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們需要宅在家裡。一個人宅久了,各種問題開始凸顯,再加上“停課不停學”的學習壓力雙管齊下的時候。此時,如何能夠把停課不停學與抗疫行動結合起來——既能宅出意義,又能宅出樂趣呢?我們班進行了“宅+趣味作業”。

玩要玩出意義——自拍抖音學健康娛樂方式

宅在家裡,由於網上教學,孩子們開始:光明正大拿著手機玩。既然手機在手,乾脆就是玩出手機的正面能量吧。玩得健康,玩出意義,才能達到共同抗疫的目的。於是我們佈置了“玩抖音”的作業。“玩抖音”也是需要加上一個意義: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玩出健康娛樂方式。

班上的同學聽說作業是“玩抖音”,群裡瞬間砸開了鍋。

“什麼什麼,作業是玩抖音?有沒有開玩笑吧?” 有的覺得不可思議。

“哇,還沒有玩過這樣的作業呢!”有的好奇。

“宅在家裡,我們要思考玩法的意義,玩抖音,也要玩出意義呢。”我解釋道。

“老師,我不上鏡。”有的故意捂臉。

“哈哈,我平時也拍抖音,終於派上用場了!”有的興奮。

“收到。Over!”有的幽默愉快地接受。

不管如何,大家對這樣的作業是興奮而刺激的。

這樣的作業,促進了大家思考自己平時玩手機大家開始尋思著,劉順拍了自己抗疫的健康方式“勤洗手,不出門,多鍛鍊。”;李家豪拍了抗疫的宅家保健知識;李娜做了一個抗疫的公益廣告;戴如曦穿著漢服打乒乓,用運動來表達健康;蘇林編了一個智力魔法,開發了自己的智力;子昂拍了一個自己把家當做旅遊場地神奇旅遊。

大家的娛樂方式不再是打遊戲,玩手機,睡大覺,而是充實與休息齊飛,趣味與意義一色,精彩紛呈,風光旖旎。

在拍抖音的過程,就是引導大家要有健康宅家的娛樂方式,同時也是緩解無法出去的焦慮壓力的過程。如此作業,豈不樂哉!

吃要吃出品味——自做飲食探文化追根溯源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第一件大事,宅在家裡,我們都要吃。“武漢肺炎”都是“野味”惹的禍。都在吃,可是,是否吃得環保,吃得健康,吃得有品味,吃出動力,吃出未來呢。所以,我們專門佈置“借家常菜對飲食文化追根溯源”。從而用更廣闊、更高遠的文化視野來重構健康飲食新理念。

首先,講中國飲食。我提前和同學們展示了中國傳統飲食的兩大特色:營養與保健結合,講究色、香、味、形。同時再出示全國各地的特色家常菜,那些菜品色澤與質感的完美結合,精美器皿與拍照藝術的感官衝擊,挑逗著孩子們的視覺和味覺。孩子們紛紛對做菜開始躍躍欲試。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接著, 做家常美食。每個孩子自己查資料,學一個想做的美食。孩子們對此樂此不疲:有的學做蛋糕,有的做麻婆豆腐,有的做翡翠白菜卷、可樂雞翅,大家還主動曬出的照片,他們還特別注意了裝菜碟子的搭配,注重了色香味俱全的展示。

然後,分享飲食文化。孩子們還需要準備好做菜的步驟,查閱有關菜的文化和歷史,包括其營養價值都進行一一研究。然後在小組內進行分享。比如一個孩子,由豆腐談到了豆腐的種類,豆腐的來源,豆腐的營養,最後大家就自然而然談文化就談到了健康保健養生上。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最後,總結飲食健康。最後落腳是對身體健康上。我們聯繫了抗疫這件事,吃得健康,是第一位。大家一起總結出健康飲食小妙法:

(1)多吃澱粉類食物,少吃高脂肪;

(2)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

(3)多吃魚肉,少吃高脂肪;

(4)多點清淡膳食,少點油煎食品;

(5)多吃粗糧,少吃精細食品;

(6)多喝清水,少吃碳酸飲料;

(7)多吃新鮮食物,少吃醃製食品;

(8)多吃環保食品,拒吃野味。

理要理得徹底——自曬我的房間整理照

宅在家裡,更需要注重房間的舒適和整潔。所以,整理房間很有必要。於是,我們來了一場“曬曬我的房間整理照”,既是學會整理房間,講衛生防疫情。同時,也是整理心靈空間。“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那麼,“曬曬我的房間整理照”作業怎麼做呢?

第一步, 給整理標準。既然要整理房間,就要有整理徹底的範,所以我們先給出整理房間的評價標準:

(1)房門:房間門光亮乾淨;

(2)牆面和天花板:無蜘蛛網、汙跡、牆紙無髒點;

(3)地面:地面拖得整潔,沒有垃圾;

(4)窗臺:窗臺窗套窗簾乾淨、無汙跡;

(5)床:被子枕頭整潔而規範,看起來美觀乾淨整潔;

(6)衣櫃:衣架、衣櫃隔板無灰塵,清潔保養;

(7)做作業:做作業的空間安靜,整潔;

(8)書架:書整齊擺放,整齊有序;

(9)物品:物品擺放整潔無灰塵;

(10)特色:自己的房間有自己的品味。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第二步,曬勞動成果。孩子們們看到了評價標準,就開始按照標準忙活著。為了讓大家看到自己的勞動效果,我們要求,請我們把做清潔前的照片和自己整理後的照片進行對比。班上一個平時不愛做清潔的男生,聽說要曬出自己的房間,那可是做得一絲不苟,當曬出他的照片的時候,全班驚訝:“哇,這是我們班君君的做的嗎?”孩子馬上發出:“是我做的。”“那以後我們教室清潔就按照這個標準喲!”清潔委員馬上發出來。孩子發出害羞的表情。

第三步,評優秀房間。我們邀請了家長做家長評委,也邀請了學生評委。以組為單位發出每一個房間照片, 每一張照片都可以看出孩子們的用心, 最後,評選出“最整潔房間”“最簡約味房間”“最樸實房間”“最有品味房間”“最舒適房間”“最溫馨房間”“最適合學習房間 ”“最寧靜房間”等。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動要帶動全家——自創趣味全家總動員

宅在家裡,也是需要運動的,可是這個運動除了可以鍛鍊身體以外,還可以增加親子關係,同時一家人健健康康,才能真正抗疫。但是室內運動因為受到空間的限制,我們需要運動增加樂趣。

於是,我們佈置的運動作業,是家庭總動員,大家一起來做趣味運動,運動的內容可以自己創造。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一家人,一起運動其樂融融,有的一家人穿著睡衣做廣播操,有的做俯臥撐吃爆米花,有的是把桌子當乒乓臺,有的是把家裡佈置成遊樂場,套圈玩;有的是一家人玩打“保齡球”,一家人,宅在家裡,一起運動,盡享天倫之樂,好不愜意。

說要說出情感——自擬武漢朋友圈留言

在這場疫情中,太多讓我們感動的故事,面對疫情,我們如何教會學生做一個做有情義的人呢?來一場武漢朋友圈留言。

每個孩子把自己當作武漢的一個角色,發朋友圈,再回到自己的身份,進行回應。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首先,我請同學們選擇武漢一個身份,進行發朋友圈。有的選警察,有的選醫務人員,有的選鍾南山,有的選逃出城市武漢人,有的把自己當作恐慌的民眾,有的還設置了一個情景。彭林就把自己當作了選劉智明的妻子,表達了失去丈夫的悲傷和不捨,夏琪把自己當作了一個不願被父母知道的志願者,他們真正調動了自己對武漢的瞭解。感同身受地把自己當作了對方。

接著是回到自己的身份,進行留言。有的同學表達了讚美,有的表達了遺憾,有的在寬慰恐慌的人。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此時,作為老師的我,需要引導學生做一個有情義的人。佳歡把自己當作了警察,說:“明明都有這麼多不要出門的通知!還是有人不戴口罩出門,還聚會打牌,每天都在喊,每天都能抓到,教育了一個又一個,照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才能控制住啊。”

孩子回應:“對對,我在家裡老是能看到樓下有人不戴口罩到處跑,還有人在路口大聲說話,一點都不注意來往的行人,新聞上也有警察無人機喊話,抓到聚眾打牌的,發現在廣場做操的等等。”此時我告訴孩子:“我們不僅僅只是發牢騷,還需要對警察安慰,同時需要表達正能量。”

演要演出真實——自導一場AB劇的心理調適

如何緩解宅家的煩躁無聊的情緒,怎麼辦?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師!自己才是幫助自己的人。我們佈置了“拍AB劇”進行心理調適,每個同學當演員,再現這段時間自己的情緒。

我問大家:“這段時間你的情緒是什麼?”

“無聊”“煩躁”“悶”……孩子們紛紛表示。

“但是面對自己的這些負面情緒我們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就會有不同的方向發展。”我引導孩子們。

然後,我講解了什麼是“AB劇”,引導同學們敘述一個場景,並把自己正面處理的方式也負面處理的方式設計其中。

接著,和同學們講了如何寫劇本。孩子們分別創作劇本後,自己拍劇本。演繹真實的生活。拍出來的劇本那真是精彩,大家把自己當作了一個演員,同時也真實再現了自己的故事,在真實的體驗中,讓同學們領悟了正面積極處理負能量的方式,也就達到了進行心理調適的目的。

做要做出實效——自編抗疫健康小冊子

我們平時發了很多宣傳資料,看永遠是別人的,於是我們佈置了“做一個宣傳小冊子”的作業。做好後,可以給自己,給爸爸媽媽,給自己的家人,甚至社區。這樣,既讓孩子們學會保護自己,同時也學會了幫助別人。

同學們先自行設計封面,自己查找資料,真正地把疫情的防範做到實處。有的同學設計了桃心一樣的封面,有的做成了一個本子。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內在的內容那更是豐富,有個人衛生方面,有出門預防方面,有飲食健康方面,有運動健康方面。用自己設計的方式,把被動地看變成了主動地學。

做好之後,是需要真正送出去。有的同學把冊子送給了老年人,有的把冊子送給了自己的弟弟妹妹,有的送給了社區。在送的過程中,孩子們體驗到了自己做公益的幸福和快樂。

愛要愛得投入——自定一次自己的愛國儀式

教育部黨組印發了《教育系統關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工作方案》,要求在教育系統紮實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其中“”明理、共情、弘文、力行,是其中的關鍵詞。所以愛國主義教育應該是貫穿在我們的生活的點滴行動中,而不是口號中。於是我們佈置了宅家“來一場自己的愛國儀式”。

我把天安門廣場莊嚴的升國旗儀式的視頻發在了班級群裡,並提前以“家國天下”作為網課主題,提前觀看了愛國視頻、回憶了抗疫中的愛國行為,找尋了身邊的愛國行為後,我們一起觀看了《為了誰武漢版 》的視頻的時候,全班同學群情激昂。

大家看著畫面上一個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他們無怨無悔,他們挺身而出,他們衝鋒陷陣,太多太多平凡卻有著大愛的情懷的故事啊,他們也是和我們一樣有著血肉之軀的人兒啊,我不禁熱淚盈眶,激動地說:“同學們,沒有國,哪有家,家國天下,不是空話,是真實的點點滴滴的行動,中國加油,不是空話,真的是需要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眾志成誠,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國難興邦,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是國家的一份子,都應該用真實的行動去愛我們的祖國,下面請自己在家裡舉行升旗儀式,為我們的祖國獻上最莊嚴的敬禮吧!”

網絡的另一端,孩子們一個個神色莊嚴,大家用手機放著視頻,用電腦放著國歌,在鏗鏘有力的國歌聲中,孩子們向國旗敬禮,向祖國敬禮,向每一個抗戰一線的醫務人員敬禮。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當家長們一個個把照片發在群裡的時候,看著孩子們一個個堅定的目光中,我看到了未來中國少年高大而勃發的姿態,培養有著愛國情懷的中國少年有多重要,少年強則國強!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讀要讀出深度——自讀人生啟迪社會書

宅在家裡,我們還可以讀更多的書,也需要提升自己的品味,而更重要的是讀人生這本啟迪之書。

我們佈置了“讀一本人生之書”——讀疫情中人和事情,要求大家分享自己的讀書感悟,並且要讀書深度。

有的同學讀的是戰疫英雄,有的同學賞的是戰疫文章,有的是是一本名著,大家做好PPT ,每天安排一個同學,天天交流,讓每一個同學都能成為主角。都能把人生這本大書讀讀透。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宅要宅得自制——自定一個可以堅持的習慣清單

宅在家裡,我們要學會自我管理,不能讓光陰虛度,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如何有計劃地去做。因為疫情時間較長,所以需要做一次長程的打算。同時,養成一個小習慣,就能走出一大步,所以定一個可以堅持的習慣清單,顯得很有必要。

具體,我是這樣引導孩子們的。

首先定“疫情期間的目標”,為了達到目標,需要“可以養成的習慣”。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實現目標的“三階段清單”,俗話說,21天養成一個習慣,所以我們以21天為一個週期。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宅+趣味:什麼樣的網課作業不會被輕視和怠慢?

第一階段是1-7天,屬於心理反抗期:此時,需要邁出第一步,同時給自己一個記錄清單,要求貼在醒目的位置。

第二階段是8-14天的時候,此時行為開始變得不穩定,時好時壞。那麼就要提高門檻,並且把行為模式化,定例外的規則,給自己一個缺口。同時,也需要讓自己持續下午的一個開關。

第三階段是15-21天,此時已經有些倦怠,怎麼辦,那就選要添加新的變化,並定出新的目標。如此把一個習慣真正堅持下來。

把清單定出來,僅僅是一個開始,更多的是後面的達成。

疫情期間,給孩子們趣味宅家的作業,停課不停學,響應國家號召,既抗疫,也能不停學。給宅家加上了一個更深刻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