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怪事:少女思春,找邻居倾诉衷肠,害得自己失贞,八人丧命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桩清朝命案,案子发生在河南,因为怀春少女一句表白心意的话,最终导致八人身死。这个故事出自佟世思的《耳书》。

话说河南某地,有一贫民,我们姑且称之为甲。甲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嫁人,小女儿还是待字闺中。

有一年,甲要和妻子去武当山进香还愿。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女儿做家务上是一把好手,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所以就没有带她一起,而是留下她看家。

清朝怪事:少女思春,找邻居倾诉衷肠,害得自己失贞,八人丧命

甲家的对门邻居是个做杀猪卖肉生意的屠户,在当地小有名气。生意人,人脉都比较广,认识的人也比较多,这位屠户就和当地的一个王姓书生交好。这位王姓书生,我们姑且称之为王秀才。

王秀才家境不错,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之家,但三天两头吃餐肉还是没问题的。所以,他去屠户家去得很勤。

甲的小女儿因为一人在家,比较无聊,没事儿就在自家门里看屠户卖肉。十五六岁的少女,正是怀春的时候,一表人才加上读书人气质十足的王秀才,很快就成了她的梦中男神。

但是,在古代,少女即便对王秀才有意,也是不敢主动搭讪的。她不认识王秀才,也没理由找王秀才说话。

但是这种爱慕之情憋在心里又实在难受,少女需要找人倾诉。她的倾诉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屠夫的妻子。在一次闲聊中,她对屠夫妻子说到:“这辈子如果能嫁给王秀才这样的男人,就足够了。”

清朝怪事:少女思春,找邻居倾诉衷肠,害得自己失贞,八人丧命

在古代,百姓没什么娱乐活动,除了造人也就是八卦邻居的家长里短了。当天晚上,屠夫的妻子就和丈夫说了隔壁家的小妮子思春的事儿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绝大部分的男人都是好色的。屠夫听了妻子的话,就开始动歪脑筋,琢磨自己是不是可以占点便宜,吃一回嫩草了。

屠夫知道,少女和书生并没有多少直接的接触,甚至都没有说过话。与其说她爱上了王秀才,不如说她是动了春心。而且,少女对王秀才的了解非常有限,如果自己冒充的话,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屠户摸进了少女的家中,摸到了少女的床上。当然,用的是书生的身份,黑灯瞎火的,少女也看不见脸。反正,最后的最后,少女和屠户就这么好上了。

当然,我觉得这个事儿是有点荒谬的,少女确实是没和书生说过话,但不代表她没听过书生说话。退一步说,即便书生买肉的时候,声音不大,少女在自家偷窥,听得不真切,但她没道理连屠户的声音都听不出来。再退一步说,当时黑灯瞎火的看不见屠户的脸,但完事儿就不会点油灯吗?

清朝怪事:少女思春,找邻居倾诉衷肠,害得自己失贞,八人丧命

我的质疑终究只能是质疑,反正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少女始终以为和自己苟合的是书生,每次屠户去的时候,都很顺从的享受一夕之欢。终于,出事儿了。前面我们说了,少女有个已经嫁人的姐姐。这位姐姐有天怕少女一人在家无聊,就和丈夫一起来看望妹妹。当晚,少女让姐姐姐夫睡自己的床,自己跑到别的房间去了。

当天晚上,屠户又来了,当然,他去的是老地方——少女的房间。照例是一番摸上摸下,这一次,屠夫摸到了两个人。屠夫以为少女是有了新欢,当时就无名怒火烧了三千丈,回家娶了屠刀把少女床上的两个人都给杀了。更残忍的是,他杀人之后,把头割了下来带走了。

屠夫从少女家出来的时候,正是三更天。可能是动静大了点,惊动了街上的狗,狗叫声又惊动了一个人——一个卖糕的邻居。刚好,这个卖糕的和屠户关系特好,屠户就直接去了卖糕的家里商量这事儿。

事情偏偏就有这么巧,又出事儿了。原来当天晚上,还有个卖枣的客人借住在卖糕人的家里,屠户和卖糕人正在商量怎么处置两颗人头的时候,卖枣的人醒了。为免夜长梦多,屠户和卖糕人合力,把这个卖枣的客人也给杀了。情况紧急,他们决定暂时把两个人头和卖枣人的尸体都埋在卖糕人的厨房中。

第二天,少女起床,发现姐姐姐夫躺在血床上,只剩下两副无头尸体。又惊又怕之下,少女告官了。问案过程很简单,地方官问少女最近什么人去她家去得勤,少女说出了王秀才的名字。

清朝怪事:少女思春,找邻居倾诉衷肠,害得自己失贞,八人丧命

或许这故事是古人胡编乱造的,或许古代地方官为了迅速破案,确实粗暴执法。反正王秀才被喊来之后,不容辩驳就被列为杀人凶手。秀才当然不认,但三木之下,岂容不招。很快,秀才就扛不住了,只求早点判决,早死早超生。

但是这个案子,光秀才认罪还不行,正所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秀才还必须说出两颗人头所在才能结案。但是我们都知道,人不是秀才杀的,他又哪里知道人头在哪儿呢。

这时候,有个老吏开始给秀才支招,表示只要秀才愿意提供八十两银子,自己就可以找出人头,迅速结案,让秀才少吃点苦。秀才于是让家里人卖掉田产,凑齐八十金,老吏倒也说话算话,很快找出了两个人头,替秀才把案子结了。从此,秀才可以不用受刑,等着秋后问斩就是。

老实说,我自己看到这里的时候,也很奇怪,怎么都想不出老吏哪里来的人头。

人头哪里来的,我们放在后面说,还是先说说后面的事儿。书生被当成杀人犯,屠户自然就逍遥法外。虽然他这辈子杀猪宰牛无算,但杀人毕竟还是头一遭,这些日子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些事儿。在一次醉酒之后,他酒后吐真言,向妻子吹牛,说自己如何如何奸污了隔壁家的小妮子,王秀才又是如何如何替自己背了黑锅。他不知道,在他吹牛的时候,他家房梁上,正趴着一位鼓上蚤,没错,那天晚上,屠夫家里遭贼了。

清朝怪事:少女思春,找邻居倾诉衷肠,害得自己失贞,八人丧命

小偷虽然不方便去官府告发屠户(毕竟他自己做的事儿也不光明),但尚有良知的小偷也不准备让屠夫好过,很快,当地就有了屠夫才是杀人凶手的传言。之后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屠夫被传唤到官府,照旧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痛打一顿。屠夫本来做贼心虚,见事情败露,也就不再狡辩,把事情和盘托出了。然后,又带着官府找到了少女姐姐和姐夫的头颅,一起被找到的还有卖枣人的尸体。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问题了,前面,老吏是拿了两颗人头作为少女姐姐姐夫的人头来结案的,现在又冒出了两颗人头,那么老吏拿来的人头又是谁的呢?

又是一番痛打,老吏承认自己是杀了自家的一位仆人一位侍女,把他们的人头拿来凑数。(虽然我也不懂为什么没有让少女辨认头颅的环节)

真相至此大败于天下。王秀才无罪释放,至于屠夫,卖糕人,老吏,自然逃不了法律的制裁,全部被处死。

故事就说到这里,怀春少女因为一句倾诉之言,结果害死了八条人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