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冤死後無人敢收屍,此小人物因冒死偷埋英雄遺骨,千古留名

岳飛冤死後無人敢收屍,此小人物因冒死偷埋英雄遺骨,千古留名

真正的英雄,不是看不透世事,而是看透了所有世事以後,依舊願意為國家不畏生死!一個能成大事業的人,必定需要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再多受一些折磨苦難,才能有望!岳飛能有這般成就也得得益於他的艱苦耐勞的堅強品質!

人窮志不窮

岳飛小時候家境貧寒,與父母居住於一間茅草屋中!他從小喜歡讀書習武,只是家境貧寒,無力延師。以前全仗母親姚氏找了幾本舊書教讀,無錢買紙筆,便在沙上畫字教他寫。在他的勤奮努力、天資並夾雜著運氣的成分下,岳飛遇到了自己的伯樂兼師父---周侗。

周侗一生中只收過四位徒弟,岳飛則是第四位,可知他的師父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導師。岳飛作為周侗的第四位徒弟也是深受周侗的喜愛,因為他不僅武功高強,人品也好,正義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岳飛的名聲也是相當大的,世間人人為之稱讚,周侗也因此以之為豪!

當岳飛才成為周侗的徒弟開始時,周侗就安排了一次比武,而岳飛當時並未學全,可是由於他的心靈手快,氣定神閒,目力敏銳,成功擊敗了與自己比武的師兄。

岳飛冤死後無人敢收屍,此小人物因冒死偷埋英雄遺骨,千古留名

兵法講究的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在習武時必定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哪裡差著別人,才能瞭解別人的長處與短處,這樣的學習態度也才可以讓自己永遠向前走。而不論多大的盆缸,都有一定的容量,終究會溢出來。可幾時聽過大海的水溢出來呢?自滿的人無異自絕於人,哪還有進步空間呢!岳飛自幼家境貧寒,深知自己遠不如人,從沒有僥倖心理之念,才能成就這一番成就!

岳飛生活的那個年代,內有勾心鬥角,外有強敵入侵,平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岳飛下定決心苦練武藝,為國效力!

岳母刺字

正當國家處於生死攸關的時候,岳飛決定為國效力,保家衛國。臨走時,岳母將岳飛叫到跟前說道:現在國難當頭,你要做什麼?岳飛很有決心的答道:精忠報國,到前線殺敵,為國效力。岳母聽後很滿意,她決定將這四個大字刻在岳飛後背,讓他永遠銘記於心。“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自此,岳飛揹負著“精忠報國”走上了戰場,建立起岳家軍,屢建奇功,殺敵無數,殺得金軍聞風赤膽!這四個大字也成為了岳飛的終身信仰!

岳飛冤死後無人敢收屍,此小人物因冒死偷埋英雄遺骨,千古留名

一個人的戰鬥

正值京師淪陷、帝王被俘,除副元帥宗澤外,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出征。那些大臣們,哪怕在北方做奴,也生不起一絲

反抗的勇氣。大宋朝歌舞昇平久了,早已是文臣愛錢,武臣惜命,以至於君王踉蹌道途、國家山河破碎,朝廷裡一點血性生氣都完全沒有了。

岳飛處於這種內憂外患的處境中,內要防著其他大臣對自己的算計,外要抗爭敵人。岳飛決心精忠報國,雖在這樣的環境裡,他仍然有著為國家不畏生死的決心!

宋金戰爭之初,宋軍一直處於劣勢,勝少敗多。岳飛就是為數不多的勝戰之將,新皇帝高宗趙構還御賜了“精忠旗”。可是岳飛依舊保持著小時候不沾沾自喜的精神,雖然得到讚揚,他依舊勤奮習武。

岳飛深知金軍的彪悍,所以他練兵極為嚴苛,就連自己的兒字也不放過。所以,岳家軍人個個都很勤奮刻苦,以練為戰,每一次演習都當做上戰場,所以他們的戰鬥能力提升的非常快,也就成就了岳家軍的千古佳話!

岳飛冤死後無人敢收屍,此小人物因冒死偷埋英雄遺骨,千古留名

岳飛當然也是愛兵如子,將生病的戰士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悉心照料而又紀律嚴明。一支人心齊、紀律嚴、戰鬥力強的鐵軍呼之欲出。很快金國軍隊再次襲來,而這一次金國軍隊敗於岳家大軍的刀劍之下,最精銳的金軍全軍覆沒。

那一戰以後,兀朮被殺得片甲無存,望風而逃,哀嘆“撼山易憾岳家軍難!”

悲歌言壯志

外有強敵,內有權奸,這是一個國家的悲哀之處!前有岳飛抗軍殺敵保國家,後有奸臣賣國求榮保自身。已如驚弓之鳥的兀朮,連一戰的勇氣都被岳家大軍磨滅了,準備渡河北盾,這時一個書生跑出來勸他莫慌。

好不容易岳家軍將敵人打退,收復中原之時,在皇上面前勸說皇上下命令讓岳飛撤軍的大宋宰相秦儈“幫助”兀朮奪走宋軍已收復的失地。

岳飛冤死後無人敢收屍,此小人物因冒死偷埋英雄遺骨,千古留名

在民族國家存亡的緊急關頭,有的人在前線犧牲自己換取國家安穩,而有的人卻在賣國求榮,僅為獲取自己的一絲利益。而岳飛所處的環境正是一個昏主內奸的時代,當時的皇上趙構,只圖奴顏婢膝而去向敵人搖尾乞憐,保存他那偏安殘局,一切均聽秦儈所為。在奸臣的引誘下,二人籌謀起了殺害岳飛的陰謀。

回到臨安的岳飛甚至沒有見到皇上一面,就被誣陷入獄。那時候有很多大臣上奏疏,說岳飛有功無罪,不應聽人誣陷,興此冤獄,而其他地方到處都是替岳飛呼冤之聲,秦儈等奸賊聽了,雖然心中發寒,但有著趙構的支持,這些主持公道的人竟被先後罷免。

岳飛必須死,至於罪名,隨便編織一個即可;至於罪狀,面對韓世忠的責問,秦儈輕飄飄說道:莫須有。以這樣的罪名死,這大概是岳飛拼死戰場也不曾想到的結局,岳飛死時正值三十九歲的年紀,而他的兒子岳雲也被害死,他死時才二十三歲,岳飛的家人也面臨著抄家。全國軍民得到岳飛被害時,個個頓足號呼,悲痛不止。

把政見和個人利益置於國家之上,就是一個國家走向沒落的開始。

岳飛冤死後無人敢收屍,此小人物因冒死偷埋英雄遺骨,千古留名

獄卒冒死偷埋英雄遺骨

岳飛冤死風波亭,親人流放千里,當時為岳飛說過一兩句公道話的人,貶官的貶官,害死的害死。在秦儈的淫威之下,面對岳飛孤零的屍首,沒人敢靠近,似乎要躺在冰冷的地面上慢慢腐朽。

而當時正在臨安監獄當獄卒的隗順聽聞此事,悲憤不已。因平生敬畏英雄,更是崇敬岳飛,所以他決定為岳飛收屍。他偷偷揹著岳飛的屍體出城,埋在了九曲叢飼邊,並在他的墳墓旁種下了兩棵樹。為了方便他日辨認出,隗順將岳飛的身上佩戴的玉環系在其遺體腰下,對這件事情守口如瓶二十年。

直到他臨死前才告訴他兒子,岳飛總有沉冤昭雪一天,到了那一天起出遺骸,再隆重安葬!二十年後,宋孝宗即位,下旨為岳飛沉冤昭雪,並懸賞尋找岳飛屍體。隗順的兒子見時機已到,就告訴了官府,岳飛的遺骨才得以遷葬杭州西子湖畔棲霞嶺,才得以讓後代的人膜拜。

隗順在歷史上沒有記載,生卒年無,經歷不詳,但正是這麼一個平民英雄,才能讓我們有機會祭拜岳飛,銘記岳飛氣節。隗順並不是岳飛的部下,與岳飛也毫無關係,可是處在那樣的時代,一個山河破碎,家破人亡的時代,人們渴望和平,也正是岳飛給了人們希望,可是岳飛被冤死了,於是出現了像隗順一樣的無名英雄。正所謂英雄見英雄,惺惺相惜

世上需要岳飛這樣的大英雄在關鍵時刻救平民於水火之中,也需要隗順一樣的人物,讓我們看到人性的光輝,讓我們相信世間終將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