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背影》:總有一種鮮活的痛,在回憶裡來回翻動

寫在前面的話:父親離開已經整整有五年。躺在今天的幸福裡,回憶起過往的種種,有一種痛來回翻動。如果愛來不及,只能任心破碎……


《背影》:總有一種鮮活的痛,在回憶裡來回翻動


背 影

父親前往醫院的那天中午,穿了一件深藍色的中山裝,戴著一頂藏藍色細毛線的針織帽子,瘦瘦高高的背影因為病痛微微地向前佝僂,我看著他蹣跚著走到等在門口的小汽車旁,母親一臉慌張地打開車門,父親動作遲緩地上車,頭微微地往後轉了一轉,似乎是想再看看什麼。我追著將一件大衣放進車的後備箱,忙亂中我不知道這竟是我見父親的最後一面……


《背影》:總有一種鮮活的痛,在回憶裡來回翻動


那年夏天,離父親去世大約有兩個月,我回老家收拾舊物。後院窗臺下櫻桃樹上的櫻桃全熟了,紅紅的果實從濃濃的綠葉子底下探出來,耀眼而熱鬧,父親知道我愛吃櫻桃,特意從大伯家要了樹苗,種下了三棵櫻桃樹。


《背影》:總有一種鮮活的痛,在回憶裡來回翻動


我繞到前院,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盤根錯雜、綠意盎然的草莓地,寬大的葉子下藏著星星點點的紅白相間的果子,它們全都是父親親手栽種的……我摘了一顆草莓放進嘴裡,還是父親清洗過後端上桌時那種酸酸甜甜的味道。


我努力回想父親幫我採摘草莓時的樣子,往事的碎片像狂奔的瀑布的激流,在眼前一 一浮現又轉眼消散,不知怎麼,我的眼淚就刷刷地流了下來……


作者簡介:金子紅了,自媒體撰稿人。只寫喜歡的內心文字,不慕窗外喧囂的風景。


<code>
<code>


寫在前面的話:1925年,有感於情的朱自清提筆寫了散文《背影》;1928年,朱自清的父親朱鴻鈞讀到了兒子情真意切的散文《背影》,百感交集。自此,父子之前的嫌隙盡釋。如果愛來得及,就讓幸福流淌……

《背影》:總有一種鮮活的痛,在回憶裡來回翻動


背 影

朱自清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背影》:總有一種鮮活的痛,在回憶裡來回翻動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閒。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唸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裡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伕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託他們直是白託!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瞭!

《背影》:總有一種鮮活的痛,在回憶裡來回翻動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硃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背影》:總有一種鮮活的痛,在回憶裡來回翻動


  • 作者簡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是現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1931年到英國留學,並漫遊歐洲數國。1932年回國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48年6月,他為抗議美國的扶日政策,在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上簽名,後於當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


  • 代表作品:朱自清的散文結構縝密,脈絡清晰,婉轉曲折的思緒中流瀉出溫柔厚重的氣息,最具有我國散文的傳統的美學風範。主要作品有長詩《毀滅》,散文《綠》《春》《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散文集《歐遊雜記》《倫敦雜記》《你我》等。


  • 作品介紹:《背影》寫於1925年,是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以背影為聚焦點,以父子之間的關愛之情為內在線,敘述了父親在浦口火車站送作者乘火車去北京大學讀書的情景,流露了無微不至的父愛,抒發了拳拳思親的至情。文章用白描的手法,素淡的文字,自然的敘述,將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動人。文章不但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而且其創作風格對以表現親情為題材的中國現當代作品影響很大,使該文成為傳世名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