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高二就把高中的內容學完了,為什麼不直接高考,還要經歷高三呢?

迷戀不若寒暄


很多參加過高考的人都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是時間不夠,多希望能夠把高中三年變成四年。因為總覺得時間不夠,還希望再多複習一些,再多做一些試卷練習,這樣可能會讓自己離理想的大學更近了一步。

一方面,高二雖然學完了高中所有的內容,但是並沒有進行一個很好的複習,直接去參加高考,肯定不能彼得一個好的成績。Thank you.

對於所有的高中生來說,讀高中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完成高中的學習內容,而是希望通過讀完高中以後,再參加高考,能夠考上一個更好的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理想。所以在讀完高二以後,必定還要接著再讀高三,直到高考結束。

高考在所有的升學考試當中,是難度最大的,高中兩年就學完了高三全部的知識,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是不可能很好很全面的掌握高中知識的。如果在完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就去參加高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也許你也能考上一個大學,就想要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可能性就太小了。

所以即便是在高二已經學完了高中所有的內容,也還需要進行一個系統的複習,以及反反覆覆的練習,經過一年全面系統的複習和練習以後,才能更好更全面的掌握所有的高中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去更好的應對高考,也才更有可能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

另一方面,從規定上來說,讀到高二並沒有完成整個高中的學時,一般來說是不允許參加高考的。

本來按正常的科目設定,很多科目都是高一一直安排到高三的,但是因為高三要面臨著高考,而高考的範圍是包括高一至高三的所有內容。所以為了能夠有更充足的複習時間,很多學校都會在,高二的時候就把高三的全部內容學完了。

雖然高三的內容學完了,但是整個高中三年的學識卻沒有完成,所以一般來說是不允許參加高考的。

所以你提出這樣問題的朋友,很可能是沒有參加過高考,或者是不準備參加高考,不然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當然,也有可能是這樣的情況,就是他是一位天才,上完課以後完全不用複習,你能考得好成績,這樣的情況就只能另當別論了,因為畢竟是極個別的情況。.


大P老師地理課堂


高二結束確實可以參加高考,不過那是以前,現在不可以了,就算可以也不會有人高二後直接去高考,為什麼高二不直接去參加高考?因為高二去參加高考沒有任何好處!

記得我高二下學期高三結束高考後,學校複印了高考真題給我們做,語文和英語還好一點,數學和理綜那是真的難,數學考了78分,由於是第一次接觸理綜試卷,理綜只考了128分,幸好是在經歷了高三後才去參加的高考。

1、學了後面的會忘了前面的

高一和高二每階段都有相應的學習任務,一般是高二結束後就基本上將整個高中階段的課程學習完了,在學習高二課程的時候很容易就將高一學習的知識忘記了,就是我們常說的學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知識點都不清楚,以這種水平去參加高考是很難考個好成績的,甚至連大學都考不上。

2、理綜或者文綜考試的模式不一樣

高二結束之前文綜或者理綜的科目是分開學習的,考試試卷也是分開的,而高考是合卷模式,三個科目的題目在一張試卷上。高三複習的一年時間裡,理綜或者文綜的練習是按照高考模式來的,很多人經過一年的練習都不能很好地分配好各科目的時間考到好成績,高二結束後就參加高考,面對全新模式的綜合試卷還怎麼考好。

3、基礎知識得不到強化

高二的結束意味著課程的基本結束,但是課程結束了之後基礎知識並不牢固。高三一年是強化練習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會有一輪、二輪、三輪複習,複習的目的是為了將知識點掌握得更牢固,強化學習內容,這樣面對各種類型的題目能做到臨危不亂,這對高考會有很大的幫助。

高二結束後是基本具有了參加高考的能力,為什麼不直接參加高考?因為直接參加高考無法考出好成績,高二參加高考連大學都考不上,但是經歷過高三之後甚至可以考上985、211大學。高二就去參加高考不建議也不行!


Hello學長好


首先,高二讀完後,是可以申請參加高考的。有很多優秀的童鞋上完高二,不讀高三,也能考出一個好成績。我的山東室友,他們高中就有一名高二生參加高考考了600多分!比很多高三生要考得好很多。也有很多學校提倡學有餘力的同學高二讀完後參加高考,提前體驗高考。

其次,對於廣大童鞋來說,直接高考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知識的離散性與知識處在比較淺的層面是主要的難題。相對比來說,高三的題目,特別是數學、理科性題目更講究知識的綜合性。往往一個題目需要同時運用好幾個知識點,而高一、高二的題目大多數處在比較淺的層次。再者,綜合性科目,特別是文綜,高三和高一、高二的難度天差地別。很多剛升高三的童鞋會明顯發現高三文綜試卷難度很大。這時候,高三一年的練習、提升就變得很有必要了。


雨禾


這個問題我在高中時代也考慮過,但是我在後面找到了答案。

雖然高二已經把高中所有知識學完,但不知道很多人有沒有一種感覺,一學期學習下來,當你這一門科目考完之後,那麼你這一科目在這一學期學的知識點也就忘完了,若說要你後面繼續回憶這知識點的內容,能夠記起來的真的剩下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因此抱著這樣的一種狀態,我們怎麼能夠去參加高考呢?

所以說,高三的一年,主要是我們複習舊識、查漏補缺的一年,也正是因為高三一年要把高一高二所學知識重新過濾一遍,所以很多同學才會感覺壓力山大。因此若要高二畢業直接去參加高考的話,我認為很大程度可能就是去當炮灰,這一點是非常現實的。

整個高中階段,高三是最重要的一年,但高一高二這兩年同樣也不能忽視,因為只有前兩年你學習好了,最後一年你才能遊刃有餘。

你認為呢?


詩經夭夭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高三的掙扎與努力,怎能珍惜大學的來之不易!高中三年,每個學年的設置都有它的目標與任務。

你好,我是一名北大博士生,當過8年高中生家教。我寫了一本書《直擊高考漏洞》,書中詳細說明了高中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也分享了各科目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對高中生成績提升很有幫助。私信我:領書,就可以免費領取。

我們先來看看高中三年每個學年的任務和目標。

高一是學生初中走入高中的過渡時期,這個學年的主要任務是適應高中,轉變思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高中生成績下滑的原因就是沒有把思維轉換成功,不能適應初升高的轉變。

高二是學生的穩定發展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後就要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了,高考60%的內容都是在高二完成的,這個學期時間緊、任務重,學生必須投入十足的精力。

高三就是學生的飛速上升期,高二經過對知識內容的基礎掌握外,高三就要練習招式了,怎麼把題目更快更準確的做完,才是這個學期的主要任務。想要煉成招式,必須經過反覆的訓練,如果僅停留在對知識的學完上,何難考出考生的真實水平。

再者,如果把高中三年的任務壓縮到兩年,對高中生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最重要的是高二學生不能參加高考,這是國家政策的規定。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暑期高中生最好的逆襲時機,我整理了一份《2019高中生衝刺逆襲秘籍》,私信我:高中,即可免費領取。


北大博士教數學


因為你學的是1+1,考的是2+2,你學完了基礎知識不代表你能去考試了,首先,高一學的東西你可能忘記了一部分,第二高考題目難度比你高一高二學新知識時寫的習題要難很多,第三沒有嚴格控制時間,你不清楚高考的題型你每一道題應該花多少時間,我記得我剛開始一輪複習的時候多了很多以前學這部分沒見過的題型,很多題都感覺好像似曾相識但是卻不知道怎麼下手,我高二的時候曾經學校讓我們和高三一起參加了三模考試,大家都知道三模是高考前最後一次統一模擬,題目難度很低,因為需要給考生一些信心,但是我們高二的成績非常差,我記得我的理綜只拿了180分,總分不記得了好像是500出頭,連一本線都沒過,但是還是我們年級前五名,說明高二的學生還是沒辦法和高三的相比,差距還是挺大的,等你經歷過以後就會感覺到,高三一年能提高的太多了,還有很多成績中等的學生會趕上來,高二結束的時候的排名說明不了什麼,高三能創造很多奇蹟的,相信自己。


該用戶已封禁12138


我是一名省重點高中教師。通過學校學期計劃安排,可以發現,高中的知識本來應該用三年學習的,但是現在都被壓縮到高一高二學完了。為什麼幾乎所有的高中都是這樣呢?


因為,我們強調,高一高二的身份是學生,高三的身份是考生。這裡的區別就在於,高一高二是積累知識點的過程,而高三是通過全面系統的複習,將知識點串起來,連成線,織成網的過程。通過大量的複習和訓練,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解題能力,掌握答題技巧,並且適應高強度的模式考試。


而高三也通過一模考試,二模考試,三模考試劃分複習階段。一模考試之前,考生會系統複習完知識點,二模考試前,進行查缺補漏,能力強化。三模考試前,大量的考試進行適應性訓練。


通過三次模考以及模考期間的複習,學生真正完成了從學生向考生的轉變。走向深深的高考考場。

當然,我們見過有高二學完就去參加高考就能取得不錯成績的學生,但那是極少數。如果讓所有高二的學生去參加高考,然後高三再去考一次。你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需要高三一年的強化複習的。


作者介紹:華中師範大學本碩,現任省重點高中教師。專注於教育心理,學習經驗和閱讀寫作等。歡迎關注~


陳老師談教育


高中教育不必須為3年學制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16年履新教育部長之初,就為國內基礎教育提出了13條改革建議,其中第5條建議是: 縮短基礎教育年限。現在的孩子普遍比過去的早熟,所接受的信息量遠遠超過了二十年以前,我們現在依然堅持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學制是對教育資源、對學生生命的浪費,漫長的學校教育也增加了社會運行成本。建議恢復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小學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學制,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大學教育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不論你講出千百種理由,未來的高中教育很可能就要改制恢復為二年!



新中國教育史上曾經有過高中兩年學制的成功經驗,高中三年學制即將迎來變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我國的高中教育,都是兩年制的,1982年之後,才全部改為高中三年制至今,因而高中三年學制已經走過了漫長的37個歲月。在近幾年的政協會和人大會上,關於“改制高中三年教育變為兩年”的呼聲越來越高,在2016年的兩會期間,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就曾建議“將12年學制改成10年一貫制”,並且得到了眾多社會聲音的支持。2018年全國政協委員張力準備的關於縮短基礎教育學制的建議稱“12年可以縮短為10年,小學5年、初中3年、高中2年。在縮短的基礎上,同時繼續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將現行普及9年義務教育改為普及10年高中階段教育”的言論登上網絡熱搜,引發普遍關注。



將高中三年學制轉變為兩年學制,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好處

第一、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消除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更好地貫徹落實素質教育。高中的學習內容和任務,在高二就已經全部完成了,整個高三年級就是不斷地複習和考試,其指向非常明顯,就是為了提高應試能力,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其實說白了,就是應試教育的影響陰魂不散!有著這樣的高考“指揮棒”導引,素質教育如何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呢?而如果高中教育改革為兩年制,就能直接消除應試教育的這種痕跡,便於素質教育深入人心。



第二、縮短高中教育年限,有利於節約社會公共資源,有助於更好地實現教育公平和提升國民素質。把現行的基礎教育12年學制改革為10年學制,即小學5年、初中3年、高中2年,我們國家就有能力變9年義務教育為10年義務教育,把整個基礎教育階段全面實現免費性、強制性、和統一性教育;這樣做,既有效地節約了社會有限的教育資源,又推動了教育公平公正,更提升了國民素質,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第三、應對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讓年輕人及時就業和創業,多為社會創造財富、做貢獻。由於人所共知的原因,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即將到來,已經是人們的普遍共識;為了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國家採取了各種積極的應對措施,筆者覺得,改革高中學制也應該真正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現行的12年基礎教育學制,再加上高等教育的“4+3”本碩連讀大趨勢,讓大部分的年輕人都要到二十七八歲才能真正承擔起社會責任,這和我國目前的國情是不相適應的,應該讓年輕人更早地去實現就業和創業夢想,多為社會創造財富、做出貢獻!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高二就把高中的內容學完了,為什麼不直接高考,還要經歷高三呢”?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也特別及時。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能夠鄭重其事地對待,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積極造福社會!


自在人生wub


高考,可以說是很多學子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次考試。通過高考,很多人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中三年,應該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三年。那麼,高二學生把高中的內容全學完了,為什麼不能直接參加高考,還要經歷高三之後再參加高考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首先,我們得確定一下:高二的學生,能不能直接參加高考?

對於這一點,我們可以溫習一下高考的報名條件中的第二條——高中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才能參加高考。對於這一條的解析,眾說紛紜,大部分人認為以高二學生的身份參加高考,是屬於違規參加高考的行為,一旦“東窗事發”的話,那麼被取消高考成績,幾年禁止參加高考,“吃不了兜著走”是非常正常的情況。當然,還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如果你的天賦非凡,那麼就算你只是高二甚至高一的學生,你也可以通過高考的綠色通道躋身中國科大少年班,其條件就是你的年齡必須足夠小(最好小於十六七歲),潛力足夠大才行。


其次,知識不等於認知

老師一講我都懂,題目一做全不會。這是許多高中生都會遇到的問題。如果沒有高三一年的強化訓練,基本上只能做到被動接受知識,很難達到主動認知的程度。這不僅是高中學習會遇到的問題,而是所有學習都會遇到的問題。比方說學心理學。瞭解很多心理學理論和實驗是一回事,能靈活運用心理學理論和諮詢技巧為別人做心理分析和諮詢又是另外一回事。前者是知識,後者則是認知。


最後,如果把高中三年的任務壓縮到兩年,對高中生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高中生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高中三年他們已經很辛苦了,如果把三年的任務壓縮成倆年,勢必還需要他們在單位時間內付出更多的心力,這樣不僅他們身體上會吃不消,對他們心理上也會造成更大壓力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高三的掙扎與努力,怎能珍惜大學的來之不易!高中三年,每個學年的設置都有它的目標與任務。所以,還是一步一步走完高中這三年。


陸北老師


有不少高中兩年內把高中的所有課程都上完,第3年的時候進行全面的複習後再讓學生們參加高考。之所以不是高二,結束以後就直接參加高考的原因在於,國家的相關政策規定是高中學制是三年,而不是兩年,高中的課程設置也是三年的,那些兩年內把所有課程都上完的學校並不是按照國家規定來進行的。

即使有部分學生在高二的時候就去參加高考,但是他們的學籍檔案只有兩年,兩年的學籍檔案是無法被錄取的,有些學校組織高二學生參加高考,可能只是為了讓他們參加模擬考試一下。

●學生們水平不夠.

有些高二學生把高中三年的課程都學完了,但是他們的學習水平並不足夠讓他們參加高考。高中三年的課本知識都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如果參加高考的話,必須要對這些知識進行深入挖掘和拓展。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高中數學在我上高一高二的時候,那些數學作業和數學試卷上面的題目都比較淺顯。到了高三的時候,數學試卷上面的題目都是比較綜合的,一道題至少有兩三個知識點,有的還給大家設置一些障礙,這樣的題目高三的學生剛開始的時候是很不適應的。

我在高三上學期的時候,就是因為很不適應高三數學題目的出題模式,第1次月考的時候居然150分只做了50分,這次考試讓我深受打擊。後來的時間裡面,我也對數學這門科目特別的重視,有時間就去鑽研數學題目,慢慢的才使自己的成績有所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