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來娶我啊,五萬進門費我不要了,還不成嗎?”,“晚了”

有人說愛情就像開得正豔的玫瑰,芳香、奪目。每一場愛情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只喜歡安安靜靜的享受二人時光;有的人卻喜歡轟轟烈烈,總想證明它有多忠貞,有多豪情。

“你回來娶我啊,五萬進門費我不要了,還不成嗎?”,“晚了”

而很多時候,有人更喜歡喜歡用儀式來證明愛情堅貞,比如:彩禮的多少,陪嫁的多少……

小七是我們老家村子裡數一數二漂亮的姑娘,她交了一個城裡的男友陳浩,兩人談戀愛一年後,決定結婚。

談婚論嫁時,雙方父母見面了。陳浩的父母穿著打扮都十分的奢華,婆婆穿金戴銀一點也不寒磣。

倒是小七的父母,穿著最體面的衣服都是幾年前買的,只到走親訪友時,才拿出來穿,撐一撐場面。

小七的父母以為女兒找了個城裡有錢的人家,在談及彩禮時,提出要12萬的彩禮。而陳浩的父母並沒有討價還價,爽快的答應了。

當小七父母收到12萬彩禮時,又說:“婚房是必須要準備的。結婚就這麼一次,要隆重一點。另外結婚當天還要安排八輛豪華車隊來接新娘。”

男友雖說是城裡人,但家境並不是很富裕,家裡的父親癱瘓多年,一家人都是省吃儉用。

但是,陳浩為了娶到小七,耗光了婆家所有的錢。甚至連婚禮都需要借錢舉辦,但是婆家人好面子,一直在“裝”。

買房子和彩禮已經掏空了家底,但是卻不想讓親家知道已經捉襟見肘,硬是豪爽的答應了親家所有的要求。

“你回來娶我啊,五萬進門費我不要了,還不成嗎?”,“晚了”

陳浩對小七一往情深,覺得能娶到她,什麼都值得。但是看到父母為他結婚的事情,拿出了所有的積蓄,滿頭的白髮越來越明顯,也很心疼。

婚禮當天,新郎開八輛豪車接親,他一臉幸福,來接新娘。可是,剛走到門前,就被小七的妹妹堵在了門外,雙手攔著新郎不讓他進門。

“規矩懂不懂?要想進這個門,娶到媳婦,大紅包拿來呀!”她笑嘻嘻的伸出手來。

這是一種習俗,也是討個好彩頭,他也早有準備,拿出一個紅包,遞給了小七的妹妹。

他的妹妹轉身去了新娘屋,打開一看,是個五百塊的紅包。

過了一會小七的妹妹又出來了,對著曲文說:“紅包有多大,就代表著你愛我姐有多深,你就這點誠意啊?”

他不想為這點小事耽誤婚禮,就又拿了個紅包,塞給了她。

“我的愛比海深,我也是真心愛你姐的,這只是一點心意,以後我會一直對她好的,工資全部上交。”曲文心急的大聲喊。

她轉身進了房,和新娘看紅包,裡面是一千塊錢。

不一會小七的妹妹又出來:“以後的事光說不算,你現在都不肯花錢,以後怎麼能真心對我姐好呢,想讓我姐跟你走,我姐說了,拿五萬‘進門費’,她就跟你走。”

他一聽臉色都變了,五萬,他現在是五千都拿不出來了。以前只知道接新娘子時,需要進門費,但是村裡的習俗,也只是五百或者一千的紅包,沒聽說過要上萬的進門費。

為了結一場婚,把家裡的積蓄耗光還借錢舉辦婚禮,事事都依著辦了,卻還要五萬“進門費”。

但是,一想到是結婚的日子,只好耐著脾氣對屋內的妻子喊道:“我這輩子都會對你好的,跟我走吧,把門打開。”

“你回來娶我啊,五萬進門費我不要了,還不成嗎?”,“晚了”

誰知,小七的妹妹將門關得更緊了,說:“我姐說了,這是一種儀式感,是為了證明愛。”

陳浩進不了門,想讓小七幫忙開門,可是,小七卻說:“愛我,你就表示表示,用你的行動把門打開。”

陳浩當時好話說盡,但是門始終打不開,最終錯過了良辰吉日,他終於忍不住脾氣,將手捧花往地上一摔,氣憤地說了一句:“這婚,我不結了,人,我不娶了。”

隨後,陳浩走出了小七的家,開車走了。眼看陳浩走了,新娘十分尷尬,立刻給他打電話說:“你回來娶我啊,把我扔這裡多難堪啊,五萬進門費我不要了,還不成嗎?”

陳浩當時就回了兩個字:“晚了!”之後,小七的父母覺得難堪,開著車去了她婆家,吵了起來。

婆家,拿出結婚時的明細,以及他們倆在一起談戀愛所花的錢。談戀愛一年,花了差不多十萬,結婚付首付、彩禮以及其他,花了六十多萬,家被掏空,並且欠債十幾萬。

這場婚姻最終還是宣告了失敗,當時在我們存傳得沸沸揚揚,有人說男方的人品不好,有人說女方太過貪心,各有說法。

愛情與金錢有太多的牽扯,容易讓愛情附有銅臭味,會讓愛情變味。

就像上面這兩個的婚禮,明明是一件喜慶的事,就因為過度的追求儀式感,證明愛情,才讓婚禮失去了幸福的意義。

愛情需要儀式感,但是需要考慮彼此的經濟基礎,也需要考慮對方的感受。

僅僅是因為滿足虛榮心,追求儀式感,而不管對方能承受多少,一味的要求對方付出,女人終究會失去愛她的那個男人,會讓男人看透她。

感情是要用心來感受的,是需要彼此去呵護的,單純的用錢來衡量是很愚蠢的一個做法。用儀式感可以讓婚姻在兩個人的心中更具有神聖感,但也需有個度。

彼此不能理解、體貼,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那麼這種相處只是披著愛的外衣,考慮的只是利益和價值。即便是婚姻能走下去,也不會長久。

“你回來娶我啊,五萬進門費我不要了,還不成嗎?”,“晚了”

婚姻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之上的,但是愛不能被利益化。愛得不夠,才會不為對方考慮。

不夠愛,就等於沒有一個穩定的根基。只是強調證明愛,追求儀式感,會讓婚姻失去原有的意義。愛得足夠深,從來都不需要儀式感來證明,它就流淌在歲月裡,無處不在,總能被感知到。

婚禮中,有很多儀式感,它能見證愛情的溫情。但是,過多的儀式感,也能加重愛情的負擔。

愛不應該是一種負擔,要保持愛情這朵嬌嫩的花可以在婚姻這個溫室裡開得長久,就要讓彼此的生活過的舒適,不能總要求對方做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

如果不體諒對方,那麼會讓對方的心絃繃得太緊,會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崩潰。這樣愛的艱難,愛的痛苦不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