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休完產假上班,自己的下屬全被換掉了,自己的工位上坐著新來的負責人,你會怎麼做?

渣童孩


怎麼做?左右不過兩條路:要麼忍,要麼走人!

怎麼忍

如果誠如題主所言,所有架構都是你自己搭建的,這個體系依賴你的團隊和個人經驗才能好好運轉,那就忍耐。

忍到替代你的人事負責人犯錯,忍到需要你收拾殘局的時候。

你篤定對方無法駕馭,會出問題,那就靜待時機。職場起起伏伏總是如此,哪有穩定的情分,只有恆定的利益。

你在企業內具備很強的不可替代性,就能重整旗鼓,獲得你曾擁有的東西;否則,將逐漸被邊緣化。

別覺得委屈,這種情況很常見

既然你自己是做HR的,公司黑的、灰的、白的你該比任何人都清楚。

私企的鬥爭,分分合合,再常見不過了;不是老闆不給你講情分,而是人性自私,他首先肯定考慮自己。

誰都不知道,你到底來還是不來,或者什麼時候來。

任正非有句話是這說的:少一些主人翁意識,多一些打工心態,我到這個公司是打工來的,我要好好幹,不好好幹就會被裁掉。

其實這裡面潛臺詞意味很明確了,你不能好好幹的時候,或者你暫時不能好好幹,再或者年齡大了不能好好幹的時候,淘汰你很正常。

華為這麼大的公司,都是一貫如此,講究末尾淘汰,定期辭退“年齡大”的員工,何況一般企業呢?

一切都是利益作祟!


總結:

  • 職場沉浮,這種現象不奇怪,你的經歷很多人都經歷過。
  • 別對工作投入過多感情,公司是老闆的,不是你的,找準邊界,認清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大有更好的想法可以分享! 歡迎點評、轉、贊,我是鵬君,關注我,與1萬職場人共同成長!

蹩腳烏鴉


你的情況跟我差不多,生完後回去,自己的下屬都離職了,都受不了新領導的管理風格,新下屬都是新領導招進來的。我跟那個新領導工位還挨著,兩人都特別尷尬,下屬都不知道該聽誰的。

所以上了三個月,拿完生育津貼後就離職了。

老闆還挽留我,說正準備讓我恢復原職呢,因為現在的這個新領導負責的效果不如我好。

但我當時已經決定離職了,也找好工作了。

現在覺得離職挺明智的,那個公司發展沒以前好了。


魚粿15


哈哈基本和我一樣,我產假期間單位大變動,級別沒變,但是把我從一個重要核心部門換到了一個邊緣部門,別說找我談話了,通知都沒給一個,我還是從單位裡關係好的同事那裡拿到的文件。獎金肯定比以前少了,但是工作輕鬆好幾倍,也好,空出來的時間就拿來照顧小寶寶吧。


echo211241329


我不是hr,但我是個媽媽,我想告訴你的是,一定先把重心放到孩子身上,尤其是0到3歲和3到6歲兩個階段,否則會像我一樣後悔莫及。

我的孩子兩歲上幼兒園,三歲開始全託,一直全託到初中,都是因為我太忙,根本沒時間接送。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各種問題不斷的顯現出來,曾有一段時間無法上學,做了半年多的心理諮詢。

這期間我的工作又怎麼樣了呢?一開始的確是越做越好,可是當集團政策變化,管你是啥職位,說降就降,說裁就裁。經歷了幾次升降裁,才真正明白,你對公司來說沒有那麼重要,公司和領導對你也沒有那麼多感情。

可是回頭看看孩子,各種問題讓你頭大的不得了,真是後悔從那麼小就讓他全託,就算你掙再多的錢,送他上更好的全託學校,又怎麼樣?問題依然要靠你花時間花精力陪他,來逐步解決。

所以,看開吧,孩子更需要你。


淡墨不沉默


在私企工作過的人都有感觸,私企哪有什麼情意可講。你平時工作多麼努力,為公司多麼節省,給公司培養了多少人才,替公司解決了多少問題,老闆一概視而不見。既不給你升職,更不給你加薪。而一旦你出點錯誤,又是罰款,又是降薪,又是免職,效率高的很。這就是私企特色。所以,別生氣上火!

我在私企工作多年,對私企還是比較瞭解的。想當年,我在一個私企當部長的時候,給公司解決了很多現場和市場問題。老闆也很滿意,可是他從來不說給漲漲工資。後來,因為一個質量問題,我跟老闆發生分歧,進而演變成爭執。老闆絲毫不想你為公司做出多少貢獻,為公司培養了多少工程師人才,解決了多少市場上棘手的客戶投訴和市場監管問題。立刻讓我寫辭職報告。我的脾氣也上來了,寫就這唄,離了你這破山神廟,難道我還露宿街頭不成!於是我就辭職出來了。

你休完產假上班,你的位置被人鵲巢鳩佔,你的下屬也全部被人換掉了,說明這個公司是一點人情味也沒有的。這樣的公司不值得為它這麼奉獻。我建議,也沒必要找老闆了,這就是他支持縱容的結果,甚至可能就是他的主意。所以,即便去找,也是自討沒趣。別人已經給了你左臉一巴掌,何必再主動把右臉伸過去呢。還是趕緊尋找下家吧,沒必要在這裡委曲求全。但是,即便要走,也不能讓老闆的陰謀得逞,該拿的補償一分也不能少。你是搞人力資源的,怎麼對付老闆就不用我教了吧,呵呵。

溫馨提示: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感謝有機會回答問題。

茉莉也很能明白你的心情,正如茉莉也見識過這種情況,有不少同事懷孕的時候,領導已經在請人準備頂替這個同事的位置。

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感受,希望我們能一起成長。

等待機會。

題主的這種情況比較極端了,真的領導這樣不體諒,而且再說,全部下屬都換掉了,這不是明擺著是架空題主嗎?其實這個公司真的讓人很心寒了。茉莉的建議就是不要繼續呆在這裡,除非這個是一個平臺很好,薪酬也很好,其他的制度都很好的公司,就算是,以後題主也得換部門,因為你的直屬上司實在是對你不好啊。

現在因為剛剛休產假回來,題主還在哺乳期,所以公司或者領導也不能對你怎麼樣,茉莉覺得這樣後面題主也會很難受的,你的位置已經有新人在了,那以後題主做什麼呢?是普通的人事專員,還是做主管,還有就算您繼續做原來的工作,和現任溝通好像也比較奇怪。

所以就兩條路了,第一,如果還想留在這個公司,就得忍著,然後等到以後有機會轉到其他部門去,因為現在這個部門已經沒法待著了。

第二,離開這個公司,畢竟題主也是一個有豐富經驗的人了,而且現在生了小孩,已婚已育在求職市場上還是畢竟有優勢的。

所以題主現在就是調整心情,接受這一切,雖然這句話說的比較輕巧,但是確實是需要去接受現在這一切,然後才能繼續往前走。


Molly小秘書


不怎麼做,公司不是慈善機構,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生孩子本來就是女性事業上最大的一個坎,作為人事多年的你應該更加清楚其中的道理和殘酷。你列舉了一堆你的功勞,但在工作沒交接的情況下,就有人能順利頂替你的工作替換你的團隊。說明,第一,公司蓄謀已久,想換你有些時間了,第二,你沒你想的那麼重要。雖然可惜但也不完全是件壞事,女人對孩子的掛心和愛護是刻入基因的,現在是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剛好工作也不那麼需要你,何不看開點,轉移下生活重心,先顧好孩子?如果公司保留對你的待遇最好不過,如果不能,作為哺乳期的又是專業人事的你,完全不需要別人支招就知道如何讓自己利益最大化吧


忐忐忑忑110


額。現實一點。吃一虧長一智。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性企業內部有“黨爭”了,地域幫是最常見的,說某些地域容易引起反感,就比如臺企裡臺灣人都說抱團的。

做到中高層管理者,不參與某種程度的“政治鬥爭”或權力鬥爭,不可能的吧,不論是國企私企外企,中高層明爭暗鬥是常態吧。業務好和不好是一回事,業務不好,不還可以推卸責任在其他部門上,踢皮球這也很常見吧。作為中高層,別人幾k工資,你拿著數倍於別人的工資,不應該連這種覺悟都沒有吧。

企業這麼做當然是不對的,卸磨殺驢,但我的觀點是,作為中高層管理者,對於這種類似的權力鬥爭,本身就不應該是事。

要麼繼續熬,風水輪流轉,頭一低繼續做著,只要企業前景好,總有你東山再起那一天;要麼就撤出來,眼不見為淨,反正敢這麼做,也沒打算給賠償,一定是互相耗著,倒逼自己提辭職。這種路數太常見了,作為HR的頭,對這種事大驚小怪,也沒有正常的預判,還苦惱之後的辦法,我表示不能理解。


用戶3572625951080


如果真如你所言,可以說這家公司的領導或你的領導做法非常不地道,也就是過河拆橋。人在職場運氣不好遇到這樣的事在所難免。那麼,接下來你應該如何處理?

對於休完產假的新手媽媽來說,本來就面臨很多問題,與其著急上火,還不如冷靜下來好好思考下一步應該如何處理。 與其報怨不公,和領導開撕,不如來點實際的,你有兩條路。



1.繼續待下去

對於一些行業或崗位來說,去和領導理論甚至開撕,包括蒐集證據維權,都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成本。可能有些員工會選擇繼續待下去,但這隻能是權宜之計。這家公司或你的領導不地道的做法,應該不是偶然,你的付出已然不值得,不如等時機成熟,另找工作。



2.馬上辭職

說實話,很多在職場上有人脈、有經濟積累的職場人,大多會選擇辭職。但給你一個深刻的教訓是,這樣的領導、這類事情並非毫無徵兆。公司對其它員工的做法,公司的一貫做法,公司是否有相關完善的制度,領導的人品,平時是否都瞭解、有清醒的認知。而不是等到這樣事落到自己頭上,再懊惱氣憤。



人越是在家庭、工作遇到一些事情時,容易著急缺乏理性,這時候更需要冷靜理性面對,負能量的情緒很多時候只會做出錯誤的決定,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許悠然


結婚生子目前仍然是大部分職業女性的選擇,遇到孕期或者產後在公司沒位置的事情估計也不少見。如果能提前做好準備,至少會讓自己覺得好一些。


01.公司只看價值,不看是不是孕婦或者哺乳期

公司只看員工能創造多少價值,更準確的說是未來能創造多少價值。對於孕產期員工,很多老闆覺得花費太多,投入的工資沒法回本,所以總是想方設法把她們趕走。
再加上不少HR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願意當老闆的走狗,於是很多勞動糾紛都集中在孕產期員工身上。

說到底,還是老闆覺得投入產出不合適,他不會考慮此員工之前做過什麼貢獻,以後沒有價值了,那就現在讓她們走。


02.三種應對策略

十幾年前,我在企業裡做HR時遇到過類似情況,老闆動了要除掉孕婦的念頭,我跟他說要賠償到哺乳期結束。老闆打了退堂鼓。
針對孕產期被排擠的情況,有如下三種策略:
其一,即使在孕產期也讓自己能提供價值,這樣是會保住工作,但是非常累。之前公司有個銷售總監,快生了還在跑業務。客戶說您還是先住院,合同都好說,別有什麼危險。生完孩子一週之後,銷售總監就在家上班了。這種員工,老闆不會輕易放棄。
其二,不管公司怎樣,我就在這兒繼續工作,反正開除孕產期員工,公司是要提供大量賠償的。這種手段很多人都在用,很累心,雖然工作未必有多少。

其三,如果家裡不缺錢,還是走吧,別跟混蛋叫勁了。見過知道自己懷孕之後馬上辭職的,員工家裡有錢,沒有時間跟公司乾耗。


03.小知識:公司解除與三期員工的勞動合同應該怎麼賠?

三期就是孕期、產期、哺乳期。
原則上公司不能與三期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除非他們自己走,這也是種種噁心員工,逼迫其自己辭職事情的由來。
如果員工不想離職,公司卻非要她走,那麼工資和福利支付到哺乳期結束也可以。就我所見,這種情況大多數會在仲裁的調解下解決。
人情留一線,以後好見面。
這是“張大志leo”的第530個長篇原創問答。

兼容幷蓄交織感性理性,無常商界一片有情天空!

歡迎關注轉發或者留言討論,讓我們用更全面的視角認識周圍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