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春晚的老北京過年都愛唱大戲,皇帝太后最愛聽什麼?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民俗節日。在這個節日裡祭祖敬神、守歲拜年、飲酒赴宴、逛廟會、走親訪友,是老傳統了。不過,在沒有互聯網,也沒有電影、電視和“春晚”的年代,過大年聽大戲就是不少老北京人值得回憶的快樂時光了。

没有春晚的老北京过年都爱唱大戏,皇帝太后最爱听什么?

《清音閣演戲圖》

尤其是清末民初之際,春節裡聽戲就是很好的精神盛宴。那時的劇場內沒有現代的燈光佈景,但熱衷此道者可以在閉目聽戲時品出戏的真正味道。正如《北平歲時徵》所載:“京都戲館,俱於元旦開市。是日,各部梨園扮玄壇登場,呈金書‘開市大吉’四字為賀,各館鹹以先至為榮。除夕子夜,即張燈火以待。”大年初一就聽戲,似已成慣例。

宮廷之中也不例外,春節中聽大戲唱大戲的習俗在清宮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不過,筆者查閱相關史料,以清宮中演戲為內容的圖畫留存甚少,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清音閣演戲圖》算是特例。不過,該次演出是乾隆為慶祝平定臺灣林克爽起義在避暑山計舉辦的。清音閣戲樓與寧壽宮暢音閣戲樓規模一致,從目前僅存的此幅大戲樓演劇的形象資料,可瞭解當時宮廷在此類大型劇場看戲的情況。

梨園公會春節演戲有講究

戲曲界又稱梨園界,它曾有嚴密的組織和規矩,設在天橋附近精忠廟的梨園公會對於春節間演戲是十分認真的。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戲曲並非是單純的娛樂,而且還是宮廷禮儀,有的戲有一定的宗教內容,許多祭祀活動都有戲曲登臺亮相,稱之為“酬神”,演出的劇目被稱為“酬神戲”。在“酬神”之外,戲曲還有教化作用,演什麼講究應時當令,不可造次。春節期間演的戲已形成了模式,戲班不能隨便變動。

昔日,戲班有臘月廿三“封箱”的習俗,在“封箱”之後,大年初一方可粉墨登場。不過,在“封箱”前後,戲曲界要搞一兩次大的活動,以示梨園界的團結互助。如1929年春節前,“北平梨園全班會串”就是北京戲曲史上一件大事。所謂“會串”,與“反串”意思相同。據《百年春節》一書載:“北平梨園每至年關有會串之舉,所得票資完全為救濟窮苦同行之用”。據說此次活動本擬在年底前舉行,因尚小云、梅蘭芳未在京,遲遲未辦。經梨園公會協商,還是在當年臘月二十四日舉行。此次活動尚小云、梅蘭芳雖未參加,但演員陣容依然十分強大。從當時的戲單看,果然如此。

那次“會串”共有十二個大戲上演:1、全本《長板坡》,由楊小樓、程硯秋、馬連良、高慶奎、郝壽臣、貫大元、錢金福、孟小茹、王惠芳等人出演;2、《一門忠烈》,由余叔巖、傅小山、羅福山等主演;3、《辛安驛》,由荀慧生、金鐘仁、馬富祿等主演;4、《探母回令》,由陳德霖、言菊朋、朱琴心等主演;5、《虹霓關》,由徐碧雪等主演;6、《寶蓮燈》,由王幼卿主演;7、《戰滁州》,由尚和玉主演;8、《上天台》,由時慧寶主演;9、《乾元山》,由茹富蘭主演;10、《五湖船》,由富連成全體學員演出;11、《平貴別窯》,由斌慶社全體學員演出;壓軸戲由裘桂仙演《大回朝》。演員陣容強,劇目也豐富,成為了梨園界傳頌多年的佳話。

這種“會串之舉”,系梨園界重要的慈善活動,故而在劇目(戲碼)上很隨意、熱鬧,多為喜聞樂見的劇目。春節期間演的戲,各個劇團要在戲碼上下一番功夫,推陳出新,戲碼要有吉祥、喜慶的含意,與春節過年的氣氛吻合。一些平日的劇目要“更名換姓”來突出吉祥、喜慶和歡愉。像《豆汁記》改為《鴻鸞禧》,當年豆汁是貧困人的食物,在過年時再說豆汁太貧氣了,故要改戲名。《劉備招親》、《回荊州》改為喜氣洋洋的《龍鳳呈祥》。節日期間人們很忌諱殺了砍了一類字眼,因此將《打漁殺家》改稱《慶頂珠》,而此戲與慶頂珠關係不大。《戰長沙》由於沙與殺同音而改稱《關黃對刀》,《坐樓殺惜》改稱《烏龍院》,《御碑亭》改稱《大團圓》等等,都刻意烘托節目氣氛的吉祥喜慶。

聽戲看戲是春節中的大樂子,但在舊日有些忌諱,演的差不多都是輕鬆愉快的喜劇作品,像鬼怪、冤報一類內容的較少。因是舉家歡樂的日子,平日演的少兒不宜的“粉戲”如《馬寡婦開店》、《小寡婦上墳》等就不再演了。老北京中山西人多,他們不大喜歡《玉堂春》中“洪洞縣裡沒好人”的臺詞,而洪洞縣內的大槐樹又是明初眾多外遷山西人的發祥地,說這裡“沒好人”自然會得罪山西人,在春節期間劇團儘量不演,不讓山西老鄉們不愉快。據《綺情樓雜記》記載,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一個春節,為了慰勞生產工人,工會“特召集名伶演劇助興”,京劇名旦張君秋特奉獻拿手好戲《玉堂春》來慰問工人兄弟。“詎是日觀劇者,多為山西人,而山西人最惡聽《玉堂春》,蓋以事出三晉也”,好事變成了壞事,“故張君秋出臺不久,即被轟退”。

在老北京曾有許多戲園子(劇場),大多分佈在前門外,如廣和、中和、慶東等等,舉不勝舉。與此同時,宣南地區的各省會館中有不少大的會館有戲樓,一些王府裡也有戲樓、戲臺。這些演戲場所,除一般的喜慶堂會外,在春節期間唱大戲酬賓娛樂也是熱鬧非凡,留下了不少梨園佳話。

年畫之上戲曲內容很多

過大年聽大戲確實是戲曲文化軼事,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他們到戲園子聽戲的機會不多,但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這種需求。在辛亥革命以前,北京的戲園子多分佈在外城。當時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演崑曲、京劇的班子不會到珠市口以南的地區唱戲,尤其是到天橋,雖然天橋一帶有些小戲園子。而在天橋一帶賣藝的,無論是京劇還是評劇、梆子的演員,唱得多好多紅也不能到珠市口北面的戲園子演出。天橋一帶唱小戲的較多,票價很低,有的是“零打錢”,聽一段收一段的戲,普通勞動人民可以接受。因此,在春節期間,一些店鋪學徒夥計及拉洋車的做小工的人,可在這幾天到天橋聽聽戲。花錢不多可以過過“戲癮”,也算過年時奢侈了一把。

天橋一帶的小戲園子,春節期間沒有前門一帶戲園子在演戲時的那麼多陳規戒律,也沒有什麼“跳財神”、“跳靈官”、“跳加官”一類的儀式和俗套,上來就唱,人們愛聽什麼就唱什麼,只要歡樂就成。據老人回憶,老白玉霜當年演的《拿蒼蠅》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但就在春節期間在天橋唱紅了。天橋的戲班子在演戲時往往有“現掛”,見到什麼或與過年氣氛一致會加上戲詞中沒有的內容,逗得觀眾哈哈一笑,算是有了年味。評劇演員新鳳霞在其回憶錄中就有不少這樣的內容。

逛天橋在舊社會也有犯忌的,許多家庭不許子弟到天橋,其主要原因是家長認為說相聲的“不說人話”,唱戲的“野調無腔”。為滿足人們春節聽戲的“戲癮”,年畫中的“戲曲畫”就派上了用場。老北京有過年掛年畫的習俗,他們掛的年畫主要來自天津楊柳青,少部分來自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中除以胖娃娃為主的《吉慶有餘》外,最受青睞的是以戲曲為內容的,如什麼《三英戰呂布》、《挑滑車》、《長坂坡》、《岳母刺字》、《梁山伯與祝英臺》、《花木蘭從軍》、《大鬧天宮》、《牛郎織女》等等。這些年畫過年時掛在牆上,老人們會將畫中的內容講許多遍,小孩們聽了也算過了“戲癮”,或者培養了他們的戲曲愛好,增加了歷史常識。

戲曲內容的年畫,讓大批進不了戲園子,去不了堂會聽戲的人多少也有了精神享受。至於京城戲曲愛好者的“票友”,他們在春節期間不但去戲園子聽戲看戲,而且還借年假期間“票戲”,登臺表演,切磋技藝。在“票友”中有人因在春節間或私家堂會“唱大戲演大戲”出了名,最後“下海”,以戲曲演唱為業。像京劇名家言菊朋、奚嘯伯、孫菊仙、金秀山等都是“票友”出身。在清末時,一些王公貴族也加入“票友”隊伍,使“票友”成為戲曲界的獨特風景。“票友”們粉墨登場,讓老北京的戲曲文化更加絢麗多彩。

春節唱戲對梨園界更為重要,戲曲評論家齊如山曾雲:“從前戲界人員都很迷信,他們以為大年初一必須演戲,倘這天不能演戲,則這一年不順適,所以非演不可。比方初一演過之後,初二便無班可搭,他也認為沒有大關係,而且許多老年的角色,一年不一定演幾次,可是初一也要登臺。還有許多青年角色,每到各處拜年,應酬非常忙碌,但是無論多忙,這天也得到戲館子。”梨園界重視春節唱大戲,百姓喜歡春節聽大戲,一來一往,使戲曲文化大大弘揚。

同治皇帝愛演灶王爺

春節中聽大戲唱大戲的習俗在清宮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清宮裡春節唱戲聽戲的史料很多,近人朱家溍 《清代內廷演戲始末考》及明代太監劉若愚所著《酌中志》中都有所記述。據學者王芷章考據,宮廷中演戲至少可以追溯到東周時期,他在《清昇平署志略》中說,東周時“蓋王道既衰,諸侯不朝,綱紀馳廢,淫闢是尚”,各諸侯國則開始“倡優之興”演戲唱戲。到了清代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而且還有了專門演戲的衙門清平署。在清初的順治朝,因政權未穩固,且剛入主中原的滿清貴族對漢文化接觸不多,許多人不識漢字,更看不懂戲,故而那時宮中演戲尚無定製。隨著時間的推移,帝后及王公大臣識漢字的多了,宮中演戲已成定製,康熙朝已建立了管理演戲的機構,在乾隆朝宮中演戲之盛達到了頂峰。後來大清國運漸衰,宮中演戲唱戲的規模變小。但是,到了慈禧當政時,由於她恣意揮霍,使宮中演戲從規模、陣式、伶人多寡、排場等都超過了乾隆朝,演戲成了清王朝垮臺的哀歌。

主管演戲的昇平署,除負責宮廷禮樂的安排外,最大的任務就是演戲,不但組織太監的戲班演,還負責挑選社會的戲班演戲,宮外的名角進宮演戲被認為“承應”,能進宮演戲在當年是名利雙收的差事。

宮中演戲最隆重的自然是春節期間的戲,帝后們對春節朝賀時的“中和韻樂”興趣不大,但對看戲聽戲是很認真的。自稱“公主”,但不是公主的裕容齡在清宮裡呆了幾年,她在《清宮瑣記》中回憶了許多往事,雖有些是她無中生有編造的,但描述清宮過年的內容較為真實。她寫道:“宮裡自除夕晚上,演戲到初七日為止,慈禧天天去聽戲,我們大家都陪她去聽戲。”慈禧沒有受過正規教育,文化水平低下,執政四十八年,她的許多手段差不多都是從聽戲聽來的,她把聽戲當成了從政的“必修課”了。宮中唱戲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乃至白天“垂簾聽政”,晚上“捲簾聽戲”。

宮中春節唱大戲,並非單純的娛樂,在慈禧之前的歷朝皇帝把看戲當成了執政手段和宮中儀典,至少說明他是“真龍天子”,不混同於平民百姓。所以聽個戲也有許多程序,看戲前要燒香拜佛。《清昇平署志略》記述的一次“除夕承應”中就有許多內容,皇帝“每於卯初至各等處佛堂拈香”,從早膳時就開始唱戲,“臺上例演《昇平除歲》、《福壽迎年》等吉祥戲,午膳後演《金庭奏事》、《錫福通明》,晚膳後演《瞎子拜年》、《如願迎新》,都是有吉祥含義的春節戲”。慈禧在大年初一更是大演特演,慈禧對戲曲是行家裡手,她不滿足於只演《瞎子拜年》之類的承應戲,除了昇平署太監戲班外,京城不少名伶也來獻藝,劇目更加豐富。

清代將演戲列為朝廷儀典,其中乾隆朝與光緒朝是兩個高潮。光緒朝演戲多,慈禧是重要原因。不過光緒也喜歡聽戲,甚至會打鼓伴奏。光緒二十八年(1902),慈禧母子回京的第一個春節讓昇平署演《膺受多福》戲,而且另賞“總管、首領、裡外承差人等銀一千三百五十九兩”。在聽戲方面,他們是捨得花銀子的。

據《清朝野史大觀》載,當年皇帝演戲的軼聞不少,其中稱同治皇帝“所演則卑劣矣”,他喜歡在節日間演戲湊趣,但又不會演,在《打灶》只能演灶王爺來娛樂自己。灶王爺臺詞不多,同治在戲裡搖頭晃腦自取其樂。

宮中唱戲的太監往往比其他太監晉升的快,隆裕太后與慈禧一樣喜歡聽戲,對唱戲的太監倍加呵護,小德張即是一例。此人由唱武生榮升為總管太監。此外發生在光緒二十五年的“假光緒案”就與宮中演戲有關,據《世載堂雜憶》記載,假光緒是一個叫崇福的伶人,他“幼入內廷演戲,故深知宮中之事”,而且“面貌頗類光緒”,至於假光緒身旁的太監則貨真價實。該太監本一銀庫庫丁,“因竊多物,被掌庫覺,逃出宮中”,因白面無鬚,聲似女音,與崇福勾結在一起招搖撞騙,被人們誤以為是逃出瀛臺的光緒皇帝。但最終在武漢被張之洞識破,兩人雙雙被砍了頭。晚清宮內演戲頻繁,除春節外,帝后生日及一些宗教節日都要演戲,幾乎天天不落。崇福經常進入內廷,舉手投足都像光緒了。宮中聽戲最樂的是慈禧,而宮女、百官難以從中感到快樂,因為他們只能站在殿堂的廊子下去聽去看,尤其在春節期間,紫禁城內也天寒地凍,在這兒聽戲可不是樂事。

春節與戲結緣,理應是文化史中的一件趣事,也是傳統文化的組成,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一代代傳了下來才有了今天的“春晚”、“賀歲片”和“新春音樂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