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常寧勵志的成長史,女排精神的源動力

張常寧

,中國女排重型爆破手,美貌羨人,技術全面,有著中國女排史上三級跳跨度最大的驕傲,同時又有著遊離在巔峰谷底不定的悲情。信任和質疑交錯,但依然是郎導時期最為信賴的“二號人物”。

出生排球世家,棄文從武,兩年兌現父女約定

1995年張常寧出生在江蘇常州,父親張友生是國家男排主力,母親江秋寒也是運動員出生,哥哥張晨是現役國家男排主力,所以從小寶寶就展現出了超於常人的運動天賦。運動基因爆表以外,她的文化課成績更是出類拔萃,是“南京十佳少年”的獲得者,說她天資聰穎毫不為過。

本應是學霸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卻因排球名校的邀請讓一家人左右為難,是翱翔在書海里還是馳騁在賽場上?父親張友生代為常寧鋪路,選擇了排球這項職業,臨行前再三叮囑:希望女兒能在排球這條道里打出一片天來,為張家人爭口氣,這條囑託算是臨行前父女二人的約定吧。

人物:張常寧勵志的成長史,女排精神的源動力

而後的排球學校生活當中,發生了現實生活中所有普通人家的心酸點滴,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這過程中有太多的艱辛,太多的不容易。高強度的訓練讓十幾歲的常寧根本喘不過氣來,有過放棄的念頭,有過對父親的憎恨,更有過離家出走獨自來到長江邊。孩子壓力太大可能會毀掉一個幸福的家庭,如若放在普通家庭可能父親早已收回諾言了,但張友生對常寧耐心的開導,因為一旦走上體育這條路,就必須得有一顆永不言棄的心。

在父親的感化下,常寧振作了起來,沒有父親的嚴苛,哪有後來的鳳凰涅槃呢。從此常寧愈發的刻苦訓練,14歲那年進入了國家沙排隊,那一天她在父親的懷抱裡痛苦,可在讓人看來,那是多麼溫馨的畫面。讓人驚歎的是,僅用了2年的時間,常寧就兌現了父女的約定。

人物:張常寧勵志的成長史,女排精神的源動力

沙排摸爬滾打,自感與理想背道而馳,惹來排協封殺

沙灘排球風吹日曬,對女孩子來說肯定不是長久的職業,很多女孩子打沙灘排球完全就是作為跳板,為以後打室內比賽做好鋪墊,但也有一部分女孩子完全是為了生計,而常寧當時的想法就是第一條,日後轉戰室內排球。

其實確切來說打沙排也並不是常寧的跳板,而是純粹為了讓父親不再為自己操心,想當年在排球學校時,父親是整日跟在她的身後,親自給女兒加練。當然常寧也是位乖乖女,除了實在受不了辛苦之外,大部分時間她都能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父親的諄諄教導讓常寧加快了步伐,被選入國家沙排對她來說終於讓父親安心了。然而在沙排的那段日子裡,辛苦自有自己知道,一年下來,臉部和胳膊也不知道脫了幾層皮。4年之後,常寧再也憋不住了向父親叫屈,必須轉行打室內,不接受就退出國家隊。

可想而知張友生當時的態度,更能想象出被拒絕後的傷感絕望,一氣之下離開國家沙排隊,緊接著一道奏摺從天而降,張常寧被封殺了。

人物:張常寧勵志的成長史,女排精神的源動力

一時的衝動,偉大的父愛 再次顯現,張友生各種找關係,為女兒心疼啊。在多次走動當中,排協解除了對張常寧的禁令,2014年的排球全國聯賽上多了一位身影,張常寧正式進入室內聯賽,兒時的理想終於實現了。

青澀稚嫩,收到國家召喚;勵精圖治,衝出一片藍天

進入全國聯賽的職業隊,夢想真正就開始了。14年2月開始打聯賽,3月份就進入了郎平的國家集訓隊,這一年張常寧19歲,而這一天,張家人舉家慶賀。

然而那一屆國家隊主攻線人才濟濟,雖然3個月的集訓期間常寧艱苦訓練,可由於經驗的缺乏最終從集訓隊當中落選了,雖然是不小的打擊,但更堅定了常寧的上進心。

接下來女排聯賽當中,常寧打出了逆天的表現,無論在主攻還是接應位置,都有不錯的發揮,另外在一姐惠若琪的薰陶下,很快張常寧有了第二次進軍國家隊的機會,這一次常寧順利來到了15年女排世界盃。都說郎導一年發現一位天才,13年朱婷,14年袁心玥,15年輪到了張常寧。

人物:張常寧勵志的成長史,女排精神的源動力

世界盃開賽前一天,惠若琪心臟病突發,張常寧被推上主力主攻位置,壓力和動力並存,家人和隊友的鼓勵。場均7.3分,成為中國女排歷史上奪冠的最年輕球員,那一年常寧20歲。世界盃奪冠後,緊接著是里約奧運會,然而這時她的膝蓋重傷,但她依然刻苦訓練,整天把槓鈴背在身上,就如同背起了參加里約奧運的動力和希望。

里約奧運,常寧成功逆襲,多場比賽堪稱奇兵,她的大力扣球,靈魂發球感染了每一位女排球迷,從那開始,張常寧正式坐上了國家隊的主力位置,朱婷的最佳對角。

人物:張常寧勵志的成長史,女排精神的源動力

藍藍的一片天,藍藍的一場夢,讓淚化作相思雨,讓笑編成女排情。

世錦賽折戟,世界盃爆發,有情再遇東京緣

事業順風順水,常寧受到了全國球迷的擁戴,17年江蘇隊拿到了全運會和全國聯賽的冠軍,然而兩年來無休息的比賽狀態讓張常寧落下了病根,膝蓋和腳踝兩次受重傷,不得不提前走下賽場。

18年,張常寧由於傷病缺席了太多比賽,而這一年雅加達亞運會和日本世錦賽又接踵而至,在這節骨眼上張常寧卻有了戀情,而且是大張旗鼓的公開,業界一片譁然。沒有隊友的祝福,只有無聲的哀嘆,球迷這一塊更是皆然憤起,亞運會沒有張常寧毅然奪冠,可世錦賽沒有張常寧可能舉步維艱,萬難關頭,郎導把傷病初愈的寶寶決然帶進國家隊。一方面是打消質疑,另一方面是全能的寶寶是國家隊不可或缺的一環。

人物:張常寧勵志的成長史,女排精神的源動力

很顯然,這不是最佳狀態的張常寧,但世錦賽上的寶寶拼盡了全力,她的精神備受鼓舞。很遺憾中國隊以銅牌結束了世錦賽,張常寧被媒體和球迷一腳踹下了谷底,更有甚者,她之前的功績也被一舉堙滅。

到底是誰的錯,或許任何一方都是太在意成績而看不到身後的傷痛,畢竟女排精神注重的就是成績,只要沒打趴下,站著死也是絕代佳話。世錦賽的慘淡表現被人質疑讓張常寧一家人都無法面對媒體,可再一想,少年時候的她又何曾沒受過此種看待呢?身為排球世家,就應該頂天立地,就應該跌倒站起,大風大浪乃是再次崛起的源動力。

19世界盃,張常寧滿血復活,那個熟悉的重炮手回來了,這一次火力更加兇猛,手段更加豐富,後排的保障面積更加廣闊。整個系列賽下來,她的扣球成功率,一傳成功率,發球得分全部進入前十,對日本女排的七連發讓中田久美瞬間石化。

人物:張常寧勵志的成長史,女排精神的源動力

寶寶回來了,中國女排最強拼圖拼接成功,下一個目標——東京奧運會。

最後,張常寧的職業生涯充滿著叛逆,堅強,迷茫和堅定,嚐遍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大家可能羨慕她的生世,但一定對她兒時的拼搏感到折服,誰都想蹲在象牙塔裡,可不經歷拼搏怎感受雨後的彩虹是那樣的色澤燦爛呢?

加油吧!每一位奔跑中的你我,就如她和父親的約定一樣,讓自己拼搏努力起來,就是對家人恩人最好的報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