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做到讓孩子自覺學習?

有你有我2904


孩子的學習問題對父母來說是頭等大事,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愛學習、做作業拖拉、成績不好、貪玩等,家長們感到很焦慮,那麼如何讓孩子自覺學習?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1)讓孩子明白是為自己學,不是為家長學。

學習的目的讓孩子掌握知識,明道理辨是非,學習技能本領,長大後能更好生活,有更多選擇,是任何一個人成長中必不可缺的環節。學到的東西是存在自己身體某部位,屬於自己的不是父母的,任何人都拿不走。

(2)創造利於學習的環境,不分散注意力

給孩子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讓他不分散注意力。周圍不要放無關物品比如手機,只放一些學習相關物品。

孩子學習時候,家長最好不要看電視玩手機,可以拿本書在不遠處看,讓孩子明白不僅小孩要學大人也要不斷學習進步,做到言傳身教。

(3)學以致用,找到學習興趣

學習原本是枯燥乏味的,孩子不愛學有一定程度上覺得學了沒有任何用途,學了就忘了,久而久之有了厭學態度。在生活中不防引導孩子將課本知識結合起來,讓他明白學習最終是要應用,是幫助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比如學數學後出門購物,可以讓孩子計算金額。

(4)學習量適度,勞逸結合

孩子不是學習的機器,更不是家長夢想的延續者。很多家長把孩子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連透氣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玩耍了,孩子當然不樂意。學習固然重要,孩子的心理發展也很重要,學完後不妨安排些孩子喜歡的娛樂,增加學習積極性。

(5)適當誇獎孩子

每個人都喜歡被認可,孩子更是如此。學習完成後,家長不要吝嗇語言,多誇誇孩子,讓他知曉付出能得到認可,心情也會更愉悅。

德國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指出教育的本質是: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讓孩子自覺學習,家長也要言傳身教由自己言行去引導孩子。





七格格在線


父母要做到兩點:

第一是父母得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只有感興趣了,才會去鑽研才會沉浸其中,自覺於無形中來,我家一個表弟就是這種沒自覺的孩子,之前是完全不喜歡看書,作文幾乎是不會動筆,為了寫作文家裡還專門請了教作文的老師,每週兩節課,輔導了一個學期,寫作慢慢有了長進,但進步很小,我姑姑開始著急擔心,不知從哪天開始,他家把晚飯後全家看電視的習慣改成看書了,每天晚飯後一家人都在看書,我表弟看的書都是寫作啊故事之類的書,每天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看書,看完大家還要交流心得體會,就這樣慢慢的小表弟寫作水平有了明顯提高,被老師拿來當範文念過,按他的話說就是腦子裡裝的貨多了有事可寫了,最關鍵的是他們已經完全習慣了飯後看書,整個家庭氛圍都得到改良。

第二是關於自信,父母要給孩子建立自信,自信的人做事往往會事半功倍,我們的父母那一代對我們的教育就缺對我們自信的培養,嚴重的情況會致人做事唯唯諾諾,有的人會覺得孩子不能誇,誇了會自滿,其實這樣是不對的,父母就是得教會孩子你是最棒的,錯了也沒什麼大不了重來,敢於嘗試才是最勇敢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學到更多,對自我的認識也會更清晰,更加的相信肯定自己。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孩子最初的行為都是在模仿身邊最親的人,好的引導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發現更好的自己。


陶陶2019


不知道孩子多大了。我記得我念初中的時候,放寒假,我把我語文課本上所有的詩詞都抄下來了,是因為自己喜歡,不用父母督促。

我還自己背英語,也不用父母督促。但是別的科我都不愛學。

後來高三的時候,好好學了下歷史和地理。因為歷史老師一直不放棄我,因為地理老師講課我愛聽。

學習這個事情,真的除非自己喜歡,真的有興趣,學了以後有價值感,不然我覺得沒有人有定力去自覺學習。

我給兒子報了英語課,用平板學習。他學習的動力就是得了三顆星很開心,有時候得兩顆星他就不願意學了。

我想,不妨先在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適當鼓勵,讓他有成就感,讓他知道自己能學好。等他對學習產生興趣,自己想學了,就會自發的去學習,而不是“自覺”。

我認為“自發”是為自己學,“自覺”是為別人學。


安知不是


這也是我現在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剛好孩子一年級,正是各種學習習慣養成的時候,如何讓孩子自覺學習,我自己同她做了幾個約定,目前她已經能夠每天的任務都要完成,完成不了的自己想辦法完成,比如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她自己發現練字還沒練,就自己一定要練完才睡覺,當然了這樣其實打亂了她的睡眠時間,所以我就告訴她,讓她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比如所有的學習任務不要拖到晚上八點以後,也就是晚上8點以前必須完成所有的任務,九點鐘以前必須上床準備睡覺。還有就是學校的老師佈置的作業,小孩容易忘記,提醒了她幾次她還是忘記的話我就不提醒她了,去到學校老師如果點名她的話,馬上回來就很積極了不會忘記了。還有就是和她一起定製學習計劃,學習時間、學習內容、是否完成,未完成怎麼處罰等等。她自己慢慢的習慣了,就變成她每天要做的事,習慣成自然。


溫暖晨曦0708


這個哈還真不能借鑑別人的辦法 別人的那不是辦法 只能說別人的孩子聽話 別人就是養了個省事的孩子

這個關鍵在孩子自己 有的孩子家長跟本不管不問他就學還就能學好 我特麼弄了個就是不聽話的孩子 沒辦法啊 愁啊 都愁成神經病了都


生q活


這個我也是苦惱,我女兒也是不自覺學習,軟硬不吃,打過罵過都不行,,好話說盡還是這樣。頭疼了。說好的什麼承諾,轉眼之間又想玩,又忘的一乾二淨,我的做法就是,讓她玩個夠。再讓她學習。規定給玩多久,就學習多長時間。


佳陽陽


最好的辦法是父母不看手機和電視,天天陪著,堅持數年,孩子就養成自覺學習好習慣了。

60年代,我在農村,一看家長要幹活了,我就趕緊去寫作業。幹活和學習比較,學習輕鬆些。

現在城市人,沒有比學生學習的活更累了。所以你也要陪著學。久而久之,孩子感到學習是一種快樂,才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這個必須從小抓起,最遲一年級開始。一切渴望的知識,故事,笑話都從書本里去找,孩子就會自覺看書學習。

我們用手機,侃侃而談怎樣培養孩子學習自覺性,我還在玩手機看手機。可想而知,手機的誘惑力多大嗎。大人都管不住自己,何況小孩乎?


用戶東風55324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孩子如果不自覺學習,那可能覺得學習沒意思,不感興趣,反而覺得學習是一種壓力。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給孩子一些引導。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引導孩子。

第一:陪孩子一起學習。幫助孩子一起攻克難題,然後引導孩子獨立攻克難題。其實,每解決一個難題,心裡那種成就感只有自己能體會。引導孩子,讓他慢慢的喜歡上、享受這個過程。

第二:多帶孩子去圖書館,引導孩子多看書,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可以先從孩子的興趣入手,看書是另一種形式的學習。期間也需要孩子靜下心來去品讀,享受獲取知識的樂趣。

第三:交好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部環境影響實在太大了。尤其是學生時代,他們接觸時間最多的還是同學,所以交幾個知心朋友對他們影響很大。好的朋友可以相互鼓勵,相互比拼,相互成長。我就慶幸我小時候交了幾個好朋友,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我們都是一路縣級重點,到高中就一起到省級重點學校就讀。總之,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我們作為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交一些優秀的朋友。

最後,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21天可以培養孩子一個習慣。所以,我們至少要陪伴孩子21天養成這些好習慣。

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孩子一旦養成了好的習慣,我們就不需要天天盯著孩子,只需偶爾提醒,引導一下就可以。

以上是結合我自己的成長經歷做出的解答,現在也是這樣引導我家寶貝兒的。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關注!





雙胞胎田田童童


1/5 分步閱讀

一、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然後檢查。不要在孩子做作業時守在一邊,隨時不會的隨時問,隨時解答,看似幫助孩子,其實是很不好的做法,造成孩子的依賴心理。

2/5

二、讓孩子主動提出問題,然後釋疑。只有知道自己不懂什麼,才會動腦去思索,去記憶。讓其主動提問題,可以加深理解和記憶。

3/5

三、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學習方法,給予引導。讓孩子針對每門功課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是最重要的,在思索方法的過程中,他在自己心理上會引起對學習的重視。然後家長再說出自己的方法,兩者做一有機結合,一定非常有效。

4/5

四、讓孩子多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要過多幹涉孩子的學習方法,讓其自己隨時發表看法,說出自己的看法,讓孩子成為有胸有城府的人。

5/5

五、肚子裡有譜,才會打出鑼鼓,孩子懂得了怎樣去學,如何去學,便會事半功倍,學習更是一層樓。


有你有我2904


如何讓孩子自覺學習,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是每個家庭、每個學校,每個老師一直掛在心頭的一個問題。

如果一個孩子能自覺的學習,那麼關係到孩子的獨立、思想、成績,這些就不再讓家長老師所擔心。

發現超出預想的自己

談回自己的學習路程,當我發現我可以靜下來心來自覺學習的時候,已經成家立業,已經有了孩子才醒悟過來。但發現為時已晚。

在發現自己一個星期可以看完一本書的時候,在我發現我可以自學英語口語達到交流的時候,在我發現我可以自己看書記住很多知識點的時候,我幾萬次懊悔,為什麼當年讀書時代沒有好好的發現自己這一“自覺”。

伴隨著這樣的懊悔,我以身作則,帶著我的孩子們堅持秉持“自覺”的原則,每天固定的看書一小段時間。

現在我可以在整理家務活的時候,兩個姐妹可以坐在客廳看書直到我弄好家務叫她們放下書本。

很多朋友都羨慕我們家兩姐妹的自覺能力,今天就稍作整理,跟大家分享。

經驗之談

一、創造出讀書的環境

我是一個藝術生,沒生孩子之前,環視一遍家裡是沒有發現書本的身影的。但有孩子之後,開始養成了給孩子讀繪本的習慣。

於是我就給孩子搭建一個“神奇屋”,因為我跟孩子說這個地方是可以創造奇蹟的。其實這個“神奇屋”就是一個書架、一張地墊“。

孩子對於這個“神奇屋”的喜愛,不亞於喜愛她的玩具,再加上在這個小屋,有她們喜愛的書本,所以提高了他們對閱讀的自覺性。

二、家長的引導

每天一定要抽一個小時後的時間陪孩子閱讀,或者給孩子閱讀。

  1. 半歲--一歲半:每天20分鐘的繪本閱讀

  2. 一歲半---兩歲:每天40分鐘的閱讀繪本、10分鐘的畫畫塗鴉

三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建立獨立的閱讀,哪怕是簡單翻閱書本都可以的。

三、閱讀中的指引

閱讀中的指引對孩子的閱讀習慣也非常重要。

  1. 建立適當問題給孩子,從簡單到複雜的遞增,(比如圖中的顏色、幾個人、在幹什麼、在想什麼)讓孩子有思考、想象的空間。

  2. 適當借用書中的情節,模仿繪本中的故事進行模擬扮演,讓孩子身臨其境,更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促進他們對閱讀的興趣點。
  3. 大一點的孩子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默讀出來”,因為讀出來更使人聚精會神。
  4. 在閱讀中學會積累,不管閱讀什麼書本,一定要養成隨手記“好詞好句”的好習慣。
  5. 可以佈置一些小作業,然後給予獎勵的方式來激發他們對閱讀的愛好。
  6. 規定時間內閱讀完,用時間限制來精準孩子的讀書計劃。

  7. 閱讀完之後,寫一篇小的讀後感,並能記住書本中的關鍵人物,關鍵情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記住這句話,以身作則,陪伴孩子的同時,也用自己的行動時刻激勵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