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你心情不好,怪我嘍?

一,

在聽心理學課程的時候,有2個同學特別愛提問,這讓老師有一種互動感,所以老師也會很開心、耐心的解答。

但我感覺到很煩躁,因為我想聽老師講解的內容,而不是個別同學關心的內容,有些問題問得也比較低級。

但是我留意到這個情緒是我自己的。因為其實老師知道如何講課,同學也有權利提問。我不喜歡別人提問,不代表別人有什麼錯。

但是我還是有憤怒,在我的我想象中,有幾把飛刀,擊中提問的同學的後腦勺。我開放的覺察到這樣的憤怒和畫面,然後憤怒就消失了,接下來,對於感興趣的話題就繼續聽,不感興趣的看會微信。

所以,我既沒有壓抑自己的情緒,也沒有去修正別人。只是因為,我越來越清楚一點,自己的情緒需要自己負責。

如果壓抑情緒,它必然會持續的影響我,甚至會讓我對提問的同學有憎恨。或者,假設我去修正別人,站起來告訴老師課應該如何講,那也是不合適的,這樣的控制只會讓彼此不舒服。

你心情不好,怪我嘍?

二,

同學抱怨太太,說她太容易歇斯底里了,每次都讓自己極度的痛苦。為了“治療”太太,經常送她去上一些“傳統文化”的課程,上完課之後,老婆好幾天,但很快故態萌發。

但是,我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那些壓抑自己情緒、或者特別理智的男人,都有一個脾氣暴躁,歇斯底里的太太。

督導老師說,如果一個人壓抑某種情緒,這種情緒就會被投射在別人身上。所以,太太暴怒讓同學感到痛苦這件事,並不是和他無關,而是因為他壓抑了自己的憤怒,被別人呈現出來而已。

直到他不再壓抑自己的憤怒,也允許太太憤怒,這個痛苦才會消失。

你心情不好,怪我嘍?

薩古魯老師講了一個例子。

如果有人用捷克斯洛伐克文,笑著跟你說了一段話,你雖然聽不懂,但也挺高興。但是這時候旁邊有人告訴你,他在罵你,用他們國家最髒的話罵你,你可能一下就生氣了,憤怒了。

所以,讓自己憤怒的,並不是別人說了什麼。而是自己如何理解。

你心情不好,怪我嘍?

心理學家在觀察嬰兒中發現,3歲以前的嬰兒傾向於認為自己的感受都是別人決定的。

餓了,媽媽的乳房就過來了,自己一下子就滿足了;如果媽媽沒及時響應自己,自己就會著急、憤怒,這個著急,憤怒的感覺也是媽媽的決定的。

能滿足自己的是好媽媽,不能滿足自己的是壞媽媽。

成熟的過程,其實是意識到,情緒在自己的內在,並不是別人決定的。別人沒滿足你的感受,並不代表他是壞人。

不過,很多成人,還不能認識到這一點。

你心情不好,怪我嘍?

丈夫被老闆罵,下班回家的時候心情不太好,臉色難看。

妻子看到丈夫,會想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所以丈夫回家了還擺這個臭臉。想到這妻子心裡不爽,又覺得是丈夫擺個臭臉讓自己不爽的,於是她罵了丈夫。

丈夫心情本來不好,被太太一罵,更加的鬱悶,他覺得要不是太太這樣作(zuo),自己也不會有今天的喪氣和落魄。

婆婆聽見喊聲也忍不住參與進來,她說你們吵啥,還讓不讓我這老太太活了。

如果每個人都要求別人為自己的感受負責,那麼自己也會下意識的去負責別人的感受,這樣,矛盾重重,糾纏其中。

有一天早上,我跟太太提建議,建議她晚上別看手機,早點睡。

她一下子火了,指責我對她不夠關心,還提到了前女友,責問我對前女友也是這樣的嘛,等等,等等?

首先,我知道我不需要為她的感受負責。我提個這樣的建議,如何解讀,以及是否生氣是她自己決定的。

其次,聽到她對我吵之後,我還是有點煩躁,大早上的,我等下還要工作。但是,我也知道自己的感受並非她決定。

所以我耐心的洗漱完畢,冷靜的跟她說,今天晚上10:00我給你按摩,這樣你就會睡得好些。

以前用幾天才能吵完的架,幾分鐘就完事了。

七,

最近開始格外留意聲音,聲音從對方的嘴裡發出,空氣震動,然後傳到我的耳膜,再刺激纖毛細胞形成神經衝動,然後傳導到聽覺中樞。聽覺中樞進行識別,並結合自己的記憶、經驗進行感知和解讀。

當有人說“你真傻”的時候,我可能解讀成她喜歡我,或者解讀成罵我,或者也許我會想到媽媽小時候經常罵我傻,一種羞恥和憤怒油然而生。

所以,當感受到別人攻擊自己,並不是一把刀子直接扎到心裡,而是我把聽到的聲音,接受,解讀,在自己的心裡產生了一把刀子,然後親自把這個刀子戳向自己。

這個刀子是自己生成的,並戳向自己!

它本來內在就有,外在的人事物喚醒了它而已。

你心情不好,怪我嘍?

八,

其實,你的情緒,你自己一直都是主人。

認識到這一點,也許會有一種壓力,突然以前指向別人的手指頭,失去了方向。

但這也意味著極大的自由,這意味著自己的情緒不再被動的由別人主宰、由環境決定,而是可以自己來理解,體驗,轉化和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