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一旦遇到嚴重的豬副嗜血桿菌病問題,如何進行有效的防控?

汗噠噠滴


首先,病豬舍徹底消毒,必須第一時間首選2%燒鹼水溶液全面噴灑豬圈地面和牆壁,4小時後用清水沖刷乾淨,再用聚維酮碘外加增強劑噴霧消毒,交替過氧乙酸消毒,連續噴霧消毒5天左右。如果選擇“豬在條件下消毒”,請參考美國密蘇里州生豬基地消毒章程。

其次,加強病豬場的衛生和飼養管理,對豬場內環境和周邊環境衛生清理、消毒,嚴格進出場管理。對全場群豬用牛磺酸左旋咪唑、黃芪粘多糖、合成免疫蛋白,外加阿莫西林和增效緩釋劑混合製成水劑飲用一週,能增強病豬機體抵抗力,減少自身免疫反應和應急綜合徵。

再次,儘早隔離病豬和疑似感染豬,對於病豬用大劑量的抗生素和抗菌藥物治療;疑似感染豬口服抗菌素進行間歇性治療;用強力黴素或土黴素外加喹諾酮類抗菌藥給與全群性藥物預防。以儘早控制本病的發生發展,堅決杜絕耐藥菌株出現,配合藥敏試驗,有的放矢地應用抗菌素物。對病豬場所使用的頭孢菌素、磺胺類藥物、強力黴素、氟甲碸及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應按病豬群的不同,嚴格分類、定量使用,切記不可濫用!

最後,加強豬場豬群的預防接種和主動免疫,儘可能從豬場分離到豬副嗜血桿菌,自己進行提純、接種、培養增殖、滅活製成自家苗,然後添加到豬副嗜血桿菌多價滅活苗中進行預防接種和免疫注射,效果最佳。還要結合現場,增加豬群的營養改善和通風換氣也很有必要。


豬寶寶的公僕


副豬嗜血桿菌屬於革蘭氏陰性桿菌,有15個血清型。這種病通常在免疫抑制性疾病和應激情況下發作。

臨床表現有倆種情況,一種是仔豬多發性漿膜炎,典型感染2~8周齡仔豬,也可見於哺乳母豬。在育肥豬可見慢性感染,嚴重的可引起成年豬猝死。病豬發熱(40~41℃),淺表呼吸,痛苦咳嗽,有神經症狀,跛行,步態僵硬,體表蒼白,生長不良,關節腫大。

還有一種是呼吸道疾病為主,多為繼發性支氣管炎,通常由應激或者合併感染引起。病豬發熱>40℃,咳咳,呼吸很痛苦,解剖可見化膿性支氣管炎,胸膜炎,心包炎,有些部位有槳膜炎。其他病變症狀取決於合併感染。

治療應儘早選用青黴素,氨苄青黴素,阿莫西林,頭包西啉納,頭孢塞呋,磺胺類,四環素等藥進行治療,個體發病注射給藥,全群飲水或拌料給藥預防治療。

要儘量減少應激,控制合併感染。免疫接種可使用包括呼吸型的大多血清型的商品疫苗,與豬肺炎支原體同時給仔豬免疫。


心緣雜言3654


豬場一旦遇到嚴重的副豬嗜血桿菌病問題,如何進行有效的防控?

副豬嗜血杆病又稱多發性纖維素性漿膜炎和關節炎,臨床症狀和很多疾病相似,和鏈球菌的區別主要是在關節上,副豬發生的關節腫大主要發生在前腿,鏈球菌關節炎會發熱腫脹,捏壓會感覺到軟後期有濃,副豬捏壓時不會發熱,也不會有濃裡面主要是關節液一般比較硬,這只是判斷的一個依據。其實副豬最直觀的判斷還是通過解剖來確認。病豬胸膜炎明顯,包括心包炎和肺炎,關節炎次機,胸腔與肺黏連主要表現為絨毛心。臨床上要注意和胸膜肺炎區分,當然也有混合感染的。

其實要防治副豬首先要做好圓環病毒的免疫工作,因為副豬是圓環的影子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副豬都會伴有圓環病毒,我們常說冷出來的副豬,憋出來的氣喘,所以預防副豬除了通過疫苗和藥物預防以外關鍵是做好保溫工作。副豬比較敏感的藥物有頭孢類和四環素類,和磺胺類具體可以做敏感測試。


社會我舟哥人帥沒老婆


發病場一定要找到病因,副豬嗜血桿菌它是繼發病,不是原發病!

找到原發病,然後配合副豬的的敏感藥物就可以一舉殲滅,標本兼治!

一般豬場藍耳病毒氾濫,容易繼發細菌感染!

建議做一個病原檢測和細菌分離檢測以及藥敏試驗!

找國家承認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比如華中農業大學動物微生物🦠實驗室!

有需要的話,我給大家實驗室的聯繫方式!自己聯繫送檢!火車飛機都行,他們專門有人接應!

第一時間可以把病料血清拿到實驗室🧪


畜牧人王晉楠


豬副嗜血桿菌是一種繼發性病,先解釋一下原發病和繼發性病。所謂原發性病就是有病菌存在就能引起動物生病,而繼發性病是指動物帶菌但不發病,也就是說它本身的致病性不強,需要誘因才能致病。比如環境惡化 營養不良 其它疾病導致抵抗力差等。

知道豬副嗜血桿菌的致病原因後再來談防治就能有針對性了:

第一 改善豬場環境衛生 注意定期用酸性消毒液消毒。

第二 改善豬的飼料配方做到營養均衡

第三 有其它疾病發生應及時治療防止繼發感染

第四 細菌性疾病不建議打疫苗,生物公司的菌苗保護率本就不高不說還可能讓良性豬場帶毒。疫苗本質上就是投毒讓機體產生抗體的過程。


旺琳家庭農場


當豬暴發流行病時,每天定時豬舍抗病毒抗菌消毒,一但感染儘快用退燒,抗病毒,抗菌注射治療!


消遙劍客


副豬嗜血桿菌病是由副豬嗜血桿菌引起的一種細菌性傳染。該病是臨床最常見的細菌病之一,豬場一旦遇到嚴重的豬副嗜血桿菌病將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嚴重困擾著養豬朋友

臨床特點:

1、副豬嗜血桿菌病是豬藍耳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的影子病。如果豬場爆發了豬藍耳病,往往伴隨保育豬有很嚴重副豬嗜血桿菌病出現。

2、環境衛生差、圈舍溫度低、飼養密度過大、飼料營養過剩、斷奶轉群、運輸混群等應激因素是誘發副豬嗜血桿菌病的重要誘因。因此就有了“冷出來的副豬”和“副豬嗜血桿菌病是一種運輸病”的說法。可見,環境溫度、運輸應激是副豬發生的重要因素。

臨床症狀:被毛粗亂、精神不振、四肢關節腫大、個別豬有出現神經症狀。解剖可見:絨毛心,內臟器官有大量纖維素性滲出,胸腔有大量積液等病變。

那麼如何進行有效的防控副豬呢?

防控副豬嗜血桿菌病要有良好的飼養管理、適宜的圈舍溫度、合理免疫保健程序等。

第一:消除誘因

減少斷奶仔的各種應激,如長途運輸、氣候驟變和飼養密度過大等應激。對病弱豬要專門隔離治療,不要將病弱豬混群飼養。由於豬嗜血桿菌在對消毒劑非常敏感,豬場日常消毒可以將環境中副豬副豬嗜血桿菌殺滅。另外,副豬是藍耳病的影子病。控制副豬的前期是先控制藍耳病、圓環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藍耳病可以通過使用藍耳病疫苗免疫或者替米考星等藥物保健的方法控制。

第二:疫苗免疫

由於副豬的血清型比較多,商品化疫苗和豬場流行的野毒血清的匹配度不高,這就導致了商品化的副豬疫苗的保護率在0%-80%。有條件的豬場可以分離出針對本場副豬嗜血桿菌製備自家苗。

1、群體治療保健:斷奶仔豬在轉群、運輸、混群等應激時,在飲水中加電解多維、黃芪多糖等抗應激藥物。在飼料中添加複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氟苯尼考(或替米考星)、恩諾沙星、泰妙菌素等敏感抗生素。

2、個體治療:已經發病或者採食量低的病豬,可以肌肉注射頭孢噻呋鈉、恩諾沙星、氟尼辛葡甲胺等敏感抗生素。一天一次,連用3-5天。若病豬內臟損傷嚴重,多預後不良。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內容,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關注、點贊、轉發!!!謝謝!!!


豬易知


豬場一旦遇到嚴重的副豬嗜血桿菌病問題,如何進行有效的防控?

副豬嗜血桿菌屬於豬群體內的常在菌,而且屬於條件致病菌,多數都是以繼發感染為主,雖然發病率相對不高,但是危害卻非常嚴重,若未及時診斷或者治療方法錯誤到了發病後期,死亡率基本是100%。由於副豬嗜血桿菌病屬於條件致病菌,所以防控該病應從飼養條件以及免疫抑制性疾病入手。

一、改善飼養條件

俗話說“冷出來的副豬”,也就是說保育仔豬斷奶前在產房中的環境條件比較好,一旦轉入保育舍溫度偏低,環境較差,仔豬受到寒冷應激之後抵抗力下降,就容易發生副豬嗜血桿菌這一類條件致病菌。

所以要求養豬朋友在給仔豬斷奶時需要儘量降低斷奶應激,比如仔豬斷奶後可先將母豬趕下產床,讓仔豬繼續再產床飼養一個星期,待仔豬適應了離開母豬的生活再轉入保育舍。還應該注意提高保育舍的溫度,剛斷奶仔豬溫度需要達到30攝氏度以上,以後隨著日齡的增加每2天降低2攝氏度,直至22攝氏度為止。

二、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預防

副豬嗜血桿菌病常繼發於藍耳病、圓環病毒病、支原體肺炎、豬流行性感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所以防控副豬嗜血桿菌病更應該從如上幾種疾病入手。藍耳、圓環、支原體以疫苗免疫為主,可以在仔豬7日齡時免疫支原體疫苗,14日齡免疫圓環疫苗,21日齡免疫藍耳疫苗。而豬流行性感冒主要應從生產管理入手,平時做好通風和保溫,當有流感疫情來的時候加強藥物預防。

三、藥物防治

副豬嗜血桿菌目前比較敏感的藥物有恩諾沙星、頭孢噻呋等,預防可以在斷奶仔豬的飼料中添加恩諾沙星+強力黴素+扶正解毒散,連用7-10天即可。

但是需要注意副豬嗜血桿菌發病後期的治癒率很低,所以在病豬表現出採食量下降,毛長、開始消瘦的時候就要緊急打針治療,可以使用30%氟苯尼考注射液或者頭孢噻呋鈉+銀黃注射液或者瑞可新等新型抗生素,治療越早治癒率越高。


果然悠


豬副嗜血桿菌主要發生在斷奶後和保育階段的幼豬,發病率一般在10%~15%,嚴重時死亡率可達50%。該細菌寄生在鼻腔等上呼吸道內,是屬於條件性細菌,可以受多種因素誘發。

我國副嗜血桿菌在養豬場引起豬多發性漿膜炎和關節炎的報道屢見不鮮,特別是規模化豬場在受到藍耳病、園環病等感染之後免疫功能下降時,豬副嗜血桿菌病伺機暴發,導致較嚴重的經濟損失。

1、急性型:往往首先發生於膘情良好的豬,病豬發熱、體溫升高至40.5℃~42.0℃,精神沉鬱、反應遲鈍,食慾下降或厭食不吃,咳嗽、呼吸困難,腹式呼吸、心跳加快,體表皮膚髮紅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部分病豬出現鼻流膿液,行走緩慢或不願站立,出現跛行或一側性跛行、腕關節、跗關節腫大,共濟失調,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划水樣。有時也會無明顯症狀而突然死亡,嚴重時母豬流產。在發生關節炎時,可見一個或幾個關節腫脹、發熱,初期疼痛,多見於腕關節和跗關節,起立困難,後肢不協調。

2、慢性病例多見於保育豬,主要是食慾下降,咳嗽,呼吸困難,皮毛粗亂,四肢無力或跛行,生長不良,甚至衰竭而死亡。

免疫:預防可用滅活苗免疫母豬,初免豬產前40天一免,產前20天二免。在經免豬產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本病嚴重威脅的豬場,小豬也要進行免疫,從10日齡到60日齡的豬都要注射,每次一毫升,最好一免後過15天再重複注射一次。


樹屋區


豬場一旦遇到嚴重的副豬嗜血桿菌病問題,如何進行有效的防控?

副豬嗜血桿菌病又稱多發性纖維素性漿膜炎和關節炎,副豬屬條件性激發性疾病,常發該病的豬場,一是條件差,二是流感,豬瘟,氣喘等別的病多。

副豬主要症狀表現:

發燒,食慾差,皮膚蒼白,背毛粗亂消瘦,關節腫大,咳嗽氣喘,呼吸困難,解剖常見心包積液,胸腹腔有纖維性滲出物,關節有漿膜性纖維蛋白積液,色微黃。


①如果豬場哺乳期仔豬多發病,可能母豬帶菌,需要給母豬進行疫苗免疫,副豬疫苗可普免,避過配種後和預產前二十天,連續免疫兩次,間隔30天。如該病緩合後以後不用再免疫。

仔豬預防該病需要進行注射針劑預防:

首先出生後用繃帶纏住乳豬前腿,防止搶奶磨破感染。對副豬最敏感的藥物當選第四代頭孢(頭孢喹肟),嚴重的可在7天,21天分別肌注,0.5mL,1ml,效果不錯(親自用過)。



②如果斷奶後多發病,首先要解決環境問題,溫度,溼度控制好。並在斷奶時肌注頭孢喹肟1一1.5ml,可幫助仔豬度過最不安全的七天時間,同時做好圓環,藍耳,豬瘟等基礎苗免疫。

③如果保育豬發病多,解決基礎免疫的同時,保持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料中添加頭孢,替米考星,泰樂菌素等治療藥物十退燒類藥物。

單獨發病時,一定要及時隔離,單獨治療,一可避免感染別的豬,二可避免藥物浪費(健康豬吃料更多)。料中添加治療藥物的同時,額外加入補益類藥物,多維,黃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