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明朝山東首任都指揮使葉大旺

探尋明朝山東首任都指揮使葉大旺


1367年農曆11月明朝大將徐達率領25萬大軍進攻山東。農曆11月29日,元益都守將普顏不花戰死,益都城被明朝大軍攻破。第二年,設立山東行省,這就是我們山東省名稱的來歷。同時改益都路為青州府,省會和青州府駐地都在青州。守護山東的軍隊的最高指揮機構也在青州,當時稱山東的部隊為“青州衛”。直到今天,青州城裡仍有一條街叫衛街,有一條巷子叫衛里巷,這就是明朝青州衛的辦公駐地,是省級單位。當時青州衛的最高指揮官的名字叫葉大旺。葉大旺是哪裡人呢?還有哪些事蹟呢?各種版本的《青州府志》和《益都縣誌》都語焉不詳,本文對此作進一步的探討,還望方家給予指正。


一、葉大旺鎮守山東


1.修築青州城牆建立牢固的後方基地


青州“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負海之饒”,地形險峻,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青州城牆原為土城,經過元末明初的戰亂,已經破爛不堪。而這時明朝大軍的北伐之戰還沒有結束,需要有一個穩固的後方基地,因此修築青州城牆就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據《嘉靖青州府志》記載:青州府城牆“國朝洪武三年,守禦都指揮葉大旺增崇數尺,為門者四。”明朝人吳斌作了《青州歌》這樣讚美青州城牆:


青州高城雄九州,城門天上飛瓊樓。

羽林兵衛若熊虎,劍戟耀日寒光浮。

迢迢紫陌香塵起,車馬爭馳迅流水。

飛甍萬井碧鱗鱗,綠樹連陰柳營裡。

嵯峨城闕帝子宮,天人遙鎮滄海東。

海波鏡淨寂不動,鯨鯢不敢揚天風。

樓上銀壺漏初歇,畫角龍吟泣霜月。

寒聲蕭颯落梅花,吹作徵人鬢中雪。


另外,據青州文史專家劉珍實老師回憶:與青州其他城門一樣,府城的東門也是兩道,且前後兩門門洞相對,只是頭道門略小。當年,荷花池裡望東門,兩道城門連城牆,重樓高崇,城堡壯觀。城門上方鑲嵌著單人床板那麼大的匾額,這塊石質匾額,上面陰刻隸書“海岱”兩個大字,落款“大明洪武三年山東都指揮使葉大旺監修”。出東門過吊橋,經東關折南昭德街通靑沂大道;去青龍街對接靑萊大路;糧食市街官道直通彌河渡口。吊橋在靠近小東門,其並非小說所描述的,那種可以起吊的大木橋,而是一座單孔石拱橋。這橋也是葉大旺監修的,與東門復建同期。


探尋明朝山東首任都指揮使葉大旺

▲敕祀東鎮廟記碑拓片


葉大旺修建了堅固的青州城牆,保護了青州府城人民580年(1369——1949)免受匪災、水災,為青州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


2.護送並陪伴皇帝的使者祭祀沂山


自古以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保有祭祀特權與強大的軍力,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國家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沂山,古稱海岱、海嶽,為中國東海向內陸的第一座高山,有“大海東來第一山”之說,素享“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的盛名。


探尋明朝山東首任都指揮使葉大旺

▲敕祀東鎮廟記碑拓片


探尋明朝山東首任都指揮使葉大旺

▲大明詔旨碑陰拓片


明朝建國之初,朱元璋就派大臣到沂山祭祀。古代十朝16位皇帝登封於此,從而留下名垂青史的“東鎮碑林”,其留存的御碑數量為世界之最。其中有兩塊碑載有葉大旺的名字。其一,《敕祀東鎮廟記》碑。該碑又可以稱之為“金斗輔代祀碑”,是朱元璋於明洪武二年春派遣大臣金斗輔,到沂山祭祀。該碑立碑人,排在第一位的是“懷遠大將軍守禦青州衛官指揮使司同知 臣葉大旺”。其二,《大明詔旨》碑。《大明詔旨》碑可以說是“詔定嶽鎮海瀆神號”碑,宣揚的是朱元璋不同於前代統治者的祭神主張。《大明詔旨》碑的刻立時間是“洪武三年六月日”。該碑碑陰為立碑人,排在第一位的是“懷遠大將軍同知青州左衛指揮使司事葉大旺”。皇帝的使者代表皇帝來祭祀沂山,當地軍政一把手必須陪伴左右,葉大旺是作為當地駐軍代表參加祭祀儀式的,這說明葉大旺是當地駐軍軍銜最高的領導人。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是最講究排名順序的。在這兩塊石碑中,人名排在第一位的都是葉大旺,可見,葉大旺是明朝初年山東省駐軍最高領導。


探尋明朝山東首任都指揮使葉大旺

▲沂山《大明詔旨》碑


又據《明史》(兵制)記載:“洪武三年,升杭州、江西、燕山、青州四衛為都衛。” 《明太祖實錄》則記載:“(洪武四年三月)以葉大旺為青州衛都指揮使、鄧哻為指揮同知。”由此進一步可以印證,葉大旺就是山東省駐軍最高領導。


二、葉大旺就是葉旺


葉大旺修完青州城牆以後,到哪裡去了呢?又有些什麼事蹟呢?


筆者不斷查找資料,拜訪名師,探尋葉大旺的蹤跡。青州文史專家孫鳳瑛老師給出了一條線索:“葉大旺於洪武四年,率領大軍渡海攻下遼寧。葉大旺有可能就是葉旺。”我又給明史專家南炳文教授寫信,詢問“葉大旺是否就是葉旺?”我雖與南教授素不相識,可是南教授很快就給我打來電話:“我雖然沒有查到葉大旺就是葉旺,但是你可以查查《全遼志》,上面可能有記載。”在南炳文教授的指點下,我立刻找到明朝人李輔纂修的《全遼志》,在這本書裡,我查找到了葉大旺的資料。現抄錄如下:


“葉旺,廬州府六安州人。幼孤,從祖母所適姓金氏名大旺。元末起兵淮甸,眾推為帥,破滅鄉寇,人號長槍金元帥。龍鳳間歸附,判樞密院,乃複本姓。洪武元年改除都指揮同知,移鎮青州。”


探尋明朝山東首任都指揮使葉大旺

▲光緒江西通志記載金大旺


這段話就是說:葉旺,是安徽省廬州府六安州人。從小就失去了父親,跟著祖母生活。祖母改嫁到金姓人家,於是,葉旺就跟著改姓為金,名大旺。元朝末年,淮甸區域爆發了農民起義,葉旺被大家推舉為起義軍元帥,消滅了當地的盜匪,被人們稱作“長槍金元帥”。龍鳳年間歸附朱元璋,被任命為樞密院院判,於是又恢復本姓。洪武元年改任都指揮同知,調到青州任職。


可見,葉旺,因為跟著祖母生活,祖母改嫁到金姓人家,所以就跟著改姓為金,叫金大旺。歸附明軍後,又改回原姓,那麼金大旺就成了葉大旺了。所以,葉旺=金大旺=葉大旺。


再者,在前面洪武二年、三年、四年的碑記和文獻記載中,鎮守青州的只有葉大旺,這也與《全遼志》中所說的葉旺“洪武元年改除都指揮同知,移鎮青州”相符合。因此,可以肯定葉旺就是葉大旺。


探尋明朝山東首任都指揮使葉大旺

▲青州博物館收藏明朝文武官員雕像


另外,(清)《益都縣圖志》還有這麼一條線索:“葉大旺,懷遠大將軍、同知撫州衛指揮使司事。”葉大旺在青州任職,怎麼會有擔任撫州衛指揮同知的記錄呢?查(清)《江西通志》,在撫州衛有這麼一條記載:“金大旺,都指揮同知,吳元年任。”可見,明朝建國前後,為朱元璋鎮守撫州的軍事將領是金大旺,金大旺就是葉大旺,這樣青州志書的記載就與江西志書的記載統一起來了。


既然葉大旺就是葉旺,那麼葉旺可是明朝大名鼎鼎的人物,在《明史》中有他的傳記。


三、葉大旺鎮守遼東


《明史·列傳第二十二》是這樣記載葉旺的:


葉旺,六安人。與合肥人馬雲同隸長槍軍謝再興,為千戶。再興叛,二人自拔歸。數從徵,積功並授指揮僉事。洪武四年,偕鎮遼東。初,元主北走,其遼陽行省參政劉益屯蓋州,與平章高家奴相為聲援,保金、復等州。帝遣斷事黃儔齎詔諭益。益籍所部兵馬、錢糧、輿地之數來歸。乃立遼陽指揮使司,以益為指揮同知。未幾,元平章洪保保、馬彥翬合謀殺益。右丞張良佐、左丞商暠擒彥翬殺之,保保挾儔走納哈出營。良佐因權衛事,以狀聞。且言:“遼東僻,處海隅,肘腋皆敵境。平章高家奴守遼陽山寨,知院哈剌章屯瀋陽古城,開元則右丞也先不花,金山則太尉納哈出。彼此相依,時謀入犯。今保保逃往,釁必起。乞留斷事吳立鎮撫軍民,而以所擒平章八丹、知院僧孺等械送京師。”帝命立、良佐、暠俱為蓋州衛指揮僉事。既念遼陽重地,復設都指揮使司統轄諸衛,以旺及雲併為都指揮使往鎮之。已,知儔被殺,納哈出將內犯,敕旺等預為備。


未幾,納哈出果以眾至,見備禦嚴,不敢攻,越蓋至金州。金州城未完,指揮韋富、王勝等督士卒分守諸門。乃剌吾者,敵驍將也,率精騎數百挑戰城下,中伏弩僕,為我兵所獲。敵大沮。富等縱兵擊,敵引退,不敢由故道,從蓋城南十里沿柞河遁。旺先以兵扼柞河。自連雲島至窟駝寨,十餘里緣河壘冰為牆,沃以水,經宿凝沍如城。布釘板沙中,旁設坑阱,伏兵以伺。雲及指揮周鶚、吳立等建大旗城中,嚴兵不動,寂若無人。已,寇至城南。伏四起,兩山旌旗蔽空,矢石雨下。納哈出倉皇趨連雲島,遇冰城,旁走,悉陷於阱,遂大潰。雲自城中出,合兵追擊至將軍山、畢慄河,斬獲及凍死者無算,乘勝追至豬兒峪。納哈出僅以身免。第功,進旺、雲俱都督僉事。時洪武八年也。


十二年命雲徵大寧。捷聞,受賞,召還京。後數年卒。旺留鎮如故。會高麗遣使致書及禮物,而龍州鄭白等請內附。旺以聞。帝謂:人臣無外交。此間諜之漸,勿輕信。彼特示弱於我,以窺邊釁。還之,使無所藉口。明年,旺復送高麗使者周誼入京。帝以其國中弒逆,又詭殺朝使,反覆不可信,切責旺等絕之,而留誼不遣。十九年召旺為後軍都督府僉事。居三月,遼東有警,覆命還鎮。二十一年三月卒。


旺與雲之鎮遼也,翦荊棘,立軍府,撫輯軍民,墾田萬餘頃,遂為永利。旺尤久,先後凡十七年。遼人德之。嘉靖初,以二人有功於遼,命有司立祠,春秋祀之。


為什麼各種版本的《青州府志》和《益都縣誌》在葉大旺修完青州城牆之後就不再記載葉大旺的事蹟了?原來葉大旺於洪武四年率領大軍鎮守遼寧去了,並且在遼寧立下了赫赫戰功。


再者,洪武四年三月葉大旺由青州衛指揮同知升為青州衛都指揮使,才有資格於洪武四年七月“同馬雲署龍虎將軍、都指揮鎮守遼東”。由此也可以進一步確認葉大旺就是明初平定遼東、大名鼎鼎的軍事將領葉旺!


另外,據《全遼志》記載,葉大旺在遼東還率領軍民修建城池、設立府學等,所以“遼人德之。”另據(清)《江西通志》記載,金大旺在撫州將撫州學宮“因舊茸新”。可見,葉大旺雖然是一名武將,卻重視教育事業。


四、葉大旺鎮守撫州


葉大旺在遼東立下了不朽功勳,在其他地方還有什麼事蹟嗎?


在《明太祖實錄》中,又查到了葉大旺早期的一些蹤跡:


(1364年農曆三月)丁卯,命金大旺守撫州。


(七月)戊寅,命平章常遇春會鄧愈及金大旺兵討江西上流未附郡縣。


探尋明朝山東首任都指揮使葉大旺

▲青州古城牆一角


(十一月)壬申,故鄧克明部卒羅五叛,寇撫州,守將金大旺討斬之。羅五者,撫之崇仁縣人。克明兄弟既敗,常遇春籍其散卒三千七百餘人分置撫州部伍中。羅五因糾集克明餘卒,謀入撫州為亂,密使人持書約城中舊卒為應。書為大旺所得,大旺乃盡縛其卒,嚴兵以待之。既而果來攻城,大旺盡殺所縛卒,開門出擊,遂破之,境內悉平。


當然,葉大旺的功績應該遠遠不止這些,還需要繼續深入研究。可以猜想:在徐達率領25萬大軍平定中原的過程中,必定有葉大旺的一份功績,只不過由於徐達手下猛將如雲,名將若星,葉大旺的事蹟被淹沒其中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