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人體的心血管要如何養護?

史文廣


作為心血管醫生,被大家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心血管要如何養護?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人的年齡主要看血管的年齡,血管老了人就老了,血管年輕人就年輕。



足見血管的重要性,而心臟又是我們的發動機,所以心血管更是人體核心,更應該好好養護。

其實心血管分為廣義的心血管和狹義的心血管,廣義的心血管指和心臟血管相關的疾病,比如心臟本身的動脈血管,腦血管,高血壓,高血脂,心臟本身結果性疾病,心臟功能疾病等等都可以歸在心血管系統,這樣說起來就特別複雜,我們今天主要介紹如何保養狹義的心血管。狹義心血管就就特指心臟自身的動脈血管。

心臟自身的動脈血管,叫冠狀動脈,冠狀動脈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冠狀動脈血管硬化,進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引起冠心病,引起心絞痛或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所以更多人關心的就是這個心血管,也就是關心冠心病,換句話說,如何養護心血管,才能預防冠心病。


心臟的動脈血管,為什麼會發生動脈硬化,說實話,只有我們能活到自然歲數,也就是能活動一定年齡,那麼幾乎每個人都會發生動脈硬化,就像我們的白頭髮和皺紋一樣,幾乎是一個自然現象。但心血管硬化並不一定是疾病,只有動脈硬化進一步加重,血管內部出現更多的血管垃圾,發展為動脈粥樣硬化的時候,才可能會發生冠心病,發生心肌缺血,引起心絞痛,引發心肌梗死。

什麼原因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呢?引起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的原因很多,比如年齡增加,女性絕經,遺傳基因等等,但這些都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主要說我們能改變的,比如不健康飲食,久坐不運動,肥胖,抽菸酗酒,壓力大,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不控制或控制不理想,熬夜,腎病等等這些因素越多,心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幾率越大,這些人越容易發生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


知道心血管受損的原因,我們就知道如何保養心血管了。其實就是健康的日常生活,從我們的健康一日三餐做起,首先高鹽高油高糖,會增加血管垃圾,加重動脈粥樣硬化,所以要保養心血管先減鹽減油減糖,同時加大粗糧雜糧、蔬菜水果的比例,控制肥肉、動物油、動物內臟、油炸食品、各種人造奶油、甜品等等食物。除了健康飲食,還必須堅持有氧運動,遠離菸酒,控制體重,規律作息,減少熬夜。發先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一定必須嚴格積極正規的控制三高並監測。

做到這些就能大大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可能,或叫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減輕動脈粥樣硬化,起到保養心血管的作用,從而真正預防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


心血管王醫生


血管是遍佈全身的最為重要的器官之一,負責身體各個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進而維持機體的正常運作。可以說,血管健康關乎全身健康,血管一旦出現故障,就會導致全身性的疾病,嚴重會危及患者的生命。

人體的心血管要如何養護?

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本身就會逐漸老化、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也隨之形成,而斑塊形成所致的血管狹窄、堵塞會導致 嚴重的急性心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而這些心血管疾病都是危及患者生命的急重症。因此,可以說心血管的養護對於我們的健康乃至是生命都是至關重要的。那麼,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心血管健康呢?

1、儘早改變不當的生活習慣:心血管健康的損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實動脈粥樣硬化在青年時期就已經存在,而後續的很多習慣會成為它的“加速器”。雖說年輕的時候,我們的身體足夠健康,但是事實上此時的很多不當生活習慣早已為心血管健康埋下隱患,只不過往往到了中老年的時候,才會隨著機體功能的衰退逐漸凸顯出來。所以說,想要保護我們的心血管健康,最為基礎的一定是儘早改變我們的不健康生活方式。

具體來說,應注意:儘早戒菸戒酒;改變大魚大肉、飢一頓飽一頓、暴飲暴食等的飲食模式,養成一日三餐、規律飲食,細嚼慢嚥、七八分飽的飲食習慣,平時注意少在外吃飯,少吃肉食、加工食物,多食有助保護血管健康的新鮮蔬菜、水果,尤其是洋蔥、木耳、海帶、大蒜等;避免久坐不動,堅持每天進行30min的有氧運動,養成好的習慣;保持健康的體重;避免熬夜、壓力過大、過度勞累等,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等。

2、積極治療原發病:人一旦上了年紀,會因為身體機能的衰退而出現一系列的疾病,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肥胖等慢性疾病。而這些慢性疾病的發生對於我們心血管的危害是極為嚴重的,我們所熟知的冠心病、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很大程度上都與這些慢性疾病長期得不到控制有關。

因此,對於中老年人群而言,一定要注意定期進行體檢,一旦發現異常的表現,就是就醫診治。對於已經確診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一般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堅持終身用藥治療,以穩定血壓、血脂等,預防心梗、腦梗心腦血管疾病等嚴重的併發症發生。

3、必要的藥物治療:對於已經確診冠心病,或是已經發生過急性心梗等疾病的患者而言,一定要堅持終身用藥治療,防止病情加重或是復發。其中,保護心血管常用的藥物有抗心肌缺血的藥物如硝酸酯類藥物、預防血栓形成的藥物如阿司匹林、防止斑塊破裂的藥物如他汀等,這些藥物一般都是冠心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的。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它就像一個“泵”推動著全身的血液循環,向身體的其他器官,組織,提供血流量以此維持正常運作。 下面就我的觀點來講解:人體的心血管要怎樣養護?

1⃣️、少吃鹽含量高的食物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醃製食物,例如:鹹菜、香腸、臘肉、火腿、泡椒等。這些食物中含鹽量高,經常食用會造成人體食鹽量🧂攝入過多,從而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2⃣️、常吃 蔬菜🥬燕麥、低脂乳製品、魚🐟

燕麥:中的β-葡聚糖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因此對心臟健康是有益的。

魚🐟:中含有Omega-3脂肪酸,如鮭魚、長鰭金槍魚、鯖魚、沙丁魚等都是較好的選擇,龍蝦、牡蠣和魷魚等甲殼類動物也不錯。 它們還含有益於心臟的蛋白質。長鏈Omega-3脂肪酸有助於保持心律正常,預防心臟病。它還能使血液不易凝固而避免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持血管健康、預防血管狹窄等作用。

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E和K,並含有抗氧化劑,有助於排除體內毒素。而且它們豐富的鈣、鎂和鉀。 常吃營養豐富的各色蔬菜,不僅有助於心臟健康,對全身器官都有益。


低脂乳製品:牛奶和奶酪對降低血壓有好處,但作用不如酸奶那麼明顯。乳製品富含鈣、鉀和鎂這些有助於控制血壓的元素。

3⃣️、多做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很多就不一一說明了,就拿游泳來說吧,游泳這項運動是最鍛鍊肺活量的運動,對控制血壓,養護心血管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效果很明顯。本人的姥姥80了高血壓10幾年,每週堅持兩次游泳,每次1小時。游泳的回來血壓基本維持140/90之間,不游泳吃藥到了晚上,血壓170/100之間依然很高。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祝願每個人健康快樂!


愛養生噠玲


心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死亡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在猝死的病因中心血管疾病是位居第1位的,由此可見心血管對於我們生命的重要性。心血管如此重要,那麼我們就應該清楚,為什麼要養護我們的心血管,怎樣養護我們的心血管?

一、心血管養護的重要性有哪些?

剛才已經講到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所以對於養護心血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麼養護心血管主要獲益有哪些方面呢?首先,心血管養護好以後會減少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生概率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其次,心血管養護好以後,可以有效的減少冠心病,心衰等疾病,可以有效的延長我們的壽命。在這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都是需要長期甚至是終生的,心血管疾病養護好,可以有效的減少我們的心理和經濟負擔,進而改善生活質量。由此可見心血管的養護是非常重要的。


二、怎樣養護心血管?

那麼如何養護我們的心血管呢?心血管的養護,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就是控制好原發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都是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發病的重要誘因,控制好這些疾病可以有效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其次是減少吸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這些都是導致的心血管疾病高發的重要誘因。第三就是對於心血管疾病高危的患者和人群,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非常有必要,因為已經有明確的循證醫學證據證實進行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的必要性。注意好以上3點,可以避免心血管疾病,高發的絕大多數因素。


三、注意以上3點,就可以完全避免心血管疾病了嗎?

即便注意了,以上3點,仍然不能完全杜絕心血管疾病,這主要是因為心血管疾病,不僅僅和以上因素有關係,心血管疾病還和遺傳、基因、性格、性別、年齡等不可改變的因素密切相關,而這些高危因素都是我們無法避免和預防的。那是不是我們就不需要進行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啊?當然不是這樣,心血管疾病通過良好的控制和預防,可以讓我們有效的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活壽命。如果不加以預防和控制,那麼心血管疾病會讓我們生活質量大大降低、生活壽命大大縮短。


由此可見,控制好高危因素可以有效減少心血管疾病,但不能完全避免,即便如此,良好的預防對於控制心血管疾病仍然非常重要。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這裡是腎上線,一個靠譜而有趣的健康科普平臺!

據有關報道,在我國,心血管病如腦中風、心肌梗死等疾病,已經是引起居民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大殺手,嚴重危害著國民的生命健康。

下圖來自《中國心血管病報告》: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心血管病(藍色部分)比大家懼怕的腫瘤(玫紅色部分),實際上佔比要多得多!

好端端的一個人,怎麼會患上心血管病?

實際上,心血管病不會空穴來風,多是由長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因此,日常養護心血管,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是重點!

大家牢牢記住下面這4點,其實,養護好心血管,並不難!


戒菸

吸菸,是心血管病的第一大危險因素!

在一項成人調查中,科學家發現:吸菸的女性比不吸菸的女性,心肌梗死的概率高6倍!而男性每天抽20支菸,比從來不吸菸的男性,心肌梗死的概率高3倍!

如果堅持長期吸菸,那麼提前做好患上心血管病的心理準備,以免病來時,驚慌失措!

令人欣慰的是,不論吸菸多少年,以前抽菸多久,研究都發現,戒菸後,心血管病的風險將明顯下降!

減少久坐不動的時間,適當運動

久坐不動,缺乏身體活動,是導致心血管病的另一項危險因素。

不一定需要多麼大強度的運動才能起到保健效果。一週至少5天,每次抽出半小時,進行慢跑、廣場舞、散步、游泳、瑜伽......都可明顯減低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風險。

健康飲食、保持體型

沒有健康的“瘦子”,也沒有健康的“胖子”,在醫學上,太胖或者太瘦,都是病態的。

肥胖或者營養不良,都可以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

對於體重輕的腎友,要努力提高體重,注意能量的攝入。主食要吃飽,蔬菜水果要多吃,肉、蛋、奶、大豆製品可以適量吃。

對於血肌酐升高需要限制蛋白質的腎友,主食可以用藕粉、麥澱粉這類低蛋白主食代替,經濟條件允許的可以使用低蛋白大米。不要用少吃主食、不吃肉蛋奶等營養物質的方式來控制蛋白質,這樣是錯誤的,可導致營養不良。

對於體重超重的腎友,要控制食量,堅持運動鍛鍊來減輕體重。

維持良好的血壓、血糖、血脂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共同被稱為“三高”,這三高長期不控制好,心血管病遲早會找上門。

理想的血壓狀態是維持在130/80mmHg以下,對於老年人,這個血壓值可以適度放寬至140~150/80~90mmHg。

血糖和血脂在生化檢查中都能有所體現。如果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應該遵醫囑積極控制好。

不抽菸、也熱愛運動、體型良好,血壓、血糖、血脂都維持得非常好,那麼恭喜,心血管疾病不太可能敲你的門!

每疊加一個危險因素,就離心血管疾病更近一步,讓我們在沒有問題時就注重養護心血管,不比出現問題時再追悔莫及來得好些嗎?

上醫治未病,下醫治已病!把這些簡單又行之有效的養護知識,告訴您的家人,比送任何號稱養護心血管的保健品,都來的有效!


腎上線


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這說明心腦血管疾病都是長期累積的一個結果。但是值得關注的是,心血管病有著年輕化的趨勢,經常能夠看到三、四十歲的人因為心血管病而引發猝死的報道。

心血管疾病的發病與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喝酒吸菸以及缺乏體育鍛煉的人,都是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特別是那些習慣吃高脂肪、高糖分和高鹽分食品的人,更是高風險人群。

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了高血脂、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更進一步誘發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高血脂症,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是導致血栓形成的物質基礎,而動脈血栓的形成是冠心病、腦卒中發病的主要原因;高血壓造成的血管損傷和痙攣、心室肥大、心律不齊及房顫,都是心臟病發作的促進因素;糖尿病會誘發微血管和大血管的併發症,血管病變進一步誘發血栓的形成和血管的堵塞。

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人際關係緊張,也容易讓植物性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紊亂,增加血管和心臟的負擔,誘發心臟病和腦卒中的發生。

因此,要說如何養護好心血管,健康的生活習慣、營養均衡而規律的飲食、不吸菸、少喝酒、多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心情舒暢是根本。


藥療君


心血管是人體系統中的重要核心系統,人體的其他系統器官都需要依靠心血管的供血來維持正常活動。心臟就如同人體生命活動的發動機,通過不斷的舒張收縮源源不斷地向全身供應血液,而血管則是血液輸送的管道,兩者缺一不可。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器官也會逐漸老化,心血管也會無可避免地出現功能退化、血管硬化等,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人的活動及外部環境因素則可能會加速這個過程的發展,所以我們需要儘可能地減慢心血管退化的進程,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心血管的養護,建議做到以下四點: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對心血管,對身體其他器官系統都非常有利。飲食方面,高脂高鹽高糖飲食會導致血壓、血脂和血糖上升,從而容易損傷血管內皮,引起血管斑塊形成,所以平時儘量清淡飲食,低鹽低糖低脂,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吸菸、喝酒也會加快血管硬化,應戒菸限酒。平時注意避免熬夜,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另外,肥胖也是導致心血管損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體重超重的人群應注意減肥。

2.堅持規律運動

運動可以使心率加快,加速血液循環,可增加心肌細胞活力,增強心臟的泵血功能。同時也加快血管中的脂質、血管垃圾等物質的清除,防止這些有害物質長期滯留沉積在血管壁形成斑塊,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所以,長期堅持規律運動的人群,其壽命也相對較長。

3.保持良好心態

情緒變化可引起機體內分泌激素的變化,經常激動、煩躁等不良情緒可增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升糖、升壓激素的釋放,從而引起血管收縮,升高血壓。所以,保持積極樂觀輕鬆愉快的良好心態,避免體內激素異常分泌,保持血壓平穩,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使心血管保持活力。

4.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為何會將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也作為養護心血管的措施之一?因為隨著人體逐漸老化,心血管也會出現生理性退化,就越容易出現問題。定期進行身體檢查,能及早發現心血管病變,從而及時進行干預,防止病變加重,所以也能起到養護心血管的作用。

總的來說,養護心血管就是要儘量減少損害心血管系統的有害因素,增加有利因素,延緩心血管老化的速度,防止病變的發生。


藥師方健


血管一旦發生老化硬化,就很難再回到柔軟、有彈性。不論是食物還是藥物,都只是阻止或延緩其進一步老化、硬化。

想要血管老得慢,正確做法是:

1、戒菸戒酒

尼古丁、焦油及酒精可直接進入血液和血管細胞傷害血管,還能通過干擾血脂、血液和血糖,間接地危害血管。吸菸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主要的危險因素,戒菸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至於各種酒類,雖然少量飲酒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但還是建議大家儘量少喝或不喝(每天酒精的量,男性不超過 20 克,女性不超過 15 克)。

2、控制體重,避免肥胖

能量過剩及其引起的肥胖是導致血管硬化、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保護血管和心臟,肥胖者最好能減減肥,體重適宜者則要避免發胖。

3、平衡飲食,適量運動

合理的飲食和運動,不僅有利保持健康體重,而且能直接降低血管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平衡飲食意味著能量適宜,較少的鈉、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添加糖等危害血管的成分,較多的鉀、不飽和脂肪酸、全谷(粗雜糧)、蔬菜水果等有益血管健康的成分。

增加運動量,可以改善三高指標,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管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這「四高」,是導致血管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並且直接增加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如果有身體存在這方面的問題,要遵醫囑使用降壓藥、調脂藥、降糖藥等藥物,控制這些代謝異常。總之,要想保護血管和心臟,就要平衡飲食,增加運動,保持適宜體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該用藥時就要遵醫囑服藥。


華絡健康


人體的心臟和血管維持著身體所有器官營養供給的重任,所以如果是心血管出現一定的問題,會對身體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平時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保護自己的心血管健康呢?

首先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尤其是注意低鹽飲食,低脂飲食,平時的生活中不要吃一些太油膩或者是鹽分太高的食物,因為如果是吃的太油膩容易引起血脂的升高,如果是吃的太鹹容易引起血壓的升高。並且平時的生活中需要多吃蔬菜水果,其中的維生素能夠有助於血液中的雜質的代謝。

第二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比如說千萬不要久坐,因為長時間坐著會引起身體血流速度的緩慢,體內的垃圾不能及時的排出,並且容易形成一些血液的斑塊兒,影響血液的血管健康。

第三需要及時的補充水分,因為血液粘稠度的升高對於血管壁的損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平時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水分的補充,這樣才能保證血液粘稠度不會異常升高,能夠有效的保證血流的通暢程度。

第四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千萬不要熬夜,因為長時間的熬夜睡眠不足會讓人體處於一種應激的狀態,腎上腺素會有明顯的分泌,在這種情況下會非常容易引起血壓升高,能夠增加血管病變風險。

第五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為當人體出現情緒劇烈變化的時候,體內的腎上腺素會明顯升高的,並且血壓也會出現明顯的升高,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於心血管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