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的發展,讓傳統設備在物聯網、大數據、AI等前沿技術的加持下被賦予新的生命。尤其在智能化廣泛應用的今天,一場新的革命正悄然逼近。
不久前,一向低姿態的G7宣佈推出智能掛車,樹立未來行業標準。僅僅數週後,老翟就帶著自己的答卷現身位於上海的普洛斯虹橋物流園區,為其許下的諾言買單。
外表現代感十足 G7首秀選擇時尚路線
依稀記得,在G7智能掛車媒體溝通會上,老翟振振有詞地念叨著“三自經”,講述著能夠自動感知、自動交互和自動學習的掛車對行業的改變。也正是從那時起,G7智能掛車究竟是什麼樣?碩大的疑問號一遍遍浮現在記者腦海,直到今天……
現場,G7共展示了兩種規格尺寸的掛車產品。遠遠望去,其外觀現代感十足。值得注意的是,通體白色的掛箱點綴著大面積的藍、紫色調塗裝,與G7企業VI相得益彰,而G7、智能掛等碩大的字眼則證實了該車的身份。
走近G7智能掛車,通過實際測量,48尺產品—緊俏限量版的箱外尺寸為16.6×2.85×3.12(米),容積為135立方米,整備質量9噸。該車該用了13噸車橋結構,輪胎規格為11R22.5的子午鋼絲胎,板簧數為4片。
而45尺產品—經濟暢銷版車型的箱外尺寸為15.5×2.85×3.12(米),容積為125立方米,整備質量8.5噸。此外,除一些細小差異外,二者在配置方面並無二致。
另外,記者得知,兩個版本的車型均採用了鋼鋁混合骨架,在保障車身結構強度的同時兼顧了輕量化,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行業痛點。
黑科技加持 不會側翻的智能掛車
從外觀上看,除了更符合互聯網企業格調的塗裝配色外,G7智能掛車基本與普通掛車無異。
那麼,說好的智能掛呢?
經過現場工作人員的講解,以及記者詳細的觀察後發現,其隱藏的“黑科技”還真不少。
首先,也是G7不斷強調的一點便是車輛的安全性。
眾所周知,貨物的安全性是企業運營的關鍵以及謀求利潤的基礎。為此G7給自己的智能掛車配備了EBS(電子制動系統)。值得注意的是,EBS並非大家所熟知的ABS,而是集成了ABS、RSS(防側翻功能)、CAN數據通信、胎溫胎壓監測,以及輪胎自動充氣等功能的強大安全系統。
ABS、胎溫胎壓監測的作用自不用說,是卡車司機運營、出行的“安保利器”。至於RSS嘛,通過現場測試,該系統能夠在車輛駛入彎道後,通過對CAN數據通信收集到的車速、軸載負荷、橫向加速度等數據進行了比對分析,判斷車輛是否存在側傾隱患,並根據計算結果對車輛進行牽引及制動干預,保障車輛過彎的安全無憂。
區別於傳統的牽引力控制系統,G7智能掛車的主動RSS防側翻系統還伴有一位好“搭檔”—業內首份防側翻地圖。每當車輛行駛至高危地段時,預警信息會通過語音播報設備適時提醒駕駛人員謹慎過彎。可以說,有了這兩項“黑科技”加持,司機師傅們再也不用擔心側翻的風險了。
多種智能優化 讓“理財”更輕鬆
說道黑科技,就不得不提G7智能掛車的人車交互系統。
現階段,無論是車輛自帶的車聯網系統,還是第三方提供的車隊管理系統,更多是對車頭數據的監控與管理,並沒有落實到滿載貨物的掛車層面,而G7智能掛車恰恰突破了這一瓶頸。
據瞭解,為了實現對掛車的實時、精確化監控,G7為其智能掛車裝配了T-Router專用GPS模塊。有了這個模塊,掛車的各種信息、數據均能在第一時間傳輸到終端,並在必要時採取預警措施,始終保持與終端的“溝通”,保障車輛在正常的狀態下運營。
而更為神奇的是,車輛的載重數據同樣清晰可見。當然,這還要歸功於智能掛車的EBS模塊。該模塊通過獲取懸架氣囊壓力值,將其換算成載重數據並同步到智能掛車管理系統中,自動計算出運營成本,從而實現對車、貨的實時管理。
現場,記者通過下載G7定製化智能掛車管理APP,在手機端即可清楚地看到運營車輛的多重數據,不僅包括位置、車速、溫度等信息,還包含了載重數據、貨物狀態等數據。經過反覆測試,G7智能掛車所收集的載重數據精確度高,平均誤差不超過5%。
另外,通過手機端,記者還可以方便地對車輛進行遠程控制。如此一來,有效避免了車輛的丟失和非法使用。
不過,在試乘試駕過程中,記者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針對我國大力推廣的甩掛運輸,G7智能掛如何高效地匹配每個車頭?
現場工作人員的回答打消了記者的疑慮。
據瞭解,G7智能掛車推出了可實現車頭與掛車自動匹配的全新技術,能夠實時知曉頭掛匹配狀態,進一步實現整車數據無縫互聯,再配合自動出車賬本功能,讓駕駛員和車隊管理者能夠清晰地瞭解整車的支出與收益,為車輛制定最優運營方案。
小結
放在幾年前,互聯網企業造車,很多人不屑一顧。即便是幾周前,記者也持有懷疑態度。當G7智能掛車真實地矗立在眼前時,其強大的互聯網+AI技術著實令人感嘆:標杆就該這樣子!
時光飛逝,智能化發展就在眼前,老翟許下諾言會一一兌現麼?至少現在看來,值得期待!
閱讀更多 商用汽車新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