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被人遗忘的淮安历史佳话 当地人自己都很少知道

中国有座城市把家说成"嘎",把小孩说成'匣子",就连指路的时候,从来不讲东南西北.总是说:"先这样拐在那样拐,然后直刺就到了".这些话说完如果你是外地人.是不是有点懵呢?其实这就是我的家乡,江苏淮安的方言.淮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靠近连云港市、盐城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境内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与扬州等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

被人遗忘的淮安历史佳话 当地人自己都很少知道

淮安拥有多项“运河之最”,世界上最早的船闸、世界上最大的河坝、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中国大运河最古老的航道、中国大运河仅存的保存完好的古闸、中国大运河最具科技含量的枢纽工程等等。2008年9月,中国古都学会授予淮安“运河之都”称号。作为“九省通衢,南船北马”的“运河之都”,淮安在历史上兼容南北,沟通东西,政治地位显著,经济文化发达,达官显贵聚集,文人墨客、商贾名流来往不断,产生过许多风流佳话。其中,清代山阳县河下才子杨鼎来与查婉香私奔,以及程允元与刘秀石年近六旬才完婚的故事最为有名。冲破束缚,爱情至上;一对恪守婚约,男义女贞.

被人遗忘的淮安历史佳话 当地人自己都很少知道

清代淮安府山阳县的杨鼎来字小匡,号柳岑,是当时的淮上才子。他不仅文采过人,还精通拳术,可算是一位文武全才。而且,自他父亲往上,曾出过五世进士,算得上书香门第。杨鼎来幼年时,其父杨启哲在吴县当教谕,他随父亲在那里生活。寓所旁边住着一户查姓人家,是海盐巨族。查家有一女名婉香,聪明好学,9岁便会作诗填词,常与杨鼎来一起嬉戏。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只可惜,古时婚姻须遵父母之命,自己做不了主。查婉香17岁时被许配给了名门望族潘曾莹之子潘祖同,而杨鼎来因父亲卒于任所,扶柩回乡,娶了河下彭朝槐之女彭月姝为妻。杨查二人被拆散,但碍于礼法,只好认命。

被人遗忘的淮安历史佳话 当地人自己都很少知道

后来,杨鼎来的妻弟彭赓瀛在 北京捐了一个小京官,他就去京城投靠彭赓瀛。当时,潘氏一家亦全家移京,潘曾莹与其侄子潘祖荫(1830-1890,书法家)均任侍郎,潘祖同亦入翰林院为翰林。杨鼎来在吴县时,曾拜在潘曾莹门下为门生,便求助于老师,借住在潘宅。杨鼎来住进潘府,正好与查婉香有了相会的机会。咸丰九年(1859),杨鼎来参加北京乡试,中了副榜,获得副贡的功名。杨鼎来的妻子彭月姝已病故,为了能在京逗留,与查婉香幽会,杨鼎来就捐了个候补工部主事,钦加员外郎衔。同治三年(1864),杨鼎来又参加北京乡试,考中了举人,并且在前十名之内。这一年,潘家因事失势,潘祖同革职遣戍,潘祖荫降职为编修。杨、查两人无所顾忌,以诗歌往来,互诉衷肠,后被潘曾莹发现,立即将杨鼎来逐出师门。

被人遗忘的淮安历史佳话 当地人自己都很少知道

第二年,杨鼎来在京参加会试时,与查氏连夜私奔。潘家知道后,花钱雇了五名拳师,要他们追上以后就将杨查二人杀死。杀手们追至杨柳青(位于今天津市),发现杨、查二人合骑一匹马南行,便上前厮杀。谁知杨鼎来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通武功。几名杀手不是他的对手,被打得落荒而逃,杨查二人平安地回到了河下。在封建社会,类似这样追求爱情的行动可谓惊世骇俗,违背了礼教。潘氏父子更是恨意难平,遍告京城同乡故旧,称杨鼎来“夺人之妻,品行不端”,并对每届主持会试官员进行游说,如果考生中有杨鼎来的试卷,请将其抽换,不能让这个伤风败俗、败坏道德的人得志。

被人遗忘的淮安历史佳话 当地人自己都很少知道

同治七年(1868),杨鼎来再次进京赶考。临行前,查女赠诗云:“淮水清清河水浑,安排行李送王孙。明年三月桃花浪,君唱传胪妾倚门。”寄托了这位封建婚姻叛逆者的期望。主持会试的官员对潘氏父子的游说谙熟于心,但因试卷姓氏是密封的,起初会试官员并不能判定有没有杨鼎来。后来,待拆封时才发现杨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当时是以第九名的名次进呈给皇上,会试官员不好更改,便计划在殿试时再做手脚。杨鼎来向来工于书法,而且将米芾体练得炉火纯青。因此,考官们将精力集中在了米芾体试卷上。而杨鼎来这次有意避开米体,改写欧阳询的字体,考官们再次失察,杨的试卷也再次以前十入榜,被授予工部主事。杨自知不容于舆论,遂弃官回乡,在河下建立居所,名曰“梧竹山房”。夫妻俩朝唱夕和,感情甚笃。有人称查婉香为“汤夫人”,“汤”即潘、杨二字各取一半,以此来戏谑他俩。然而他们毫不介意,一笑了之。查氏与杨生了两个女儿,在淮生活了二十余年,后与杨在同一年去世。查氏先杨数月而死,杨挽一联云:“前世孽缘今世了,他生未卜此生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