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

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

古人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


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心存敬畏,不要以為身邊沒有人就做壞事,要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及時地止惡行善。


《太上感應篇》有云: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


1

人活著,別缺德,別作惡


《菜根譚》有云: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


德行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不管天賦多高,能力多強,如果偽善、缺德,就算再努力也沒有用。


清代的金安清,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是他品行低劣,心術不正,經常濫用職權、胡作非為。


皇帝本想重用他,但是大臣們都勸諫,說他心術不正。後來,皇帝就將他貶到老家,派人嚴加看管。


金安清為了得到官職,便營救了入獄的林則徐。林則徐為報答這份恩情,就招金安清做了幕僚。


可是沒過多久,就被林則徐禮送出境。曾國藩也曾經評價過金安清:“此等人如鬼神,敬而遠之可也。”


人品德行,才是一個人行走天下的至寶!別為了金錢,泯滅了自己的良心;別為了利益,傷害了他人的真心


佛陀在世的時候,受很多人敬仰膜拜。


有一次走在街上,遇到了一個很嫉妒他的婆羅門。這個人十分仇視佛陀,看到眾生都尊敬佛陀,便心生一計,想要傷害佛陀。


他和眾生一樣,跟在佛陀身後。趁佛陀不注意,手裡抓了一把沙子,向佛陀的眼睛扔去。



有道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他扔沙子的瞬間,突然刮來一陣風,沙子都吹到了他的眼睛裡。他疼痛不已,倒在地上來回掙扎。眾生看到這一幕,都嘲笑他。


在眾人的指責聲中,婆羅門跪下懺悔。


人活著,千萬不要做缺德之事。如果想玷汙或是陷害善良的人,最終一定會傷害了自己。


做人,缺什麼別缺德。做人太精明,早晚會無路可走;為人太惡毒,註定會自斷福祿。


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


2

人在做天在看,人不找你天找你


俗話說:白天不做虧心事,夜裡不怕鬼敲門。


舉頭三尺有神明,如果暗地裡做了壞事,瞞得過一時,瞞不過一世,遲早會被公之於眾,人不懲罰你,天會懲罰你。


清代的葉存仁,是一個清廉的好官,為官三十餘載仍兩袖清風。


當他離任時,下屬堅持要送他。但是他在江邊等了很久,還是沒有等到。直到天黑,下屬才乘舟趕來。


原來,船上放著的都是給他的臨別贈禮。下屬故意到了天黑才來,就是為了避開人們的目光。


葉存仁沒有收這些禮物,並賦詩一首:


月白風清夜半時,

扁舟相送故遲遲。

感君情重還君贈,

不畏人知畏己知。


其實,葉存仁並不是怕別人知道,而是怕愧對自己的良心。


《禮記·大學》有云:君子必慎其獨也。


君子慎獨,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也不要做那昧良心的事情。人在做,天在看。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現在有很多人,以為做壞事沒有人會發現,什麼惡事都敢做。


但是舉頭三尺有神明,你做的壞事,瞞得過自己,瞞不過天,瞞得過現在,瞞不過長久,公道自在人心,早晚會原形畢露。


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


3

世間有因果,福報自己修

佛門裡有這樣一句話:福報是自己修的,痛苦是自找的。


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


今日你種下善的種子,終有開花結果之時,他日福報必來到你的身上。


廣種善因,廣積福報,自然可以收穫到善果。若是作惡多端,積下惡因,只會讓自己離福報越來越遠。


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福與禍,一切背後都是因果報應。


蘇洵、蘇軾、蘇轍是宋朝的三位文壇巨匠。相傳,他們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跟蘇軾的曾祖母墳墓風水有關。


蘇軾的祖父端正道人,為人忠厚、樂善好施,經常幫助那些窮苦的百姓,積累了很大的福報。


曾經有一位老者,接受過他的很多恩惠。老者對他說:“你對我這麼好,我無以為報,我有兩個穴地,一個會致富,一個會尊貴,希望你選擇一個。”


端正道人回答:“我希望子孫讀書,不願他們有錢。”


於是老者便帶著他來到眉山,選了一處墓穴,端正道人將自己的母親葬在了那裡。


端正道人生了蘇洵,蘇洵又生了蘇軾和蘇轍,成就了宋朝的三位大才子。


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富貴榮華不是爭來的,是積德來的。正因為蘇軾的祖父種下善因,才會給子孫積累了厚重的福德。


古人說:“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但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消,但日有所損。”


行善積德,積攢的福氣和福報,可以惠及子孫後代。



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餘。


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小人只能得勢於一時,正人才能得勢於一世。


無論什麼時候,請做個好人,修顆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