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3被肖戰粉絲舉報10天后:捐款激增但同人創作尷尬仍在

AO3被肖戰粉絲舉報10天后:捐款激增但同人創作尷尬仍在

如果將狹義的“飯圈”與廣義的“同人圈”放在一起來看,其本質是一致的。前者是基於對明星本人或作品好感而聚集形成的粉絲團體,後者是對已成型流行文本甚至真人之間關係完成的獨立再創作,出發點本就是對原作、真人的認同與熱愛。

自肖戰粉絲舉報同人作品平臺AO3作品庫(Archive of Our Own)至今,已經過去了10天。這10天裡,戰況愈演愈烈,同人圈用戶的怒火直接燒到了肖戰本人身上,他的影視作品與商業代言均遭遇抵制——以打低分、補開發票、競品轉發抽獎等形式。《慶餘年》主演張若昀不得不親自下場五星好評,Olay則因無視開發票需求在黑貓投訴平臺累計被投訴28次。

AO3被肖戰粉絲舉報10天后:捐款激增但同人創作尷尬仍在

圖源:黑貓投訴

此外,更多的同人圈用戶選擇了給AO3打錢。新浪科技聯繫到了AO3所屬的非營利性機構OTW再創作組織(Organization for Transformative Works),其交流委員會成員克勞迪婭·瑞貝莎(Claudia Rebeza)透露,由於捐款通道始終開放,除了每年定期在註冊用戶中募捐兩次外,AO3經常收到不同金額的捐款,但在過去的兩週中,數量明顯增多。

人稱“圓夢大使”的孫宇晨也參與其中,宣稱有意資助AO3 1000萬元以重建服務器。對此,克勞迪婭·瑞貝莎告訴新浪科技,非常感謝中國用戶社區的支持,然而現在服務器運轉正常,即使有大筆資金注入,問題也並不是AO3可以解決的,所以恐怕不能接受這筆捐贈。

AO3被肖戰粉絲舉報10天后:捐款激增但同人創作尷尬仍在

圖源:孫宇晨微博

事到如今,AO3以極具衝擊力的方式進入了大眾視野。不過,對於AO3以及它所承載的同人創作,依然存在諸多疑問:同人創作的本質是什麼?需要遵守哪些規則底線?明星粉絲、同人創作之間又存在何種關聯與碰撞?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從AO3是怎樣一個平臺說起。

雨果獎得主AO3

AO3全稱Archive of Our Own,為非營利性開源平臺,隸屬於OTW再創作組織。其命名靈感來源於弗吉尼亞·伍爾芙的作品《一間自己的房間》,意指“我們自己的檔案館”。

AO3的主要發佈內容為同人作品,即依託已有流行文本,借用人物設定、人物關係、故事情節進行的二次創作,後發展出以真人形象為基礎的衍生。此外,也允許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的外部鏈接嵌入,前提是鏈接指向不以營利為目的。

AO3被肖戰粉絲舉報10天后:捐款激增但同人創作尷尬仍在

AO3平臺首頁介紹

非營利性是AO3有別於其他同人作品平臺的一大特點,這與它的起源有關。2007年,一家名為FanLib的同人作品平臺上線,赤裸裸的商業導向與牟利手段激怒了創作者。與此同時,平臺並不關心這些內容的長期留存,由於涉及版權、使用等問題,大量同人作品被一刀切地刪除。於是,幾名同人創作者在LiveJournal博客圈提出了新的分享平臺設想——主張同人作品的合理地位,並建立一個由同人愛好者所有的作品庫。

AO3就這樣誕生了,基於上述理念,它完全由同人愛好者管理,可以免費上傳和下載同人作品,支持自由分類標籤,運營經費均來自注冊用戶捐款,並定期公開財務報表。克勞迪婭·瑞貝莎向新浪科技介紹,目前AO3支持73種語言,擁有近600萬部作品,註冊用戶超250萬,其中中國用戶佔據了一定比重。“我們的首箇中文作品是一部《哈利·波特》衍生作品,上傳於2009年11月23日,那時我們上線剛滿一週。”

AO3被肖戰粉絲舉報10天后:捐款激增但同人創作尷尬仍在

OTW公佈的2019年預算 圖源:OTW再創作平臺

這背後是志願者們付出的巨大努力——OTW共有784名志願者,每人的志願工作時長從每月幾小時到每天幾小時不等,像OTW運營微博平臺的志願者近期就非常忙碌。他們分屬15個委員會,除AO3外,還有Fanlore百科、Open Doors拯救計劃等其他項目。克勞迪婭·瑞貝莎從事志願工作已有9年,談及這段經歷,她感慨:“在OTW志願工作期間,許多志願者包括我在內都學到了實用的工作技能,一些人甚至在求職時將志願工作列為工作經驗的一部分。”

個體陪伴群體成長並得到收穫,群體也在多樣化的個體裡逐漸壯大。2019年,AO3獲得了世界科幻協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相關作品獎,其創始人娜奧米·諾維克(Naomi Novik)在領獎致辭中提到:“同人小說、視頻、畫作、廣播劇……所有的同人作品都凝結著同一個主題:藝術創作並非孤島,它誕生於群體之中,這也是AO3真正的意義。”

飯圈槓上同人圈

在發現AO3無法訪問後,用戶江笛形容自己“內心奔過了無數頭羊駝”。“十分氣憤,我失去了我的快樂老家。”

另一位用戶千媛除了無法打開AO3,還經歷了網易Lofter部分標籤下內容被屏蔽和B站收藏CP向視頻消失。“忍不住想要口吐芬芳。”

AO3被肖戰粉絲舉報10天后:捐款激增但同人創作尷尬仍在

千媛在Lofter搜索部分標籤,不顯示內容 圖源:受訪者提供

千媛稱,她的憤怒並不只是針對按下舉報鍵的肖戰粉絲,而是日益畸形的明星飯圈。

“控評、舉報、做數據......這些都很無聊。追星作為愛好,應該是一種消遣時間的方式,而不是最後變成被別人消遣。”

AO3被肖戰粉絲舉報10天后:捐款激增但同人創作尷尬仍在

Lofter針對內容封禁下發的系統通知 來源:受訪者

事實上,如果將狹義的“飯圈”與廣義的“同人圈”放在一起來看,其本質是一致的。前者是基於對明星本人或作品好感而聚集形成的粉絲團體,後者是對已成型流行文本甚至真人之間關係完成的獨立再創作,出發點本就是對原作、真人的認同與熱愛。

AO3用戶聞可認為,同人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原作本身的發展,給角色以另一種可能,正因為有了同人作品,原作構建的世界才更加完整。

AO3被肖戰粉絲舉報10天后:捐款激增但同人創作尷尬仍在

圖源:@巴南區小兔贊比微博(該賬號現已註銷)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藝術學院教授向勇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表示,

同人創作是由粉絲主導的積極性創意寫作,是一種描摹、擬寫和擴展的再創造活動,表現了粉絲主導的話語權利。在這一過程中,粉絲的消費權利轉為生產權利,消費資本變成生產資本,補充和完善了原作原型的故事內容,擴展和豐富了原作原型的價值維度,更增強和提升了人物原型的受眾粘性。同人創作是粉絲創造性賦能的表現方式,也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方式。

位於風暴中心的同人作品《下墜》,其創作者的另一重身份為肖戰王一博CP粉。向勇分析,此時,在對明星的態度上,作為粉絲的同人作品創作者與非創造作品的粉絲是保持一致的。當然,如果創作者以明星為原型創作作品,只是為了利用其網絡流量和曝光熱度,以增加自己作品的關注度,進而獲得豐厚的經濟價值,那麼這些作品本質上不是真正的同人作品。

一位閱讀過《下墜》的AO3用戶這樣評價此文:“文筆不俗,對肖戰形象的塑造也很好。”那麼為何部分肖戰粉絲反應如此激烈?這涉及CP粉和純粉之間的恩怨糾葛,但或許也能夠從肖戰粉絲@巴南區小兔贊比的一條微博中得到答案。

同人創作的法律爭議

“被惡意進行同人創作的不光是一位藝人,也不會從現在結束。這種以自由為劍肆無忌憚地傷害他人、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何時能休?”

AO3被肖戰粉絲舉報10天后:捐款激增但同人創作尷尬仍在

圖源:@巴南區小兔贊比微博(該賬號現已註銷)

事件發酵初期,@巴南區小兔贊比在微博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側面反映出部分肖戰粉絲反感《下墜》的原因——認為其人物和情節設置“女化”肖戰,侵害了後者的名譽權。

在AO3上,這類創作被歸類為真人同人作品(Real Person Fiction),根據其服務條款第四節G段:“真人同人的創作行為本身不構成人身騷擾,但禁止任何作品內容宣傳、慫恿針對真人的實質性傷害。”同時,AO3也規定“除非違反任何其他政策,不會因內容冒犯他人而將其刪除”且“上傳者對內容負有全部責任”。而《下墜》的作者使用了未成年性描寫警告標籤(Underage),雖然也矛盾地設置了無預警(No Archive Warnings Apply)。

AO3被肖戰粉絲舉報10天后:捐款激增但同人創作尷尬仍在

《下墜》使用了未成年性描寫警告標籤 圖源:AO3平臺

鑑於AO3的服務條款在制訂時遵守了美國各項相關法律,並選擇了最大包容性的政策,針對我國法律中對同人作品是否構成名譽權侵權的判斷,新浪科技諮詢了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李旻。他指出,這需要具體考量其中是否存在損害他人人格或名譽的內容、故意捏造的虛構事實、揭露他人不為公眾知曉的個人隱私的內容。因前述內容直接指向某一具體個人,且可為不特定多數的公眾知曉,導致他人社會評價降低,該類同人創作才構成名譽權侵權。對此,涉及具體個人可提起訴訟。

至於同人作品是否對原作構成著作權侵權,李旻解釋,這需要認定同人作品與原著是否構成實質性相似。以2018年金庸訴《此間的少年》作者江南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為例,雖然《此間的少年》使用了金庸四部作品中的大部分人物名稱與關係、部分性格特徵與故事脈絡,卻在不同背景下展開了全新的故事情節,因而並未侵害原著作者所享有的改編權、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著作權。但由於其以營利為目的多次出版,且發行量巨大,超出了市場交易中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的必要限度,構成對金庸原作的不正當競爭。

AO3被肖戰粉絲舉報10天后:捐款激增但同人創作尷尬仍在

金庸勝訴,江南賠償188萬元 圖源:網絡

向勇也強調,一方面,同人創作的自由權受憲法保護;另一方面,這種創作的自由權又不能侵害法律賦予他人的合法權利,例如原作的版權、商標等財產權,以及明星的姓名權、肖像權和名譽權等人身權。而

對前述侵害行為的判定需要專業性很強的技術鑑定,其過程較長,不確定性很高。

同人創作的未來

為了在美國數字版權法律條例下儘可能地維護和擴展同人創作者的權益,OTW始終在提交相關聲明陳述,併為同人愛好者提供法律教育和援助。“同人愛好者的行為在法律層面常常是模糊而難以界定的。他們所發表的作品對所處的文化語境有著新穎的解讀與批判,因此這些創作行為需要法律層面的豁免與保護。”克勞迪婭·瑞貝莎對新浪科技說道。

在她看來,從某種意義上說,同人作品彌補了過去女性和少數群體被掩蓋掉的聲音,並聚焦於各行各業存在的偏見。人們通過審視一個人的敘事方式來觸達個體理解生活的視角,故事也在不同群體、文化、時代之間發生演變——故事始終是個人和社會的一面鏡子。而個體和群體對故事的解讀同樣重要。故事情節的轉折折射了創作者的心路歷程, 讀者對作品的批評與討論反映了他們的情感體驗。“距離感正在被新世紀打破,我們能做的只有提供多元的觀點與載體。”她這樣概括同人創作的價值。

AO3被肖戰粉絲舉報10天后:捐款激增但同人創作尷尬仍在

圖源:網絡

《金瓶梅》相當於《水滸傳》的同人文,《五十度灰》則是《暮光之城》的同人文。同人創作的題材與形式多種多樣,無論是耽美還是真人同人創作,都僅是其中一個分支。不可否認的是,同人作品已經出現了飯圈的定製文本,併成為粉絲與明星、粉絲之間彼此聯結的新形式。製造強認同和加深凝聚力的同時,也帶來極度的否定與分裂。向勇稱,它本應存在於碩大網絡空間的某個特定角落,迎合粉絲對原作、人物原型未展現出來的某種期待和肆意想象,是在粉絲之間傳遞的情感媒介和審美意象。

同人作品一旦走出飯圈,走向大眾,就會被無數非利益相關者任意實施意義的消解和價值的解構。到那時,無論什麼結果,都是創作者、明星以及粉絲無法左右也無法預見的。

那麼同人創作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回溯過去,它遠比網絡出現得早。克勞迪婭·瑞貝莎相信,除了已有的文字、畫作、視頻、音頻等形式,可能還將出現新的載體,此外,同人愛好者們創作的自由與意願也不會囿於某一群體的限制。

向勇則將同人創作定義為一種粉絲個人創作、粉絲群體參與的創意行動。他打了個比喻——同人作品與原作、人物原型分置於兩個有機的世界:一個“影子世界”,一個主體世界;一個“副本世界”,一個“原真世界”;一個群體世界,一個個體世界,他們本應互相聯繫,彼此相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