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怎样准备预防大灾难出现时的物资?

闲来无事,随意聊聊灾难生存的话题。

现今社会,如果不伴随大规模战争,一般规模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后果是比较容易控制住的。如果某种自然灾害烈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往往会引起民众的恐慌心理,国家、民族之间的猜疑、对立,这时就不仅仅是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伤害,很有可能会有较大的社会动荡甚至战争了。

任何资源储备都是成本和后果综合考量的结果。

如果仅为了某个冬天的气温异常降低,就准备一整幢房子的各类物资,显然是小题大做了;如果远离洪涝灾害的主要受灾区,却积极准备各种逃生舟艇,恐怕也是妄费金钱和精力……所以针对哪些灾害类型,什么规模的灾害强度和持续时间,给出的应对答案也不尽相同。

鉴于题主没有给出特别具体的灾难情况,我针对几种常见灾难类型给一些普适性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所有自然灾难类型中的重中之重,必然是获得食物和饮用水。

因为所有自然灾害都会降低食物生产产量,直接或间接威胁饮用水安全,所以储备适量的粮食和饮用水极为必要。

存粮存水的重要性大家心知肚明,但储存到什么程度是“适量”,这就要进行预判和权衡了。

首先抛个结论:对于延续时间较长的自然灾害,纯靠个人物资储备是不可行的。所谓的个人物资储备,是为了弥补平均配给物资不足的缺口,其实是为了改善生存质量的补充渠道。

旱、涝、气温异常等自然灾害的伤害效果常常是逐渐积累的,不会猛地达成最大伤害效果,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级的救援体系的介入,为我们调整、追加物资储备提供了重要的缓冲时间。

一般对于自然灾害的烈度和持续时间是不明确的,没什么机构或个人真能确定有持续三五年的大规模自然灾害,所以普通人也没必要靠个人去储备海量物资(富豪除外。如果真有富豪想进行相当规模的战略储备,我可以给出相对合理的配置建议)。

相同条件下,水分越少的食物储存时间越长,与空气隔绝得越好储存时间越长。比如暴露在空气中的食物,汤面两三天就腐坏了,而干制挂面五六个月也没啥变化。这里要注意,小麦、大米等粒状食物水分含量比刚碾压的面粉、米粉大,但面粉和米粉吸水性很强,反而不如粒状食物好保存。

现代食品工业在食品储存上有几大法宝,其中有罐头食品、脱水食品、真空包装和防腐剂。所以要想食物储存时间长,奔这几类食品去准没错。这几类食品典型代表有各类金属或玻璃瓶装罐头,方便面、脱水蔬菜,真空包装粮食、肉类、蛋类、饼干,袋装咸菜。

普通城镇居民假设家中3-4口人居住在两居室中,一般夫妻双方老人可能还有两套房屋,这样储存物资空间调配的余地会大些。以这个假设的小家族为例,算三处房屋8口人吧。

以食物匮乏的极限计算,即一点外界食物也获取不到,要纯靠储备物资。

每人每天两顿饭,每顿饭约1袋方便面、1根火腿肠和1个卤蛋,一小捏脱水蔬菜。每天8个人要消耗16袋方便面、16根火腿肠、16个卤蛋。当然顿顿方便面、火腿肠谁也受不了,这里只是举个食物占用空间的例子,实际中要提倡食物多样性。脱水蔬菜用量少、重量轻,和其他食物相比,储存空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这么算的话,一天的食物体积基本相当于5个五连包的方便面体积,如果乘以30该占多大体积我们心里有数了吧?

如果你真的储存了这么多食物,其实至少能吃60天。我们上边举例是吃得比较足量的情况,在食物短缺的时期,按上边食物量的一半摄取,足以满足生存需要。

以上是方便面、火腿肠食谱,也可以换成是罐头、压缩饼干食谱,如果不怕麻烦也可以制作主食、烹饪食物。

长期储存的核心食物就是各类罐头,方便面,干制挂面,干淀粉,真空包装大米、杂粮,真空包装肉类、蛋类、饼干、咸菜。每种食品上都有保质期,实际食用的时候,不超出保质期三倍的时间,如果从外观和口感察觉不出异常,都可以食用。比如保质期一年半的马口铁罐头,四五年后食用一般问题不大。

有一类食物不用罐头或真空包装也能储存很长时间,就是纯蜂蜜,可以作为糖源储存。

瓶装水平时家里要存上三五件,灾害发生时要及时追加补充。

二、提升生存质量的调味品和药剂

除了主食、副食,调味品的储存也是很重要的。一般调味品,如食盐、花椒、大料、辣椒、酱油、醋等储存时间很长,它们对于食物口感的改善作用明显,有交易价值,可以多加储存。

像木耳、银耳这类干品水分含量低,重量轻,泡发后饱腹感强的食品,也可适量储备。

口服营养素药剂,可以买综合补充药剂,也可买分类药剂,比如药用维生素C极便宜,几块钱100片的样子。

净水片剂,用来净化可能含有污染物的水体。

抗生素,止痛药,肠胃药,急救药品,医用酒精,高锰酸钾,一次性针管针头,纱布。

三、有经济价值的储存物资

贵金属

高度白酒,巧克力

肥皂,洗衣粉

电池,手动充电电筒、收音机

卫生巾、避孕套

棉服、棉被

固体燃料,火柴或打火机

怎么利用空余的地方长期堆放这些储备物资,是我们要综合考虑的问题,好在可以有三处存放的地方。灾害持续期,人员和储备物资要尽量集中,互相有比较好的照应,利于物资的保护。

最后再强调一下,不能单纯依靠储备物资挨过持续的自然灾害时期,一定要充分依靠各级救援体系,及时调整、补充物资,并适时进行物资交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