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新版绝代双骄评价不如魔改老版?我看不在剧情本身,而因这一效应

相比于魔改剧情的港台老版,更遵循原著的新版《绝代双骄》似乎争议更大。而相比于剧情本身,我更关注的是其背后的观众心理。


一、新版绝代双骄真的不如老版么?

最近,新版《绝代双骄》正在热播中,作为一部翻拍剧,不出意料的也引来了不少非议。而主要嘲点不外乎演员演技、颜值不行,画面特效太假、像仙侠剧等等问题。甚至很多原著都没看过的人,因为新版的部分剧情不符合老版的“魔改”内容,都能把这当作一种嘲点。

新版绝代双骄评价不如魔改老版?我看不在剧情本身,而因这一效应

其实,对于这种翻拍剧来说,哪怕拍得再好,也免不了诸多争议。

这一现象,正是因为“首因效应”在作祟

首因效应是由心理学家洛钦斯最早提出的,他指出:

首因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你对一件事物的“评价体系”

再把著名的科技三定律套用到影视圈

  1. 任何在我有记忆之前已有的武侠剧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已有秩序的一部分
  2. 任何在我成长期诞生的武侠剧都是不容亵渎的经典。
  3. 任何在我成长期之后的翻拍剧都是拙劣的模仿。‘

可以看出,翻拍版的评价不高,未必就是因为本身的质量不高,或许只是少了情怀和滤镜的加成。

二、同样的题材,为何更遵循原著的新版反而评价不如魔改版?只因缺少情怀和滤镜加成。

首因效应导致观众对新老版本采取了不同的评价系统

关于《绝代双骄》的各种版本,观众一般比较熟悉的有三版

首先是1988年梁朝伟和吴岱融的版本

新版绝代双骄评价不如魔改老版?我看不在剧情本身,而因这一效应

其次是99年林志颖和苏有朋版

新版绝代双骄评价不如魔改老版?我看不在剧情本身,而因这一效应

再就是05年的张卫健和苏有朋版

新版绝代双骄评价不如魔改老版?我看不在剧情本身,而因这一效应

在这三版中,88版是相对评价也是最高的。但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现在主流的活跃网民大多不太熟悉。(事实上早年依然有很多评价,认为梁朝伟和吴岱融其实也不是十分符合书中形象,而且对原著也有不小的魔改成分)而对于这些网民来说,最熟悉的还是99版和05版。而这两版也是重点被用来“打压”新版的经典案例。

首先,说到老版《绝代双骄》,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身为电视儿童一代的我们,写完作业后,守在电视机前,吃着零食、喝着饮料,没有快进,没有暂停,一集一集的追着剧的美好回忆....

可以说,对于老版的记忆,夹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怀和滤镜,实际上是很难客观的单纯从剧情本身去分析评价的。

反观新版,因为此时,成年的我们三观都已经成型,再加上有了老版先入为主的印象,使得很多观众首先便带着一种抵触情绪去看待新版,并在过程中不停地对剧集进行“挑刺”。

不管是剧情、画面、特效,还是演员外形、演技、妆容等等方面,只要你带着否定的情绪去看待,自然到处可以挑到毛病。

如果说演员的颜值还能说各花入各眼的话。那否定新版在画面、特效上的进步,以及更为遵循原著的剧情,显然是有些为了黑而黑了。

新版绝代双骄评价不如魔改老版?我看不在剧情本身,而因这一效应

况且话说回来,老版的绝代双骄真的是那么不可挑剔么?相比于金庸,古龙的小说更为写意、弱叙事。而《绝代双骄》已经是相对最适合改编为影视剧的作品了,但在以往的港台版本,还是免不了遭到许多魔改。

像林志颖版一些魔改剧情,诸如去掉了苏樱,燕南天和邀月成了一对,都在当时引来诸多争议,甚至我还记得当时的一些媒体报道,对林志疑挤眉弄眼式的演技也提出了不少批评,而苏有朋的娃娃脸当时也有很多人认为并不太符合花无缺的形象。

如果林志疑版算是魔改的话,那张卫健版更甚,直接可以当作同人文来看待。最大的槽点便是把江玉郎改成江玉燕,而且在最终成为了武功天下第一的大BOSS,还想当皇帝。虽然剧情看似爽了,但跟绝代双骄有啥关系呢?连导演王晶自己都很识趣地把片名改为了《小鱼儿与花无缺》。

至于两位主演,首先是张卫健,在当时被认为年纪太大,甚至被媒体嘲讽为“老鱼儿”。虽然演技还不错,但被认为和以往方世玉、不懂老师之类的角色过于雷同。

再就是谢霆锋,当时谢霆锋的演技还很一般,被批评演戏全程面瘫,而一到情绪激动的戏份就开始了抽搐式演法,造型装扮也不是非常符合花无缺的形象。

新版绝代双骄评价不如魔改老版?我看不在剧情本身,而因这一效应

当然,我并不是一味的贬低老版电视剧,事实上,抛开时代局限性来看,这些老剧也同样具备很多的优点:比如俊男美女养眼,武打场面更加真实,配乐好听,部分剧情虽然魔改但也算能自圆其说挺有看点等等。所以才能在如今还被观众津津乐道并奉为经典。同样的例子,还有83版魔改射雕和17版更遵循原著的射雕的对比。

但不可否认的是,里面夹杂了太多关于剧情本身以外的情怀和滤镜,使得我们现在很难完全客观的在新老版之间进行客观比较及评价。


三、传统武侠式微以及观众对流量明星的反感情绪,同样让新版更难获得认可

① 传统武侠盛世已过

大家仔细想想,现在活跃在网上,掌握话语权的网民,主要构成年龄段是怎样的?

这一代人,沉浸在金庸古龙的武侠世界中,再加上那个年代传媒还不发达,基本上武侠剧拍一部火一部。

而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年轻的观众看着玄幻网文、看着古偶剧、仙侠剧长大,已经式微的传统武侠对于这一代人来说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

关于很多人吐槽新版《绝代双骄》不管是道具布景还是演员的服饰妆容更像仙侠剧,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了争取时下更多的年轻观众。因为对于那些没看过原著或者老版的新一代观众来说,新版的《绝代双骄》便成为了他们“先入为主”,在多年后回顾时,一样会成为他们心中的经典。

还有一个问题,有人问为什么不找有名气的演员,而都找新人来演?其实去年,新版《倚天屠龙记》的导演就曾经坦诚过:现在金庸古龙等传统武侠剧已经没有以前有吸引力了,很难吸引到一线明星,大量起用新人演员也是无奈之举。

新版绝代双骄评价不如魔改老版?我看不在剧情本身,而因这一效应

② 对流量明星的反感招致差评

除了传统武侠式微的因素外,对流量明星的反感情绪也是一大原因。很多观众以至于一听说找了流量小鲜肉来主演,立马就会带着抵触心理去看这部剧。流量明星演得好的话,观众会说再怎么也比不了老版。演得差的话,那就更应该吐槽。

但其实这个锅,还真不能都让流量明星们背

  • 如今内地市场太大,哪怕十八线明星的回报也好过普通行业太多,没有强烈的”生存压力“,自然没有那么多提高业务水平的动力。
  • 现在的影视剧投资大,回报大,风险也大,片商们自然也没有那么多机会像早年的港台一样,一年开那么多戏帮流量明星磨练演技。
  • 现在国内影视处于转型期,也就是从“量”到“质”的转变。目前阶段,哪怕流量明星们有心,也缺少好的作品好的导演编剧帮助自己来展示演技。况且现在连不少大导演都开始用流量明星拍烂片了。

大环境如此,光让流量偶像们背锅合适么?况且早年的林志颖、苏有朋、谢霆锋同样也不是专业演员出身,也正是那个年代的流量小鲜肉。但因为本身有情怀加成作用,外加当年这些明星在出演角色时已经积累起了一定的名气,所以得到的评价才会比实际表现高出不少。


四、少一些偏见,或许“流量明星”们也没你想象得那么差

消除首因效应带来的偏见

在首因效应作用下,我们对于流量明星的偏见是很难改变的,夸张点可以说,“就连呼吸都是错的。”

也就是说,新版《绝代双骄》这样的翻拍剧更容易遭致差评,其实跟剧情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了。更多的是被网民用于宣泄对时下电视剧质量参差不齐、以及流量明星扎堆现状的不满。

因此,不管是对一部电视剧,还是针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当你感到不满时,不妨冷静下,仔细思考一下,到底是因为其本身就不够好,还是你已经先入为主地带入了偏见去评价?

新版绝代双骄评价不如魔改老版?我看不在剧情本身,而因这一效应

但反过来说,首因效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跟一个人的社会经历、社会阅历呈高关联度。如果个体能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可以更理性、客观、深层次的去看待一件事物,自然能够更好的规避掉首因效应带来的局限性。

时代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当你面对一件新事物感到自己存在偏见之时,不妨看看自己是否陷入了首应效应中。必要时改变一下评价体系,转变一下第一印象,或许能更好的认清自我,理解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