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原本已被拉下來的手機價格突然飆升,卻感覺沒有人抵觸,這是為什麼?

上火雞湯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還是太片面了。

首先,我們確定一個事情,並不是說目前平均的手機售價都提升了,而是個廠家的旗艦機售價在提升,因為我們可以看到ov以及華為,還有小米,都是有1000元以下的機型的。

說的再極端一點,現在很多實體的手機店裡面還能買到二三百塊錢的老年機。

誰觀察到這個現象的時候。你不能單純的說是平均的手機價格變貴了,而是手機價格的區間變大了。

其次,再說一下,感謝小米這個問題。根據商業的基本原則,一個產品的定價一定不會以及競品的定價來決定的,而是以其目標用戶,以及自身產品定位來決定。

小米低價模式的出現並不是拉低了整體手機的售價,而是拓展了手機用戶的群體。也就是說,在小米手機出現之前,有很多用戶用不起或者不願意在這個性價比的情況下使用智能手機的。

而小米在市場上的使命也絕對不是拉低市場手機的平均售價,就像雷布斯宣傳的那樣。因為這種行為是不符合商業本質的,這只是一種宣傳的噱頭。小米在前期推出低價,高性價比手機的時候,其目標受眾,以及其自身的技術實力,決定了它必須走這條,追求性價比的路線。

但是我們要知道,小米之前確定這批用戶的量是有限的。所以,小米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如果還想繼續擴大其自身,那就必須得去迎合更多用戶的喜好。這也是為什麼小米在近幾年的宣傳裡面,各種提及黑科技,以及推出紅米作為低端品牌。

一個產品的實際售價,我們可以簡單的認為有三部分組成,一方面是其硬件的成本價格,一方面是其技術性溢價,一方面是其品牌性溢價。

小米的產品前期瞄準目標用戶,對於性價比更關心。所以小米很聰明的,在宣傳的時候,突出其性價比,宣稱自己賺取更少的硬件利潤,迎合用戶的喜好。

這話又說回來,因為這部分用戶,相對的購買力以及人數的限制,所以小米在洗光這波用戶之後,就會遇到發展的瓶頸。這時候,尤其在16年之後,小米漸漸的開始宣傳黑科技,以期提升技術性溢價。然後在18年,19年,又推出紅米作為低端機。想要提升其品牌溢價。

其中根本的原因,就是商業的特性,生意就是要不斷賺取利潤的。之前的策略,之前的用戶群已經沒有辦法讓自己再繼續壯大了,所以這個時候就開始探尋更多的可能性。

於是推出了紅米去和榮耀打架,想把用戶心中小米是廉價機,性價比機器的這個印象去掉。目前看起來其實並不是很成功。

然後回答一下題主的第二個問題。這個其實是一個基本的市場供需規律。假設手機的價格貴,沒有人買,那麼,這時候廠商賺不到錢,接下來的產品一定會降價,或者是保持原有價格。而既然現在產品的價格一直在提升,那就說明還是有足夠的用戶願意為這個價格買單,廠家還是可以賺足夠的利潤。所以如果你想說手機價格,的提升是用戶導致的,還是手機廠商導致的。那麼寬泛一點說是用戶導致的,但並不是所有用戶導致的。

提主竟然做出了這個提問,那就說明,對旗艦機價格的上漲,持有明顯的負面態度,這時候建議可以仔細想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這個旗艦機的目標用戶。如果不是,那就不要一直把眼睛盯在旗艦機上,因為便宜的機器,哪個廠家都有。


RefoxoYoung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降下來的手機價格,又回去了?再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價格回去後,並沒有太多的人牴觸?

在小米公司推出小米一代的時候,震撼性的公佈了它的價格——1999起,這真心是一個非常殘暴的售價。因為當年,這樣配置的其他家的產品,至少是4000起步的售價。於是小米公司火了,直到今年成為世界五百強。

小米為什麼這麼定價?出於新手上路,要在江湖上立足,價格確實是個好武器。小米的定價邏輯很簡單,我這臺手機需要多少零配件以及組裝成本?然後我再加一點點利潤,就可以啦!

小米作為一家初出茅廬的手機廠家可以這麼玩兒,但是其他老牌廠家沒辦法這麼玩兒啊!因為一臺手機的成本遠遠不止所謂的零配件物料成本和組裝費用啊!線下門店的房租、人員工資、品牌宣傳、明星代言、各種公關費用等等等等,這些其實是另外一半的成本啊!

於是,在小米攻城略地之下,各大老牌手機廠商只能倉皇應對,華為推出子品牌榮耀,中興推出子品牌努比亞,聯想推出子品牌ZUK,酷派推出子品牌大神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學習小米的套路,與之迎戰。結果是,除了華為榮耀,其他光榮陣亡……

在小米不斷攻陷陣地之時,沒曾料想,後面又出現了一個更加瘋狂的手機廠商——樂視!如果說小米是貼著物料成本價賣手機,而樂視就哈皮了,虧本賣!這波操作直接看傻了戰場上的眾多手機廠商,均不知如何應對。

然後樂視掛了,這種自殘式的搶奪市場,終究灰飛煙滅。

眾廠商回過神來,猛然發現,不僅僅是大家學習小米,小米在成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光靠線上銷量無法再進一步發展,於是轉而學習其他手機廠商,轉攻線下市場。於是眾廠商大呼要完之際,奇蹟發生了——小米成為了他們……

真實版的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於是,一番混戰之後,留下了四個偉岸的身影——華為、OPPO、vivo、小米,宛若當年的中華酷聯。

戰爭過後,當然是和平的曙光啦,那麼當然是外甥打燈籠,照舊啊!這就是比為什麼手機價格又回去了。

至於為什麼沒人牴觸,這個也不對。其實還是有不少人是非常牴觸小米等國產手機價格走高的,只是這些人群相比十年前,確實是相對來說比較少了。至於原因麼,非常簡單,因為大家兜兜裡有錢了。

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8年,中國的GPD是日本的三倍多。短短不到十年,中國的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百姓兜兜裡有錢了,自然對手機的價格也就沒那麼敏感了。

如果你還很敏感,說明你在過去的十年中錯過了很多發財的機會。不要氣餒,接下來的十年繼續努力。我在這裡立旗,中國的GPD一旦超越美國之後,無需十年,中國的GPD將是美國的兩倍甚至更高!

到時候再買手機,還嫌貴,那隻能說明。。。你確實夠失敗的。。。

感覺我說得有點道理,就給我點個贊,留個言,順手再轉發關注一下人家唄!~謝謝!


FungLeo


第一個問題:

以前價格低是因為堆料,幾乎沒有什麼研發成本和其他宣傳成本,小米一個飢餓營銷立刻吸引了多少人的關注。所以小米很快就贏了。


第二個問題:

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現在手機發展到一個瓶頸期了,很多重要的零件娃、技術沒有很大發展,比如電池、全面屏等,現在大多都在堆攝像頭,內存等,可是這些零件又挺貴的。所以在更新換代沒什麼變化下,有錢人不在乎這麼點錢,沒什麼錢的,就之前手機湊合著用了,除非有必要換再換了。


喜歡的小夥伴們,點贊“加關注”吧~謝謝大家的閱讀支持!


小巫哥


因為手機性能提升非常大,我們對比一下5年前1999元的小米2s和現在2699元的小米8,真的差距太大了,雖然漲了700元但是功能強大了多少?不僅屏幕顯示效果更好,拍照更清晰,電池容量越來越大,充電速度更快,做工更精緻,RAM從2G升級到了6G,ROM從16GB升級到了64GB!而且加入了NFC,紅外遙控!所以手機價格的漲幅完全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而且手機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人們已經離不開手機,自然願意花錢!


另一方面就是國產手機開始做高端,很多人總是看不起國產品牌,認為國產手機不配賣高價,尤其是華為今年高端風生水起,黑子認為華為mate20就值2000塊!其實我們非常簡單的做對比,蘋果手機的價位漲幅完全超過了國產,但是創新乏力,很多人依舊崇洋媚外,覺得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反正小編支持華為高端機!


QX科技


感謝您的閱讀!

小米將價格拉低,OPPO和vivo將價格拉高。

確實,小米作為急先鋒,讓國產手機高端旗艦價格有三四千元,降到了1999元。這對於消費者來說,衝擊力非常大。但是,現在1999元的頂配旗艦似乎很難購買到了,連小米都無奈將手機的價格提升到了2699元。


當然,2699元的小米8,在我們看來仍然是性價比頗高的手機。我們也很少有人覺得小米忘記了消費者,反而覺得小米這是應該做的。

為什麼我們有這樣的想法,價格拉高了,反而不會覺得手機廠商不對麼?

  • 消費水平提升。隨著我們消費者水平的提升,我們對於手機的價格也會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而不會過多在意手機的價格。這是相互影響的。
  • 物料價格提升。手機廠商的硬件水平的提升,同樣不同的手機所使用的物料價格在提升,所以手機價格提升理所應當。
  • 手機廠商均提價。大部分手機廠商都在提價,形成了一個共同的局面,所以我們司空見慣。
  • 手機性能提升。手機性能相對於幾年前的手機提升非常大,消費者從當時的旗艦機型和現在旗艦機型一比較,自然會察覺到手機性能得提升,也不會覺得手機價格提升有什麼不對,因為手機性能提升了。
  • 不同定位手機。現在手機廠商針對手機消費者提供了不同定位的手機,低端,中端和高端,這樣大家在不同的價位選擇手機,不會出現衝突。

LeoGo科技


價格高沒問題

畢竟綜合實力比較強。

想要1999,2999的,又不是沒選擇,紅米K20系列用的都是最強處理器,沒預算的可以選擇。

小米都要打高端了

你不應該怪小米不厚道,十年過去了應該問問自己為什麼兜裡沒錢買3999[酷拽]




小坤坤哦


問題:以前原本已被拉下來的手機價格突然飆升,卻感覺沒有人牴觸,這是為什麼?


市場真的是隻靠小米拉低價格的嗎?

你忘了,在小米之前,就有山寨機,他們的價格更低。在小米的初期,就有IUNI,就有360,還有大神,小辣椒品牌,他們的性價比更加高。

現在的高性價比品牌除了小米,還有榮耀,還有OPPO的Realme,還有vivo的iQOO,還有很多的品牌都一起努力的。

所以,智能手機的價格確實被降低了,這是得益於廠商的努力,當然,小米的貢獻非常大,也是最出名的,這個是需要肯定的。

智能手機的價格真的上升了嗎?

如果你想買旗艦機的話,當然貴了iPhone、三星、華為的旗艦機都貴了。如果你想買互聯網品牌的旗艦機,也是貴了,榮耀、小米、一加的旗艦機都貴了。

可是,如果你買中端機的話,真的貴嗎?你知道嗎?最便宜的高通驍龍855最便宜已經被拉到2000元左右,這跟五年前的1999元買互聯網品牌的旗艦機有什麼區別?

你要知道,這幾年,互聯網品牌的旗艦機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你們只看芯片,現在還要看拍照、振動馬達、閃存、屏幕指紋,工藝等等的。

這幾年下來,工藝進步了,人工也高了,成本貴了,同時中端機的機子還能在2000元左右買到了旗艦芯片。

不然別人要虧本賣你?別人旗艦機還是1999元賣你?

你要知道,前幾年互聯網品牌不注重工藝,可以把價格做到了1999,現在工藝提升了依然在2000元左右。


太平洋電腦網


天天罵智能手機漲價的我,過來答一答這個問題。

樂視死了,小米要賺錢上市了。做了那麼多年手機,偷工減料打價格差這活,不能幹到死吧?

這兩年手機價格上漲的原因有:
市場匯率變了導致CPU存儲芯片屏幕等等價格上漲,你沒看這兩年JDI夏普屏都沒了嗎?一水的天馬京東方群創。
聯發科因為Cat.7的門檻倒下了,之後市場可用芯片方案少了,沒有競爭高通原因給你降價?手機廠商願意給你降價?

說手機價格上漲沒人牴觸甚至還一堆人吹捧,核心原因不就是網上水軍太多,普通用戶誰閒的沒事在那給誰誰誰當粉絲?而且什麼平臺火,立馬就有大批粉絲整齊劃一的集體湧進來控評。

這種狗腿子的活,誰都那麼閒天天在那幹?

電視劇裡的男主角職業談戀愛,手機圈的粉絲職業給idol打call。

既然粉絲們不罵,媒體不關注,用戶沒時間管,那也漲價就漲價了。


百略網


首先智能機的價位真的不是小米拉低的,在小米誕生之前中華酷聯就已經把價位做到千元以下,小米的出現是提升了性價比,實際平均售價還是小米拉高的,而且由於性價比的概念被熱炒實際上還拖累了國產品牌往高端發展的步伐,ov華為都是小步小步走了很多年才拉到如今的價位,而事實上現在市場對於高端機的接受能力已經明顯領先與廠商的進度,你看看那些聯名的豪華版的銷量就知道了,所以現在的人真的不是那麼在乎價位的事,幾百塊的廉價機也依然能買得到,1-3000的中端機現在是主流,反倒是小米在這裡吃了虧,性價比的利吃得太狠,高端機慢人兩步還一直不敢太快步追


etblue


小米自己覺得自己拉低了智能機價格,三星,蘋果,HTC壓根不鳥他,在殺價格的是國產機,靠品質殺出重圍的華為提價了,不支持,不反對,一切看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