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昌楼,中国土楼之父,典型的楼坚强,700余年前的股份制产物

福建省漳州土楼民居近2000座,仅南靖县就有1300多座,是全国土楼最多的地方。这里有大家最津津乐道的那个“美丽的误会”:20世纪7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间谍卫星侦查发现,在中国闽南的崇山峻岭中,隐蔽着类似核反应堆和导弹发射架的核基地,时任美国总统里根随即派遣间谍来探查,最终被证实这不是核基地,而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生土木质建筑群落。慕名而来的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赞誉土楼“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又似蘑菇拔地飞腾而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德烈称之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裕昌楼,中国土楼之父,典型的楼坚强,700余年前的股份制产物


裕昌楼,中国土楼之父,典型的楼坚强,700余年前的股份制产物

裕昌楼,号称“福建土楼之父”,又叫“东倒西歪楼”。位于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下版村寮村上节社,建于元末明初(1308年—1338年),是目前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圆楼。裕昌楼是中国最早的股份制产物,由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筹集资金建造,“产权归五家”共同拥有。共有5层18.2米,每层54间,共有房270间,建筑面积6358.2平方米。第一层墙厚1.8米,往上逐层减缩10厘米。裕昌楼最大的特点是3楼4楼回廊支柱朝一个方向(顺时针)倾斜,5楼回廊支柱又朝另一个方向(逆时针)倾斜,最大的倾角达到15度,似乎只要一阵风吹过来就会轰隆倒下。专家实地考察研究称,裕昌楼之所以能做到“斜而不倒”,一个重要原因是,虽然中间的柱子倾斜了,但是底层和最顶层的柱子却仍然在一条直线上,整体建筑的重心并没有发生偏移。经受700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巍然屹立在溪水河畔。也正因如此,裕昌楼被称为典型的楼坚强。

裕昌楼,中国土楼之父,典型的楼坚强,700余年前的股份制产物

裕昌楼现有刘姓21户138人居住楼内,生活和谐而自然。裕昌楼共有4大看点,东歪西斜是其一,楼中有厝是其二,五行造型是其三,屋中有井是其四,楼中厝是指在天井中心建了一座单层祖堂。因为土楼是由罗、张、唐、范、刘五姓族人共同出资兴建的,所以土楼内设计成五大卦,金水木火土相生次序,每个姓氏象征一卦,按族人所需房间多少分配住房,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供给制”。楼为5层结构,1层为灶间(厨房),2层为粮仓,3层老人居住,4层年轻人居住,5层存放棺材。底层厨房内设有水井,共22口,是福建土楼中水井最多的土楼。家家厨房都有一口深1米、宽0.5米的水井,井水清净甘甜,拿起瓢子伸手即可打水。裕昌楼祖堂有三个门:正门为喜门,喜事、祈神由此进出;左为生门,祈愿孩子平安有作为,由此进出;右为死门,办丧事由此进出。

裕昌楼,中国土楼之父,典型的楼坚强,700余年前的股份制产物

土楼是客家人所建,他们都是中原南迁的汉人。远道而来是客人,于是有了“客家人”的称呼。土楼的前身是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建筑,它是闽南地区在“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模式。土楼的建筑材料甚为奇特,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

裕昌楼,中国土楼之父,典型的楼坚强,700余年前的股份制产物

裕昌楼的外墙遍体斑驳龟裂,看上去就像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走进土楼,那些被岁月熏黑的旧木板,以及木板上的红春联,洋溢着陈旧而美好的气息;高悬在楼道和木柱上的青葱菜籽、竹编箩筐,或互倚,或列队,或相望,随意中构成了土楼人家美丽的装饰。土楼作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土楼内居民门内是自家天地,户外是家庭世界,楼外是绿色的田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确是“宜内宜外”。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

裕昌楼,中国土楼之父,典型的楼坚强,700余年前的股份制产物

“厝包楼,子孙贤;楼包厝,子孙富”这是流传在当地的一句谚语,裕昌楼的建筑格局也体现了这种理念。高大的土楼外围,楼内大埕正中设有祠堂,祠堂门前脚基用卵石铺成一个阴阳八卦五行形图,代表“金、木、水、火、土”五卦,传说这五行图也是裕昌楼的设计图。历史上很多人认为在建筑中央放中国传统的阴阳八卦可以保证整个建筑的安全。所以现在每一个福建的土楼都有这样的八卦。这里反映的等级建筑也是十分明确的,整个建筑一共有5层,最舒适的3层是给老人居住的,而上楼比较费力的4层是年轻人居住的。第5层放置的是棺材,可能我们现在的人接受不了,但是在当时祖先是处于最崇高的位置,所以在建筑中他们的房间也是在最上面。(摄影:屈宪生、陈曙光)

裕昌楼,中国土楼之父,典型的楼坚强,700余年前的股份制产物


裕昌楼,中国土楼之父,典型的楼坚强,700余年前的股份制产物

【作者】王成,中国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总策划总领队,中国探险家俱乐部人文领域特别顾问。媒体撰稿人,乐途旅游网超级灵感旅行家。工农商学兵貌似占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诗和远方。惟愿我们在行走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本文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186126304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