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吃飯跟數米粒一樣,我心裡有種想揍他的衝動,該不該打?

情感說說


換個角度。如果你在吃飯,覺得自己沒什麼問題但是你媽一巴掌下來,你會怎麼想?

或者,會不會孩子不夠餓?

曾經有個很好的方法,用在兒子身上也挺有效的,你可以試試。

以往我都是覺得孩子很餓,往他的小碗裡面盛一大碗飯,一堆肉和菜,生怕他餓。

而他都會很抗拒,說不吃。

後來我忘了哪裡看了一些小建議,就換了一種方式給兒子盛飯。

只往碗裡面盛一點點飯,一點點肉和菜,真的是一點點。

兒子看了碗裡的食物,吃了一口,問我,媽媽沒有食物了嗎?

就是這樣子,一點點地給他添食物,他添了一共3,4次。


滿碗的飯菜的確看到就會有飽腹感,而人類都是越得不到的越想要,加上一點點的食物更加增強他對食物的“征服感”。


宣宣他媽


關於孩子吃飯難,這個問題是家長最頭痛的,但是建議家長試試下面的方法能不能幫上一點忙。


1.吃飯時別總是看著他,叨嘮個沒完,再好的心情也吃不下去了。


2.是一直都這樣,還是最近才這樣,如果一直這樣,跟平時飲食習慣有關係,比如,平時吃零食多,吃飯就會少。如果最近才這樣就要帶孩子問醫生,是不是腸胃不大好。



3.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好了,有孩子吃飯和老人一樣,多做些好消化的,也制定個飯譜,今天吃什麼,明天吃什麼。


總之,孩子不吃是有不吃的道理,家長自己想辦法,千萬不要打罵,再見


贊一樹紅梅


忍住,別打,就算打也別在吃飯時候打。

有個吃飯慢的娃真是傷不起,急得想端起碗喂甚至揍一頓。我家兒子吃飯省心,感覺他吃飯那叫一個香,看著就開心;但再聽看女兒,磨磨蹭蹭慢慢吞吞還挑三揀四,唉,根本沒法看,吵了吵了打也打了,效果基本沒有。

但隨著她長大,情況稍微好點,其實對於孩子吃飯,家長不要過分執著,根據情況找到對策最重要:

首先,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與我們大人相比吃飯都是比較慢的,所以給孩子充足的時間是很有必要的。30分鐘甚至一個小時都可以,特別是孩子吃飯時可以會一邊吃一邊研究飯菜,問東問西的,這時候我們家長不要一直催孩子吃飯,而是要多給點耐心和時間。

第二,孩子長期吃飯磨蹭,又比較瘦弱,可能是平時吃零食太多或者脾胃不好,孩子吃飯時確實吃不下去,這時要麼戒掉零食,要麼找醫生調理下。

第三,家長注意態度,不要一看到孩子吃飯就來氣,先是催再是吵最後打,這樣吃飯對孩子來說真成了受罪。

鼓勵比嘮叨更有效,孩子吃飯慢,我們可以跟孩子來個比賽,家裡有兩個孩子的可以讓孩子相互比賽;或者給孩子規定吃飯時間,按時吃完的有獎勵;再或者孩子對什麼特別有興趣,可以規定孩子吃完飯去做等等。

最後,吃飯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孩子不吃飯很大程度上是不餓,不用過分擔心說孩子不吃到時候餓了怎麼辦?餓也堅持到下一頓再吃,有時候讓孩子感受下餓的滋味,也未嘗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