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客觀地評價“中國式攝影”?

36旅行


你怎麼看待“中國式”攝影?

關於“中國式”攝影,我不知道提問者怎麼解讀,這個詞具體的褒義詞還是貶義詞我看也是眾說紛紜。

什麼是“中國式”攝影?

“中國式”攝影前兩年在網上有過很激烈的討論。我在網上找了很久,沒有找到關於這個詞的定義,其中有這麼一個說法:說中國式攝影最大的特點是扎堆、群拍;另一個特點是燒器材,喜歡攀比;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拿著器材“裝逼”,拍出的照片不敢恭維。也就是拿著手機,相機,人人都是攝影師。

一群人圍著一個模特拍攝

人人攝影有何不妥?

攝影師有攝影師的拍法,業餘愛好者有業餘愛好者的記錄方式。說通俗一點,攝影師叫攝影,大眾叫拍照。可能對於攝影師來說追求的要多一些,要考慮各方面的專業技巧,比如構圖,主題等等;而大眾就想的簡單多了。我看到一個場景很漂亮我要拍下來,或者我想記錄某一個東西我就把它拍下來。更何況手機自帶攝像頭不就是為了方便拍照嘛!

擺正自己的位置

作為大眾攝影愛好者,我們多像專業人員學習攝影方面的一些技巧、方法等等,提高自己的攝影水平是很有必要性的,但是我們不能隨意去評判別人的照片,畢竟我們也沒有那方面的專業知識,我們大眾看一幅照片很簡單,就是好不好看就完事了。

就我個人認為,只要不出格,人人都是攝影師,我們拍自己喜歡的照片,自己看著好看,自己喜歡,這對於我們大眾愛好者而言也就滿足了。我們把攝影作為一種興趣愛好,有自己的業餘追求,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還能偶爾拍出一些讓人驚喜的照片,何樂而不為呢!


嘻哩嘩啦


(這就是我在烏蘭布統草原清晨看到的中年攝影大軍)


主要是整體攝影水平不高。

首先,是對攝影的理解不到位。

其次,是攝影藝術教育普及程度不高。

再次,就是昂貴的相機器材,和貌似複雜的技術,擋住了人們通向攝影藝術提高的道路。

前年夏天,我去烏蘭布統草原,凌晨三點起床,跟著車隊到公主湖和透風溝,去拍日出。

因為去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到了地方之後,人們一字排開,長槍短炮,各種相機,簡直了!

我當時就驚詫於那些相機的昂貴和集中。

(拍馬群時,業餘攝影隊伍更為壯觀)


後來,我看到了其中不少人的作品,可以這樣說,千篇一律的多,修圖美化的厲害,真正有感覺,少之又少。

過去一直覺得我國的詩歌教育、書法教育、閱讀教育、美術教育,有很大的缺陷和空間,現在知道了,攝影藝術教育,水平也不敢恭維,不容樂觀。

(這是我用手機拍的逆光作品)


實際上,很簡單。

就像書法的三要素是筆法、魔法、章法一樣,

攝影應該從攝影的三要素開始,構圖,色彩,光線。

先理解了這些,再開始實踐。

(這是在烏蘭布統草原,用手機拍的公主湖日出)


然後,避免掉一個誤區。

攝影不是光為了拍得好看。

藝術的指向有三:真、善、美。美只佔其中一部分。要想辦法去拍到攝影裡的善和真。

攝影是也為了表達感情,通過視野,通過視角,通過心靈,表達出作者的所感、所思、所想。

(這是在烏蘭布統草原,用手機拍攝的一棵霧中的樹)


我的建議是,大家可以大膽嘗試學習手機攝影,前途無量,大有可為。

一是技術指標和相機很接近。

二是和相機相比,技術操作十分簡單。

三是攜帶方便。

(這是我用手機拍攝的沂源農民的笑容)


最重要的一條是,手機攝影不會因為技術操作的難度,或者為了準備器材耽誤時間和精力,可以直接進入到藝術創作狀態中。

中國式攝影有待改善,中國式相機攝影,更有待被超越。

(這是用手機拍攝的山東電視臺主持人)

(這是那次烏蘭布統之行,用手機拍下的最滿意的照片)

(完)


手機攝影藝術


轉思行記

攝影被中國人玩壞了,但也許是我們對中國式攝影有誤解吧。我覺得中國式攝影主要是一種休閒娛樂工具,不是一種職業,就像釣魚一樣,喜歡的人很多,由於不是職業,不用靠攝影來養家餬口,故攝影更是一種玩物,往大的方面上講就是玩物喪志,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所以中國攝影人很多,但能成為經典作品的卻很少。

在中國,攝影不是什麼高深的藝術,入門門檻很低,人人都會拍照,人人都可以成為攝影師。在這個ideal指導下,很多人開始購買單反相機,從入門級到旗艦級,口袋的錢是慢慢變少,照片也是越來越多,但能成為獨一無二、有點價值的作品卻很少很少。

P&E攝影器材展上,上百位攝影人士拍韓國模特。

中國式攝影誤區一:群拍加擺拍,主要是拍模特和人像,包括時尚模特、古典模特、少數民族的人文模特。我參加過兩次群拍,其中一次還交了20元錢,但拍了兩次覺得毫無意思,50個人拍同樣的一件東西,同樣的光線、構圖、主題,能有啥區別呢?無非好的器材能把模特拍得更清晰、看起來更養眼罷了。大家常看到公園裡數十人拿著長槍短炮拍模特,這其實就是一種愛好,當然他們也不是大師。

除了這些漂亮的模特,一些人文、人像攝影也全是擺拍出來的,當然也是群拍。如畲族老人、楊家溪牽牛和挑擔的農民、惠安女等。人文也來擺拍和群拍,沒有真實感了,也真的被中國攝影人玩壞了。

最有名的畲族老人,據說已過世了。

楊家溪牽牛的農民和挑擔的農夫,出鏡最高的牽牛老人了。

福建泉州惠安的惠安女,織網、挑擔子、搬磚,全是擺拍。

每次看到這樣的片子,我都有點義憤填膺了,拍這樣的片子有意思嗎?這類人為擺拍出來的片子,雖然容易拍出人文大片來,但因為沒有真實感,據說國內大賽一律cut。我是不拍這類片子的,不僅浪費錢,也是浪費快門。比如拍惠安女,我走到惠安女的集市上和大街小巷,憑運氣抓拍,每一張都是作品。

中國式攝影誤區二:拍風光要等待光線。隨走隨拍被稱為攝影的第一層次,而等待光線被稱為攝影的第二層次,這也是大部分攝影發燒友所處的層次。由於在這個ideal的指導下,國內誕生了眾多攝影基地,有錢又愛拍照的就去攝影基地的最美季節拍片子了,如江西婺源拍油菜花、承德壩上草原拍秋色、福建霞浦拍大海日出等等。自然,又是千篇一律的風光大片,每個人的攝影作品很難得脫穎而出,這又是純屬自娛自樂。

對於風光攝影來說,等待光線沒有錯,在能拍片子的地方等待最佳光線的出現。但由於拍的人多,你拍的片子淹沒在大海中,自然沒有什麼價值了。對於風光攝影應該是發現美,發現與眾不同的美,這才是風光攝影的高級層次,會讓你照片重新迴歸到攝影三個基本要素上來。

中國式攝影誤區三:燒器材。能買得起單反、玩得起單反的基本上都不差錢了。約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去拍照,大家往往愛相互攀比器材,也許升級器材是某些人的愛好啊,但真正要出作品就要在攝影技藝和後期上下功夫,器材黨在於圖個新鮮、快感,用一段時間以後,老機子一樣能拍出獲獎的作品來。而一旦限於燒器材的怪圈不能自拔,攝影就是燒錢了。

所以,如果大家看不慣中國式攝影,不如把他們想成是一種自娛自樂的人士吧,即使扛著10萬元器材的也可能不是攝影大師,而是愛拍照的人。尤其不要把他們想成是攝影大師,你心裡就會舒服了。


延安蘆師


先給大家說說什麼是中國式攝影,中國式攝影指一群人扛著長槍短炮去拍一個場景。說簡單點:當一個攝影師在某個景點拍了一張照片,然後這張照片火了。那麼馬上就會有無數攝影愛好者拿著相機去這個景點,拍出無數一模一樣的照片。

這就是為什麼你去網上搜一個景點,會出現無數一模一樣的照片。

給大家看看中國式攝影場景:

在景點無數人拿著相機拍算好的了,在那些車展或者有模特的展會上,你才能真正體會中國式攝影是什麼。下面隨便給大家看幾張照片體會一下:







在國外你是無法看到這種一大幫人拍一個場景的情況的,所以被稱為“中國式攝影”,下面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一,拿相機的不一定是攝影師

在以前手裡拿著相機的,不是攝影師就是瘋狂的攝影愛好者,攝影水平自然是沒得說的。但是現在手機拿著相機的,可能是一個連快門都不知道怎麼按的人。我以前出去拍照的時候,旁邊一小夥子拿著單反相機來找我,讓我幫忙調參數,然後給我看了一張這個景點的照片,說是想拍出這種效果。

二,攝影門檻降低

經濟水平的提高和攝影門檻的降低營造出了“全民玩攝影”的盛況。在以前相機是富貴人家的東西,窮人是玩不起的,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相機已經變成普通消費品了。在以前相機不是誰都能玩的,以前玩攝影是很考驗技術的,不是誰都能拍的。但現在是數碼時代,隨便一個人拿著相機都能拍。即使他們不懂光圈,快門,感光度這些東西,只要按快門就行。

另外,現在學攝影很簡單,想要入門也很簡單,網上有很多免費教程,去搜來看就行。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能的。

三,認為有相機能拍出好照片

我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大家有這樣一個認識:用相機能拍出好照片。以前有個學生對我說:我想買單反相機,這個微單拍不出來好照片。我不知道大家為什麼會有這種錯誤的認識,就像你不會做飯,難道我給你一個高檔的廚房,你就會做飯了嗎?

玩攝影人才是最重要的,器材是其次,現在有很多人拿手機都能拍出非常驚豔的照片。

四,自己要拍什麼都不知道

很多人看見別人在哪裡拍出一張好照片了,馬上拿著相機就去拍,而且是拍一張一模一樣的出來。一味的去模仿別人,連自己要拍什麼都不知道。就像你去買衣服,看見別人穿這件衣服特好看,然後自己就去買同款,但是自己穿著卻不敢看。

總結:攝影變得越來越大眾是一件好事,這能讓攝影越來越好,越來越興盛。以前在大家眼裡攝影是一門高高在上的藝術,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但是現在大家都能玩攝影,都在進行創作,真正的參與到攝影當中來,這是好事。

從另外一個方面說初學攝影就是模仿別人是怎麼拍的,借鑑,學習別人拍的好的地方。但是不能一直模仿別人,從而失去了自己的特點。

對職業攝影師來說:自己拍的照片包涵了自己的思想,認知以及對攝影的理解,對美的表達。而對於普通攝影愛好者來說,攝影只是豐富自己業餘生活,精神世界的一種活動,拍出來感覺不錯就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在攝影全民化的同時,希望大家能提高自己,不要每次拍出來的照片都是“到此一遊”的感覺。


攝影初級班


攝影的門檻越來越低,現在的手機、相機引入很多科技技術,解決了一些基礎問題,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拍出一張明信片式的照片。而富裕起來的中國人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喜歡搞攝影,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容易上手,不象畫畫弾鋼琴,需要練就基本功才能玩。


煙霧瀰漫是人工的。張力 攝影

另外,現在的攝影比賽特別多。如果你有興趣每天都可以找到或大或小的攝影比賽。甚至出現了很多攝影比賽代理機構。只要把照片發給代理機構,取什麼標題?調什麼顏色?參加什麼類別?一條龍服務。我還聽說還有帶著出去創作,幫架好三腳架,調整好光圈速度的服務。

中國“攝影熱”下,產生了大量攝影家。接過他們遞過來的名片,沒有不獲某某國際大獎的。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內幕,只要交參賽費,得個什麼“國際佳作獎”和“國際入選獎”很容易。

其實這也沒什麼奇怪,好虛容,好面子是一些國人的習慣。

自己玩玩、高興高興挺好。但有一些攝影人玩出了很多出格的事。就如“中國式攝影”提及的場景。現在這一場景大有“發揚光大”之勢,他們開始佔領國外的一些著名景點。“長槍短炮”是標配,請問這樣好嗎?

“中國式攝影”過頭了其實還會帶來一些危害,追名逐利之風盛行。導致一些負面新聞常常出現。最嚴重的是過渡導演擺拍,無中生有。自以為拍成作品,成就大片,其實在內行人眼裡只是個笑話。這樣產生的照片是一堆壞照片。

很想對剛學習攝影的人說,想拍好照片應該首先知道什麼是壞照片。


傅擁軍


我就是“中國試攝影”一員。剛剛退休,過去就喜歡攝影,崇拜大片的攝影師。買過的膠片相機有“東方牌”135、佳能、賓得、單反美能達阿爾法7,卡片機有索尼、卡西歐,數碼單反有尼康D80、佳能5D2、尼康D810、索尼R7M2。機器買了不少,攝影雜誌同樣也訂閱了不少,有大眾攝影、攝影之友、人像攝影、咔啪、影像視覺,自認為自己是一名攝影發燒友。由於工作忙一直沒有時間上過攝影學習班,只是看看相關的書籍,偶爾有聚會朋友孩子結婚幫忙拍照,一直沒有在攝影藝術創作上下過功夫,也沒有能拿出手的照片,幾十年在攝影方面就是這樣若即若離地過來了。退休了!終於有了自己的時間,家裡人也怕我退下來一時不習慣,鼓勵我拿起相機參加老年人的攝影協會,我倒是報了一個班。原先自認為有一點基礎無非是從操舊業而已,哪曾想實戰以後,尤其是參加各種拍照活動。我這個剛剛六十的人在隊伍中算年輕的,大部分都是七十好幾的老同志,也有八十幾歲的。各個身經百戰,鬥志昂揚,比技術、比設備、不修片、比誰去的景點多,比誰能吃苦耐勞,我在其中都看傻了。跟團出去了兩三趟,以前認為攝影是一個高大上的職業和技能,不是一般人能涉足的領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神秘的感覺。現如今出去拍照,吃住沒人挑剔,團費有的比旅遊團費還高,然而食宿條件非常一般,還起早貪黑,哪裡是窮鄉僻壤,哪地勢險要,哪原生態就去那裡拍片。我剛開始想:這不是花錢找罪受嗎?但是隨著時間慢慢體會到其中的樂趣與精神享受。再看看身邊的那些男男女女的老同志們,有的身體並不是很好,但是為了追求攝影藝術的完美,按相機快門一瞬間的感覺,是無比幸福的!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大姐,腿腳還不好,但是她非常樂觀,肩負著設備,步履闌珊,卻自豪地說:我就愛聽快門的連拍聲,那一瞬間覺得這世界都是我自己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無可厚非。我們中國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美好事物的認知和追求越來越大,情感越來越豐富。我們民族風格又好熱鬧;好扎堆,哪裡景點一出名大家蜂擁而至,雖然讓人一時不能理解,但不必大驚小怪。這是新常態!是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是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的體現!我們應該正確去理解,市場如何正確引導,鍛鍊了老有所為的退休人員,另外帶動了相關產業和地方財政收入,何樂而不為。我在這中間被感染、帶動、認知、收穫。其實我們應該慶幸自己能生活在這個年代。


TJ愛中華


其他地區是什麼情況,我不太清楚,我只從自己身邊看到的現象,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第一點:

中國式攝影,應該有一個固定人群,大多數都是離退休的老人。老人們退休後,沒什麼具體事情,退休工資都不低,收入比較穩定,於是很多人就在老年大學報班學習攝影,也是休閒娛樂和鍛鍊身體的一個好方法。

第二點:

老人們有的是年輕時候就會攝影,現在有時間玩了。更多的是跟風,覺得同伴中有會攝影的,自己也跟著學。反正在家閒著也沒啥事。一般城市裡老年大學都有攝影班,學習了基礎知識後,就會購買相機去實踐。我在攝影活動中,經常會看到提著長槍短炮的老人,設備一個比一個好,5D4、大三元,從不缺席。但是攝影作品就不做評論了,大家都懂。所以對於攝影,應該是每個人追求的結果都不同。對於他們來說,外出參與活動,並且拍照留念,這一天心情都是美美的,這就夠了,鍛鍊了身體,也與同行交流了攝影經驗,挺好了。至於照片拍的好不好,也就無所謂了。

第三點:

所以,題主所指的攝影,更多的是藝術範疇。老人們的攝影,更多的是參與感,你就把這種行為看作是外出踏青、旅遊健身就行了。就好比馬拉松是跑步,晨跑也是跑步一樣,別去放在一起對比就行了。各自的追求都不一樣,玩好自己的攝影就行,陶冶自己就可以了。


以上內容就是我對“如何看待中國式攝影?”問的的回答,只代表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我是好色之圖,喜歡攝影和PS,會不定時的推出一些攝影文章和PS教程,如果你感興趣,請關注我,感謝觀看!


好色之圖


還有中國式攝影這一說?

玩攝影這麼久了、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看了你關於“中國式攝影”的描述。簡單的說:拿著好設備 拍不出好照片,就是中國式攝影?

現在攝影普及度這麼高,一個是大家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再一個 對美的追求 都是一樣的渴望,出門旅遊什麼的 帶個單反、也不是什麼難事,紀錄一下沿途風景,自己眼裡看到什麼就拍什麼。但是!誰規定的有好設備就一定得有好照片?


好設備和好照片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它們中間隔著一個人,這個人 才是整合它們的關鍵!

如果這個人很隨意,目的性不是那麼強,但他經濟能力允許,買臺飛思來拍他家陽臺的花盆都行!那麼看到他用飛思來拍幾個破花盆,是不是就要說他:切~中國式攝影,那麼好的設備 就拍出個這東西?


人才是主導一切的關鍵!

所以不要說什麼中國式攝影,中國式旅遊!其實世界上都是一樣的:不同的人 在不同的領域 做著不同的事。法律上違禁的 有法律管!就算道德上有問題,我們也只能譴責!

但是個人喜好方面,人家一不犯法 二不缺德,我們有什麼資格去評判人家?

寬容一點,不是要你去理解他,也不需要你去接納他,而是把自己位置方正,客觀的去看就好啦。

為什麼要拍照?我想並沒有那麼多理由,就像下圖主人公說的: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兒,僅此而已!


光影的光陰社


“中國式攝影”,是一個廣泛爭議的社會性話題,人們對其看法褒貶不一,分歧很大,不同的個體、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視角,其觀點可能南轅北轍、結論迥異。到底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歸納起來,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去看:

一是從“中國式攝影”性質的普遍定義上看。簡單地講,“中國式攝影”就是指中國特色的一系列有關攝影的行為和現象。但有的行為不僅僅是中國獨有,世界上其他國度也同樣存在,比如說“擺拍”,牽著牛在橋上行走,再拍攝風景照等等。


二是從“中國式攝影”包含的主要內容上看。人們常說的“中國式攝影”,主要表現為男女老少都在用手機、微單、單反拍照,特別是時不時地來一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退休的大叔大媽“長槍短炮”,聚眾拍攝同一景物、人物;對“演出式擺拍”風景和民族風情跟風拍攝,作品千篇一律沒有多少個性等等。

三是從“中國式攝影”產生的社會背景上看。客觀上講,出現全民攝影熱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膠片時代,人們的工資收入普遍比較低,拍攝沖洗一個135彩色膠捲,可能幾分之一的工資就沒有了,購買相機更是普通家庭的一種奢望,即使有條件玩攝影,手動對焦和曝光,也不是一般人能熟練操作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專業相機進入尋常百姓家,成像質量比較高的智能手機,幾乎人手一部;退休工資比較寬裕,有能力購買好的衣服,補償失去的青春年華,也有時間有能力去追求攝影藝術的夢想。即便是帶著數萬元攝影器材,驅車幾千公里去拍攝,也能輕鬆如願。



四是從“中國式攝影”行為的社會影響上看。中國人口基數比較大,拍攝的絕對人數便迅速增長。生活中常常會發現,過去與攝影沒有任何關聯的同事、朋友特別是老年朋友,突然成了攝影愛好者,而且扎堆地在同一機位上樂此不疲地拍攝著同一景物。


有的可能沒有認真思考怎麼拍出優質的照片,別人拍就跟著拍,拍了就完了,交流更多的是器材怎樣。有的拍鳥拍花時,佔用公園路道的時間比較長,引發不必要的矛盾突出。






當然,更多的是良好的社會觀感。低門檻的攝影器材包括手機的誕生,助推了互聯網的繁榮,世界變得更加繽紛多彩。一些忙於工作的老年攝影愛好者,用心捕捉到一些珍貴的映像趣事,意外地挖掘出自己的美學潛能,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人生。


“中國式攝影”是一種社會現象,不能偏執地看待,把這種說法認定為是對攝影藝術追求者的貶低,或者對一些不良行為持默然處置的態度,都是不可取的。存在即合理,但合理需平衡各方,人人爭做“中國式攝影”的參與者,更應該是“中國式攝影”的建設者。(昌斌視覺/圖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私自轉載)


昌斌視覺


無所謂中國式美國式,只要大家拍的開心,玩的快樂,不妨礙他人,不踐踏社會公德,不違法犯罪,都可以接受。現代社會應該是包容的,文明人的心胸應該是寬廣的,攝影也好,爬山也罷,它僅僅是正常人生活中的一個點滴。人的一生中有很多要緊的事需要去做,工作,學習,家庭等等等。柴米油鹽醬醋茶之餘,每個人的心底都會有自己的詩和遠方,放過他們又如何……【圖片是旅行者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