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古:居然是這位奇女子,讓新會陳皮一戰成名

今天是3月8日婦女節,小編先祝各位女神節日快樂,新會陳皮的“威水史”

非常多,但你又可知道,讓新會陳皮名揚天下的,居然是一位古代奇女子

講古:居然是這位奇女子,讓新會陳皮一戰成名

古代新會地圖

陳皮分為“陳皮”和“廣陳皮”,廣陳皮即新會陳皮。

“廣陳皮”這一稱謂最早出如今黃廣漢和夫人米氏的身上,黃廣漢從前擔任過徐州知府和浙江都漕運使,其夫人米氏曾被封賜為“一品夫人”。米氏之所以被封為一品夫人,則是由於她用老公所創制的“廣陳皮”為楊太后治療乳疾有功的緣故。

黃夫人米氏亦出身名門,自幼飽讀詩書,精通藥理,在南宋宋理宗年間公元1229年詔侍楊太后前後四年,因期間楊太后得了乳疾,御醫們都束手無策,黃廣漢採用在新會一些特定地方栽培的一種柑橘(如今的新會大紅柑)用特製之法的所製成的藥材陳皮交給其夫人米氏為楊太后醫治,米氏便用此皮為君藥,慢慢地治癒了楊太后的乳疾。

講古:居然是這位奇女子,讓新會陳皮一戰成名

當楊太后問及這種藥材的由來時,米氏因為此皮之製法來自其丈夫黃廣漢所創,於是將其丈夫名字 中“廣漢” 中取“廣”字作為這種藥材的名字,稱“廣陳皮”以別其他橘陳皮(在此以前還是稱橘皮,在此以後才出現廣陳皮)當時的“廣” 是繁體字,“廣”字頭“黃”字底, 寓義黃氏所創。

楊太后對此廣陳(陳皮)的功效和黃夫人的醫術大嘉讚賞,奏請宋理宗皇帝用“邦顯一品夫人”對黃夫人米氏加以封賞,廣陳黃氏族譜詩云:

“調治後乳,著手成春,詔封邦顯”。

講古:居然是這位奇女子,讓新會陳皮一戰成名

米氏太夫人像

邦顯夫人不僅深暗藥材之道,還有商業意識,協助其丈夫源深公從中原將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特別是種柑技術帶回新會,並將其制皮之法傳於子孫代代相延,種柑取皮,並誡子孫:不為良臣,當事良藥,認為此藥材品質獨一無二既能營生又能濟世。

這位被黃氏後人尊稱為米氏太婆的黃夫人不但醫術高明、知書識禮而且教子有方,是賢妻良母的典範,新會為數不多的一品夫人之一,備受後人的尊崇。

黃夫人之所以能獲此殊榮,並不能代表其醫術比御醫們都要高,有一定的歷史原因:

一、當時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更何況女性乳疾,男性太醫們不太方便治療;

二、黃夫人是官宦世家太太身份更容易和太后、皇后等相處,更方便醫治;

三、黃夫人本身精通藥理岐黃之術;

四、有好的藥材而且懂炮製(自此以後廣陳皮亦被奉為道地藥材獨佔鰲頭直到現代),廣陳皮作為新會地道藥材明、清時期被大量使用到一些高級的方劑中,大量的典籍均有記載,特別是一些宮廷藥方,廣陳皮必不可少。

不論如何,黃夫人用新會陳皮為太后解決乳疾問題的確成就了一段歷史佳話。

在蓬江區杜阮鎮杜阮村委會三和裡,有一座面寬15.5米,深13米的巨大墓穴,即“米氏太夫人墓”。

講古:居然是這位奇女子,讓新會陳皮一戰成名

在古代,一名女子能夠“獨佔”這麼大的墓穴實在少見,可見米氏被皇帝賜封為“邦顯一品夫人”,是何等榮光,當時的社會地位十分顯赫。

直到現在,廣陳皮在中醫用藥中依舊佔有重要地位,而新會陳皮的名稱更為人熟知。

講古:居然是這位奇女子,讓新會陳皮一戰成名

我是陳皮人家,相信老陳皮會講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