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果京東物流和順豐合作,會不會幹倒菜鳥呢?

笨笨的回眸忘我


首先京東跟順豐合併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沒有,因為目前順豐的市場地位和口碑已經第一,京東物流並不能給順豐帶來幫助,唯一有幫助的地方就是京東商城的貨物配送,可是京東商城的訂單還不夠京東物流自己吃的,也就沒有順豐的份了,所以說順豐壓根不需要京東,京東有的順豐都有,順豐有的京東只能看著,京東對於順豐來說就是拖油瓶而已。。

再就是菜鳥網絡,四通一達天天等主流快遞公司靠著淘寶龐大的快遞量存活,因為順豐價格貴,根據公告,電商件只佔順豐快遞量不到百分之十,順豐主要是靠寫字樓各種公司以及私人寄貴重物品,有的一棟寫字樓能養活四五個順豐快遞員,啥概念自己想想吧。但是京東就尷尬了。雖然京東商城的訂單可以勉強養活京東物流,但是由於京東物流價格貴,速度沒有順豐快,價格跟順豐有的一拼,在京東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大力投資建設買飛機發展空運和物流車,中轉站點。這對於已經連續虧損的京東物流無疑是雪上加霜非常困難,要麼降價跟四通一達打價格戰。顯然兩個都不適合京東。

綜合上訴,京東,順豐,四通一達各有自己的經營生存方式,顯然京東現在更困難。順豐跟京東合併可能性基本為零。即使合併,初非打價格戰,不然不可能撼動四通一達的地位的


葉落秋殤i


不需要順豐與京東合作,菜鳥會自然關門,菜鳥是阿里的公司,阿里的公司,其公司文化只適合做絕對壟斷的平臺型業務。不適合做快遞類的服務業務。

菜鳥並沒有對快遞行業有實質性的貢獻,自從出了菜鳥驛站,嚴重拖累了阿里系的快遞派送效率,使原本競爭準時性與完整性的快件派送,變得慵懶了,變成往菜鳥驛站丟,一個短信通知取貨,愛要不要,不要拉倒的服務態度。菜鳥使快遞公司認為不需要服務那麼周到,找個地方丟下快件讓用戶自己去拿。

通過阿里入股快遞公司從上至下改變阿里系快遞公司的服務態度,通過掌握了快遞公司的股權,擁有了話語權,使快遞公司的高管人員認為不派送上門,也是沒問題的事。

而順豐與京東不是這樣,依舊保持原來送貨上門的服務,這樣的結果,使大家明顯感受到阿里系的快遞越來越不如順豐與京東。

將來菜鳥把三通一達中的三通快遞拖到沒業務,那麼不聽從菜鳥的韻達會接替三通的業務,菜鳥會關門,或者業務收縮,只能每個快遞單抽一點費用,而不能干涉快遞公司的運營。如果是這樣,菜鳥網絡就丟棄了創建的初衷:掌控整個快遞行業。抽快遞單費並不需要獨立成立公司,可以通過其它簡單的辦法實現,那麼菜鳥網絡就會失去存在的意義,直接關門。


西格瑪的化學


京東物流和順豐合作,對菜鳥沒啥威脅,更別說幹倒菜鳥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解釋下原因 。

快遞行業現狀

現在的快遞行業,京東物流、順豐、四通一達,這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快遞了,其他還有郵政、德邦物流等不涉及主題,故不做分析。先說說京東物流和順豐,京東物流依託於京東平臺,一直在努力發育,現在也是熬出頭了,隨著拼多多的出現,京東平臺訂單收到影響,京東物流不得不發展收快遞業務了。那這裡就得和順豐搶蛋糕了,我們公司以前都是用順豐寄快遞,現在用京東物流了,因為京東更便宜,而且時效性也不比順豐差。所以本來存量市場就有競爭,如何合作。

菜鳥聯盟

菜鳥是馬雲搞的一個快遞平臺,將淘寶系訂單全部輸入菜鳥,讓菜鳥進行分發。如果你想接淘寶的單,必須加入菜鳥,同時將快遞數據回傳給菜鳥,或許是菜鳥為了優化分發機制吧。當年順豐就是不願意回傳數據,就是這樣和淘寶鬧翻的。馬雲在退休前利用投資幾乎控制了四通一達,而後對拼多多進行降維打擊,商家無法使用菜鳥平臺下快遞單。我覺得拼多多和京東合作帶上順豐還能和菜鳥版扳手腕。但是京東又怎麼和拼多多合作呢。

菜鳥的背後是淘寶系的大量訂單做支撐,如果想幹倒菜鳥,先想想怎麼幹倒淘寶吧!

我是非著名攻城獅,歡迎點贊留言關注我,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非著名攻城獅


從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問題來看,顯然是京東和順豐更勝一籌,菜鳥物流在這次的疫情中,並沒有成為中流砥柱。

三通一達成了圈養寵物

順豐當年為什麼沒有加入菜鳥,京東為什麼一定要自建物流。很大程度上是不想受到阿里的控制,不想讓阿里來給自己分配業務。

阿里在投資收購的策略中,是非常強勢的,凡事阿里投資的企業,必須最終作為阿里生態的營養供給。這也導致了另外一個問題,但是被阿里投資或者收購的企業,實質上成為了阿里圈養的寵物,缺乏競爭力。

餓了麼在被阿里收購之前,至少還有跟美團一戰的可能性,被阿里收購後,創始團隊直接被踢走,市場份額越來越少。

而菜鳥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本來菜鳥網絡的主力基石三通一達,就是屬於草根出身,在之前的服務口碑一直不怎麼好。但是奈何快遞行業被三通一達幾乎壟斷,除了用順豐,就只能用三通一達。

現在成立菜鳥網絡後,三通一達的業務基本都是由阿里直接分配了,壟斷的形勢更加嚴重,服務質量本來在順豐的競爭中有所提升了。現在被圈養後,服務質量又下降了。

在當前沒有競爭的情況下,菜鳥網絡自身沒有進行服務優化的動力,仗著阿里巴巴巨大的體量和規模,根本就不用太上心。

更看好京東和順豐

京東自建物流絕對是劉強東最重要的決定,這十年磨一劍的京東物流體系,不論是速度、服務、管理都比菜鳥網絡的level要高几級。

我們外人很難從專業的角度去分析優劣,但是僅僅從著裝、態度、倉庫、速度等外在條件就基本可以分辨出誰更好了。相比於三通一達的“散兵遊勇”,京東物流顯得更加正規化,專業化。

京東物流的智能化建設也是走在最前面的,各地的智能化倉庫,還有最近的無人配送車,無人機配送等黑科技都逐漸亮相,被圈養的三通一達是絕對無法達到這個高度。

從這次的疫情來看,京東和順豐擔當起了最主力的配送任務,從第一天開始就沒有出現過問題。反觀三通一達,在疫情期間復工的網店非常少,很多店鋪都沒有辦法配送,直到現在才恢復到了70%左右,這就是加盟管理的弊端。

大而不倒,可能是菜鳥未來的狀態

依託阿里巴巴的龐大平臺,菜鳥網絡就算做的再差,只要不大幅的漲價,90%的賣家還是得用菜鳥網絡的服務,哪怕是問題不斷,也沒有辦法。

順豐最近幾年一直推出平價服務,也給菜鳥網絡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是順豐最主要的業務仍然集中在中高端服務。

未來的菜鳥網絡可能會和大多數阿里收購的企業一樣,最終完全融入到阿里的生態體系中,既不會消失,也不會變得更強大。


小漁的創業信條


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是不可能的。

菜鳥可能會倒,但不會僅僅因為順豐和京東的合作而倒閉。

因為順豐收費的原因,拼多多商家基本是沒有合作順豐的,而電商平臺,除了拼多多外,巨頭也就剩下京東騰訊系和阿里繫了,而菜鳥是絕對的阿里嫡系,要是砍掉阿里系的件量,可以說順豐絕對會傷筋動骨元氣大傷的。

不要說阿里控制不了平臺上的店鋪與哪個快遞合作,大數據時代了,多的是手段辦法。

順豐自斷雙臂元氣大傷,後邊虎視眈眈的通達系,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的,本身通達系快遞就都有阿里的入股,阿里居中串聯一下,通達系絕對會把順豐搞欲仙欲死的。

個人在社會上都講究說話做事不要太絕對,要留有迴旋的餘量,更不要說順豐這麼大的一個上市企業了。

順豐和京東可能會有有限的合作,但絕對不會說站隊騰訊系,因為阿里系的電商件量,對順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君劍61


物流企業的發展是要看趨勢的。京東搞得是現代物流,順豐搞得叫當代物流,一個是自辦物流,一個叫委託物流,兩種形態結合起來很困難。不是順風更弦易轍變成現代物流,就是京東改頭換面退回到當代物流,否則就很難結合。

菜鳥的物流,就是忽悠,什麼都沒有,一尺公路未鋪,一寸鐵路未建,就拿嘴巴說要建國家智能骨幹物流網,你問他交通部答應嗎?物流是國民經濟的命脈,私人企業去遏制國民經濟命脈,菜鳥以為自己是誰呀?

當前,現代物流風靡世界,京東代表著中國物流業最高水平。順豐代表著過去,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工業化生產時代社會細化分工。菜鳥搞得是什麼物流呢?智能物流?純粹就扯蛋。當代物流沒智能嗎?現代物流怎麼可能缺少智能化。智能化只是現代物流鏈上的一個環節,並不起主導作用。真正在現代物流中起主導作用的是信息指揮,大數據集控。而這些也明顯已經滯後了。

取代現代物流的必然是新時代物流。一個委託物流——現代物流和當代物流,古代物流的綜合體。

是互聯網,物聯網,信息化,智聯網,高鐵網,新能源網,公鐵海鐵空鐵聯運網,整合採購鏈,供應鏈,物流鏈,銷售鏈,金融鏈為一體,全網合一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是為中小企業服務,為製造業服務,為農業,實業服務,提升中小企業與跨國公司,金融大鱷,壟斷企業相抗衡的平臺。

是實現線上線下互動,產供銷一體化,大數據成像指導市場下單,量體裁衣,針對需求,按計劃生產的劃時代物流。

是資源共享,利益分享,普惠大眾,導向優質優價,消費即投資,讓人民在享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有改革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這個新時代物流形態建設的主動權,在交通部,在國家鐵路集團手中。


手機用戶64148718763


順豐和京東沒有互補性。沒有整合的必要。菜鳥是聯盟。不存在誰幹掉誰。選擇順豐的屬於快件。基本不考慮其它快遞。相反沒,京東屬於區域性快遞。為什麼說是區域性快遞呢。因為京東的自營和第三方商家的京東物流。商品都是放在京東的倉庫就地發貨。如本地倉無貨需要調貨。一般需要3天以上才送到。和普通的快遞沒啥優勢。各有各的不同。優缺點都很明顯。如順豐。就是快但也很貴。京東是有區域性的優勢。但缺點也很明顯。服務的對象僅限於京東平臺的商家。真要像別的快遞公司收件 調度和時間毫無優惠。甚至還不如別的快遞做得好。菜鳥 郵政什麼之類的快遞公司。基實屬於同一類的快遞公司。優點是什麼地方基本都能收件送件。缺點是。基本都是慢。個別做得比較好會稍微快一點。但基本都是不確定性。唯一的懸念就是這些公司有沒有可能有一家能出來挑戰順豐的。做到像順豐一樣的快。價格比順豐便宜。以目前來說很難。物流的成本已經是基本壓榨完了。想要更快更省。只能是等待下個更智能的物流系統去解決物流成本和物流時間了。目前來說,順豐的快基本都是以成本堆出來的。別的公司很難去分順豐的份額。成本人力和物力並不是你投進去就能有成效和回報的。


18Kii


順豐平均每單23.8元,利潤只有7%不到,京東的單價比順豐稍低一點,但一直在虧錢,菜鳥的通達系平均每單價格只有幾元錢,但利潤在20%以上,一直在賺錢,所以菜鳥是整合資源,提高效率,多方受益的事情。


廬州牛幫主


如果合作,京東有流量扶持哪家快遞公司都可以,不一定非得是順豐。這個年代有貨為王,商流決定物流,要不然順豐也不會去買唯品會下面的品駿快遞,要的就是唯品會的流量。所以如果真的京東和順豐合作是有益於順豐的,但是京東這麼多年裡面管理亂的一批,而且兩個都是自營的根本不能和菜鳥整合平臺思維的相比,不出五年菜鳥體系絕對是物流和快遞的老大

為啥我有發言權,京東,菜鳥,順豐都是我客戶,我啥不曉得


心酸物流人


合併你要看三家的配送方式,和運行方式,菜鳥有自營倉庫,小貨可以就近安排送貨,菜鳥的基礎是小貨物當地配送,大件貨物同市或者同省,配送,自有倉庫首先要了解什麼叫自有倉庫,也就是普通商品大眾商品,比如日用品,化妝品,可以先行鋪貨,規模大的自有倉庫供應商是花錢鋪貨的,也就是先先買,買過以後才收回成本和盈利, 京東一樣他也有自己的配送倉庫,快遞解決的就是運輸和最後一公里的運輸問題,從一件商品到消費者手裡的日用品,時效問題很重要,自有倉庫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客戶要的東西倉庫裡有直接下單倉庫打印禮貨單,完成以後打包成快遞包裹,然後就近配送,時效問題也解決了,運輸問題也解決了,比北京買個東西發到上海近的多少倍,成本也下降了,利潤也得到保證,自有倉庫也就是所謂的自營店,買的東西倉庫裡直接就近打包發出去,不是天南地北的快遞車轉運。 首先解決了運輸成本,大大加快配送的速度,先天性的優勢,大件貨物,比如家電,傢俱,之類的需要道路運輸的必然要道路運輸,自營倉庫當這些東西成本會很高,首先一點佔用面積太大,銷量沒有日用品快,廠家或者電商自己發貨,這種針對大件貨物,總得來說大件商品的銷售,沒有平時用的東西銷量高,一般不會有平臺自營這類商品。我個人觀點,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