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四步讀懂《傅雷家書》

此刻,這個特殊寒假中的你是不是正在閱讀《傅雷家書》?是不是看著這樣一本老師推薦、你卻感覺不甚好讀的書想說一句“我太難了”? 的確,這個年齡段的你們想要真正理解這本書是有困難的,很多人是因為考試才被強制性閱讀,所以學生黨對這本書的評價並不友好。可是這些家書又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評論家畢飛宇說:

所有的父親都要讀《傅雷家書》,

所有的母親也要讀《傅雷家書》,

所有的兒子更要讀《傅雷家書》,

只有做女兒的可以不讀——在你成為母親之前。

那麼,我們該怎樣去“硬著頭皮、咬牙切齒”地讀下去呢?彆著急,王老師教你四步讀透《傅雷家書》


第一步,畫幾張思維導圖

《傅雷家書》是書信,內容比較雜,也沒有故事情節,你是不是拿過來看著看著就會走神了呢?沒關係,跟著老師畫這樣一張思維導圖,先從整體上把握整本書的內容。


教你四步讀懂《傅雷家書》


教你四步讀懂《傅雷家書》

老師提醒,你還可以按照時間、人物、信件的內容等不同標準畫出各種思維導圖。這樣,你就整體感知了這本書的內容。


第二步,分類別做摘抄

要想深入瞭解這本書,硬核做法依然是最傳統的摘抄。

說起摘抄,一定有不少同學想,這不簡單嘛,拿過來隨便抄抄就行,當然不行!我的建議是分類摘抄,這本書是傅雷給長子傅聰的信,收錄自1954年至1966年,歷時12年,這些家信囊括了親情濃淡、道德理想、藝術感悟和生活瑣事等,我們可以按照這些方面進行分類整理摘抄點評。

我把《傅雷家書》分門別類作了摘錄,今天把感受與摘錄寫出來,供同學們參考。你可以參照老師的做法自己進行。

(換成別的圖標,我這裡沒有)傅雷自己不擅長待人接物,他似乎也沒把這個當做自己的缺點。可是,就像恃才傲物的嵇康,在離世前卻告誡兒子要小心翼翼做人一樣,傅雷也這樣告誡傅聰:

你記住一句話:青年人最容易給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其實他是眼睛望著前面,飢渴一般的忙著吸收新東西,並不一定是“忘恩負義”;但懂得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萬不要讓人誤會。

所有的父親,在兒子的幸福面前,都可能向現實低頭,這就是父親的大愛。

當兒子取得成績、沾沾自

多少迂迴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換來你今日的成功!我時時刻刻要提醒你,想著過去的艱難,讓你以後遇到困難時更有勇氣去克服,不至於失掉信心!


人生本是沒窮盡沒終點的馬拉松賽跑你的路程還長得很呢,這不過是一個光輝的開場。

過是一個光輝的開場。

當兒子不知如何規劃時間時,傅雷用自己的切身體會,這樣言傳身教:

你該記得我的生活習慣吧?早上一起來,洗臉、吃點心、穿衣服,沒有一件事不是用最快的速度趕著做的;而平日工作的時間,儘量不接見客人,不出門;萬一有了雜務打岔,就在晚上或星期日休息時間彌補錯失的工作。

當孩子獨居國外,遇到困難不知如何處理時,傅雷這樣建議:

發生什麼疑難或苦悶,隨時向一二個正直而有經驗的中老年人討教深思熟慮,然後決定,切勿單憑一時衝動。

當孩子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傅雷這樣教孩子學習:

會學的人舉一反三,少加點撥,即能躍進;不會學的不用說聞一以知十,連聞一以知一都不容易辦到,甚至還要纏夾,誤入歧途,臨了還抱怨老師指引錯了。

當孩子不知如何讀書時,傅雷給出這樣的建議:

閱讀也不宜老揀輕鬆的東西,當作消遣應當每年選定一兩部名著,用功細讀。

家書中還有很多充滿正能量的句子

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


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


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多思考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得渺小一些。那麼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身心反而會舒坦,工作反而會順利。


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著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孩子,可怕的敵人不一定是面目猙獰的,和顏悅色、一腔熱血的友情,有時也會耽誤你許許多多寶貴的光陰。談起藝術,傅雷更有獨特的視角,很多讀者會把這部分略過去不看,不少內容我也看不懂,如果你略懂一些,也可以做一些摘抄與點評。

一些,也可以做一些摘抄與點評。

第三步,當小說理解人物

有人說,這本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的故事, 我完全贊同。

《傅雷家書》是家書,可是,我們可以把它當成小說來看,用這種角度讀《傅雷家書》,會更看清君子的世界,你閱讀的阻力也會小一些。如果能結合其他的著作,如《民國的底氣》中關於傅雷的部分,那就更好了。

是小說,就有人物,主人公有一共四個:傅雷,朱梅馥,傅聰,傅敏。

主人公傅雷,是怎樣一位文人啊!他是最出色的翻譯家,他翻譯的《約翰▪克里斯多夫》令翻譯家們感嘆:“再也沒人能譯出這樣的文章了。”他通曉音樂和美術,他的《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是國內被閱讀最廣的美術史著作。他一絲不苟,家裡的暖瓶把手都要朝右擺放;他性情剛烈,是骨頭最硬的文人,一生挺身玉立,氣宇軒昂,就像一棵筆挺的秀竹,寧折不彎。

貝多芬有句名言:“為了真理。給個國王都不換!”傅雷做到了,這是一箇中國知識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寫意。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中國最偉大的翻譯家傅雷與夫人朱梅馥攜手同肩,雙雙自縊身亡。3000多字的遺書(《傅雷家書》最後一封信有節選),字跡工整,一字不錯,筆墨清晰,條分縷析,坦坦蕩蕩,讀來令人潸然淚下。這也許就是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高貴的風骨:乾淨、純粹、認真。

傅雷夫婦自殺時,傅聰正在倫敦,傅敏在北京。從此,一家四口,陰陽相隔。

墓碑上刻的是《傅雷家書》的名句: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

赤子之心是最純潔的,它不含私心雜念;赤子的生活也許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會遭到誤解和排斥,但普天下的赤子都將成為他的知音和朋友。這心靈的朋友,這精神的世界,足以讓他不懼身邊的孤獨,永遠感覺不到精神的孤獨!

如果你這樣來閱讀,你會收穫很多。

也希望你用這樣的方法去了解傅聰、傅敏,去看到你以前不看到的風景。

第四步,你我都來寫家書

關於為什麼要寫家書,傅雷這樣說:第一,我的確把你(傅聰)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其實,家書有著悠久的歷史。“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戰亂頻仍、通訊閉塞的年代裡,它是人們對遠方親人思念唯一的慰藉。“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遠行的遊子,眺望海天一線時,心中念念不忘的不過是薄薄幾頁信紙。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是妻子翹首以盼遠在他鄉的丈夫,一行行大雁南歸,瞬息讓女子的思念決堤。家書,它的非常之處絕不在於那幾張信紙的厚薄重量,而在於它所承載的巨大能量。

親人之間,總是“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的牽掛。若在今天,你終於從那一塊塊發亮的屏幕上移開視線,抬起頭來,你會發現母親淺笑的臉,父親慈愛的眼,家人一如往日溫暖的容顏。靜下心來的你,倘若決定提起筆來,事無鉅細,將心中萬千思緒訴諸紙上,一封家書的時光,你會發現,歲月靜好,人心如初般溫暖純良。

如果你想更好地理解這本書,那就按照我們的作

有人說:“書是無用的,有用的是閱讀,閱讀不是讀書,而是讀自己,書只是人們讀自己的媒介物。經常閱讀自己的人,必有大用。”


我深以為然。也是我閱讀《傅雷家書》這本書,最大的喜悅

用。”


我深以為然。也是我閱讀《傅雷家書》這本書,最大的喜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