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CBA是否到了该建立自己的“工资帽”的时候了

CBA职业联赛走过了23个年头,随着姚明入选CBA职业联赛主席,2017-2018赛季CBA联赛的营业收入和收视率都创出历史新高,这个赛季出现有争议的比赛情节裁判也会主动回看,这样对裁判的质疑声开始减少了,让比赛更具有公平性,随之精彩的比赛增多。国家队实行红蓝队,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得到去国际舞台展现的机会。季后赛的改制,让更多队伍参与总冠军的争夺机会。下赛季实行分组制比赛,把季后赛名额继续增加12席,很多CBA俱乐部球员会得到很好锻炼的机会。CBA真的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上来了。

CBA是否到了该建立自己的“工资帽”的时候了

姚明之所以要增加季后赛的名额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也是因为好几支球队达到50%的胜利还进不了季后赛的原因之一,强弱球队差距在缩小,这样的局面已经出现了几个赛季了,证明群雄逐鹿的局面产生,没有一家独大的局面。季后赛的场次也会增加俱乐部门票和广告等收益。但是随之的问题也会产生。下赛季常规赛和季后赛场次增加,外援的薪资和本土球员的薪资涨幅是否大于俱乐部的收益呢。这个问题是需要联盟和俱乐部好好研究的问题,所以建立CBA的工资帽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

工资帽在NBA已经实施很多年,是个成熟的案例,对俱乐部和球员都是良性的循环。既能保证俱乐部盈利能力,又能保证球员的稳定收入。CBA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但是CBA俱乐部现在绝大部分仍属于亏损状态,为什么还有坚持呢,因为很多俱乐部老板很在意CBA这个品牌有关系。现在CBA的俱乐部外援薪资占俱乐部薪资二分之一左右,这也直接导致外援为了薪资刷数据,占有绝大部分的球权。这样对本土球员的锻炼和积极性是很大挫伤。对CBA的发展也是没有好处的。CBA下赛季排名最后2名才可以使用亚外名额也进一步证明了姚明想好好锻炼本土球员成长的初衷。工作帽的推出也符合CBA发展的趋势,但是工作帽不能搞一刀切,这样会极大损伤引进外援质量和比赛精彩程度,进而降低CBA的品牌效应。以下有几步工作帽试运行模式

CBA是否到了该建立自己的“工资帽”的时候了

第一步 首先建立CBA整体的薪资的透明度和CBA的诚信度。让本土球员的资料变得更真实,减少球员的阴阳合同,建立球员真实资料库,对假合同和假球员资料建立惩罚制度。这样就会对CBA薪资合理化起到奠基性的理由。再者CBA联盟每年不断增加对基础的青少年篮球投资及NBL的投资,让NBL和CBA的赛程的时间变得合理化。使更多年轻人可以有机会打职业联赛,从而也会督促CBA和NBL球员的职业性。

第二步 然后对外援薪资进行工作帽的限制,先期外援的薪资控制在俱乐部总薪资的1/3到1/4之间。这样对外援质量的引进不会俱乐部太大影响,还能使俱乐部更愿意把多余的钱用来培养本土球员及自己梯队身上。使俱乐部的薪资进入良性循环之中。

第三步 随着几个赛季发展,本土球员的成长,可以把外援和本土球员薪资进行整合,把本土球员薪资和外援薪资计入到俱乐部的总薪资,让有能力的本土球员也可以拿到像外援一样的薪资,让外援和本土球员在薪资方面会变得更加合理。这样让CBA就会有更好的发展。俱乐部也对培养自己本土球员更有信心。让外援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必将成为过去。

希望喜欢文章的读者给作者点个赞吧,有不意见的读者也可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