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英國人如何實現一萬人統治一億人?警察系統的隱蔽處理可見一斑

人可以說完成了近代史上最有效率的殖民活動,曾經日不落帝國在每個大洲都有殖民地,英帝國的控制範圍在最高峰時,達到了3550萬平方公里的區域,控制著世界上23%的人口。英帝國如此成功,其背後當然有著非常豐富的統治手腕,對殖民地的警察力量的使用就是其中之一。

英國人如何實現一萬人統治一億人?警察系統的隱蔽處理可見一斑


1829年9月29日,英國,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警察部隊在倫敦誕生。在此之前,軍隊事實上負責著更多社會治安的公共職責,然而軍隊政治性太強,同時在處理治安問題時遠遠不夠專業,因此對於工業革命後快速擴張的倫敦而言,成立專業的、民事的警察力量專門負責維持社會秩序、打擊犯罪極有必要。由於擔心警察力量被濫用,因此相關的制度限制也逐步發展,包括立法原則、執法手段限制等。在英國本土,警察力量是受到公眾大範圍監督和問責的。

1900年時的英國警察

基於英國本土的實踐,英國於19世紀中葉在殖民地系統開始大範圍建立警察部門。不過英國人大多數殖民地用的並不是本土的都市警察模式(Metropolitan Police Force),而是更多基於皇家愛爾蘭警察(Royal Irish Constabulary)和皇家阿爾斯特警察(Royal Ulster Constabulary,也就是現在的北愛爾蘭)部隊的模式。不過每個殖民地有自己的特點,而英國人的能力在不同殖民地也不盡相同,因此事實上各地仍然有自己的特色。

英國人如何實現一萬人統治一億人?警察系統的隱蔽處理可見一斑

皇家愛爾蘭警察

警察部門需要服從既有的法律制度。在英國的殖民地,法律並不是一直等。比如從加勒比群島到尼日利亞,英國的法律、伊斯蘭法和當地習慣法都在法庭上並存。在東非,印度的法規則直接是主宰性的,這種混用的模式常常導致制度上的混亂。不過英國殖民地往往是強行政主導,這與英國本土不同,所以在警察行政方向上,各個殖民地基本一致,即他們更強調保護私人財產和維持社會秩序,而非打擊和預防犯罪。只是由於在殖民地,英國人並沒有能力和足夠的資源控制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個個人,因此殖民當局都需要做出維持警察力量的選擇,這種選擇毫無疑問是政治性的。資源不足的問題在擴張的前沿地帶更為明顯,因此在當地,警察部門則會表現得更具有強制力而不那麼在乎監督和社會同意。因此,在很多殖民地地區,這種擴張的前沿一般也會是軍事區,只有在殖民地的經濟、文化中心殖民政府才會真正關注經濟和社會治理問題,也只有在經濟文化中心,比如孟買、加爾各答、仰光,才會有一般意義上的民事警察。

英國人如何實現一萬人統治一億人?警察系統的隱蔽處理可見一斑

皇家阿爾斯特警察


如何招兵買馬也是個問題,英國人自己需要保持常備軍和海軍,並沒有那麼多的人手願意前往殖民地當警察,那麼找什麼人?可以監視陌生人的陌生人是最好的選擇。比如,毛里求斯、特立尼達和斐濟的印度警察,馬來西亞的印度人和華人警察,香港地區的錫克人警察。這種模式就是十分典型的殖民地模式,並且也塑造了大量偏見。種族問題也是殖民警察最為典型的代表,高級警務人員一般是白人或者以白人主導的多種族人員,而徵召人員則多數來自於殖民地之外。直到1930年代,這一明確以種族劃分的結構仍然是主要的模式。

1850年代的香港警察


在城市裡集中著更多上層階級和中產階級,英帝國殖民地的城市警察更多負責許多現代警察的事務,比如打擊盜竊、制止人身傷害、交通事故處置、保護產權等。這種警察在白人聚集的殖民地更為常見,比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而在比如印度和非洲殖民地的鄉村,英帝國擁有的警察數量就不那麼多,而且他們沒有足夠的訓練和裝備,卻也拿著在當地算得上高工資的收入。因此,在鄉村地區,英帝國的警察們名聲很差,並且常常伴之以腐敗、不可靠的行為,而他們的低效也促使他們更為頻繁地使用強制而不是像倫敦的同行那樣依法行事。鄉村地區的警察基本上屬於二流部隊,他們與更少的白人精英接觸更為密切,可以說是英帝國統治的代表。

英國人如何實現一萬人統治一億人?警察系統的隱蔽處理可見一斑

英屬印度警察多數為錫克人和穆斯林


直到二戰結束的40年代晚期,英國的殖民地警察才變得更為現代化,提供更為專業的公共服務。然而,此時他們的強制部隊的屬性仍然沒有變化,還要面對更多的殖民地民族主義者和示威者。可以說,在英國確定去殖民化政策並開始大量退出之前,殖民地警察一直都是強制力的代表。這種模式也給日後原殖民地的政治建設留下了諸多複雜問題。

可以說,英國人除了軍事力量,警察部隊也是十分關鍵的角色。他們一方面承擔著英帝國現代公共治理的責任,將這種模式推廣到殖民地的中心和重要城市,以此保證殖民地城市的制度具備相對於傳統社會更大的優勢,以便將更大範圍的資源源源不斷地吸納入英帝國的經濟、政治體系中。另一方面,伴隨著殖民地的強行政權力格局,殖民地警察又始終扮演著英帝國意志在殖民地的武力載體這種地位,他們擁有著比英國本土同行更大的權力和更少的監督,他們維持著英帝國對於殖民地的基本控制。此外,強制力部隊中族群的構成也貫徹了”以非英國人的少數人控制多數人“這一政治技巧,將社會矛盾引向殖民地當地,從而削弱殖民地多數族群的集體行動能力,並間接保證了殖民地警察的基本忠誠。當然,各個殖民地的具體政策並不盡相同,但是這三點就是確保英國殖民帝國以相對低廉的成本運轉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