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影視審片能否放開些,百年前的中國影片拍的夠多了

前段時間和幾個影視圈朋友聚餐,吃飯間隙談起了國內電視劇問題,我問一位製片朋友:“你們為什麼前些年一直拍年代戲,現在都開始拍古裝劇,為何不拍些現代戲呢”?

影視審片能否放開些,百年前的中國影片拍的夠多了

還沒等製片人說話,旁邊一位導演就接過話茬開始了,原因就是劇本好寫,從不擔心涉及到敏感話題,後期審片好過關。如果拍攝現代戲就不同了,現代劇背景自然放到現在,稍有不慎就會踩到紅線,輕者修改片子直到審核滿意,重者直接斃掉,這樣你就血本無歸。

說的也是,咱們國內影視劇對本子審核非常嚴格,尤其是涉及到當今題材一般製片人都少有接觸。這就導致了我國影視劇往年代或古裝劇上傾斜,因為編劇可以隨心所欲,導演也可以放開了拍攝。

影視工作者應該從自身找原因,廣電審核嚴格沒問題。

誰說年代劇可以胡編,誰說古裝劇好過關?隨著年代抗戰神劇襲屏,審片人還沒說什麼?觀眾就耐不住了。那拍古裝吧,因為編劇寫不出好劇本,只有改編歷史題材,太過火還是沒有逃過被禁命運,范冰冰的《巴清傳》就是很好例子。

影視審片能否放開些,百年前的中國影片拍的夠多了

面對審片人嚴格的規則,一些影視編劇們開始吐槽,不是我寫不出好本子,而是對劇本要求太苛刻。但為何不去自身找原因呢?審核這麼嚴格還能如此的胡編亂寫,只能說審核還得再嚴些。

但去年的反腐題材大劇《人民的名義》又說明了審核也不是像某些人說的那樣。真正經典反腐劇央視還是會很歡迎的,只要你拍的好,現代反腐或偵破懸疑劇等照樣很好過關。只是我以為能否在審片上再寬鬆一點。

影視劇要起到良性宣傳作用,讓世界通過影視瞭解中國。

我們國家十四億人口,我想沒出過國的佔一大半吧,但提起歐美國家相信大部分都能如數家珍,為啥呢?就是通過影視劇瞭解的。

來個假設,如果美國一直拍些古裝戲或年代戲,那麼我們從影視劇裡看到的就是另類美國了。如果在大街上見到美國人,你也許會問些幼稚問題,比方說你們美國人還住山洞嗎?

所以就不要怪當今美國人提起中國,有些人還會以為留著長辮子住著破房子。沒辦法,你影視劇輸出的文化就是這樣,所以建議還是拍些現代劇好點,畢竟清朝已經過去百年了,那段歷史影視劇夠多了。

建議拍些災難片,科幻劇,讓外星人毀滅一次又如何?

好萊塢有導演統計過,美國已經被外星人毀滅了不下30次。尤其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看到災難電影《2012》海嘯把白宮淹沒,他大笑著打趣說:“天哪!明天我去哪兒上班呢”?

影視審片能否放開些,百年前的中國影片拍的夠多了

雖然美國在屏幕上被毀滅了,但通過影視劇,觀眾對美國有了更深刻了解。看到了紐約帝國大廈,瞭解了現代化的風土人情,這就是影視劇的力量。

我們也可以拍些外星人題材影視劇,讓外星人毀滅一次又如何呢?但我好像聽說外星人題材不好審核,不知消息是否準確。我只知道49年後動物不能成精,不允許現代鬼神劇。但科幻劇還是希望能適度放開一些,大家說是吧。

多拍些優秀的現代劇,讓世界通過影視劇瞭解我們,告訴世界我們不住破房子改住樓房了,我們不穿大褂改穿西裝了,我們馬車換成轎車了,綠皮換成高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