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跑路”還是“破產”?為何大多數中國老闆都選擇“跑路”

“跑路”還是“破產”?為何大多數中國老闆都選擇“跑路”

在國內,我們常常看到企業有寧願跑路,也不願意申請破產。特別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老闆,資金鍊斷裂,明明承擔有限責任,只要申請破產就可以,勸他申請破產;他不聽,可是到最後呢?被抓坐牢,公司也被強制破產了。

最讓人痛心的例子是。2018年1月25日,80後創業代表茅侃侃於家中自殺,原因是沒錢再繼續創業,公司即將破產。對此,專家們表示,當企業出現經營困難並且負債累累時,能保護你的也只有法律了。

企業為何不願意申請破產

1、“賭徒心理”,與其在國內申請破產,不如跑到國外去找朋友融資,看看有沒有辦法度過難關。

2、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識,對企業破產製度缺乏必要的瞭解。他們覺得責任應該由自己一人承擔,也誤認為債務可以一跑了之。

3、因為銀行的貸款政策和方式,是不允許破產。

4、拖欠員工工資金額太大無法承擔。

5、偷漏的稅款多,破產清算,就要把前面欠的稅款全都補上,否則還是無法破產清算。


“跑路”還是“破產”?為何大多數中國老闆都選擇“跑路”

6、即使破產了,也會揹負心理負擔。

社會上會大力讚揚,負債累累的破產者自己償還債務,雖然我們要知道創業是有風險的,正確的方式他已經破產了,他就不需要承擔這些東西。但是輿論的引導卻不是這樣的?

歸根結底,我們要建立起保護企業家合理地位的東西。跑路並不解決根本問題,只會把問題弄得更加複雜化。所以,企業家還是應該積極主動的去處理眼前的危機,這樣才是明智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