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喀什安全吗?这是我从新疆回来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曾经,我与很多朋友们一样也有过同样的问题和顾虑。所以每次来新疆都是在北疆以看风光为主,但是南疆的民族风情始终让我难以忘怀。这次到阿克苏,朋友说你都已经站在南疆的大门口了,怎能不进屋看看,眼见为实。于是,我抢了一张火车票,就这样开启了去南疆喀什的旅程。车上,我的卧铺对面就是一对维吾尔族母子,孩子扑闪着一双好奇的眼神打量着我,我也怀着好奇看着他。由于语言上的障碍,无法沟通,其实我很想拍拍小朋友那双明亮的眼睛,好奇的眼神,还有背后的故事。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喀什是喀什噶尔的简称,意为玉石般的地方,是中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它位于新疆的西南部,按照新疆地域的南北疆之分,它属于南疆地区。早在2100年前,喀什是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南、北两条通道在最西端的交汇点,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交通枢纽的门户之地,因此,这里留下了许多的文化古迹。

喀什有两座城,一座叫老城,一座叫新城,最具风情特色的是喀什老城,现在已经成为国家5A景区,不收门票。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有人说,没到过喀什,就不算到过新疆。我说,没到过老城,就不算到过喀什。尽管喀什之旅是临时动议,并且只有一个晚上和两个半天的时间,我还是把黄金时间段就留给了游览老城。喀什老城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在4.25平方公里内约有居民12.68万人。老城区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 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漫步其中犹如置身在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的生动画卷中。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老城纵横交错的街巷有两三百条,这些老街巷的名称都沿用维吾尔语旧名,且各有含意。像恰萨街道办事处的亚格巴扎,意为食油市场;阔孜其亚贝希,为土陶工;而再格来巷,原意是金银匠聚居处。如果按街巷名一一访去,喀什古城已毁建筑的原有位置以及古代市场布局,可略知一二。属亚瓦格街道办事处的“布拉克贝希”巷,“布拉克”,维吾尔语意思为“泉”。这条巷子呈环形,中心因为有九股泉眼,人称九龙泉。又有人依“疏勒拜泉退匈奴”的千古佳话,称其为“耿恭泉”。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此行喀什老城,完全是信马由缰式,没有目的地,就是想随意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古城的氛围。这里土黄色的民居极富特色,尤其是窗户、门及门楣,以及承重柱的装饰,朴素中显露着深厚的文化元素,抽象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绿色的藤蔓植物,以及红、白、蓝、绿的色调,简洁明朗。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孩子们。在喀什印象广场,我遇到了一群研学的孩子们,当他们遇到了《西游记》中二师兄的大头人玩偶时,孩子们天真、惊奇的表情和行动吸引了我。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他们慢慢的、悄悄的围向二师兄,按捺的表情,期许的心情,把年少的纯真展现的淋漓尽致。哪个少年没纯真过?纯真真好,只不过是人长大了,看的多了想的多了就会变的越来越复杂,那份曾经的纯真一去不复返,而在喀什老城看到孩子们的这份纯真,让我的心怦然而动。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我看到了这位姐姐与小弟弟的互动,弟弟:我要吃棒棒糖。姐姐:吃糖会蛀牙。弟弟:我没蛀牙,要么你检查?姐姐:张嘴我看看,再张大点......

这样亲情的小片段,它体现了姐弟俩之间的感情厚重,从小到老的相伴,这与一个家庭的和睦和父母的影响有着至深的关系。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一群学生走过来了,我有些顾忌的将镜头对向他们,当他们热烈、友好的向我打招呼时,让我一下子彻底放松。比起内地的孩子们,他们从来没走出过这里见过大世面,但是他们的友善从何而来?这与日常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为人师表,老师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穿行在街巷中,我一下子感受到了祥和的气氛,这是一个祥和的地方,街道干干净净,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香味,人们悠然的行走、购物,孩子们十分的安静。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偶尔有一辆电力车经过,也是静静的、悄然的,没有呼啸的车速,没有一路的喇叭声,这种祥和与古城的安静十分切合,这与平时的素养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带着小孙女悠闲的溜达,没有与孩子牵手,也没有怀抱,小孩子嘴里没有零食手中也没有玩具,乖乖的样子让我目送了很远。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当这对小兄妹进入我的视野时,从百米之外到六七十米时先是小哥哥发现了远处我在拍摄,从他茫然、惊诧的表情到理解我拍摄的善意再到露出害羞的微笑,尤其是小妹妹灿烂的笑容让我再一次被动容。小哥哥有7、8岁,小妹妹也就4岁,哥哥紧紧的牵着妹妹的小手照顾着,文质彬彬的像个绅士,非常有爱样,时时显露着兄妹的感情,这种兄妹间的情谊不是一时装出来的,而是潜移默化的来自生活中的自我养成。兄妹俩都很小,还都是顽童的年龄,哥哥有大样,妹妹也乖乖,能有此温情的相伴与父母平时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亲情是从小来自父母的影响,长大了才会根深蒂固。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而让我不可思议和难以理解的是只有兄妹俩个陪伴,在他们身前身后并没有大人的身影出现。从我身边经过时小哥哥还和我摆了个胜利的手势,我向他们挥挥手,那个小妹妹一直是灿烂的笑脸。我一直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中。心中暗想,这在内地是绝对不可能看到的场景,即便是在农村也是不可能的,喀什老城尽管是5A景区,也是个开放的地方,人流复杂,车流也是有的,但至少给我的直观体验是非常安全。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孩子们的眼睛是最纯真和清澈的。我在喀什老城看到了孩子们善良、真挚的眼睛,这种亲善的眼神来自于父母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和平时学校的教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真的是难能可贵。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记得前些年我去云南元阳拍梯田,过来一个背书包的小孩说我踩了他家地要给他钱,我说我站在公路旁怎么成了你家的地了。常言穷山恶水出刁民,小小年纪就这样刁长大了可得了!没有对比就没有感触和体会,新疆喀什比云南元阳更遥远,更封闭,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的心更加的坦然了。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在一个小巷口,我看到四个小朋友在玩着丢口袋的游戏,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了童年。在内地,丢口袋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游戏,尤其在没有玩具的年代和极度匮乏的地方,丢口袋给了孩子们最大的快乐。它是自娱自乐的一种游戏,虽然简单,但非常朴素,是一种民风的体现。在内地的大都市已经很看到三五个孩子自己围着一堆玩这种土得掉渣的游戏,取而代之的是孤独的手机游戏和平板动画片。高智能高科技可以开发孩子们的智力,但是也少了孩子们的交流和纯真。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夜色来临,我再一次打车去喀什老城,想感受一下与白天的不同之处。华灯初上,古城的夜色更加迷人,可能是冬季的原因,外地旅游的人不是很多,像我这样来自东北的游客就更没有。相比白天逛街的人还是明显多了不少,卖馕的,吃美食小吃的。新疆最有名的烤串还真的没有满大街都是,倒是烤蛋、包子、缸子肉、水果拼、石榴汁的非常多。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当然,最令我关注的还是孩子们。或许是假期的原因,到了晚上孩子们的身影也随处可见。我问了几个路过的小朋友假期有没有补课的问题,他们都是困惑的摇了摇头。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晚饭的时间到了,姐姐带着弟弟、哥哥带着妹妹,他们安静的守在美食滩前,等着美食入口的那一刻,十分温馨。当美食到手时,总是大的让小的先挑、先吃,处处都有谦让,这种习惯的养成也是非一时而成。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喀什老城的夜晚是明亮的,它比白天还要迷人,一种异域风情,一份安宁祥和。从白天的初识,到夜晚的再见,我仿佛是这里的老游客,安心的游荡,将一切充满好奇的景象定格下来,成为永久的美好回忆。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而每每遇到孩子们,我总会要驻足看他们的眼神,看他们的一言一行。而让我喜欢的是他们清澈的眼神和友善的目光,他诠释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友好和正能量。我没有理由不喜欢这里的人、这里的城、这里的风情。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新疆是个好地方,喀什是个好地方。不到新疆怎知祖国的广袤,不到喀什怎知新疆的民族风情。北疆看风景,南疆看枫情,一个都不能少,才能看懂大美新疆。

新疆行,在喀什老城与孩子们确认过眼神,我看到的是安宁和热情

遇见亦是美好,尘封便已倾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