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歷史上,武則天到底有沒有殺害自己的孩子?

白話歷史君


武則天一生嫁了兩任丈夫,第一任丈夫是唐太宗李世民,但二人沒有生育子女。第二任丈夫是李世民的皇九子兼繼承人——唐高宗李治,有史籍明確記載的,二人共生育了四子二女,即孝敬皇帝李弘、章懷太子李賢、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和安定思公主、太平公主。是否還有夭折或流產的子女,這個不好說,史籍沒有記載,我們姑且就當作是沒有吧。

李弘是死於結核病、李賢是被丘神勣逼迫自盡身亡、李顯是被妻女合謀毒殺、李旦是禪位之後壽終正寢……太平公主則是因為與侄兒唐玄宗李隆基爭權奪利被李隆基所殺,死因都是明確的。當然,所謂明確指的是史籍中的記載,事實上李弘和李賢之死長期以來都質疑不斷。本著“疑罪從無”的理念,既然在史籍之中找不到確實證據證明是武則天謀害了李弘和李賢,我們姑且就認為二人非武氏所殺。

如此一來,便只剩一位了,那就是安定思公主。在很多影視作品、甚至《新唐書》和《資治通鑑》中,都將安定思公主的死算到了了武則天的頭上,不少影視作品更是言之鑿鑿、說是武則天親手悶死了自己的親生女兒,繼而嫁禍給彼時的皇后王氏並最終導致王氏被廢!那麼,安定思公主真的是武則天所殺嗎?下面我們就來簡單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唐高宗廢后事件

要搞清楚安定思公主的死因,首先必須搞清楚唐高宗李治為何要廢后。影視作品中將李治廢后歸結於了武則天嫁禍王皇后殺女——因為王皇后“謀害”了自己的女兒,所以李治一怒之下廢掉了王皇后!是不是覺得太兒戲了?廢后是國家一等一的大事,僅僅因為懷疑王皇后“謀害”了安定思公主,連實質性的人證、物證都沒有,李治就這麼貿然廢后了?很顯然,這種說法根本講不通。

李治之所以要廢后,說白了並不是因為武則天、也不是因為王皇后,而是因為另一個人,他就是李治的親孃舅長孫無忌!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之後,李治即位、長孫無忌輔政。因為出身關隴世家、又是唐王朝的開國元勳,而且還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李治的親孃舅,長孫無忌掌權之後,很快便權勢熏天、廣結黨羽,嚴重掣肘、甚至威脅到了李治的皇權,而王皇后背後的王氏家族和柳氏家族正恰恰就是長孫無忌一黨!

為了促成朝臣重新站隊,也為了打擊長孫無忌一黨、奪回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力,李治想到了廢后。利用廢后,李治不僅可以搞清楚群臣的站隊情況,而且可以藉此釋放“倒長孫”的政治信號、促成群臣的重新站隊。同時,還可以藉助廢后將王氏家族、柳氏家族的勢力清除出朝堂,重重削弱長孫無忌的實力!更重要的是,武則天的政治手腕是極其“強悍”的,將她推上皇后之位,對於彼時“勢單力孤”的李治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對付長孫無忌的天然盟友!此舉絕對可謂是一舉多得。

果不其然,李治廢后的風向標剛剛豎起,群臣便開始了重新戰隊,不少本來就與長孫無忌不對付的朝臣和政治投機的“騎牆派”迅速倒向了李治!就連唐王朝的開國元勳之一、英國公李勣也公開對李治廢后表示了支持。當然,李勣的話說得那是相當漂亮:“廢后是皇上您的家事,又何必問別人?”廢后僅僅是皇帝的家事嗎?顯然不是!說白了,李勣就是在“拉偏架”——明著誰也不幫,實際上卻是在力挺李治廢后。

在取得了部分元老、朝臣的支持之後,李治果斷出擊、一舉廢黜了王皇后並順理成章清除掉了王氏家族和柳氏家族在朝中的勢力,沉重打擊了長孫無忌。群臣見長孫無忌失勢,更加是“牆倒眾人推”。不久之後,李治和武則天夫妻聯手、再接再厲,不斷對長孫無忌發起進攻,最終將長孫無忌一黨逐出了朝堂!李治也得以完全控制了朝局、奪回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力。

說到底,李治之所以廢后,並不是為了武則天。甚至可以這麼說,武則天實際上也只是充當了李治奪權的政治棋子和炮灰!試想,一旦李治處於劣勢,很可能武則天就會被他推出去當“替死鬼”:“舅啊,一切都是那武氏攛掇的,你外甥我是無辜的……”這一點從李治第二次“廢后”未遂後把上官儀推到前臺當“替死鬼”也能看得出,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性,而是相當有這種可能性!

安定思公主之死的意義

前面已經說了,唐高宗李治廢后並不是為了武則天,而是為了對付長孫無忌、為了奪權!換言之,王皇后被廢只是時間問題,基本上沒有任何懸念……那麼,安定思公主的死又有什麼意義呢?既然有沒有理由李治都會製造理由去廢掉王皇后,武則天又有什麼必要去犧牲自己的親生女兒呢?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李治如果想要找廢后的理由,有一千、一萬個理由可以用,武則天又何必搭上女兒的性命?

退一萬步講,就算武則天害死了自己的親生女兒,一無人證、二無物證,憑什麼就此認定是王皇后“謀害”了安定思公主?這個罪名根本站不住腳!也構不成廢后的“鐵證”。再者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一旦此事敗露,李治會怎麼想?一個連親生女兒都能下得去手的女人,謀殺親夫對她而言恐怕也未見得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不是嗎?那麼,李治還敢留著武則天嗎?恐怕武則天離死也就不遠了!彼時的武則天可不是後來的皇太后、女皇帝,李治想要弄死她,不會比捏死一隻螞蟻困難多少……

綜上所述,關於武則天謀害女兒安定思公主嫁禍王皇后之說根本站不住腳。首先,李治廢后並不是因為武則天、也不是因為王皇后,他是為了藉此向長孫無忌奪權。因此,王皇后被廢只是時間問題、基本沒有懸念,武則天根本沒有必要利用女兒的死去嫁禍給王皇后!其次,即便武則天害死了安定思公主,也無法確切指正是王皇后所為。充其量也只是“懷疑”,僅僅因為“懷疑”就廢后,顯然是說不過去的。更何況,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萬一事情敗露,李治還能容得下武則天嗎?此舉無異於是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得不償失!以武則天的聰明、睿智,根本不可能這樣做。

個人認為,安定思公主很可能只是正常死亡。在中國古代的醫療條件下,新生兒、嬰幼兒夭折者不在少數,帝王家也不例外。巧的是安定思公主死前王皇后正好來看過孩子,既然孩子已經死了、已然活不過來了,武則天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咬死了就是王皇后乾的,幫李治廢后“添把柴火”,這種可能性似乎要大的多。至於說武則天殺女嫁禍王皇后,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此舉根本沒有實際意義……


農民工歪說歷史


如果按照正史中的記載,武則天確實殺害了自己的孩子。對此,我們可以來看下《新唐書》中的記載:

“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伺帝至,陽為歡言, 發衾視兒,死矣。又驚問左右,皆曰:後適來。昭儀即悲泣,帝不能察,怒曰:後殺吾女,往與妃相饞冒,今又爾邪?”

這段話翻譯下就是,武則天生了個女兒,王皇后特意過來看她。但等到王皇后走後,武則天就悄悄把女兒捂死。然後李治過來,看見女兒死了,就非常生氣的問身邊人是怎麼回事,他們都說剛剛王皇后來過,於是李治就認為是王皇后乾的。

至於在後來的《資治通鑑》中,司馬光在記載這段歷史時,幾乎是原封不動的抄了《新唐書》中的這段內容,從這層意義上說,後世普遍學者都認為武則天殺害了自己的孩子。



問題是,按照《新唐書》中的這個記載,未免也太詳細、太深情並茂了嗎?這完全猶如作者是親自在現場所見所聞一樣?這樣一來,反而讓這件事有些經不起推敲。

最簡單而言,武則天偷偷殺死自己的孩子,肯定是瞞著所有人、偷偷一個人乾的,基於常理她絕不會讓任何人知道,而且事後她也不可能說出去。那麼問題就來了,史官們是怎麼知道武則天的孩子,是被她自己偷偷捂死的?難不成武則天殺她孩子的時候旁邊還站一個史官?

並且,如果武則天殺孩子陷害王皇后這件事,在當時就已經被史官們知道,那武則天還有什麼資格繼續當妃子就更不用說下一步去當皇后呢?

如果說武則天殺孩子陷害王皇后這件事,是武則天掌權後才被人們知道,那問題又來了,十幾年前、沒有任何記載的事情,他們又是從何得知呢?



從這層意義上說,所謂武則天殺孩子這件事,更應該是後人自己腦補出來的。

第一,大唐皇帝的女兒,在史書上都記載的非常清楚,大唐歷史上近三十個夭折的公主都有記載,卻從來沒有說過唐高宗有過一個夭折的女兒。既然如此,武則天殺年幼公主的事,從何談起呢?

第二,駱賓王跟隨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時,曾撰寫了一篇名叫《為徐敬業討武曌檄》的檄文,在這篇文章之中,細說了武則天所幹過的各種壞事,甚至說武則天殺兄殺姐殺夫殺母,但卻絕口沒有提到武則天殺女的事情。由此可見武則天殺女一事,至少在當時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第三,《新唐書》和《資治通鑑》都是北宋時期完成的史書,但在《新唐書》之前,還有兩部正史,一部是《舊唐書》,一部是《唐會要》,這兩本書都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完成的,但卻都沒有武則天捂死自己女兒的記載。既然如此,北宋的歐陽修、司馬光等人,又是如何得知的?

其實呢,後世讀史者、著史者,之所以都認為武則天親手殺害了自己女兒陷害王皇后,主要原因大約是,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假如後來武則天沒有當皇后,沒有篡位稱帝,那後世人還會覺得是武則天殺害自己的孩子麼?


我是趙帥鍋


這個還挺複雜的。各種史書將武則天的三個子女的死算在她頭上,分別為長子李弘、次子李賢、長女安定公主。其中,李弘、安定公主兩人的死有爭議,李賢的死應該確實為武則天所為,不過,卻也有傳言說李賢並非武則天所生。


武則天一共四子二女,按出生先後順序分別為長子李弘、長女安定公主、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次女太平公主。最早的三人李弘、安定公主、李賢都死的不明不白。就此三人究竟是否武則天所殺,說法非常複雜,具體如下:

一、李弘


李弘作為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長子,從小可謂萬千寵愛於一身。李治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之後,很快廢掉了原太子李忠,立李弘為新太子。李弘被父母寄予厚望,經常在父母離開長安出巡時監國理政,經驗豐富。況且,李弘仁孝,頗有聲望。但是,上元二年,李弘隨父母前往洛陽,卻突然吐血而死。關於李弘的死,《唐實錄》和《舊唐書》只寫了病死,《唐會要》和《新唐書》卻暗示是武則天毒殺。其實李弘是否被武則天毒死,都是有可能的。

說武則天可能毒死李弘的理由是:1、高宗李治在位後期,因病不能理政,由武則天代理朝政。但是高宗卻突然宣佈要將皇位禪讓給李弘。而宣佈後不久,李弘就突然去世,時間點非常巧合。2、武則天視權力如命,如果李弘即位,她成為太后,只能到後宮照顧多病的太上皇了,權力的喪失會讓她失去理智。3、李弘曾向高宗進言,為兩個年紀很大還被囚禁在宮中的姐姐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求情,讓她們得以嫁人出宮。但這兩個公主的生母是武則天的死敵蕭淑妃。故武則天可能惱恨兒子違背自己的意願,痛下殺手。

說武則天不可能毒死李弘的理由是:1、李弘仁孝,並不曾有明顯頂撞母親的行為,就這樣殺掉不合理。2、李弘如果死了,繼任太子的就將是武則天次子李賢,李賢性格倔犟,與母親不合,武則天何故讓一個更難對付的兒子做太子?3、李弘一向多病,可能是肺癆,曾一度不能理政,以至於父親李治讓李賢幫助李弘。這樣的身體不至於能如何威脅武則天的權力。而肺癆的病狀與後來吐血而死也比較吻合。所以李弘可能是病死。

二、安定公主


安定公主是武則天長女,出生於武則天與王皇后後宮決鬥的關鍵時刻。卻在一次王皇后探視武則天后突然去世。為此高宗大發雷霆,更堅定了廢王立武的決心。這件事和李弘之死一樣,《唐實錄》、《舊唐書》沒說是武則天做的,《唐會要》、《新唐書》暗示是武則天所為。

說武則天可能殺死安定公主的理由:1、安定公主出生時正是王武交鋒的關鍵時刻,如果王皇后被誣為殺害小公主兇手,武則天勝算大增,為權勢,武則天沒什麼做不出來的。2、後來武則天奪權後為安定公主舉行了隆重的超度法會,還定諡號“思”,唐朝諡法“追悔前過曰思”,可一個小孩子有什麼“過”,只能理解為武則天在悔自己的過,也就是為了權勢殺死小公主的過。

說武則天不可能殺死安定公主的理由:1、王皇后殺小公主這個說法太牽強,不容易被採信,事實上高宗後來也沒因此給王皇后定罪。為這個殺女兒不合理。2、小孩子夭折的事件在古代不少見,或許真的就是個巧合。

三、李賢


李賢是唯一一個新舊唐書寫的統一的。李弘去世後,李賢繼為太子,與母親衝突日益嚴重。武則天給李賢《少陽正範》和《孝子傳》,告誡李賢好好做太子、做兒子。李賢當即反擊,率眾文人為《後漢書》作注,東漢是外戚專權最嚴重的時代,李賢此舉就是警告武則天安守本分。

最終,在調露二年,武則天指使人誣告李賢謀反,在李賢東宮馬房中搜出鎧甲,坐實謀反。李賢被貶為庶人,流放巴州,高宗求情也被武則天拒絕。之後,武則天第三子李顯繼為太子,登基不久即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最小的兒子李旦成為新君,武則天完全掌權。派丘神績前往巴州,將李賢賜死。雖然事後武則天宣稱丘神勣誤解了自己的意思,將丘神勣貶官外放,但不久丘即回朝官復原職,並且更受信任。顯然,殺李賢確為武則天本意,丘並未誤解,只是武則天委罪於他而已。


雖然武則天殺李賢是板上釘釘,但李賢是否武
則天親生卻一直有不同的說法。這還不是後世的揣測,而是當時就有流言,說李賢實際上是武則天姐姐韓國夫人所生。武則天進宮後,韓國夫人與高宗李治就建立了聯繫,不久便得寵。有傳言韓國夫人很快就有了身孕,但因為沒有後宮的名分,所以把生出來的兒子算在妹妹武則天名下。理由就是李賢的出生年月不太正常。李弘出生在永徽三年底,李賢出生在永徽五年底,相隔兩年,但是中間還有個安定公主,出生時間不明。也就是說,武則天兩年時間生了三個孩子,雖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也有點不可思議,頻率實在太高了點。所以後來一直有流言蜚語,不少人都信以為真。李賢也由此惴惴不安。李賢究竟是不是武則天所生,沒有辦法考證了,只能說是一種可能性。

綜上,武則天有沒有殺李弘和安定公主,並沒有定論。武則天確實殺了李賢,但李賢卻有可能不是武則天親生。


伊耆角木


武則天殺死自己女兒的事情,記載在《新唐書》裡:“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伺帝至,陽為歡言, 發衾視兒,死矣。”

就是說,武則天生了個女兒。王皇后過來看,抱在懷裡逗弄了一陣。王皇后走後,武則天悄悄把女兒捂死。然後李治過來,看見女兒死了,非常生氣。也因此,武則天成功嫁禍於王皇后,讓李治說出“後殺吾女,往與妃相讒媢,今又爾邪”這樣的話,也因此徹底下定決心,要廢掉王皇后。

(武則天劇照)

那麼,這件事是不是真的呢?

我認為,這件事不可能是真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於情不容。

在人類世界中,如果只有一種感情確切無疑是真的話,也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感情。一個人可能不愛自己的父母,可能對丈夫(或妻子)的愛會變,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對子女的愛。

為什麼唯有這種愛不會變?

因為這種愛,是來自於本能的愛。人類是從動物界來的,不管是哪一種動物,對自己的後代,都有一種本能的愛。為什麼會有這種本能的愛?因為只有這樣,只有動物愛護自己的後代,後代才可能繁衍下去。達爾文的進化論講得很明確,最初有不愛後代的,有愛後代的。發展到後來,不愛後代的動物,也就逐漸絕種了。愛後代的動物,就得到了很好的繁衍生息。這樣一代一代發展到今天,愛自己的後代,就成了動物的天性,當然也就成了人的天性。

既然是人的天性,武則天捂死自己女兒,就於情不容。她要扳倒王皇后,還有其它的辦法。畢竟那時候,李治已經徹底在她身邊了,她用不著用這樣殘忍得連她自己也無法接受的辦法來做這件事。

(李治劇照)

二、於史不符。

武則天捂死自己女兒的事情,記載在《新唐書》裡。《新唐書》是北宋時期完成的史書。在《新唐書》之前,還有兩部正史。一部是《舊唐書》,一部是《唐會要》。然而,這兩部正史中,都沒有武則天捂死自己女兒的記載。

《新唐書》應該是主要是在《舊唐書》和《唐會要》基礎上完成的。既然這兩部書裡都沒有,那麼說明,《新唐書》不是採信這兩部書。那麼,它是採信什麼書呢?只可能是一些野史記載和民間傳說。

由於當時已經過了一兩百年,關於武則天這個話題人物的野史記載和民間傳說,肯定已經很多了。而這些記載和傳說要能夠流傳下來,必然要把武則天妖魔化。只有把武則天妖魔化,流傳才會廣。《新唐書》根據他對武則天的想象和理解,採信這樣的東西,其可靠性有多大呢?

(王皇后劇照)

三、於理不合。

為什麼於理不合?

我們來看看《新唐書》記載的那個過程。

王皇后去看生了孩子不久的武則天,把孩子抱在懷裡看了看。接著就走了。

那麼,王皇后看孩子的過程中,武則天在不在場?肯定在場。不可能武則天讓宮女把女兒抱出去給王皇后看。既然武則天在場,王皇后怎麼有機會用被子把武則天女兒捂死呢?別說捂死,王皇后就是對武則天的女兒的動作稍微大一點,都可能引起武則天的注意。

就算武則天不在場,宮女把武則天女兒抱出去給王皇后看。抱回來以後,也得交給武則天,或者是交給其它宮女。那麼這時候武則天的女兒是否還活著,是很清楚的。

再假如,王皇后並沒有把武則天女兒交還給宮女,而是直接把她放在床上,並且給她蓋上被子。那麼,旁邊肯定有宮女在。王皇后也是沒有機會下手的。就算王皇后不是直接捂死,而是用被子全蓋住,宮女看見了,也會去把被子給挪開一點。

總之,王皇后沒有任何機會對武則天的女兒下手,也不可能下手。

(李治和武則天)

這些道理,都是非常簡單的道理。既然是簡單的道理,李治的腦袋再有問題,他也是想得到的。何況,李治其實並不笨。

我們說了王皇后不可能動手,那麼,武則天有沒有可能自己動手呢?我覺得也不可能動手。首先,她要動手,必須要做好佈局,和宮女們做好串供。否則的話,宮女們肯定很容易說漏嘴。但是,這樣的事情,怎麼和宮女們串供呢?

其次,她要動手,必須要確定李治相信這事。萬一李治並不相信呢?既然我們都不相信,李治也很可能不相信啊。如果李治不信,她不是讓自己的女兒白死了嗎?或者李治詳細地調查一下,做個判斷,那不是女兒白死了,還露餡了嗎?總之,武則天不會輕易做這種沒把握的事情。

有人可能會問。事實上武則天的女兒是夭折了。那麼,她是怎麼死的呢?

是怎麼死的,我們不清楚。可能是生病,也可能是其它,畢竟小生命畢竟脆弱。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武則天是看見女兒死後,悲痛之餘,才靈機一動,嫁禍給王皇后的。這個,應該才最接近於史實。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唐會要》)


張生全精彩歷史


都說虎毒不食子,可歷來的權力鬥爭可沒有親情可說,歷來為了權力父子相殘的事不少見,武則天就是其中的一個。是皇帝都心狠手辣,何況是一個女人要當皇帝,所有人都反對,那必然要殺更多的人,只要誰擋了她的路,誰都不放過,哪怕是親生兒女!



武則天一共為李治生下六個兒女,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其中大女兒和兩個兒子的死和武則天有關係!當時武則天還不是皇后,生下了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孩,女孩剛滿月就暴病而亡,死因太蹊蹺了,所以很多人就懷疑是武則天自己親手殺了女兒嫁禍給王皇后,接著王皇后被廢,武則天順利做成皇后。武則天確實有這個嫌疑,只不過武則天真的這麼殘忍殺掉了自己的女兒嗎,就為了上位?《唐會要》記載“俄誣王皇后與母柳氏求厭勝之術。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殺之。上遂有廢立之意。”說的是王皇后和母親搞巫蠱之術,剛好武則天的女兒恰恰在這個時間段死了,所以李治就懷疑是巫蠱之術害死了自己的女兒,就有了廢立的想法。當然不排除武則天趁機殺掉了自己的女兒,嫁禍給搞巫蠱之術的王皇后,這一切都太巧了,誰也說不清了!



大兒子李弘的死就是武則天干的,李治晚年常常頭疼,所以讓武則天處理政事,叫“二聖臨朝”,那時的李弘是武則天的大兒子,也是太子,武則天已經嘗過了權力的滋味,有了做皇帝的野心。李治也是重點培養李弘,希望他繼位,也常常讓李弘監國!李弘非常聰明能幹,他禮賢下士,同時以仁德著稱,很快得到了朝野的一片讚許。然而,這種情況對武則天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李弘和母親武則天的關係鬧的很僵,李弘不想母親干政,武則天不想放棄權力,所以母子倆越來越水火不容了!公元675年,年僅24歲的李弘突然暴斃,大家懷疑是武則天毒死了李弘,因為李弘不死,武則天就沒有上位的機會,必須弄死李弘,哪怕是自己的親兒子,權力面前沒有親情可說!



李弘死了,嫡次子李賢做了太子,可李賢沒有吸取教育,依然和武則天針鋒相對。李賢招集學者,對《後漢書》進行註釋工作。對書本註釋包含著政治意味,眾所周知,後漢也就是東漢出現了嚴重的後宮干政情況,導致王朝衰敗,李賢對此進行了批判,頗有指桑罵槐的意味,就是指責武則天別想後宮干政,這樣含沙射影說自己的母親,李賢也太沖動了!武則天也不是好惹的,你不是修書嘛,我直接送書給你進行反擊!武則天送了,《少陽政範》、《孝子傳》給李賢,警告他好好當個孝子,別跟你老媽爭,否則有你好看的!可李賢不懂得收斂,依然跟母親作對!接著武則天的親信明崇儼被入室的盜賊給殺了,明崇儼是個懂醫術的相士,治好了李治的頭風病,深得帝后的信任!而明崇儼和李賢有矛盾,明崇儼被殺了,武則天相信是李賢派人去殺的,所以武則天有了理由,馬上派人去李賢的家調查,結果在李賢的家中搜到了幾百副的盔甲,收藏這麼多盔甲是違反法律是重罪,武則天以李賢收藏武器意圖謀反罪名,廢李賢為庶人,流放巴洲。一年後,李治病死,李顯繼位,武則天把持朝政,武則天害怕李賢被人利用東山再起,所以派人去巴洲殺掉了李賢!



武則天最後當了皇帝,在這過程中,殺了許多的人,許多和武則天有不大不小血緣關係的人,武則天都殘忍的殺害他們,就因為他們反對她,武則天為了當女皇不擇手段,心狠手辣,連自己的親人也不放過,實在夠狠,也夠資格當一個皇帝!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歷史上對於武則天的評價從來就是兩極化,喜歡她的人就是第一女帝,不喜歡她的就是狠毒惡婦。

當然,這其實這並不矛盾,深宮大內本就是一個充滿著陰謀的角鬥場,如果武則天不是狠辣果決之人,她估計也不能從一個小小昭儀坐上皇后寶座,並逐步掌控朝朝堂,最終改朝換代,成為一代女帝。

而正是基於這樣一個基調,史上傳聞的關於武則天的種種狠辣事蹟,就變得更容易讓人信服。

或許,這就叫先入為主吧!

比如武則天女兒之死這件事兒,就有些過於的誇大。

歷史上,武則天在從感業寺回到宮中的十年時間裡,共為唐高宗生了六個孩子,除了四位皇子以外還有兩個女兒。

不過,不幸的是,大女兒出生剛剛滿月便夭折。而當時正處於武則天的事業上升期,此後不久武則天便成功擠下王皇后,取而代之。於是乎,大家將小公主之死的矛頭指向了武則天,認為是武則天殺害親女,以此來栽贓嫁禍王皇后。

此事在《新唐書》中被描寫得惟妙惟肖,堪稱場景再現。

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伺帝至,陽為歡言,發衾視兒,死矣。又驚問左右,皆曰:“後適來。”昭儀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後殺吾女,往與妃相讒媢,今又爾邪!”

僅從《新唐書》記載來看,武則天作案動機還是時間把控,都是符合現實邏輯的。

但問題是,《新唐書》所錄就真的可信嗎?

要知道《新唐書》可是北宋年間由歐陽修在《舊唐書》得基礎上修訂,年代相隔過於久遠。特別是期間還經過了安史之亂,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史料遺失太多。其居然還能像現場親臨一般將武則天殺女一事描寫得如此清楚,這不免有些難以信服。

誠然,《舊唐書》裡面,也有著類似的說法:

“(武則天)振喉絕襁褓之兒”

但那不是在正文記錄中,而是“史官曰”,意思就是史官的看法。而且《舊唐書》雖然年代稍早,但同樣是五代十國時期才成書,再加上其成書倉促,錯漏百出,更不靠譜。(這也是歐陽修編撰《新唐書》的原因)。

所以這兩本史料都不能作為絕對的證據。

同時以唐朝實錄文案為史料來源的《唐會要》,其關於此事的記載,則相對要更加客觀。

俄誣王皇后與母柳氏求厭勝之術。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殺之。上遂有廢立之意。

這裡只說了小公主是突然死亡,並沒有說是武則天所殺。當然,這件事兒被武則天很好的利用起來,成為了攻擊王皇后的藉口。所以,基於武則天的所作所為,很難不讓人將其女兒之死聯繫到她身上。

但是如果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其實武則天沒有這樣做的必要。

因為扳倒王皇后其實不是她一個人的想法,同時也是李治的意願。當時的唐高宗李治與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貴族集團或者說老舊臣勢力矛盾日益加劇,李治一直想從他們的手裡奪過權力。

而出身於關隴貴族集團的王皇后自然而然地處在了李治地對立面,再加上其一直沒有兒子,所以李治早就想將其換掉,用與自己同心同德的武則天取而代之,以此來打擊貴族元老大臣勢力。這就是所謂的“廢王立武”。而基於這個背景,武則天沒有必要冒著得罪唐高宗的危險去陷害王皇后。

除非,這是她與唐高宗合謀,以此事件做餌,找到廢掉王皇后的藉口。

但這顯然不符合事後的發展,如果說是李治默許,那麼其完全可以藉此事大做文章,將王皇后廢掉。然而這件事兒後面只是加深李治對王皇后的厭惡,並未讓李治做出其他更多的動作,顯然此事只是突發,李治並沒有準備。

這說明小公主真的可能是暴斃。

所以,武則天殺女一事,雖然不能完全將其推翻,但也不能就此讓其背上殺女的惡名,畢竟虎毒不食子。


白話歷史君


我個人覺得沒有。

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歷來也是話題的焦點人物。縱觀從古至今對她的評價,最為常見的就是“心機深沉”這四個字。但畢竟武則天服侍過兩代皇帝,沒有深沉的心機,哪能從小小的才人爬上後宮的寶座。武則天最讓人詬病的還是她的狠毒,其中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她在和王皇后鬥爭的過程中,為了嫁禍皇后而不惜掐死了自己剛出生沒多久的女兒。

武則天殺女的說法由來很久,不管是正史之一的《新唐書》,還是最為可信的編年史《資治通鑑》中都有詳細記載武則天殺女嫁禍皇后並最終自己成為皇后的故事。正是因為在史籍中有著這樣詳盡確鑿的說法,所以武則天掐死自己女兒的說法也一直廣為流傳,人們對此也是深信不疑。在後來的電視劇《武則天》中,也採取了這一說法。但仔細推敲之下,卻會發現這樣的說法其實漏洞不小。

除了《新唐書》和《資治通鑑》,還有《舊唐書》。《舊唐書》成書更早,為何不記載這件事呢?這也讓人不得不懷疑,這是後世史官為了進一步抹黑武則天而硬編造出來的一個故事,為了突顯武則天的狠毒和無恥。

《新唐書》和《資治通鑑》兩本書畢竟是成書於宋代,距離事情發生的唐朝初年,已經相去了三百多年。所以,這樣的說法其真實性和客觀性有待商榷。小編認為不排除《新唐書》的史官為了醜化武則天而編造出這樣的故事來,而《資治通鑑》不過是將其完全照搬了過來。俗話說“孤證非證”,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這個記載不可靠。

歷史中的武則天確實是手段殘忍,所以世人更相信於武則天害女謀害王皇后一事。但在那個年代,剛出生的孩子身體較弱,容易感染病毒細菌,孩子可能是自然死亡,但事情的真相究竟怎樣,還有歷史科學家進一步考證。

小編認為武則天沒必要傷害自己的子女嫁禍他人。那時的武則天本就很受天恩,皇帝對王皇后也有不少的意見,能明顯看得出來,皇帝並不喜歡王皇后,有意封武則天為後。 歷史上的武則天確實是心狠手辣,活活把王皇后和蕭淑妃折磨致死,手段極其殘忍。

武則天屬於唐代人,但是武則天創立的武周朝,簡稱:"周",周時期科舉制度進一步發展。武則天首開殿試,破格選用人才;不計門第,一律量才使用。她獎勵農桑,發展經濟;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的女皇帝,正式掌權23年,後又將皇位還於李唐。


薰衣草追劇


武則天同唐高宗李治共生育了四子二女,分別是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還有安定思公主及太平公主。這六個孩子中,安定思公主在剛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傳言是武則天為了嫁禍王皇后而將其勒死。長子李弘則是在24歲時英年早逝,傳言是被武則天毒殺。次子李賢沒有任何疑問,是被武則天派去的人逼死的。六個孩子殺死了三個真夠狠的呀,但是翻閱史書記載,事實並不是這樣。

安定思公主之死

先來看看史料上是如何記載公主之死的,按時間順序如下:

舊唐書(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即公元945年):《舊唐書·武后本紀》正史部分對武則天殺女沒有任何提及,只在史臣曰裡寫下這樣一段話,“武后奪嫡之謀也,振喉絕襁褓之兒,菹醢碎椒塗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婦之恆態也。”

唐會要(成書於宋太祖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殺之,上遂有廢后之意。"

新唐書(成書於宋仁宗嘉祐五年,即公元1060年):"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伺帝至,陽為歡言,發衾視兒,死矣。又驚問左右,皆曰:'後適來。'昭儀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後殺吾女,往與妃相讒媢,今又爾邪!'由是昭儀得入其訾,後無以自解,而帝愈信愛,始有廢后意。"

資治通鑑(北宋司馬光主編,於元祐元年,即公元1086年校定完畢):“後寵雖衰,然上未有意廢也。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上至,昭儀陽歡笑,發被觀之,女已死矣,即驚啼。問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適來此。’上大怒曰:‘後殺吾女!’昭儀因泣訴其罪。後無以自明,上由是有廢立之志。”

以上四本正史,關於武則天殺女的記載從無到有,從一句話的簡要記載到後面越發生動的描述。《舊唐書》成書於五代十國時期,那時唐朝剛滅亡不久,相關的史料還很多,唐朝歷代天子都有實錄,《舊唐書》就是在唐實錄的基礎上編撰完成,歷時僅四年。遲一百多年編撰的《新唐書》不少記載都與《舊唐書》不一致,關於武則天的一些記錄也是如此。從真實性上說,自然離唐朝更近的《舊唐書》更為可信。

《舊唐書》正史部分沒有任何武則天殺女的記載,只是“史臣曰”裡說那一段話。史臣曰只是代表史臣自己說的話,只是史臣的個人意見而已,所以可以理解成史臣自己都不確定武則天有沒有殺女,所以沒有在正史部分沒有任何記錄。遲一些成長的《唐會要》只一句話交代了公主之死,但至於怎麼死的,沒有說。只是記錄了武則天將公主之死與王皇后聯繫到了一起。

第一部正式記錄武則殺女的史書是《新唐書》,在明確記錄武則天殺女的基礎上連過程都寫清楚了。《資質通鑑》的《新唐書》的基礎上寫的又更詳細生動了,宛如作者在現場親眼看到一樣。那麼問題來了,武則天既然要殺女嫁禍肯定是悄悄進行的,怎麼可能告訴其他人。在當時都沒人懷疑她,那麼過了兩三百年,怎麼會有人那麼清楚武則天的殺兇過程,連她的面部表情都記錄的那麼生動,“昭儀陽歡笑,發被觀之,女已死矣,即驚啼”,這段記載是來搞笑的嗎?

說完了史料記載再說武則天有沒有可能犧牲女兒來嫁禍王皇后。李治廢掉王皇后其實和安定思公主之死沒有任何關係,廢王立武其實是一場政治運動。唐高宗李治想大權獨攬,要和長孫無忌爭權。廢王立武之前李治就提拔了和長孫無忌不和的許敬宗,之後,李治又提拔了要被長孫無忌貶出京師的李義府。

王皇后一早就嗅到了危機,當時她和李治都年輕,但她卻迫不及待的認了一個養子李忠,在長孫無忌的支持下,李忠得以被立為太子。等到王皇后被廢,接著就是廢太子,再然後長孫一派紛紛被貶,再然後長孫無忌也被逼自殺死了。

把王皇后被廢歸納為武則天殺女嫁禍很搞笑,李治下的廢后詔書給出的理由是“厭勝”。“厭勝”自然是欲加之罪,但如果當時真的認為王皇后殺了公主,那還用得著找個“厭勝”的理由嗎?直接寫上去不就行了嗎?所以安定思公主之死和廢后沒有關係,既然沒有關係,那武則天還用得著殺女兒嫁禍嗎?所以安定思公主之死和武則天沒有關係。

太子李弘之死

同樣先來看看李弘之死的出處,按時間順序如下:

最早提出武則天毒殺長子李弘的是一個叫做李泌的人,是在武則天的曾孫唐肅宗李亨執政時期。李泌上書唐肅宗說“天后方圖臨朝,乃鴆殺孝敬”。這裡的”孝敬“指的就是李弘,李弘死後唐高宗李治追封他為孝敬皇帝。

之後一些史書便採納了李泌的說法。《唐歷》中記載“以請嫁二公主,失愛於天后,不以壽終”。“不以壽終”四個字說的模稜兩可,可能是被害死的,也可能就是不走運,自己死了。

而《新唐書》上的記載則在《唐歷》基礎上又豐富多了。“義陽、宣城二公主以母故幽掖廷,四十不嫁,弘聞眙側,建請下降。武后怒,即以當上衛士配之,由是失愛”。

《唐歷》和《新唐書》都提到了因為兩位公主的原因,李弘惹怒了武則天,因此失愛於母親。《新唐書》中還特別說了義陽、宣城兩位公主到了四十歲了,還沒有出嫁。李弘為兩位公主請嫁,惹火了武則天,武則天將兩位公主配給了衛士。那麼真是這樣嗎?參考其它史料,《新唐書》這段記載簡直瞎扯。

太子李弘請嫁公主那年是唐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當時的高宗皇帝43歲,一個43歲的父親怎麼可能生出兩個40多歲的女兒?而據宣城公主墓碑記載,宣城公主死在唐玄宗開元二年(公元714),享年66歲,倒推到唐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當時宣城公主23歲。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一母所生,而她們的母親蕭淑妃又因為得罪武則天早死,從這點看義陽公主的年紀應該和宣城公主相差不大。

而據《唐會要》卷6《公主》條所載,義陽公主下嫁權毅,宣城公主下嫁王勘。權毅的祖父是唐太宗秦王府嫡系,封盧國公。王勖的祖父官至監門將軍,封平舒公。用這兩個人來配當朝公主,不是太好但也不是太差。這樣看,在兩位公主的婚姻問題上,武則天的處理沒有多好,但也遠沒有《新唐書》裡記載的那麼差。而對於兩位公主的婚姻另一部史書《舊唐書》記載:“義陽、宣城二公主緣母蕭氏獲譴,從夫外官。”壓根就沒提李弘請嫁的事,所以李弘絕對不存在因為這兩個公主的婚姻問題而跟自己的母親鬧得那麼不愉快。

介紹完史料記載,再來看看武則天當時有沒有毒殺李弘的必要。

唐高宗李治的身體不好,但他的兒子李弘身體比他還差。李弘一直有“瘵”這種疾病,“瘵”就是肺結核。在醫療水平不發達的古代,肺結核就是絕症。李弘曾經在給大臣的答書中說自己“往在幼年,未閒將衛,竭誠耽誦,因即損心。”可見李弘從小就被這種病困擾。咸亨三年,李弘的病情有所好轉,但仍不能正常行動,而為“風虛”所苦。為了使李弘恢復健康,唐高宗和武則天曾下旨“不許重勞”,但並未能使李弘病情好轉。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弘的身體越來越差。李弘之死,只是時間原因。太子已經命不久矣了,以武則天的精明和耐性,會那麼迫不及待,自己動手送兒子一程?既然兒子的身體已經影響不到武則天對朝政的控制了,又何來李泌說的“天后方圖臨朝,乃鴆殺孝敬”?而李弘死時,唐高宗就在身邊,武則天會傻得冒風險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去毒一個活不久的兒子?

李弘死後,唐高宗親自撰寫的悼文《賜益皇太子宏孝敬皇帝制》也印證了皇太子李弘死於“瘵”病。“自琰圭在手,沉瘵嬰身”。《唐實錄》和《舊唐書》兩本史書都採用了唐高宗的說法,即太子弘乃得病而亡。

所以和安定思公主之死一樣,李弘之死也與武則天無關。

次子李賢之死

李賢之死沒有任何疑義,就是武則天所為。所以就不做過多分析。

李弘死後,武則天次子李賢被立為皇太子。但李賢和母親武則天的關係很不好,宮中甚至傳言李賢不是武則天所生,乃是武則天的姐姐和唐高宗李治所生。這些傳言也讓李賢感到很不安。

調露二年(680年),李賢因私藏百具鎧甲被廢。永淳二年(683年),李賢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文明元年(684年),唐高宗李治駕崩。太子李顯繼位,但僅過了一個月就被武則天所廢,改立四子李旦為帝,至此朝政全部落入武則天之手。之後武則天對李唐皇室進行了大清洗,一批皇室成員被血腥屠殺。為了防備謀反隱患,武則天派酷吏丘神勣至巴州逼迫李賢自盡,時年僅二十九歲。

綜上,武則天早逝的三位子女,安定思公主和長子李弘之死與武則天無關。但次子李賢之死,確為武則天所為。


華夏曆史閒聊


有啊。

武則天親自毒死的長子李弘,嫁禍王皇后。

武則天命令自己的心腹逼次子李賢自殺。




傑哥208733768


武則天與高宗生育四子二女,李弘、李賢、李顯、李旦,安定公主、太平公主。

其中李顯、李旦迫於武則天的威勢,忍讓直至武則天死去,太平公主也是死於武則天之後。

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上至,昭儀陽歡笑,發被觀之,女已死矣,即驚啼。

太后命左金吾將軍丘神詣巴州,檢校故太子賢宅以備外虞,其實風使殺之。

安定公主和李賢都是武則天直接或間接殺死的。

己亥,太子薨於合璧宮,時人以為天后鴆之也

二十五日,皇太子弘在合璧宮之綺雲殿去世。

史書上對於李弘的死因記錄得比較模糊。

太子李弘曾經為救蕭淑妃的女兒得罪過武則天,而且政治上也不屈服於武則天。因此武則天是可能殺自己兒子的。

凡是擋住自己權力之路的,無論誰,武則天都沒容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