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價值100萬的清代藏傳佛教造像精品

藏傳佛教是中國佛教體系中的重要一系,其藝術分別起源於中亞、印度和中原漢地,是西藏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以鮮明的民族風格、獨特的藝術風貌成為中國藝術史上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宗教、民族文化和藝術價值。

  清代藏傳佛教的興起在康熙一朝得到了最明顯的體現。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在宮廷設“中正殿唸經處”,負責宮中藏傳佛教事務,併兼辦塑造佛像。中正殿唸經處的設立,實際上標誌著清代宮廷造像活動開始規範化。在清代兩個多世紀的統治歷史中,分別有五世達賴、六世班禪、十三世達賴進京朝覲。隨著中央與西藏關係的日益密切,藏傳佛教也成為清代宮廷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乾隆時期宮廷造像是在皇帝本人的嚴格監督下製作的,造像匠師不僅有內地工匠,還有西藏與尼泊爾工匠。技術高超的匠師們在儀軌允許的範圍內充分施展了藝術才華,我們可從以下四尊造像中一窺清康雍乾三代宮廷藏傳佛教藝術之精妙。

1 清康熙 銅鎏金無量壽佛 高 11.5cm

價值100萬的清代藏傳佛教造像精品

價值100萬的清代藏傳佛教造像精品

價值100萬的清代藏傳佛教造像精品

 此尊無量壽佛是這一時期宮廷的典型器物。髻寶、耳璫、珠鬘、臂釧、手鐲、腳鐲部分嵌珊瑚、青金石、綠松石等,珠粒晶圓,色彩繽紛,既顯皇家氣魄,又有滿族獨特的審美趣味。造像面型端莊俊秀,髮髻高聳,耳璫圓潤。胸前瓔珞為飾,線條流暢,細緻入微。結全跏趺坐於四層仰蓮座之上,雙手結定禪印託甘露瓶(已佚),蓮座寬厚沉穩,蓮瓣脈絡明顯,上緣連珠紋均勻圓潤,排列齊整。蓮瓣

形式上看,顯然受到了喀爾喀蒙古像的影響。整尊造像通體鎏金,胎體厚重,做工考究,為現存清康熙造像的精品。

2 清雍正 銅鎏金無量壽佛 高 17cm

價值100萬的清代藏傳佛教造像精品

價值100萬的清代藏傳佛教造像精品

  無量壽佛是佛教尊奉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主尊,歷代信奉極盛。此尊無量壽佛面相慈和,身形挺拔,施禪定印託甘露壽瓶(已佚),全跏趺坐於蓮臺上。戴五葉寶冠,綴圓形花瓣狀精緻耳璫,胸前飾項鍊,珠粒精圓勻稱,手鐲、臂釧、腳鐲精工細作。衣緣裙邊有刻花裝飾,更彰顯其華麗尊貴。雙肩披有帔帛,美觀大方,帔帛及長裙皆用寫實手法表現。

3 清乾隆 銅鎏金時輪金剛 高 19.5cm

價值100萬的清代藏傳佛教造像精品

價值100萬的清代藏傳佛教造像精品

價值100萬的清代藏傳佛教造像精品

  時輪金剛為藏傳佛教密宗無上瑜伽部本尊,格魯五大金剛之一,其形象有多種,此為四面二十四臂造型。本尊頭帶寶冠,髮髻兩側分別有日與月的雕飾,耳帶大璫,垂於胸前。通體鎏金,法像威嚴,上身佩帶瓔珞臂釧及腕鐲,下身著虎豹皮裙,與明妃相擁承展立姿,動態感鮮明。明妃名一切母,四面八臂,手持各種法器,上身為分體鑄造。足踩大自在天及其天母,代表催伏貪、嗔、痴諸障。臺座上緣飾連珠紋三週,中間鑄刻‘大清乾隆年敬造’楷書陽識。本尊拍品鎏金厚實,體態精細入裡,繁而不膩,整體工藝為京造風格,殊為珍貴。

4 清乾隆 銅鎏金尊勝佛母 高 25cm

價值100萬的清代藏傳佛教造像精品

價值100萬的清代藏傳佛教造像精品

價值100萬的清代藏傳佛教造像精品

  尊勝佛母與無量壽佛、白度母並稱長壽三尊,多供奉於無量壽佛右邊,主長壽。此尊佛母造像法相莊嚴,面容端方,身著秀麗貼體天衣,雙足跏趺於仰覆蓮臺之上。造像胎體厚重,雕工細緻,腳趾、手指關節等細節處均自然寫實,下身衣裙覆至腳踝;周身花蔓、天衣、寶冠、瓔珞等莊嚴。身如秋月,優雅華麗,鎏金均勻,工藝極為精細。尊勝佛母在蒙藏地區廣受信仰,清代藏傳佛教信仰盛於漢地,乾隆皇帝尤篤信藏傳佛教,曾在宮中多處位置供奉其造像以及唐卡,以祈延壽、祈福,此尊堪稱期間佳作,體現了乾隆一朝金銅造像的精湛技藝,誠可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