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貴為一代明君,為何不顧名聲執意暴力殺死親叔叔?

小情獸TT


明宣宗朱瞻基的爺爺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朱棣,他的叔叔就是朱高煦了。燕王朱棣能夠造反成功,他的兩個兒子朱高熾和朱高煦功不可沒。

因為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朱棣當了皇帝,按照傳長不傳幼的皇位傳承製度,自然會把朱高熾立為太子。

這就引起了朱高煦的不滿,其實朱高煦的不滿是有原因的。

朱棣在造反的時候,他的長子朱高熾留守都城,朱高煦跟著他南北征戰,這時候朱棣為了鼓勵自己的兒子朱高煦好好賣力,就告訴他,世子多疾,望爾多加努力呀。

這就是變相的許諾了朱高煦,你好好的打仗,以後我打下江山來會傳給你小子。

那麼對於朱棣的口頭允諾朱高煦有沒有相信呢?

他當然相信了,他之所以會相信也是有理由的。

因為朱高熾不但長得肥頭大耳,而且還是個殘廢,他的腿有毛病。中國歷史上,一般選皇帝接班人的時候,是不會選長得殘廢的人的。

畢竟皇帝是要面對群臣的,要管理的是整個國家。你說你選一個形象不好的是不是有損國威呢?

所以,朱高煦很單純的相信了。

可是,等到朱棣平定了天下,當了皇帝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他竟然立了那個肥頭大耳,又殘疾的朱高熾來皇帝。

朱高煦怎麼可能會心裡平衡呢?

他覺得如同萬箭穿心般的痛,不能就這樣算了,他還想為自己爭取一下。反正朱高熾只是太子,只要他還沒當皇帝,自己就還有機會。

有一次太子朱高熾和弟弟朱高煦一家去祭祀的時候,在下臺階的時候,朱高熾因為腿腳不方便,差點摔倒。

朱高煦抓住這個機會就開始諷刺朱高熾過嘴癮了,他說“前人失跌,後人知警”。大致意識就是說,你倒了臺,以後太子就是我的了。

你說這不是公然挑釁嗎?還好,朱高熾涵養比較好,他沒跟弟弟朱高煦一般見識。可是,這時候朱高熾的兒子不高興了。

朱高煦的這個兒子就是後來的皇帝朱瞻基,他在聽到朱高煦說的話之後,來了一句神回覆,“更有後人知警”。意識就是告訴朱高煦,你也別得意呀,你的後面還有我呢。

你說這樣趾高氣揚的朱高煦,朱瞻基上了臺怎麼不可能不修理他呢?

朱高熾當了皇帝也就是一年的時間就去世了,之後登基的正是朱瞻基。

其實當初朱棣立朱高熾當皇帝,很大層面上是看了他的兒子朱瞻基的面,畢竟這個江山最後要落到朱瞻基頭上,朱瞻基還是很全面的一個人的。

朱瞻基當了皇帝后,他的叔叔朱高煦心有不甘,覺得自己的皇帝夢成了泡影,這口惡氣實在是咽不下去。

所以他揚言要造反,被人告發後,朱瞻基親自率兵討伐,朱高煦一看這陣勢就害怕了,朱瞻基告訴朱高煦,若是前來投降可以饒恕你不死。

朱高煦認慫了,偷偷的跑出來,向朱瞻基投降。大臣都想讓朱瞻基處死朱高煦。但是,朱瞻基都沒有同意。

有一次朱瞻基去看望朱高煦,朱高煦特意伸出腳來,絆倒了朱瞻基,朱瞻基大怒把朱高煦用一個大鐵罩給罩了起來。

可是朱高煦的力氣太大了,他把鐵罩給頂開了。朱瞻基只好下令,鐵罩的外面加上火,把朱高煦給燒死了。

這就是為何他要殺叔叔朱高煦的原因。


史學達人


這個事情怪不得朱瞻基,要怪只能怪朱棣和朱高煦自己。

一、武人朱高煦一敗死瘸子加死胖子哥哥朱高熾。

燕王朱棣從北平起兵造反,朱允炆再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要不是朱允炆一句:不要讓我擔負殺叔的惡名,十個朱棣也被剁了,因為大明除了李景隆這種老子英雄、兒子混蛋的主兒,還有盛庸、還有鐵鉉……危急之時,總有次子高煦陪伴左右,朱棣為保命,常常一拍高煦肩膀:你大哥是個胖子加瘸子,你加油啊!高煦像個敢死隊長,立馬有使不完的勁兒,而且這傢伙既是勇將,又是福將,簡直就是打不死的李逵。到後來朱棣在叛徒加蠢豬李景隆的配合下,進了南京城,成了皇帝。

朱棣犯難了,太子朱高熾當王世子多年,謙恭仁厚,沒有過失,且在老巢北平保衛戰中以寡敵眾,建立下卓越功勳。廢他,沒有理由,加上一群文官力挺,如黑衣宰相姚廣孝、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謝縉,尤其是朱高熾生了個好兒子朱瞻基,更讓朱棣連遠征蒙古也帶在身邊。結果朱高熾又進一步,成了皇太子。

高煦立下大功,吃了個啞巴虧,利用父親北伐蒙古,太子監國,栽髒陷害太子,使朱棣疑心太子,打擊太子黨,結果解縉、楊溥光榮入獄。高煦是個粗人,沒文化害死人,他以為自己人生的春天已經來到,竟然經常見人就說:我英武,豈不類秦王李世民乎?他沒有考慮老子的感受,當時玄武門事變後李淵被李世民、尉遲恭逼宮的!被成了太上皇!很快,有鸚鵡把高煦的英武壯舉一五一十傳給了朱棣,朱棣對高煦由愛轉恨,永樂十三年五月,朱哥煦被改封到青州。但高煦貪戀南京戶口,賴在京城。一次,朱棣一石兩鳥問楊士奇:我聽說了漢王(高煦)在京城行為不法的傳聞,你們知道嗎? 楊士奇這根老油條,相當機智:人家把我當太子黨,外面沒人告訴我們,但漢王(高煦)兩次被封,不肯就藩,現在陛下要遷都北京,他要留南京,請陛下考慮他的用意。結果作為藩王的高煦原有的京城暫居證被朱棣收回,他被趕回了樂安州。

仁宗即位時間不長才十個月就走了,對弟弟恩撫有加,朱高煦沒理由、也沒時間造反。

二、朱高煦再敗侄子朱瞻基。

到親侄子朱瞻基上位後,高煦反了,竟然暈了頭,還沒造反就把造反的事情弄得地球人都知道!

朱瞻基吸取朱允炆的教訓,御駕親征,高煦沒想到侄子和自己玩真的、如此生猛!瞻基兵臨城下,保持武裝高壓之外,重金懸賞高煦的油光光的人頭,這情景好似農家忙過春節,等著一隻洗乾淨的豬頭煮凍豆!高煦沒等開仗,就向侄子投降了,成了侄子的“階下囚"。

侄子派御史于謙把朱高煦臭罵了一通。

三、豬性難改,把自己送上了火葬之路。

高煦由王爺變成了階下囚,一次瞻基高姿態來看他,他竟隔著監獄的柵欄,用腳勾倒瞻基,瞻基正愁找不到機會。立馬下令,用三百斤重的大缸扣住他,誰知高煦竟把缸挺起來了,瞻基忍無可忍就不必再忍,命令手下準備了幾百斤的柴火,點著了,把高煦火化了!


蒼茫大地顧煒斌


朱瞻其的親叔叔叫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那我們來看看朱高煦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朱高煦從小性格就比較兇狠,早些年,朱元璋將幾個孫子召到京師學習,朱高煦就不學習,而且舉動輕佻,朱元璋對他就十分不喜歡。

公元1398年,建文帝繼位,朱高煦與朱高熾一起到京城,舅舅徐輝祖就勸他要學好,朱高煦非但不聽,還盜走徐輝祖的愛馬。朱高煦還經常殺死官民和驛丞。

公元1399年,朱棣起後,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並且經常作前鋒。

公元1400年,朱高煦參加了白溝河之戰,斬殺對方將領,在東昌之戰,大將張玉戰死,朱棣危急,朱高煦率軍趕到,救出朱棣。

公元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戰敗,又是朱高煦趕到,朱棣撫摸著朱高煦的背部說,你要努力呀,世子經常多病,意思就是世子活不了多久了,以後的位子就是朱高煦的了。

朱棣之後成功繼位,朝中就開始討論立太子的事情了,淇國公,駙馬都比較喜歡朱高煦,經常在朱棣面前講起朱高煦之功,希望立朱高煦為太子,但是朱棣認為朱高熾這個比較仁德,而且還是朱元璋所立,也沒有什麼過錯,不太合適。

1404年,朱高熾被立為太子,朱高煦被立為漢王,一直不肯去,朱棣只能同意讓他不用去封地。

1424年,朱棣病逝,朱高熾繼位,也就是明仁宗。

1425年,明仁宗病逝,朱瞻基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朱高煦打算在半路截殺朱瞻其,但是沒有成功。

1426年,朱高煦起兵造反,還企圖勾結英國公張輔,張輔拒絕。朱瞻基不忍心用兵,就寫信給朱高煦,朱高煦不為所動。

朱瞻基派薛祿進行征討,楊榮建議朱瞻基御駕親征。朱瞻基又寫信給朱高煦,跟他說,只要他肯投降,那麼,就不會計較此事。朱高煦拒絕了。

城內的叛軍想抓住朱高煦獻給朱瞻基,朱高煦十分害怕,後來還是投降了。

群臣紛紛上書,請求把朱高煦誅殺,朱瞻基不同意,最後只是把朱高煦貶為平民,關押在西安門內。後來,有一天,朱瞻基去探望朱高煦,沒想到朱高煦給他個掃堂腿,把朱瞻基絆倒了。

朱瞻基十分生氣,讓人用三百斤的銅缸把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力氣比較大,還把大缸頂了起來,亂跑,朱瞻基就命人在銅缸邊上點了木炭,就這樣,朱高煦最終身死。


歷史簡單說


這件事確實比較奇怪,當初朱高煦造反,被朱瞻基擒獲後朱瞻基都沒有立即處死,而是兩個月才殺了他,而且殺的方式很殘忍。起因是朱高煦伸腳絆了朱瞻基一腳。



朱瞻基算的上一代明君,他用這種方式殺死自己已經被擒的叔叔,確實是他帝王生涯的汙點,正因如此才讓人難以理解,歷史也沒準確的記載。個人猜測朱瞻基殺朱高煦的有兩種可能:



一是斬草除根,雖然朱高煦被擒,但朱高煦為爭嫡位,與朱高熾一系積累了很多仇恨,多次陰謀殺死朱瞻基,難免不讓朱瞻基產生仇恨的心理,說白了那天朱瞻基去看朱高煦就沒安好心,他是故意找茬,要殺了朱高煦。



二是過激殺人,也許當天朱瞻基真的只是為了看看二叔,但朱高煦完全不把朱瞻基放在眼裡,不但不行禮,還極為幼稚的絆他一跤,朱瞻基也只是把他用缸罩住,他盡然把缸頂起了,這樣朱瞻基都不殺他,那朱瞻基的顏面何在,一激動就把朱高煦給殺了。

至於哪種方式更靠譜,我也不知道,不知大家有何高見。


滄海一粟7528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長孫,是大明的第五位皇帝!

儘管朱瞻基在位只有十年、於36歲就英年早逝了。但他在位期間,秉承父親朱高熾與民休息的政策,使大明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算是明朝歷史上有所作為的明君!大明能實現仁宣之治,他功不可沒!

但他因第一任皇后胡善祥無過錯而廢黜了她,又因為殺死了親叔叔朱高煦,其明君稱謂曾被人質疑過!廢原配妻胡皇后,我們信其“此朕少年事也”一說,故且不論!


那麼,朱瞻基為什麼要殺死親叔叔呢?

1.朱高煦自作孽不可活!

明成祖朱棣一生只有四個兒子,朱棣搶奪侄兒皇位後,按立嫡立長的制度,長子朱高熾由燕王世子被立為皇太子是順理成章的事!這個燕王世子朱高熾就是朱瞻基的親爸。

而二叔朱高煦呢並不服氣,他體格健壯、生性兇悍,作戰勇猛,屢建功勳!在明目張膽地與朱高熾奪嫡失敗後,他憑著靖難之役中屢救父親朱棣與多次力挽戰場頹勢的功績,倨功自傲,堅決不肯去自己的封地當王爺,而是留在京城,伺機謀害當時還是太子的親大哥朱高熾。

朱高熾身體肥胖、孱弱,但心胸開闊、儒雅仁愛,對老二朱高煦的僭越和侵犯一次次地寬恕、原諒他了。朱高熾以為經常給二弟優厚待遇,增加其俸祿,再好言相勸,定會讓他回會轉意的。可事與願違,朱高煦此後從沒熄滅慾望之火,甚至在朱高熾登基時,還謀害朱高熾。

朱瞻基長大後,對二叔的所作所為心知肚明。他自己也為父皇出主意,幫父親多次躲過了二叔的明槍暗箭。朱高熾暴斃身亡後,朱瞻基為防止朱高煦節外生枝,以雷霆之勢之快登上了皇位。

朱高煦野心更加膨脹,他開始謀害自己的親侄了!剛剛上位的朱瞻基不想大開殺戒,所以,對二叔朱高煦一忍再忍。依然以皇叔之禮待之,比父皇待二叔更優厚!

但,朱瞻基也是狠角色,他是不會如父親一樣,對這位狂妄自大的二叔忍讓到自己生命的盡頭的。

2.朱高煦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造反。

朱瞻基在當太子時,就注意到了威脅大明江山穩固的主要因素是外藩。所以,他一繼位,如朱允炆一樣,就緊鑼密鼓地忙於削藩的事。可是呢,外藩之王都是自己的叔輩,如果憑行政命令、再施以武力來硬的,肯定會讓世人覺得他六親不認、冷漠無情。

這個時候,朱瞻基開始利用自己的二叔朱高煦了。果然沒過多久,朱高煦忤逆之心萌發,又公開造起了親侄子的反。他以他能像父親朱棣一樣,能從侄兒手中搶來江山。這正中朱瞻基下懷!

由於朱高煦認為志在必得,所以,這次造反聲勢造得很大,全天下人都知道了。這就是叔叔冒天下之大不韙犯上作亂的鐵證!早有準備的朱瞻基順勢批准了大臣建議他御駕親征、平叛的奏本。

朱高煦原以為朱瞻基是軟柿子,可以任自己隨意拿捏,會一忍再忍的。誰知,這次侄兒大軍壓境玩真的。朱高煦懵了,在將叛兵離後主動投降了。

朱瞻基沒將朱高煦就地正法,留作它用!但朱高煦一敗,漢王的封藩就不復存在了。朱瞻基宜將剩勇追窮寇,傳召給另一位皇叔朱高燧,朱高燧審時交出了兵權。

自此,目中無人朱高煦被貶成了庶人。為了安撫被撤藩的眾皇叔,朱瞻基暫時沒要朱高煦的命。


3.朱高煦最後的挑釁,觸到了朱瞻基的底線

朱高煦可惡,但他是自己的親叔,弒殺親叔叔的名聲不好!朱瞻基將他囚禁了起來。為表達親情,逢年過節時,朱瞻基還去探望他!

有一次,朱瞻基又去看望二叔,這個已經淪為了階下囚二叔不知輕重,直接伸腳絆倒了皇帝朱瞻基。朱瞻基此時,年過而立,政治經驗豐富,皇位已穩。再無顧慮。

於是,盛怒之下,朱瞻基便命人將朱高煦罩在大銅缸裡,然而在銅缸四周燃起熊熊大火,活活烤死了他。


希望星晨58298869


一部分原因是朱高煦自己作死,另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朱瞻基的爺爺朱棣。

朱棣靖難之役時,朱高煦衝鋒陷陣,身先士卒,立下過很大功勞。

朱棣就對朱高煦說:“好好幹呀兒子,等到我當了皇帝后,就立你為太子!”

沒想到,等朱棣登上皇帝寶座後,反倒立了長子朱高熾為太子。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古代都是立嫡長子。

“原來這是給開的不能兌換的空頭支票。”

朱高煦想,“既然我老爹能造他侄子朱允炆的反,我就不能造我的好侄子朱瞻基的反?”

宣德元年,八月,漢王朱高煦謀反。

朱瞻基帥兵五萬親征,命鄭王朱瞻埈,襄王朱瞻墡留守北京。

大軍行至樂安,朱瞻基兩次向城中送去召降書,又用箭將招降條件射入城中。用功名利祿相誘。

城中將士無心戀戰。

朱高煦投降。返回北京後,朱瞻基將朱高煦廢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

都這樣了,朱高煦就安安穩穩的過個小日子就行了唄,

不行,總要作點妖。

有一次,朱瞻基去探視朱高煦,卻被朱高煦故意絆倒。

朱瞻基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沒想到朱高煦,竟將大缸頂起,硬生生人還走了三百來步。

朱瞻基又命人按住銅缸並在周圍點燃木炭,最後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銅缸內。

好了,至此朱高煦同志終於把自己給玩死了。


胡玖


明宣宗朱瞻基為什麼殺死他親叔叔,首先我們先開認識一下他的叔叔——漢王朱高煦。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相比較於肥胖體虛又有足疾的哥哥,英武強壯的朱高煦無疑更得朱棣的歡心。

尤其是在建文帝削藩,朱棣起兵造反之後,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煦每每身先士卒,屢敗敵軍,更是數次於絕境之中救的朱棣性命,朱棣大喜之下更是數次許諾要立朱高煦為世子,繼承大業,這也就為日後的人倫慘劇埋下伏筆。

靖難勝利之後,朱棣當了皇帝,朱高煦居功自傲,滿心以為朱棣會立自己當太子,卻不成想,當了皇帝的朱棣這會兒後悔了,思慮再三還是立了長子為太子,封次子為漢王,就藩雲南,這下可是惹惱了朱高煦,死活不肯去雲南,朱棣也沒辦法,畢竟他也理屈,最後只能讓他去了南京。

眼看就要到手的太子大位飛了,朱高煦自是滿心怨氣,待朱棣死後便準備造反,可惜還沒開始繼位的哥哥也掛了,換了侄子當皇帝,於是乎起兵造反,可惜還沒來得及翻起多大的浪就被生擒了。

面對一個造過反的藩王,估計沒有哪個皇帝能放下心來,自古以來別說是叔侄關係了,便是父子兄弟都照樣舉起屠刀,再說這個叔叔可不是省心的,之前數十年沒少給他們製造麻煩,現在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朱高煦的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當然在史書上,文人們還是很好的美化了一下明宣宗朱瞻基的,說朱瞻基看望被幽禁的朱高煦,卻被朱高煦故意絆倒,因而大怒之下活活炙死在銅缸之中。


賊道人


有句老話——忍無可忍,則無需再忍;還有一句流行詞——不作就不會死

這兩句話依次對應朱瞻基、朱高煦叔侄倆。朱瞻基在殺死叔叔的過程中,無意間成為一個優秀的廚子,而朱高煦沒能成為一代明君卻成為一代名菜,也算功德圓滿了!

一代明君朱瞻基這輩子,就有兩個“汙點”;第一就是以一種極其殘忍的方式處死了他的叔叔朱高煦,第二就是他個人非常熱衷於鬥蛐蛐(作為勞模,也就有這麼一個愛好,還被後世詬病,皇帝難當啊!)

朱高煦的悲劇,很大程度上要怪他寄幾個(自己),因為不作不死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在那個權力可以搞定一切的年代


作為朱棣的二世子,朱高煦本應該是榮華富貴享不盡!

講道理,朱高煦還是蠻有水平的,不僅長得帥還很能打。早在靖難之時,朱高煦就是朱棣強有力的左膀右臂,能征善戰的朱高煦數次拯救老爹於危難之中,軍中諸將中威信也極高;當然這些並不足以讓他膨脹到要擠掉哥哥的位置

要怪就得怪朱棣同志!朱高煦的確是有想取代哥哥的意思,而且朱棣本人也更喜歡這個小兒子,原因很簡單——朱高熾是個大胖子、還是殘疾,走路得拄拐,屬於影響市容那一型的。而小兒子朱高煦不僅長得帥、還能打,跟自己很像!朱棣是否有想過廢長立幼,這是一個問題

可是,在朱高煦眼裡,他自己是很有機會的!因為當年他老爹曾經對他說過一句話“世子身體不好!”這句話讓朱高煦十分振奮,可是他被老爹無情的忽悠了。因為說這句話的場景,實在是有些......那是一次險惡的戰鬥中,朱棣被重重包圍,面對前來救援的朱高煦,朱棣頗為動情的說出了這句話,而朱高煦聽罷大振,帶著老爹殺出重圍,並最終幫助老爹登上皇帝之位

得了天下,朱高煦功勞很大;再加上軍中威信頗高,一時間風光無兩,大有趕超哥哥朱高熾的意思!就這樣,朱高煦膨脹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當權力的慾望矇蔽了朱高煦的雙眼,卻沒有實力的支撐

朱高煦很鬱悶,打天下自己的功勞最大、論長相又是帥的不行;不管怎麼說,至少要比朱高熾強太多了!朱高煦越想越氣,越想越煩,怎麼辦呢?只能涼拌!

討好自己的父親不肯就藩,是朱高煦的第一條錦囊妙計,只要還在父親的身邊一切都有機會的啊!所以在朱棣明確表示你想去哪就去哪的時候,天真爛漫的朱高煦表示“我哪兒都不去,就在爹爹你面前!”朱棣也是比較喜歡這個小兒子的,也就沒攆他走。朱棣倒沒什麼其他想法,可是朱高煦卻錯誤的理解了父親的意思,這是在給自己機會啊!於是乎他又四處活動,拉攏當年跟父親一起打天下的武將班底,而這些人是比較支持朱高煦的,畢竟朱高熾跟他們關係一般,親疏遠近自不必多言。只是,這些人也不是頭腦簡單的丘八,貌似暗地支持朱高煦卻十分堅定的要當牆頭草,只是觀望卻不作聲

轉機終於來了!朱棣掛了、朱高熾即位,並很快在一年之內死去,侄兒朱瞻基要成為帝國未來的掌舵人,頭腦發熱的朱高煦,終於選擇了爆發——造反!

他要重溫自己父親的成功之路,並十分堅挺的打了一仗,便投降了......

沒能成為一代明君,卻弄巧成拙變成一道名菜

演技拙劣、水平有限的朱高煦,原本想要設伏黑掉朱瞻基,卻撲了空。扯著嗓子造反卻很快就投了降,話說這朱高煦跟當年英勇神武的二世子真的相去甚遠,莫非是成為王爺後,紙醉金迷的生活掏空了他的身體和靈魂?這個我們不得而知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朱高煦的叛亂並未造成什麼影響,甚至說朱瞻基沒有費什麼力氣就打垮了朱高煦的一幫烏合之眾,乾淨利索磕頭流淚投降的朱高煦,被關押在大牢之中,衣食住倒是沒受啥影響,只是行被限制了

一日,朱瞻基心血來潮去拜訪自己的叔叔,結果這個叔叔也拿他不當外人,竟然一個掃堂腿給朱瞻基絆倒了。這讓作為皇帝的朱瞻基很沒面子,你說就算是你心中不忿,想要搞事兒,至少來個劫持之類的弄點大動靜,可卻偏偏就是這麼勾了他一下,既不疼又不癢的,還很招人煩!

朱瞻基是個好人,但好人也有脾氣,他下令用一口三百斤的銅缸把朱高煦罩在了裡面,你說都到這份上了,你就老老實實在裡面待著唄,可我們的朱高煦同志身經百戰,也算是力大無窮;二話不說竟然把銅缸頂了起來,搖搖晃晃的,練起了舉重!朱瞻基終於憤怒了,立刻下令讓人搬來柴火,堆在銅缸周圍,隨著大火燒紅銅缸,朱高煦被處死

說來搞笑,朱高煦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其實都怪他咎由自取,怨不得朱瞻基。其實朱瞻基是很仁慈的,如果不是這個叔叔太過出格,他絕不會如此狠心、甚至變態

而我們無法理解朱高煦是怎麼想的,作為曾經隨父靖難的功臣,長得帥、還有錢,好日子不過非得要當皇帝嗎?而且有這個實力嗎?明知不可以而為之就罷了,最後還整這麼一出,實在是讓人感嘆智商的重要性

作為知名帥哥,朱高煦甚至沒能留下一副畫像,但卻留給了我們一道名菜,只是不同於廣為人知的叫花雞,他這道菜應該叫做“叫花朱”吧!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俗話說自作孽不可活,每個人的結局都是自己造成的,明宣宗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就是這樣一位,他本可以做一位閒散王爺,享受數不盡的榮華富貴,可是他偏偏要不知死活的和朱瞻基爭奪皇位,結果只能以慘死告終。

朱高煦的父親便是史上為數不多的造反成功的皇帝朱棣,當初朱棣能夠篡位成功,兩個兒子朱高熾和朱高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朱高熾其貌不揚,還是一個殘疾,但是他為人忠厚、寬以待人。明宣宗朱瞻基就是朱高熾的兒子,明宣宗是一個心懷大志的人,他深謀遠慮,是做皇帝的最佳人選。所以雖然朱高熾有殘疾,但是朱棣相中了這個孫子,希望他以後能繼承皇位。

可是當初朱棣造反之時,為了拉攏朱高煦就跟他說世子多疾,望爾多加努力。朱高勳就把這當成了朱棣對他的承諾,他認為朱棣以後會把皇位傳給他。可是沒想到朱棣最後還是把皇位傳給了長子朱高熾,這讓朱高煦心裡非常不服氣,所以他總是找朱高熾的麻煩。

朱高熾因為體弱多病,登基之後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朱瞻基繼位,朱光煦仗著自己是朱瞻基的叔叔,更加趾高氣揚。因為他始終認為這個皇位是自己的,不該由他的哥哥來繼承,現在皇位又到了侄子手裡,他更加不服氣。

但是說實話,朱瞻基對這個叔叔一直都是寬容忍耐,朱高煦揚言要造反,被人告發後,一他竟真的起兵造反,這時朱瞻基親自率兵來討伐他,等到朱瞻基打到他的門口,他才真的開始害怕,想要投降。

出了這種事情,朱瞻基都原諒了他的叔叔,對他仍然以禮相待,甚至給他很多豐厚的賞賜。但是朱高煦不滿足,想要搶回皇位,這真是痴心妄想。他使用的手段都非常惡劣,讓人不忍直視。

一次朱瞻基去看他,他居然做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這次觸碰了朱瞻基的底線,實在讓他忍無可忍。之前朱高煦對朱瞻基父子多次挑釁,他們一直對朱高煦忍耐有加,這次朱高煦的做法實在令人不齒。

朱瞻基並不想真的殺了朱高煦,因為那畢竟是親叔叔,早晚有一日大家都會去見祖宗,到那時說自己殺了親叔叔,實在是不好交代,畢竟古人還是很重視這方面的。

但是不作不死這句話用在朱高煦身上真的太貼切了,他這一生都在想辦法讓自己死得更快一些。因為朱高煦做了這麼多過分的事情,朱瞻基便把他關了起來。可是就算淪為了階下囚他還是不老實。

一次朱瞻基去看望他。他居然作死的拿腳絆倒了朱瞻基,試想堂堂一位皇帝,居然被如此耍弄,怎會不勃然大怒?朱高煦一再拿朱瞻基的面子當鞋墊子,朱瞻基已經忍無可忍,他便命人把朱高煦扣在銅缸裡,但是朱高煦仗著自己力大無窮,居然把銅缸頂起來了。朱瞻基便命人將大缸死死扣住,在周圍燒起大火,最後朱高煦被活活烤死。

其實朱瞻基想殺朱高煦由來已久,只是一直礙於叔侄情分無法痛下殺手,若不是朱高煦一再作死,他可能還會活的更久一點。

所以人千萬不要太作了,當一切大勢已去要認清現實,拿雞蛋和石頭碰,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縱觀歷史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經驗教訓,做人要識時務,到任何時候不要以卵擊石,否則最後的下場會很悲慘!


千水千山


明成祖朱棣有四子,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四子朱高爔(早逝)。

朱高熾長得肥頭大耳、身體有殘疾,走路得拄拐,待人仁愛,靖難時留守後方北京。朱高煦不僅長得帥,在靖難之役中,身先士卒多次立下戰功,幾次關鍵戰役都是靠著朱高煦及時出現才扭轉的,軍事上頗有建樹,朱棣對朱高煦也是很器重。


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為此也大傷腦筋,曾經引出一段大才子解縉詩:“虎為百獸尊,誰敢惹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頭”。這讓朱棣當時很動情,最終於公元1404年朱高熾被立為太子,這讓朱高煦很受打擊。

朱高煦的太子念頭並沒有消失,依然橫行霸道,無視祖宗法度,隨意殺伐,甚至私用皇帝用品,多次攻訌太子,致使解縉冤死、黃淮入獄,意欲取而代之。

朱棣為了肅清北元勢力,經常御駕親征漠北,留太子在南京監國,狡猾的朱高煦製造一切機會來打擊太子朱高熾。永樂十二年,朱棣率軍出征回京,太子按照慣例到郊外迎接,但是由於準備工作的延誤,導致接駕時間延遲了,朱棣很不高興。下旨申斥太子,並且將太子的屬臣下獄,一時間朝中人人對太子敬而遠之。

朱高煦自為得手,在宮中自比李世民,朱棣逐漸得知真相後,大為惱怒,把朱高煦禁閉在西華門內,太子朱高熾為弟求情,盡力救護,後因朱高煦犯下私造兵器,豢養死士的罪行,朱棣將其安置在山東樂安州。

1424年朱棣駕崩,高熾繼位,史稱仁宗,但僅10個月後也駕崩了,此時朱瞻基正在南京,朱高煦欲截殺未果,朱瞻基繼位,是為宣宗。朱高煦私設五軍都督,決定造反。

宣宗接受楊榮、夏原吉建議御駕親征,但是宣宗這位仁德的皇帝,在起兵之前,又給了自己皇叔朱高煦一次機會,他將信送給朱高煦,勸他懸崖勒馬,可朱高煦根本不聽。直到宣宗的大軍,很快就兵臨城下。朱高煦眼見事情不妙,外加形勢不利,就開城投降。

大臣力勸處死朱高煦。但朱朱瞻基只是讓于謙(于謙一罵成名)出面當眾申斥,將朱高煦解押回京,貶為庶人後,並且還免除了城中叛軍的罪名,軟禁在西內。

宣宗一次去探望叔叔時,朱高煦趁他不備,伸出一腳將宣宗勾倒在地。宣宗怒不可遏,立即派人找來一口300多斤的銅缸,把高煦壓進去,哪知高煦神力,頂著大缸亂轉,宣宗更生氣,於是下令,堆上木柴放火燒銅缸,活活燒死高煦,既殺其父,斬草不除根後患無窮,所以九兒子全部被殺!

朱高煦本來造反就是死罪,明正典刑實屬正常,宣宗朱瞻基僅將其廢為庶人,可謂仁至義盡,奈何朱高煦這個蠢貨淪為了階下囚,還要挑釁自己的侄兒皇帝,真是不作不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