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祕...

自從生了娃,寶寶的粑粑就成為了媽媽們關心的話題之一。

拉的多?拉的少?黃色?綠色?紅色?太稀了?太硬了?

打開媽媽群,每天都能見到粑粑圖…

其中問的最多的就是:我家寶寶沒拉粑粑怎麼辦?

是沒吃飽?還是攢肚或者便秘呢?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確實難以區分到底是哪一種情況。

我們分別來聊一聊吧。(本文只討論母乳餵養的寶寶)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秘...

攝入不足型

在判斷“沒吃飽”不拉粑粑之前先看看吃飽了的寶寶粑粑應該是是什麼樣子的呢?

從出生開始,寶寶在24小時內排出至少1次黑色粘稠狀胎便。

第二天及第三天每天2-3次並逐漸轉為墨綠色或黃綠色的過渡便。

胎便通常在三天左右排完。第四天左右變為正常的稀糊狀,芥末黃色,通常沒有氣味。

第二週到第六週左右寶寶每天至少有3個“OK份量”(拇指和食指圈起來的大小)的粑粑,甚至有時候會在每次餵奶後都拉粑粑。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秘...

當然,每個寶寶的寶寶的粑粑差別很大,甚至同一個寶寶每一次的粑粑都不太一樣,有可能是綠色或卡其色、棕色,可能包含奶瓣或粘液,可能會有酸奶、奶酪的味道,這些都很正常。

你可以配合以下情況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增重

寶寶到兩週大的時候會回升到出生體重,其後平均每天增重約30克,你寶寶可能會增重多些或者少些。

尿布

第一個月左右,(大便)每天至少看到三片OK尿布(拇指和食指圈起來的大小)

乳房

乳頭感覺舒服,一分鐘之內(通常更快)乳汁就會釋放,通常情況下,餵奶結束後乳房明顯變軟。

吃奶表現

寶寶開始吃奶時眼睛睜開,緩慢的吮吸(大約一秒一次)並伴隨著階段性停頓,吃奶一般在半小時之內結束。

兩次吃奶之間的性情

在吃奶結束時漸漸入睡(或是在再次吃奶前有一陣子很滿足)手鬆開下垂,大多數時候表情放鬆。(本段資料來源於國際母乳會)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秘...

需要引起關注的是:

1、24小時後仍沒有排出胎便。 2、出生4-5天后寶寶排出的仍然是黑色胎便。 3、出生前6周的寶寶幾天不拉粑粑。

當出現這些情況時有可能是寶寶攝入不足,如排除病理性的原因需要額外增加寶寶的攝入。

但這並不代表媽媽母乳不足需要立刻添加配方奶,大部分情況下通過調整媽媽和寶寶的哺乳姿勢、改善寶寶的吮吸方式、增加哺乳次數等方式都可以增加寶寶的攝入。

你可以尋求當地的母乳餵養門診的醫生IBCLC哺乳指導的幫助。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秘...

當需要給寶寶額外補充攝入時,給寶寶補充攝入的優先級別為:

1、優先補充媽媽擠出的母乳,可以用喂杯、勺子、手指餵奶(喂管)、或SNS(乳旁加奶器)等方式進行補充,奶瓶餵養注意正確的瓶喂姿勢; 3、補充醫院提供的液態配方奶(水奶); 4、補充配方奶。

“母乳餵養的寶寶通常幾天一次大便”也就是常說的“攢肚”對於6-8周之後的寶寶可能是正常的,但對於6周以內的寶寶需要密切關注,具體評估。

如果你的寶寶滿足以下條件:

1、純母乳餵養還未添加輔食;

2、體重增長正常精神狀態好,吃喝拉撒玩睡都無異常;

3、拉粑粑時不費勁,寶寶拉出來是糊狀或者膏狀的軟便。

那麼恭喜你,寶寶開始“攢肚”咯,可以為你省尿片錢了。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秘...

“攢肚”這是由於:

1、母乳中的營養成分最易於被寶寶消化吸收;

2、在大約6周左右,寶寶的消化能力增強,更加能對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充分吸收。

兩個因素疊加,母乳都被消化吸收了,在寶寶消化系統裡留下的固體殘渣非常非常少,少到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粑粑。

因此需要“攢”上好幾天甚至十幾天才足以刺激腸道蠕動粑粑排出,這時候排出的依然是軟軟的粑粑。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秘...

月子裡的寶寶會攢肚嗎?

並不一定是月子後才會出現,有的寶寶早一點有的寶寶晚一點,但是月子裡的小寶寶如果幾天不拉粑粑首先需要排除攝入不足。

需要給寶寶喝水用開塞露吃益生菌嗎?

“攢肚”是母乳寶寶生長髮育過程中的一種生理現象,並不是一種疾病,也不需要特殊干預,同時過多的人為干預反而容易給寶寶帶來意外的風險。

我們養的是寶寶不是粑粑,一天拉十次VS十天拉一次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在給寶寶用一些額外的事物同時不如先思考一下是寶寶確實需要,還是因為家人的焦慮認為寶寶需要。

實在想給寶寶做點什麼的話,不如就給寶寶做做撫觸吧~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秘...


新生兒的寶寶不拉粑粑,我們需要關注是否存在攝入不足。

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拉粑粑,我們可以看看寶寶是否攢肚了。

那混合餵養\\配方奶餵養的寶寶,以及添加輔食後不拉粑粑的寶寶,是不是就便秘了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一、看寶寶粑粑的性狀:

你家寶寶的粑粑是什麼樣子的?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秘...

Bristol大便分級卡

1級、顆粒狀硬球 排便困難

2級、形狀類似香腸、表面凹凸、較硬

3級、形狀類似香腸、表面有裂痕

4級、形狀為條狀、細長、柔軟且易排出

5級、形狀為塊狀、斷面清晰、柔軟且易排出

6級、糊狀、鬆軟不成形且浮於水面

7級、水狀大便

如果你家寶寶的粑粑在1、2級,那就是大便乾硬。大便乾硬非常容易在寶寶排便過程中造成肛裂。因此很多便秘寶寶的粑粑也會帶有血絲。

二、看寶寶的精神狀態:

便秘的寶寶會不舒服情緒差、煩躁易怒、食慾也會下降,粑粑時非常痛苦甚至哭泣。

三、看排便頻率:

目前國際通常使用的羅馬IV標準和國內普遍認為,間隔3天不拉粑粑需要注意。同時如果寶寶突然明顯少於平時的排粑粑次數也要警惕。

但是寶寶排便次數少或者間隔2—3天拉粑粑並不能代表寶寶便秘,只要排出的粑粑是軟的,生長曲線合理增長,食慾精神狀態好,那麼可以繼續觀察。


寶寶便秘了怎麼辦?

便秘分為功能性便秘和器質性疾病導致的便秘。

如果寶寶是長期、反覆的便秘建議及時就醫,排查一下疾病因素。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秘...

– 家庭護理Q&A –

1、寶寶便秘了可以吃點什麼呢?

便秘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纖維素攝入不足。

纖維素在寶寶腸道中被腸道菌群分解產生水和短鏈脂肪酸,使大便變軟易於排出。而纖維素攝入量不足,結果就是大便乾燥,難以排出。

母乳中富含的低聚糖就是天然的水溶纖維素,因此母乳餵養的寶寶更不容易便秘。

很多配方奶粉中也添加了纖維素,注意需要安裝說明按照比例衝調奶粉,不要隨意自行更改比例也可嘗試更換奶粉的品牌。

添加輔食之後的寶寶,注意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攝入。如薯類、瓜類、蔬菜類、菌類、藻類以及新鮮水果、全麥麵包、酸奶等。

劃重點:香蕉不緩解便秘,反而可能導致便秘哦。

2、多喝水有用嗎?

6月齡內的小寶寶無論母乳餵養或者配方奶餵養都不需要額外喝水,喝水也並不能緩解便秘。

添加輔食之後的寶寶可以適量喝白開水,如果發現寶寶尿量少可以鼓勵寶寶多喝水,但喝水並不是緩解寶寶便秘的最有效手段。


3、便秘是上火了麼?

能不能給寶寶喝下火茶?

便秘不是上火引起的,下火茶成分不明,毒副作業不明,請不要給寶寶隨意添加沒有循證科學依據的東西,避免給寶寶帶來額外的傷害。

4、可以給寶寶做撫觸\\排氣操嗎?

當然可以,給寶寶撫觸\\排氣操可以適當幫助寶寶加快腸胃蠕動,促進粑粑排出,同時還能增進爸爸媽媽和寶寶的親密鏈接。

5、可以給寶寶用藥嗎?

如果寶寶長期便秘的話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使用藥物:如開塞露和乳果糖。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秘...

首發馬蕾孕哺育

作者 文婷Wen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