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拿什麼拯救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做好個人品牌破解婚戀中的囚徒困境

曾經有曾經有這樣一個問題:人類最本質的追求是什麼?

最高票數的答案是:幸福

最科學的答案是:關係

央視的節目《你幸福嗎》中提到中國人的幸福指數排名112位,去年搜了一下相關數據13年到18年期間的結婚率從9.6降至7.3,民政網報道2019年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結婚數量首次低於千萬對,結婚率逐年降低,單身率和離婚率逐年增高,這顯然已成社會問題,而幸福度底是不利於國家和社會穩定發展的;於是思考“拿什麼拯救,中國人的幸福指數”?

拿什麼拯救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做好個人品牌破解婚戀中的囚徒困境

2014年——2018年中國結婚率與離婚率情況 來自光明網


拿什麼拯救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做好個人品牌破解婚戀中的囚徒困境

2013年——2018年中國單身人口占比

拿什麼拯救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做好個人品牌破解婚戀中的囚徒困境

2018年中國不同城市單身率排行榜

婚戀的第一步無論是有關愛情還是無關愛情都有關自身利益,那麼就一定少不了博弈,先來給大家講一下什麼是囚徒困境吧。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指兩個被捕囚徒之間的一種特殊博弈現象。囚徒困境的起源於,警察與罪犯之間,兩個嫌疑犯作案後被警察抓住,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裡接受審訊。警察知道兩人有罪,但缺乏足夠的證據。警察告訴每個人: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刑一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兩人中一個坦白而另一個抵賴,坦白的放出去,抵賴的判十年。於是,每個囚徒都面臨兩種選擇:坦白或抵賴。然而,不管同夥選擇什麼,每個囚徒的最優選擇是坦白:如果同夥抵賴、自己坦白的話放出去,抵賴的話判十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夥坦白、自己坦白的話判八年,比起抵賴的判十年,坦白還是比抵賴的好。結果,兩個嫌疑犯都選擇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一年,顯然這個結果好。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問題是,人類的個人理性有時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聰明的人類會因自己的聰明而作繭自縛,或者損害集體的利益。便於理解下面用一張圖來詮釋。

【以小A為例,小B反過來一樣】

拿什麼拯救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做好個人品牌破解婚戀中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結果圖示

為什麼一些結了婚的人覺得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說婚姻是牢籠呢?!

因為他們像極了囚徒的心理,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把人性中“自私自利”表現的淋漓盡致,並會甩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來為自己辯證,而實際上幸福是兩個人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互付出,幸福是一種“獲得”,而不是“索取”。每個人在婚戀裡面都像小A一樣,都有四種結果,最理想的結果就是實現雙贏獲得幸福,但由於價值觀和戀愛觀的扭曲,導致第一種結果最為常見,就是是從相愛到相殺最後兩敗俱傷;而第二種結果即便贏也成為“渣男/女”的代表,喪失愛的能力是很難獲得長久幸福;第三種滿盤皆輸,劃地為勞。

拿什麼拯救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做好個人品牌破解婚戀中的囚徒困境

婚戀博弈結果

婚戀中的幸福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戀愛和婚姻他也都是像地球一樣,每天在轉動,人們的心理需求也並不是都一樣或者在同一層次,當需求發生變化,幸福度也隨之改變。

拿什麼拯救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做好個人品牌破解婚戀中的囚徒困境

人類心理需求層次


我把人們的感情簡單的分為了四種情況

拿什麼拯救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做好個人品牌破解婚戀中的囚徒困境

婚戀中情感的四個維度

X軸代表你對對方的愛值情況,Y軸為對方給你的可信度值,第一象限是我們內心想要和追求的幸福的模樣,愛對方原本的樣子,彼此活的自我並自由;但事實是很多人卻選擇了處於第二象限,追求物質,樹立一個虛假人設,物質追求滿足只是一時的,當物質需求滿足後的追求必定是精神層次,物質給不了你想要的真正的安全感,繼而感情就會生變;第四象限多數是第一象限的變量,或者你一開始就愛上了一個“渣”對象,幸福度自然可想而知了;第三象限是其他三個象限的變量結果,因為既不愛又不相信對方,感情很難開始,如果說是因利益捆綁在一起,在利益結束的時候婚戀也就必然結束;而除了第一種和第四種,二三象限的人婚戀生活都像是被判同樣年限的囚徒一樣被監禁的一種感受,幸福度底便是自然。

明明想要幸福卻為什麼求而不得呢?如何尋獲幸福呢?職場上工作績效是工作能力的體現,那麼你的感情是否幸福,就是愛的能力了;能力不行都是需要學習,工作中我們知道不進則退,需要不斷學習,感情上愛的能力也一樣,都不會不勞而獲,或是一成不變和一勞永逸;避免讓自己陷入囚徒困境,就要先明白這個原理,識別利益之根本,如果已陷入困境,要學會打破這種困境,不斷地學習提升愛商情商等,做好個人品牌管理,話說什麼是個人品牌呢?我們為什麼需要個人品牌管理呢?

個人品牌簡單點說告訴其他人你三方面的信息:

你是誰?

從事什麼工作?

有何與眾不同,如何創造價值?

“個人品牌”就是你能給別人的“印象”,是通過一次次做人、做事、宣傳而累積出對方對自己的一個印象;當別人聯想到你的時候,他們感受到你的價值、能力和行動力;強烈、清晰,而且正面。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加深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從而也就樹立了個人形象,即個人品牌!而好的個人品牌會讓人喜歡你支持你和追隨你,從而創造更多的價值。

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表示是:

個人品牌管理(CIS)=人格(MI)+BI(行為舉止)+VI(外在形象)

其中MI人格為內在隱性,BI行為舉止與VI外表為外在顯性;人格MI統籌著BI行為舉止和VI外觀,所以人們往往會通過外在去判斷一個人的內在。但也有人利用這一點他們善於包裝自己的外表,像娛樂圈的明星人設,生活中的渣男渣女,所以在婚戀上一定要學會通過表面看內在,如果實在看不出來那也可以通過做大五人格測試,以及人格障礙測試,因為心理問題可以改善治癒,但人格穩定性高,一旦成型便很難改;所以在識別他人前要注重自己的人格塑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戀愛觀,才能收穫更多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