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5歲的寶寶有時說話很快就會口吃,該怎麼改善?

紫伊04


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我家大寶11個月開始說話,從他開始講話的時候,我就要求他儘可能發音標準,很多家長都說,孩子大點就好,但是我覺得孩子第一次學的時候是最重要的,也是對他來說印象最深刻的,他會去模仿你說的話,那為什麼不直接讓他說正確的發音呢?我家孩子現在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說話吐字都比其他孩子清楚,理解能力也強。

孩子說話出現口吃,可能孩子比較緊張,也有可能孩子太小,涉及的詞彙有限,頭腦沒有很快轉過來,讓他慢慢放慢語速,家長平時稍微提醒他,多提醒幾次就會好點。


闖滿


提醒孩子有意識的放慢語速,慢慢調整。

我家娃也有這個問題。給大家分享下我的經驗吧。

他小時候說話很正常的,兩歲多的時候突然說話開始結巴了,當時一家人都很緊張,娃奶奶還為此傷心地哭了一場,覺得是自己沒帶好,讓小朋友講話結巴了。

當時有想過是不是要送醫,因為自己也從事健康育兒相關工作,相對來說比較淡定。查閱了一些資料,也看了一些專家的觀點,結合自己娃的實際情況,決定自己幫他慢慢調整。

1.不給小朋友壓力

剛開始,娃奶奶很著急,常常在小朋友面前說:你咋變這個樣子了啊?以後咋辦啊?

我們跟奶奶好好談了一次,先寬她的心,小朋友結巴不是她的責任。告訴她很多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這種情況,詞彙跟不上腦子的速度,就容易出現卡殼、結巴。

如果家長一直在小朋友面前將這件事情看得很嚴重,會給孩子壓力,可能會讓他們在講話時緊張,進而結巴更嚴重,也可能讓孩子乾脆閉嘴不說話,兩種結果都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我們全家達成一致,不要因為結巴的問題責怪小朋友,給小朋友壓力。

2.避免小朋友產生自卑心

在小朋友的成長過程中,最怕他因為自己的某些小問題產生自卑心裡。我們的做法是告訴他說話結巴是他的一個熱點,就像有點人喜歡笑一樣,他講話時也耐心地等他說完,不會表現出不耐煩或不高興,也給他看一下相關的繪本。幸運的是,在這幾年中,小朋友遇到的同學、朋友也都很友好,沒有因為他講話結巴而取笑他或者排斥他。我家小朋友也沒有因為自己結巴的毛病而覺得自己有缺陷。

3.正確引導

我們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有這個問題是多麼不好的問題,但也不能忽視這個問題。首先要讓他認識到:講話結巴不是個好習慣,我們可以自己慢慢糾正。

當他講話結巴,半天說不完時,我們也不催他,耐心的聽他講完,同時提醒他,不用著急,先想清楚要說的話,再慢慢說出來。

另外,我家娃語速快,一著急語速就更快,嘴巴跟不上腦袋,就更容易結巴了。我們會有意識地提醒他慢點,鼓勵他放慢語速,情況就會好很多。

我家娃從兩歲多開始,到現在七歲了,結巴問題已經差不多糾正過來了,只偶爾著急了會有一點停頓。剛開始兩年其實也很挫敗,也想過要不要帶他去看醫生,擔心要是一直改不了怎麼辦,甚至想到了以後不好找工作,不好找對象。

好在堅持下來了,也感謝娃的配合,每次我們提醒他時,沒有表現出不耐煩,隨著年齡長大,他自己也會有意識的調整語速,好在成果是喜人的。





六六六的媽


這個情況我家寶寶也有,大概從3歲開始的吧,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口齒幾天,一開始特別擔心,去看醫生,醫生詢問了一下說家裡沒有口齒的人不用擔心,這是正常情況。寶寶大腦思維發育比較快,語言跟不上了,就會出現口齒的情況,過一段時間,語言和思維發展一致就好了。現在寶寶5歲了,偶爾還是會口齒,我會提醒她,慢慢說彆著急,過幾天自然就好了。所以,我覺的寶媽確認一下,身邊有沒有口齒的人,存不存在寶寶學舌的情況,如果沒有,我覺得不用擔心,在孩子著急的時候提醒一下,讓孩子慢慢說,彆著急,時間久了應該就好了。


天2016藍


我是林媽悠媽、很高興回答問題

當寶寶說話快出現口吃的時候、我們家長不要表現的特別不可思議等異狀、要做好以下五條,緩解、糾正寶寶的口吃。

第一,當寶寶出現口吃時,不要模仿、嘲笑寶寶,不要讓周圍人過分注意寶寶說話的特點,也不能表現出急躁情緒和粗暴地中斷寶寶講話。應多給予寬容和鼓勵,只當沒那回事。

第二,在寶寶出現口吃時,要耐心等待,聽他把話說完,在聽的過程中時不時地用點頭等動作回應寶寶,表示你聽明白了。

第三,不要提醒寶寶“慢慢說,彆著急”或者“等一下,重新說”,這樣反而會引起寶寶對自己講話方式的注意,增加寶寶的思想負擔。

第四,降低音量,減慢語速。這樣可以給寶寶從容不迫的感覺。如果父母說話速度很急很快,緊張的節奏會感染寶寶,令他心急反而表達不暢。

第五,和寶寶一起說有趣的故事和童謠,讓寶寶把注意力儘量放在說的內容,而不是形式上;也可以跟寶寶聊聊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情景。讓寶寶感受開口說話是件很有趣的事。

題主說寶寶語速快口吃、要更加做好2、3、4條、一起陪著寶寶渡過這個難題關。



林媽悠媽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口吃多見於2~5歲的幼兒,腸胃發育性口吃。因為此階段正處於寶寶語言的快速發展期,其形象記憶快於詞語記憶,也就是說,認識的事物很多,但掌握的詞彙較少且不牢固。當他迫切的想表達自己的意願時,一下子又找不到恰當的詞語,再加上發音器官尚未成熟,說話速度過快,對某些發音感到困難等,就容易形成口吃。另一原因是寶寶與口吃者接觸,模仿口吃者說話,久而久之,形成口吃。發育性口吃大多能被糾正,父母不要過分緊張,否則會在無形中強化了口吃,使寶寶越注意、越緊張,口吃越嚴重。

當口吃出現時,家長不要緊張,儘量為寶寶創造一個愉悅、寬鬆的環境,家長說話語速宜慢、語調宜輕柔、談話時間宜充裕,寶寶模仿著學說,語速、語調也跟著下降,還可跟著慢念兒歌、一起大聲朗讀。切記在寶寶說話時不斷提醒、不斷糾正、不斷指責。另一方面,避免與口吃者接觸。少數寶寶兩個月後症狀仍存在,此時應帶寶寶去專科醫院就診。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八一媽媽


一般來說,孩子在整個學說話的階段都會出現口吃現象,這與口吃病是兩回事。對孩子的口吃現象,不要刻意去矯正它,千萬不要輕率地給孩子貼上“口吃”的標籤。這樣只會把孩子的口吃現象,引到口吃病上去,而成為真正的口吃患者。

對兒童的口吃矯正,主要是通過家長和親人的指導,從解除口吃的原因與不良語言習慣入手來引導。

具體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您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選用:

正確示範法:您用一種和藹溫柔的表情和態度,從容不迫地說出一句話,讓孩子跟著學一遍。孩子開始如果講不好,切忌急躁,應耐心引導。孩子稍有進步,馬上讚揚鼓勵:“對,就這樣慢慢講,你看,比昨天又進步了。”

注意:講話要輕柔,吐字清楚,要連續地、勻速地,不可斷斷續續。

1.唱歌朗讀法:讓孩子多聽聲音優美、表達流暢、內容活潑的兒歌。如兒童故事、幼兒詩歌等,聽熟練後,讓孩子跟著一起讀,一起念。您可以有意識地和孩子一同唱歌、背課文、說兒歌,使其掌握語言的節奏。再進一步引導他以讀課文的節奏來說話,一點點地過渡。

2.緩慢對話法 :平時孩子跟您談話時,讓他慢慢講,特別是開頭第一句,甚至頭一個字,更要慢而再慢。您應極耐心地傾聽,不要忙於插話,不要用插話代替孩子要說的話。孩子說完話時,過一兩秒,您再做反應,用慢節奏回答孩子,並儘量用孩子剛才用過的詞語。在您跟孩子這樣有意識地對話時,最重要的是要儘量顯示您對他的愛。




樹人育兒圈


你好,我是90後夫妻在無錫,很高興能回答5歲寶寶有時說話很快就會口吃,該怎麼改善,

一般來說,孩子在2~5歲整個學說話的階段都會出現口吃現象,這與口吃病是兩回事。對孩子的口吃現象,不要刻意去矯正它,千萬不要輕率地給孩子貼上“口吃”的標籤。這樣只會把孩子的口吃現象,引到口吃病上去,而成為真正的口吃患者。

對兒童的口吃矯正,主要是通過家長和親人的指導,從解除口吃的原因與不良語言習慣入手來引導。

具體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您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選用:

1正確示範法:發現孩子講話快口吃,您用一種和藹溫柔的表情和態度,從容不迫地把剛才孩子說的話說一遍,讓孩子跟著學一遍。孩子開始如果講不好,切忌急躁,應耐心引導。孩子稍有進步,馬上讚揚鼓勵:“對,就這樣慢慢講,你看,比昨天又進步了。”

注意:講話要輕柔,吐字清楚,要連續地、勻速地,不可斷斷續續。

1.唱歌朗讀法:讓孩子多聽聲音優美、表達流暢、內容活潑的兒歌。如兒童故事、幼兒詩歌等,聽熟練後,讓孩子跟著一起讀,一起念。您可以有意識地和孩子一同唱歌、背課文、說兒歌,使其掌握語言的節奏。再進一步引導他以讀課文的節奏來說話,一點點地過渡。

2.緩慢對話法 :平時孩子跟您談話時,讓他慢慢講,特別是開頭第一句,甚至頭一個字,更要慢而再慢。您應極耐心地傾聽,不要忙於插話,不要用插話代替孩子要說的話。孩子說完話時,過一兩秒,您再做反應,用慢節奏回答孩子,並儘量用孩子剛才用過的詞語。在您跟孩子這樣有意識地對話時,最重要的是要儘量顯示您對他的愛。



90後夫妻在無錫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用

口吃,又稱語阻,是言語節律異常,多發生於兒童言語發育時期。病因不明,可能與大腦對言語器官的支配與調節不協調、不正確的模仿、遺傳等因素有關。常表現為首字難發、語句中斷或語調重複,致說話不流暢。講話時情緒常較緊張。

口吃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根據具體情況,有計劃地進行言語訓練。訓練如何從容緩慢地說話。很多口吃患者越急越口吃,越口吃越急。首先,在矯治期間,我們說話必須先慢,慢到能掌握方法講話的程度,慢到不超過自己講話能力的程度。當然這種慢並不是永遠的慢,當發音熟練掌握後,自然而然也就快起來,但決不是有意識的無原則的加快。其次,要輕柔地說話:口吃患者講起話來象和別人吵架,音調粗重。說話要均衡:口吃患者說話,常由於發音意欲過急,急於表達,出現幾個音一起向外衝的現象,這樣就會發生語阻。記住:你話再多也要一句一句,一個節奏一個節奏地發出來,最終是要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發出來。口吃患者說話時必須注意停頓,控制自己說話時停頓,停頓多長時間,在哪些地方停頓,要根據情況,有理有節,恰到好處。矯正過程中,一般由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詞組短句逐漸過渡的。說話要有節奏,矯正口吃,掌握節奏非常重要。要訓練培養語言的節奏,但節奏的劃分決不能破壞句子本身原有的意義。

當然,口吃的發生與心理因素也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心理治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請心理醫生幫助患者分析口吃的原因,然後制定一個有效的可行的行為訓練的方法:如何在口吃時放鬆自己、進行自我的訓練。對於非常焦慮的患者,也可能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應用抗焦慮的藥物。



handsome多


5歲寶寶有時說話很快會口吃,這種情況其實比較常見。

首先,家長不要急,不要著急 ,不要隨便給孩子扣上口吃的帽子。因為著急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更緊張,更容易口吃。家長首先要做到心平氣和,即使心裡再急,表面上也不能流露出絲毫,孩子的觀察能力時特別強的。

第二,教育孩子講話前先考慮好了再說,不要催促他,耐心的等待他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這點也是特別重要的。很多孩子在大人看來,是有點結巴的,但實際上往往是因為他們見到的世面比較少,對有些問題不能十分流暢的表達出來,這時候,就需要家長耐心引導和等待了。

第三,口吃屬於心理疾病,因此,糾正口吃應從心理治療入手,重點應放在排除孩子的心理障礙。

第四,如果孩子真的有點口吃,建議去看醫生。教孩子學會唱著說話可以慢慢糾正孩子口吃的毛病,也就是說,象唱歌一樣把一句話拖得長一點說出來,但我記得不是十分清楚了。所以建議去諮詢一下醫生,也可去諮詢一下心理門診的醫生,看看孩子是否內心有些緊張,能否找出真正的病因。

糾正兒童口吃越早越好。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多讓孩子聽表達流暢、聲音優美、簡潔明確的語言。如兒童故事、幼兒詩歌等。父母可以神情自然地跟著孩子一起講,一起念。

   2、正確示範。父母耐心、細心地多與孩子談話,多做示範,少做糾正,消除孩子的心理壓力,讓他在說的過程中從心理上輕鬆地進行自我調節和自我糾正。

   3、與孩子說話的時候速度可以放慢一些。如果孩子一時沒接上來,也不要急著提醒,父母可以自然而鑄地繼續往下說,使孩子沉浸在自然交談的氣氛中,不加強注意自己是否口吃的心理,久而久之,口吃帶來的心理壓力就會緩解甚至消除。

   4、幫助孩子確立糾正口吃的信心。

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在生活上多關心孩子,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相信口吃的問題可逐漸解決。


貓爸爸育兒


五歲左右的孩子有時說話口吃,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孩子發展階段,這不是真口吃是“短暫說話不流利”。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認知也在快速發展,但是口腔肌肉卻沒準備好,腦子比嘴巴快,就會出現“口吃卡殼”的感覺。

如何幫助孩子,父母要做到無條件接納和愛孩子。

1降低交流壓力 不要一看到孩子說話口吃就著急,就去糾正,要求孩子重新說,或是打孩子,這些做法都會增加孩子的交流壓力。

可以使用類似這樣的話術:“我知道你有好多好多特別重要的話要和我說,但有時無法全部說完”;“說話有時對每個人都很難的呢”,用愛的方式回應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理解他所遇到困難,儘可能創造寬鬆的家庭交流氛圍。

2 耐心等待並聆聽 每次孩子表達時,不要著急替孩子把話說完,或是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最好的做法是微笑的聆聽和鼓勵孩子。

教孩子鍛鍊口腔肌肉,多讓孩子吹氣球,讓孩子做彈嘴唇發出嘟嘟的聲音,叫孩子多做舌頭繞口腔做環形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