歐洲土豪不但可以過著富甲天下的奢華生活,也是德國自保的正確選擇,商人的警示名言就是遠離政治,遠離世界政治,如果德國離世界政治權力太近,必然引起美國的警覺,美國打擊德國的政治權力慾望是不會手軟的。


松間山水畫


為了成為超級大國而成為超級大國,實際上是一種很荒唐的事情。

國家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自身高度發展的同時還能葆有良好的環境;為了人民在擁有自己應該有的權利的同時,還普遍有安全保障、有生活保障、有醫療保障。

這固然往往和國家的體量有關,但是也並非絕對,歷史和現實中有很多所謂小國家,比所謂超級大國的日子過得還好。比如瑞士,比如北歐斯坎德納威亞半島諸國。 德國在這樣的意義上,是比這些小國家都要更大的大國。不單純是經濟發展和人民的普遍幸福程度,更有歷史和文化的強大影響力。


德國沒有廣闊的疆域,沒有馳騁各大洲的軍隊,似乎沒有了一戰二戰時期曾經的輝煌;失去了當年和美國俄國相對的超級大國地位。但是這是德國人痛定思痛重新確立的和平發展之路使然,其中的智慧由歷史教訓中提煉出來,既刻骨銘心也已然獲得了尊重。比較另外一個昔日的世界惡徒日本,德國在道義上已經堪稱大國風範。

也就是說,現在的德國早已經不再追求成為通常意義上的所謂超級大國。但是其務實的精神和發展中的歷史智慧,已經讓它擁有世界重要國家的極高地位。


東方連話


德國很難再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機會。

在現在的歷史條件下,一個國家,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東西是土地和人口。而這兩樣,在德國都是奇缺的。


如果說德國在最輝煌的時候,其可以通過科技、軍力等相關方面保持在世界的領先地位,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德國輝煌的時候,正是歐洲與其他地區差距最大的時候。而現在的世界,這種巨大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了,甚至一些新興國家在德國的一些傳統優勢上已經超越了德國。

德國,包括大部分歐洲發達國家在內,目前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人口的減退。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人口還會大規模減少,未來很難有單一國家能夠形成世界性影響的大國。


而另一方面,隨著歐洲發達國家數百年的戰亂、掠奪以及發展以後,其保守傾向越來越明顯,未來擴張國土的可能性也非常低。而隨著世界範圍內其他新興大國的崛起,歐洲國家的發展空間和影響力也必然受到擠壓,更不用說成為超級大國了。

歐洲數國都曾經是影響世界歷史的超級大國,不過,這也只是特殊歷史階段發生的歷史事件而已。除非歐洲融合為一個整體,否則,單一國家基本沒有再成為超級大國的潛力,這其中自然包括德國。


蘇綻


答案是否定的。超級大國的標誌是具備超過其它強國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一個國家要想成為超級大國,需要具備明顯超過其它強國的綜合國力,這種國力包括經濟實力、科技實力、人口、領土、軍事實力。今天的德國無論是老齡化的人口,還是狹小的國土都不具備支撐一個超級大國的物質基礎。而且,在現有的世界權力格局下,德國作為北約成員國,面對著超級大國美國的權力制約,在歐洲面對著具有超級大國軍事實力的俄羅斯;在歐盟內部,面對著在軍事實力上明顯優於自己的傳統對手法國和英國(已決定脫歐)。這些因素都從客觀條件上抑制著德國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

很明顯,今天的德國已經不具備在眾多強國的環繞下脫穎而出,建立起明顯超過這些歷史老對手們的客觀條件。從主觀上講,今天德國的國家戰略是基於自己在歐盟內部的經濟優勢地位,通過與歐盟國家的協調一致來發揮自己的國際影響力。在國家安全上,德國立足於北約獲得安全保證,同時也大力推進歐洲安全一體化建設,建立起北約和歐盟安全組織的雙重安全保證體系。所以說,無論是從客觀條件上,還是從主觀意願上,德國都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照理說事


我想說的其實就是兩個字,當然。

德國成為超級大國的機會其實相當的渺茫,但是德國擁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石,那就是德國先進的科技和製造業能創下源源不斷的財富。


1:德國成為超級大國本身就沒有基礎,人口不夠、國土面積狹窄、資源稀少,從規模上來說德國就不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

2:德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被世界肢解了兩次,可以說整個世界對德國的防範之心那是沒的說,德國的任何軍事武力手段都會受到來自周邊國家的打擊。

3:德國四面皆敵,根本就沒有再次崛起的希望。英法不允許、俄羅斯也不願意看到,所以武力崛起絕對不可能。

那肯定有人要說了,怎麼崛起。你這不是胡說嗎?崛起還是有辦法的,你聽我細細道來。

我將這一項計劃稱之為絕地暴兵流崛起,要知道一個超級大國崛起首先必備三點: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科技先進,這三點貌似德國只具備一點。

但是這裡面絕對有大空子可以鑽,有天大的BUG可以開上一波。

1:德國社會福利先進、科技發達,人民和國家都有錢,而且教育體系完善,這就是德國崛起的先決條件,能把龐大的人口優勢轉化為經濟、科技優勢。

2:歐洲人口整體處於下滑狀態,現在是7.4億人口,到未來可能會更少。平均一個家庭生不到兩個孩子,所以這是德國鑽空子的大好時機。

3:歐盟一體化,人口自由流動,德國人去其他國家不用簽證,所以不用擔心人多地少的問題。

具體執行政策:

1:德國每個家庭必須生五個以上的孩子,鼓勵人口生育、越多越好。鼓勵早婚早育、人多力量大啊,這道理還不簡單?

二十年後,全體歐洲的人口會超過十個億,其中德國人口會佔三個億以上。

四十年後,全體歐洲的人口必將超過十三億,其中的德國人口占據七億以上,比其他所有國家的人口加起來還多。

那個時候,全歐洲遍地都是德國人。

任何人口和資本自由流動,但是任何國家都不敢吞併德國的人口。因為歐洲是自由民主政治,德國人將在全歐洲移民。

只要他們擋不住德國人的移民,六十至八十年後的歐洲,其他國家的人口就會變成德國或德國後裔人口的零頭。

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科技發達,這是百年大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