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瘟疫和美國排華潮


美國在應對瘟疫的歷次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體現了人類共情的責任擔當;但美國的傳染病防治也有黑歷史,1900庚子年舊金山爆發的鼠疫引發了美國全境的排華浪潮。當時的舊金山鼠疫最終導致280人感染,其中172人死亡,在美國傳染病史上,這是第一次在美國得到確認的瘟疫。

黑死病:歐洲人的夢魘


黑死病是鼠疫的俗稱,是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被傳染上鼠疫的病人,會因嚴重的呼吸困難和缺氧,造成皮膚出血壞死,而且由於患者的皮膚還會呈現紫黑色,因此人們也叫它“黑死病”。20世紀初的美國,主體移民來自於歐洲,對於黑死病,他們都有一種源自骨髓與種族文化基因的記憶恐懼。


庚子年瘟疫和美國排華潮

人類歷史上曾爆發過三次鼠疫大流行: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6世紀(520-565年),瘟疫最早出現在埃及的西奈半島,在當時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君士坦丁堡爆發,隨著眾多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的商隊、船隊廣泛傳播,據預估最終在歐亞奪走上億條生命。

第二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對歐洲整個文明的進程影響更大。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黑死病大瘟疫,奪走了歐洲總人口的1/3高達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這次大瘟疫引起了歐洲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大變動。大瘟疫引起了大饑荒,盜賊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極度沉重的打擊,為日後的文藝復興帶來了契機。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於1855年在中國雲南首次爆發。隨著人類全球經濟活動範圍的擴大,這次瘟疫成為了全球化的傳染病。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超前兩次大流行,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提到黑死病,歐洲人與美國的歐洲移民,無論貧富貴賤、男女老少,腦海中都會浮現出慘烈絕倫、屍橫遍野的記憶傳承場景。

舊金山:鼠疫又來了

如今的舊金山多姿多彩,是美國最具特色的城市之一,被譽為太平洋的美國門戶,又稱“聖弗朗西斯科”或“三藩市”;119世紀中葉舊金山因美國西部的淘金熱而興起,全美約有30多萬的華人移民,其中有相當比例都定居於此。華人親切地將這一容身的希望之地稱為“金山”。後來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附近又有新的金礦發現,於是華人華僑開始把原來的“金山”叫做“舊金山”。


庚子年瘟疫和美國排華潮

1899年12月,與舊金山隔海相望的檀香山發現了兩例淋巴腺鼠疫病例,都發生在當地的唐人街,夏威夷衛生當局以“消毒”為名,把當地4500餘名華人關入隔離營,甚至一把火把患者的房屋付之一炬。與瘟疫相伴的惡之花在人們心裡悄然打開。

1900年3月,舊金山唐人街上一名叫黃初景的華人木材商成為第一個因黑死病死亡的患者。

據舊金山市衛生當局(SanFrancisco Board of Health)的調查,舊金山的疫情來自於一艘叫“澳大利亞號”的美國商船,這艘商船1月2日裝滿蔗糖從檀香山出發,攜帶著瘟疫病菌的老鼠也登上了該船,4天后抵達了舊金山港。儘管這艘“澳大利亞號” 也像所有進港船舶一樣經過了燻蒸滅鼠的消毒,但該船停泊的碼頭附近漂浮著的垃圾為老鼠逃亡到唐人街提供了便利。3月份時,相當多的老鼠屍體出現在唐人街。


庚子年瘟疫和美國排華潮

從最初的隱瞞到隨後的過度反應:


《華爾街日報》醫學撰稿人蔡斯在《巴巴里瘟疫:維多利亞時代舊金山的黑死病》一書中寫道:“那些感染了瘟疫的老鼠在檀香山偷偷上了船,到舊金山後,它們從船上爬下來,就一直往唐人街跑。在那裡,黑死病開始感染舊金山的一些華裔居民。舊金山的官員當時不願意承認這種致命的流行病已經在那裡蔓延。這個城市的元老們竭力掩蓋這件事。各家報紙也有秘密約定,要保持緘默。正如我們在整個歷史過程中所看到的那樣,一種流行病的存在損害了貿易和旅遊業。經濟上受到的破壞是相當嚴重的。”

在顢頇和拖延中,舊金山的疫情終於爆發!

鼠疫這麼可怕,那就找人來背黑鍋


“這種疾病的症狀是劇烈的發燒和冷顫,患者感到頭痛欲裂,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不能動彈。劇烈的疼痛蔓延到後背和四肢。腋窩和腹股溝出現紅色的腫塊,一旦觸碰就會非常疼痛。皮下會出現大量的出血點,最後形成黑色的血淤。患者神志恍惚,不停地呻吟,煩躁不安地翻來滾去,反覆抓扯床單。他們的狂躁不安只有在陷入休克時才會稍稍得到緩解,而只有死亡才會最終停止這一切。”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每當大瘟疫來臨時,人性的善良與光輝總能彰顯,但冷酷、邪惡與殘暴也總是無處不在。中世紀黑死病期間,歐洲就曾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迫害猶太人的浪潮,理由是猶太人到處流動傳播瘟病並四處投毒。在美因茨,1.2萬猶太人被作為瘟疫的傳播者而活活燒死,在斯特拉斯堡城內殺掉了1.6萬猶太人。

1900年正值美國排華歧視登峰造極的黑暗時刻。面對“黑死病”的恐懼,舊金山市陷入了一片恐慌。在當時許多白人眼裡華人移民完全是異類,甚至有稱華人愛吃老鼠,吃了帶病老鼠也不會死,只會傳染給白人的謠言廣為流傳。


庚子年瘟疫和美國排華潮

對華人的歧視藉著瘟疫之名愈演愈烈,最終演變成大規模的種族歧視和排華浪潮變。

唐人街上的華人木材商人黃初景死亡之後,舊金山衛生官員不等診斷結果出來,就連夜隔離了唐人街,並一刀切地將罪名推給了全體華人居民。舊金山衛生管理部門既沒有單獨隔離黃初景住過房屋,也沒有排查跟他有過接觸的人,甚至沒有對唐人街裡白人的商貿和對外交通採取限制措施。之後當地部門又進一步提議在Mission Rock 島建立監管棚戶區,把華人強行搬遷到那裡。更為甚者,由於唐人街位於舊金山的中心地段位,一些無良的房地產開發商人甚至叫囂鼓動,以鼠疫為藉口趕走華人,搶佔地皮,大發國難財。據官方統計,從1900年3月到年底,有22宗死亡病例被確診並上報為淋巴腺鼠疫。1901年確診了30例,1902年41例,1903年17例,到1904年只有9例了。但偏執與傲慢的舊金山衛生當局不時展開粗暴簡單地運動式執法,對華人居住的房屋或消毒或摧毀,對活人強行接種,對死人強行驗屍。


庚子年瘟疫和美國排華潮

瘟疫之下的歧視,最終釀成好檀香山的唐人街在1900年2月被焚;3月,舊金山唐人街開始遭受圍城和清洗之災。

美國曆史上的排華法案


1900年,唐人街華人僅13954人,是10年前的一半。這裡面只有十分之一是“歸化”了的華裔公民。華人人口的下降是美國嚴苛排華的結果。1879年,加州憲法稱華人為“不受歡迎”(undesirable)。當時的法律禁止使用擔挑,禁止燃放鞭炮,禁止敲打銅鑼,也禁止外籍人購置產業。1882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了史無前例的《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明文禁止華工及其眷屬入境,華人移民亦沒有資格歸化入籍成為公民,這是在美國通過的第一部針對特定族群的移民歧視法案。


庚子年瘟疫和美國排華潮

1892年,美國實施延續禁止華工入境十年的《基瑞法案》(Geary Act)。這些法案不但將排華的期限一延再延、內容也一嚴再嚴。此法案直至1943年才被廢止。

2012年6月18日,美國眾議院全票表決通過,美國正式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道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